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德国学者汉斯.伯格首次用电极插入自己和别人的头皮下进行实验研究。他发现,人在清醒和安详的情况下,脑电图记录仪上会出现岵ǎ坏比耸芫蛉胨后,这个波就消失了。
1937年,哈维、卢米斯和浩柏特3个人研究了许多整夜入睡的人的脑电图。结果发现,入睡人的脑细胞并不是全部都休息,而是一部分“入睡”,另一部分“苏醒”,并且“入睡”与“苏醒”交替进行。那些“苏醒”的细胞群就是支配入睡人呼吸、心跳、眼颤、做梦、梦游等活动的细胞。
为了证实里利的结论,科学家将微电极插入海豚的大脑,记录其脑电波变化,同时还详细地测定了海豚头部有关肌肉、眼睛、心跳活动及呼吸情况,结果完全证实了里利的结论。海豚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也需要睡觉,并且睡眠十分充裕。睡眠中,呼吸、心跳等照常进行,只有一点与众不同,那就是在睡眠中海豚依然在游动和觅食。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睡眠中的海豚,大脑两半球所处的状态不同。当一个脑半球处于“入睡”状态时,另一个脑半球却在“苏醒”中,而且,每隔十几分钟,它们的活动状态变换一次,很有节律。
看来,海豚的绝招在于它的大脑两半球左右轮换着睡觉,这样“上班”、“睡觉”就两不误了。
那么,海豚左右大脑轮换工作的开关在哪里?又是由谁来控制的呢?
20世纪40年代,法国科学家皮埃欧认为,海豚血液和脑髓中的“催眠素”主管睡眠开关。他把几夜不眠的狗的血清和脑筋注射到处在正常觉醒状态的狗身上时,后者很快就昏昏入睡了。可是人们发现,一对具有共同血液循环系统的连体孪生子,他们的睡眠时间却各不相同。若是由血液中的“催眠素”来主管睡眠的话,那一对具有同一循环系统的连体孪生子,就应该同时入睡,同时觉醒。事实并非如此,这就否定了皮埃欧的观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瑞士生理学家通过实验又发现,经过电刺激而入睡的动物,脑子里确实会分泌出一种物质,并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若把这种物质注射到其他动物的脑血管内,也能使被注射的动物昏昏入睡。
实验继续在深入。哈佛大学的卡诺吾思奇教授,进一步成功地分离出与睡眠有关的物质,叫葡萄糖六磷酸酯。但它仍然不是那种主管睡眠开关的物质。
1996年,美国科学家利福特.塞帕研究发现,大脑深处的一小块细胞群具有睡眠开关的作用。当它接通时,所有与唤醒知觉有关的大脑细胞都被关闭,反之当它断开时,大脑开始苏醒。
这一小块细胞群是在后丘脑前部腹外侧视叶前神经元处,约有2至4万个细胞,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神经传感器,来主管睡眠开关。
不过,这仅仅是发现了开关所在。这个开关到底是由谁来主管的呢?目前,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旦这个谜被解开,人类也将可以用两个大脑半球轮流睡眠和工作,这将会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
不饮水的动物
澳大利亚特有的树熊,是这个国家最讨人喜欢的动物。胖胖的孩儿脸,黑黝黝的大鼻子,骨碌碌的圆眼睛,毛茸茸的短耳朵,又厚又密的灰色毛,非常滑稽有趣。
树熊又称袋熊,名虽是熊,其实与熊毫不相干,只是由于它身体臃肿肥胖,又没有尾巴,长得跟熊相像罢了。树熊性情温和,一旦激怒,会发出婴儿似的哭声,表示受了委屈。平时树熊总是脸带笑容,因此,澳大利亚人喜欢用树熊玩具作为礼物送人,以示吉利和喜庆。
树熊一般身长50厘米一60厘米,体重约五千克。它虽然攀缘功夫比较差,但却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从一根笔直的树枝上纵身跳到几米以外的另一树枝上去。它前足的第一、二趾和其他三趾是对向而生的,所以能够紧紧抓住树干,即使睡着了也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它的尾巴已经退化,变成了一个“座垫”,使自己可以舒适地长时间地坐在树上。
树熊每胎生一只。小熊问世后,母熊把它藏在自己腹部的育儿袋里抚养。袋壁有乳头,供小熊吮吸。小熊长大后离开袋,常常喜欢骑在母亲背上玩儿。在小熊不听话时,母熊居然还会打它的屁股!
树熊虽属走兽,人们却看不到它在地面上行走,只见它大白天在树上打瞌睡。它以按树叶为食物。吃在树上,睡在树上,真是以树为家。树熊不喜欢水。按树叶里所含的水分,已经够它维持生活,所以它们从不下地找水喝。
矛尾鱼之谜
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东海岸,离东伦敦港17千米的海域中,一艘南非的拖网渔船捕到一条有腿的怪鱼。它有1.5米长,全身披满了硬鳞,像古代将军的铝甲一样;鱼头特别坚硬,像是戴了钢盔;嘴里长着野兽一般的牙齿,尾巴像古代兵器的矛;全身深蓝色,闪着黄铜色的光泽。最奇怪的是它的4条鳍,活像野兽的4条腿。怪鱼在甲板上跳来跳去,过了3个小时才死。船长看到这条七分像鱼、三分像兽的怪鱼,觉得它一定有研究的价值。
海底鱼类返回渔港以后,就把这条鱼送到了东伦敦博物馆。博物馆的管理员拉蒂曼女士见到以后,也不认识这是什么鱼。但她知道,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越奇特越有研究价值。她立刻组织工作人员测量了鱼体,称了重量,画了怪鱼的图像。接着又写了一封信,向正在南非阿扎尼亚大学工作的美国古生物学家史密斯教授报告了这件事,并且把怪鱼的图像寄给了他。
史密斯教授看完信和图后,拍案惊呼:“这不是生活在三亿五千万年前的矛尾鱼吗?”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急忙找出生物化石图鉴对照起来,结果还是没错,这正是矛尾鱼!这是已经绝了种的古鱼,只有在古老的岩层里发现过它的化石,难道真有活着的矛尾鱼吗?1教授随后来到了东伦敦港,直奔博物馆。他风风火火地敲开了拉蒂曼女士工作室的门,急冲冲地问:“矛尾鱼在哪儿?请你立刻带我去看!”
“教授先生,很遗憾,那条怪鱼已经腐烂了,不过我们把它做成了标本,放在地下室里。”拉蒂曼女士回答说。
史蜜斯教授研究了怪鱼的头骨和标本以后,认定它就是一条活的总鳍鱼,由于它的尾鳍像矛一样,所以又叫它矛尾鱼。在这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这种鱼早在几千万年以前就绝迹了。它的发现,立即轰动了世界。为了表彰拉蒂曼女士的杰出贡献,史蜜斯教授把这种总鳍鱼命名为拉蒂曼鱼。
为了继续研究矛尾鱼,史密斯教授作了很多广告画,画上了矛尾鱼的图像,悬赏100英磅,高价征鱼。广告用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书写,印了几千份,送到印度洋沿岸的渔港、渔村张贴。他不仅委托捕鱼人去寻找,而且还亲自搭船,四处探寻矛尾鱼的踪迹,可是一点儿收获也没有。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火淹没了这个新发现。遗憾的是,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渔民根本不知道悬赏征鱼的广告,不然的话,他们早就把自己餐桌上的矛尾鱼,送到史密斯教授的书桌上啦。原来呀,他们的祖先早就捕食这种怪鱼了。
大战结束以后,史密斯教授仍不灰心。又开始寻找矛尾鱼。他相信,只要捕捞过一条活鱼,那就必然有一大群生存着。有志者,事竞成。十几年以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52年12月24日,教授先生收到一封来自科摩罗的电报,上面写道:矛尾鱼找到,请立刻来看。这是一位叫汉特的船长,从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小岛上发来的。史密斯教授看完电报后,如获至宝,马上请示了联邦首相,借用了一架军用专机,当天就飞到了科摩罗群岛现场,一看,果然是一条矛尾鱼,体长1.5米,重58千克,史密斯教授兴奋极啦,陪伴着那条鱼彻夜未眠。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又给矛尾鱼起了个名字,叫做“拉蒂曼.史密斯鱼”。
自从发现第一条矛尾鱼到现在,已经过去60多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各国科学家对矛尾鱼的追踪考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英、美、法、日等国都曾组织了古鱼考察队,接二连三地来到科摩罗海域,拜访古鱼的故乡,求见古鱼的真容。
1981年12月31日,日本科学考察队来到科摩罗海域,在200米深的海水中,钓到一条矛尾鱼,长1.7米,重85千克。获得成功后,他们穷追不舍,紧接着又派出了两批考察队,虽然再也没有捕捞到矛尾鱼,但他们用高价买回了两条冷冻的矛尾鱼,运到东京公开展览,并且对鱼进行了解剖研究。1986年7月,日本又派出了第4批科学考察队,他们在科摩罗海域水深50米的地方,用水下电影摄影机把一条正在游着的矛尾鱼拍摄了下来,取得了长达20分钟的宝贵电影资料。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从科摩罗海域捕获了90多条矛尾鱼。各国的博物馆都争着出高价向科摩罗购买。现在,科摩罗本国只保存了3个标本。1981年,科摩罗共和国政府赠送给我国两尾矛尾鱼标本,表达了中科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也为我国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60多年来,各国科学家远涉重洋,历尽艰辛,锲而不舍地追踪矛尾鱼,绝不是为了猎奇,而是在进行一次重大的科学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
科学家们根据对矛尾鱼的研究推测:早在4亿年以前,矛尾鱼就在地球上出现了,3亿年前最为繁盛,两亿年前逐渐衰落,最晚的矛尾鱼化石标本离现在也有7千万年了。它很可能是陆上动物的祖先。在上古时代,动物并不生活在陆地上,大海才是动物的故乡。现在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祖先,是从海里迁移到陆上的。就拿鱼类来说吧,它本来没有脚,在爬上陆地的漫长岁月里,有一种鱼为了适应在陆地爬行的需要,便长出了脚,这种鱼就是矛尾鱼。它登陆以后,生活在湖泊、泥沼里,后来由于环境发生了某种变化,它们又重新回到了海里,成为了一种带腿的怪鱼。在漫长的年代里,矛尾鱼以顽强的生存能力,代代相传,活了下来。
令人不解的是,现在的矛尾鱼仅分布在非洲东南部的科摩罗海域。它们平时生活在150~400米的深海里,大概是因为那里水温变化不大,水流缓慢,适于它们的生存吧。矛尾鱼不但行动缓慢,进化也非常慢,直到今天,它还是一副老样子。难怪人们给它起了个绰号,叫“生物界的老顽固”。
矛尾鱼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活标本、活化石。
矛尾鱼虽然具备了两栖爬虫类祖先的特点,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进化成两栖类动物,却又回到海洋里去了呢?
从淡水的湖泊又回到含盐的海水里,矛尾鱼是怎么适应的呢?
游动缓慢的矛尾鱼,又是怎样繁衍到几亿年后的今天的?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这个活化石,争取早日找到解谜的钥匙。
纸符驱鸽之谜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特别惹人喜爱。它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发现远在天边的老鹰,还能辨别出老鹰是吃腐肉的,还是吃活食的。鸽子的记忆力也很强,即使离家很远很久,它也不会迷路,回来的时候还能从许多鸟巢中认出自己的老家。
鸽子的胸肌发达,飞翔能力很强,而且有惊人的导航能力。在古代,交通和通信都不方便,人们就常把鸽子当作传递信息的工具。古代航海家在远航的时候,也要带上几只鸽子,用它们来传递家信、报告归期。就是在科学发达、交通和通信方便的今天,差不多所有国家的边防军,仍然用鸽子来充当“动物通信兵”。1935年,法国军队的一只鸽子从越南西贡出发,整整飞了8天,绕过半个地球,最后风尘仆仆地飞回法国,全程约11265千米。
鸽子虽然是人类的朋友,但也有成灾的时候。
故事得先从日本首都东京讲起。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京市民们不知怎么搞的,突然流行起养鸽子的热潮。你养我也养,没过多少日子,在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天空和商场、寺庙、住宅区,到处都飞翔和生活着可爱的鸽子,随时都能听到它们咕咕的叫声。出版商们也看准了发财的机会,跟着推波助澜,争先恐后地出版了各种鸽子的照片和图画。
这样一来,东京的鸽子一年比—年多,随着鸽子家族“鸽口”的不断膨胀,麻烦也就跟着来啦。
首先是鸽子屎满天飞。
每年4月是东京最好的季节,日本人喜欢在樱花盛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但天空中不断飘落下的鸽子屎,使游人们特别扫兴。在有鸽群居住的地方,鸽子屎更多。在东京的浅草寺,一次就清理出了3吨多鸽子屎。另外,古建筑专家也提出警告,鸽子屎也会对古建筑起腐蚀作用。
第二个麻烦是鸽子扰民。
在东京车站、露天市场这些人群集中的地方,经常有一些鸽子向行人俯冲。像轰炸机一样,向人们发动突然袭击,让人大惊失色,火冒三丈。特别使家人和孩子们人心惶惶。
“鸽子成灾啦!”
东京市民们大声疾呼,也为驱逐鸽子想尽了办法。用竹竿轰,用铁丝网拦,干脆捣毁鸽子窝,有的公司还研制出了声纳驱鸽器,可就是不管用。
东京的三鹰地铁车站成了重灾区,由于有鸽子捣乱,乘客们提心吊胆,根本不敢进站,使车站的收人大受影响,急得站长先生团团转。这一天,一个车站职员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站长先生,我打听到一个民间流传下来的好办法,只是它太古老啦。
“你先说说看”,站长焦急地催促着。
“我们家乡有用纸符驱逐鸽子的习惯。听老人们说,特别管用。”
站长听了半信半疑,就让那个职员先试试看。
那个职员找来了纸和笔,先把纸剪成27厘米长,18厘米宽的纸片,再往两面各画3个同心圆,最外边的圆直径是16厘米,中间再画两个相对的半圆。然后,用绳子把纸片穿起来,让它随风摆动,哗哗作响。没想到,这些纸符往车站一挂,特别管用,讨厌的鸽子再也不敢飞过来了。
在闹鸽灾的日子里,三鹰车站乘客稀少不说,另外还要赔偿乘客的美发费和服装洗涤费。如今挂上纸符便大显神效。车站的乘客也多了起来,日本各地的人们也纷纷赶来参观,东京、大阪的很多车站都挂起了纸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鸽子为什么怕这些简单的纸符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人们推测:大概在鸽子的眼睛里,这些纸符上的圆形图案,像是鸽子的天敌——鹰鹫一类猛禽的眼睛。眼尖的鸽子看到大敌挡路,只好躲避了。
但这只是一种推测。鸽子惧怕纸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现在还是个谜,等待着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象坟之谜
在有象群出没的地方,都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象群中的老象,能够预感自己的死亡,当它感觉这一天已经来到的时候,就单独离开象群,走向密林深处,那里有一座秘密象坟。老象走到那儿以后,就躺下来,默默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在神秘的象坟里,到处是象牙,象骨堆积如山。但象坟到底在什么地方,却只有那些快要死去的老象才知道。
俄罗斯探险家布克莱斯特兄弟为了寻找象牙,来到了非洲的肯尼亚。那里有一座名叫乞力马扎罗的高山,它虽然屹立在炎热的赤道地区,但山顶终年被白雪覆盖着,美丽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