就在邹瑾筹划未来的学习生活时,哈尔滨到了。
哈尔滨,这座中国重工业最为发达的城市,冬季城市中迷漫着淡淡的煤烟味,同其它北方城市一样,灰蒙蒙的。
她紧紧的跟着那两人,她以前都是坐21路公交去农大,现在估计没这路车呢,有人带路多方便!
哈尔滨火车站的人流很多,也更嘈杂、拥挤,这个时候还是苏中的蜜月期,人们还亲切的称呼苏联为老大哥,所以在这里可以看见很多苏联人。耳边也时不时传来俄语那特殊的卷舌音。随着人群出了站台,虽然邹瑾可以飘在空中,但她更喜欢脚踏实地的感觉,另外身处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她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不同,想象是在放假回家途中。
出了站台,打量着这个车站,要比萨尔图火车站大很多,建筑也更漂亮,车站的主入口挺拔鲜明,宽阔的石阶,两侧还竖起高大的柱墩。它的门窗多样,有扁圆形的,矩形的、还有半圆加矩形的,有的窗上还饰以曲线装饰。墙面上也有以同心圆环与三条坚线结合的抹灰装饰。
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建筑,没有20世纪末的哈尔滨车站豪华现代,但却另有一种优雅和生动。站在车站广场中央,喧闹的人群夹杂着各种牲畜的叫声,将整个广场装点得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车辆,其中很多是用毛驴、马或者牛拉的板车,牲口屁股后面还绑着接粪袋。很多车把式穿着这个年代特有的很肥很肥的棉裤,腰间系着宽布袋,腿上裹得绑腿。
每个人,不管是悠闲漫步,还是行色匆匆,都有各自的归处,邹瑾还跟着那对情侣,做了一回小尾巴。
两个人登上了一辆有轨电车,邹瑾急忙飞到车顶上,车里人多,她还是别增加灵异现象了。本来对哈尔滨,她还是比较熟悉的,她好几个朋友都在这个城市读书,可50年代的哈尔滨,她可是不熟悉了。看着眼前迥异于她生前的街道和建筑,没有了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多了很多俄式或欧式建筑,记忆中宏博地下的位置此时是一个教堂,邹瑾看过这个教堂的图片,叫圣.尼古拉教堂,好像是在特殊时期中拆毁了。
“哈尔滨”地名来源于女真语,汉译为光荣、荣誉、名誉等含义,是一座历史名城,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19世纪末,这里还是中国人滨江而居自然形成的小村落,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大量的欧洲侨民涌入哈尔滨,带来了欧洲的文化,和中国古老文化相碰撞,带有异域色彩的文化符号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了建筑上,便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具有欧洲风格的城市建筑艺术风貌。
因为下雪,电车行驶的很慢,看着它行进的方向,虽然是左拐右拐的,但大体是向南的,这让邹瑾很奇怪,N大不是在香坊区,位于哈市的东部啊!那两个人是先要去别的地方?不应该啊,她清楚的听到说是回学校的。
等到两人下了车,邹瑾跟随者来到一所大学前,看到大门口醒目的标识,才恍然大悟,看来她以前去过的是新校区。
来的路上,她看过路标,这里是王兆地区,她印象里应该是东北L大在这边。
进入校园,这个学校要比香坊区的东农小很多,结构也比较紧凑。这时她不用再做人家的小尾巴了,她真心觉得自己跟在人家情侣后边有点像偷窥狂。
邹瑾一直很喜欢学校的氛围,这也是她留在学校工作的原因之一。她漫步在校园的路上,此时天色近晚,虽然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夕阳,还在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却将世界渲染成一片白色,雪花折射的光线渐合着暮色,世界仿佛宁静了。行人们明显加厚了衣裳,来去匆匆。如果有人细看,会看到有时雪花会停留在半空中片刻,然后拐个方向飘落。
邹瑾在校园内大致逛了逛,比较新的楼有教学主楼、大礼堂、生物馆、化学馆等。然后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东北L学院也在这里,这两个学校竟然共用着一个校园。它们原来是一家?想到生前同学抱怨说N大的本硕博连读专业被L大抢跑了,怎么感觉是亲兄弟闹分家呢!
她找到了教务处,寻找教学课表,还好工作人员都下班了,也没有电子监控否则书本纸张无风自动,还会悬在半空中,非吓死人不可。没有电脑的时代,各种资料都是纸质的,这也方便了邹瑾查找,邹瑾一边搜寻,一边注意着走廊里的动静,怕有人来加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做鬼嘛也要讲良心,不能随随便便就吓人啊!
找到了课表,不止一份,那正好,拿走一分,省着抄了,又‘借’用了办公室的一个空白笔记本,还拿了一支油笔,邹瑾真心觉得自己好穷啊!
没有课本,怎么上课?邹瑾又满楼找课本,‘大学英语,来一套,俄语,顺道也学学吧,大物,我学的比这本书难多了,高数,差不多忘光了,重学吧,植物学,这得要......第一次当贼的邹瑾稍稍有些良心不安,不过更多的是兴奋,这算不算是人的劣根性?
…………分割线
同80年代后考大学不同,五十年代的大学除了要经过全国统考、政审,然后择优入取。这个时期大学生还很少,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才40万左右,不过录取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大约是50%。
1956年11月初,邹瑾开始了她回炉再造的大学生活。这时她才知道,这个时期的大学都是5年制的,学生上学不仅学杂费全免,住学校宿舍也不要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助学金数额从每人每月5元至20多元不等,这是多么幸福的大学生啊!
作者有话说:求评论、推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