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动物之谜
36944000000001

第1章 动物特异行为之谜(1)

动物惊人的记忆力之谜

动物是否有记忆力?这是长期以来颇具争议的问题,按照传统的医学生理常识,记忆的基础是高级思维,记忆不仅是储存信息,而且是整理信息,以便能输出信息,为此人们将记忆视为人类的特有功能。然而,一系列的事实又证明某些动物确实有惊人的记忆力,且不说较高等的动物海豚、黑猩猩等,即使是较低等的动物老鼠、螃蟹、海龟、蟾蜍、乌鸦、沼泽山雀也都具有记忆力。比如,老鼠能走出迷宫;海龟、蟹群、蟾蜍能准确无误地重复前辈的路线去产卵;而具有贮藏食物本能的沼泽山雀和乌鸦,总能准确地找回自己很久以前埋藏的食物;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是先天的本能还是后天的记忆?是参照了环境的特点,还是根据气味信息?

很显然,单用“本能行为”或“条件反射”的含糊解释,是不能完全回答上述问题的,动物中确实存在记忆力的问题,只是有些动物的记忆基础还未完全认识清楚。为了揭示这其中的奥秘,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已找到了某些动物的记忆基础,如海龟的记忆基础是气味;蟹群的记忆基础是行星与地磁的位置;而乌鸦的记忆力是借助于贮藏区地貌特点。然而,仍有一些动物的记忆基础令人迷惑不解。

例如蟾蛛,为了繁殖,在冬眠以后会集体向池塘进发,有时这一征途竟有几百米之远。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果蟾蜍在进发途中遇到了其他池塘,那蟾蜍并不会就近跳入这些池塘中产卵繁殖下一代,它们会向特定的池塘艰难爬去。事实证明,蟾蜍进发的产卵之途,恰恰是它们前辈的产卵之途,而且这些池塘也是临产蟾蜍的出生之地。最初人们推测,蟾蜍的记忆基础也与气味或行星和地磁有关,然而日本早稻田大学石居进教授的实验却否定了这一推测,石居进将临产蟾蜍放在繁殖池塘对面稍远的地方,则蟾蜍再也不会返身向此池塘行进,它们会迷失方向,这是为何?至今还是个谜,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为了揭开英国沼泽山雀记忆的奥秘,人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一座大房子里放置了12株树枝,每株树枝上都钻了一些大小正好容纳1颗大麻籽的小洞,总数为100个,每个洞上塞着一块小布团,鸟儿为了贮藏或者寻找大麻籽,必需首先起走塞着的布团。

第一个实验是让一只沼泽山雀从房间中央地板上的一个碗内,叼了12颗大麻籽去贮藏。由于受洞大小的限制,每颗种子都必须藏在不同的洞中。等大麻籽藏好,就把山雀关到房外,过了2.5小时,再放进来,让它寻找贮藏着的大麻籽。大家清楚,如果这种寻找完全是盲目的话,那么就需要大约搜索8个洞才能找到1颗种子。而实际上,沼泽山雀只探查24个洞,便找到了其中的10颗种子,即平均2.4次就有一次命中的机会,可见这远非机遇类假设所能解释的。

有人推测,这可能与气味有关,于是又设计了第二个实验。

这一次在同样的树枝上,首先让沼泽山雀把13颗种子贮藏起来,随后又人为地把贮藏好的种子转移到别的洞中,然后让沼泽山雀进来寻找。在它探索的24个洞穴中,其中11个是原先用来贮藏种子的(现有已成为空洞),和第一次实验的成绩不相上下。如果以实际找到的种子而论,这一次总共只有4颗,即平均每搜寻6个洞才得到1颗,和机遇的概率颇为接近,可见沼泽山雀的确不是依气味探寻贮藏物。为了进一步验证鸟类是凭记忆力贮藏食物,人们又设计了第三个实验。

这一次首先让沼泽山雀贮藏好第一批种子,然后相隔两个小时,再放进房间里,让它贮藏第二批种子。如果沼泽山雀记住了哪些洞里已经装有种子,那么在贮藏第二批时,就会避开那些已经装着种子的洞穴,如果记忆不起作用,而仅仅凭偏爱或随机地寻找洞穴,那么就会出现重复事故。

可是鸟儿在贮藏第二批种子时,几乎从不去探寻已经贮藏着种子的树洞。它的确记忆了哪些洞是已经藏有食物的,哪些洞是还没有利用的。

然而,沼泽山雀的记忆基础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探寻。

目前,动物的记忆力已成为各国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对象也扩大到蜘蛛、章鱼、马、银粉蛇、蜜蜂、乌鸦等等。

科学家们发现,动物的记性,与存在于脑中的核糖核酸、乙酰乙酯等物质有关。这种核糖核酸可以抽取注射,因此动物的记忆力也可以转移。世界著名的神经化学家乔治.昂加尔认为:动物的记忆力是一种具有化学物质的特性,由细小的蛋白质分子有序排列组合而成。他通过训练大白鼠受电击时发生的恐怖情绪使之产生记忆力,然后把这种恐怖记忆物质抽取出来,又注射到另一只大白鼠身上,它不经电击就产生出那种恐怖的情绪,说明前者的记忆力已被后者继承了。

综上所述,有关动物记忆力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于我们去寻求答案。

动物躯体再生能力之谜

生物进化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物竞天择”的过程。在大自然激烈的竞争中,生物具有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其中有一部分生物为了自卫,可以舍弃身体中的某一部分,就像下象棋中的“丢卒保车”一样,但过不了多久,身体里又会重新长出被丢掉的部分,这不能不让人赞叹不已。

壁虎在处于险境时,可以折断尾巴,让扭动的尾巴迷惑进攻者,自己则逃进洞穴,夏天未过完,一条新的尾巴就从折断的地方长了出来。

章鱼也有自断其腕的本领。平时章鱼的腕手是很结实的,当某只腕手被人抓住时,这只腕手肌肉会痉挛地回缩,像被刀切一样地断落下来。掉下来的肮手绝望蠕动,还会用吸盘吸在某种物体上,当然这只是障目法。章鱼断肢一般是在整个脱手的4/5处,它的腕手断掉后,血管极力收缩,自身闭合,避免伤口处流血。自行断肢6小时后,血管开始流通,血液渐渐流过受伤的组织,结实的凝血块将尚未愈合的腕手皮肤伤口盖好。第二天伤口完全愈合后,开始长出新的腕手,一个半月后,即可长到原长的1/3。

兔子也有它独特的再生本领,当狐狸咬住兔子的肋部时,它却会弃皮而逃。兔子的皮跟羊皮纸一样薄,被扯掉皮的地方一点儿血也没有,并且伤口处会很快长出新的皮毛。还有样子像小松鼠的山鼠,一旦被猛兽咬住尾巴,毛茸茸的皮很易脱落,秃着尾巴逃跑,据说黄鼠、金花鼠也有这样的绝技,而它们又都具有再生的本领。

还有海参,它可以倾肠倒肚,把内脏抛给“敌人”,留下躯壳逃生,过不了多久,它又再造出一副内脏。

而海星更是分身有术,由于海星是以贻贝、牡蛎、杂色蛤为食,所以它是养殖业的大敌,养殖工人十分讨厌海星,把它捉起来弄得粉身碎骨后再投人大海,结果却适得其反,每一块海星碎块都繁殖出了新的海星。

若说动物界的再生之王,那就要属海绵了。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它的再生本领是无以伦比的,若把海绵切成许许多多的碎块,抛入海中,非但不能损伤它们的生命,相反它们中的每一块都能独立生活,并逐渐长大形成一个新海绵。即使把海绵捣烂过筛,再混合起来,在良好的条件下,只需几天的时间就可以重新组成小海绵个体。

研究动物的再生能力,无疑对探讨人的肢体再生途径有很大的启发,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完全揭开动物再生之谜。

但美国的贝克尔在研究中发现:蝾螈被截断的肢体在未复原时,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势,这种电势逐渐增强,仿佛由于电流输送了一个信息,而使残肢末端的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最后长成失去肢体。不能再生失去肢体的青蛙,就不能产生这种电流。他把老鼠的前腿的下部切断,并让电流从此通过。实验的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失去的肢体开始复原了。

这是不是可以说,动物再生的秘密揭开了?当然还不能,因为实验证据显然是不足的,而这一理论也并非能适应所有的有再生能力的动物。但是,我们却可以说,揭开动物再生之谜是指日可待的,我们人类肢体再生也是有希望的。

动物的自疗之谜

自然界里的野生动物得了病,受了伤,谁能给它们治疗呢?

朋友们不要担心,动物们有自己给自己治病的本领。

有些动物会用野生植物来给自己治病。

春天来了,当美洲大黑熊刚从冬眠中醒来的时候,身体总是不舒服,精神也不好。它就去找点儿有缓泻作用的果实吃。这样一来,便把长期堵在直肠里的硬粪块排泄出去。从此以后,黑熊的精神振奋了,体质也恢复了常态,开始了冬眠以后的新生活。

在北美洲南部,有一种野生的吐绶鸡,也叫火鸡。它长着一副稀奇古怪的脸,人们又管它叫“七面鸟”。别看它们的样子怪,可会给自己的孩子治病。当大雨淋湿了小吐绶鸡的时候,它们的父母会逼着它们吞下一种苦味草药——安息香树叶,来预防感冒。中医告诉我们,安息香树叶是解热镇痛的,小吐绶鸡吃了它,当然就没事儿啦。

热带森林中的猴子,如果出现了怕冷、战栗的症状,就是得了疟疾,它就会去啃金鸡纳树的树皮。因为这种树皮中所含的奎宁,是治疗疟疾的良药。

贪吃的野猪到处流浪,它如果吃了有毒的东西,又吐又泻,就会急急忙忙去寻找藜芦草。这种苦味有毒的草含有生物碱,吃了以后引起呕吐,野猫的病也就慢慢儿地好了。你看,野猫还知道“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呢。

在美洲,有人捉到了一只长臂猿,发现它的腰上有一个大疙瘩,还以为它长了什么肿瘤呢。仔细一看,才发现长臂猿受了伤,那个大疙瘩,是它自己敷的一堆嚼过的香树叶子。这是印第安人治伤的草药,长臂猿也知道它的疗效。

有一个探险家在森林里发现,一只野象受伤了,它就在岩石上来回磨蹭,直到伤口盖上一层厚厚的灰土和细砂,像是涂了一层药。有些得病的大象找不到治病的野生植物,就吞下几千克的泥灰石。原来这种泥灰石中含氧化镁、钠、硅酸盐等矿物质,有治病的作用。

在乌兹别克,猎人们常常遇到一种怪事儿:受了伤的野兽总是朝一个山洞跑。有一个猎人决定弄个水落石出。有一天,一只受伤的黄羊朝山洞方向跑去,猎人就跟踪到隐蔽的地方观察,只见那只黄羊跑到峭壁跟前,把受伤的身子紧紧贴在上面。没过多久,这只流血过多、十分虚弱的黄羊,很快恢复了体力,离开峭壁,奔向陡峭的山崖。猎人在峭壁上发现了一种黏稠的液体,像是黑色的野蜂蜜,当地人管它叫“山泪”,野兽就是用它来治疗自己的伤口的。科学家们对“山泪”进行了研究,发现里面含有30种微量元素。这是一种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山岩,受到阳光强烈照射而产生出来的物质,可以使伤口愈合,使折断的骨头复原。用它来治疗骨折,比一般的治疗方法快得多。在我国的新疆、西藏等地区,也发现了多处“山泪”的蕴藏地。

温敷是医学上的一种消炎方法,猩猩也知道用它来治病。猩猩得了牙髓炎以后,就把湿泥涂到脸上或嘴里,等消了炎,再把病牙拔掉,你看猩猩还是个牙医呢。

温泉浴是一种物理疗法。有趣的是,熊和獾也会用这种方法治病。美洲熊有个习惯,一到老年,就喜欢跑到含有硫磺的温泉里洗澡,往里面一泡,好像是在治疗它的老年性关节炎;獾妈妈也常把小獾带到温泉中沐浴,一直到把小獾身上的疮治好为止。

野牛如果长了皮肤癣,就长途跋涉来到一个湖边,在泥浆里泡上一阵,然后爬上岸,把泥浆晾干,洗过几次泥浆浴以后,它的癣就治好了。

更让人惊奇的是,动物自己还会做截肢手术呢。

1961年,日本一家动物园里的一头小雄豹左“胳膊”被一头大豹咬伤,骨头也折了。兽医给它做了骨折部位的复位,上了石膏绷带。没想到,手术后的第二天,小豹就把石膏绷带咬碎,把受伤的“胳膊”从关节的地方咬断了。鲜血马上流了出来,小豹接着又用舌头舔伤口,不会儿,血就凝固了。截肢以后,伤口渐渐地长好了,小豹给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外科截肢手术”。小豹好像知道,骨折以后伤口会化脓,后果是很危险的。经过自我治疗,就会保存自己的生命。

人们发现,一只山鹬的腿被猎人开枪打断后,它会忍着剧痛走到小河边,用它的尖嘴啄些河泥抹在那只断腿上,再找些柔软的草混在河泥里,敷在断腿上。像外科医生实施“石膏固定法”一样,把断腿固定好以后,山鹬又安然地飞走了。它相信,自己的腿会长好的。

昆虫学家曾经仔细观察了一场蚂蚁激战:一只蚂蚁向对方猛烈袭击,另一只蚂蚁只是实行自卫防御,结果它的一条腿被折断了。原来这不是一场真正的格斗,而是蚂蚁在给受伤的同伴做截肢手术呢。

除此以外,不少动物还能给自己做“复位治疗”呢。

黑熊的肚子被对手抓破了,内脏漏了出来,它能把内脏塞进去,然后再躲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疗养”几天,等待伤口愈合。

如果青蛙被石块击伤了,内脏从口腔里露了出来,它就始终呆在原地不动,慢慢吞进内脏,3天以后就身体复原,能跳到池塘里捉虫子啦。

动物自我医疗的本领,引起了科学家很大的兴趣。

它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疗法的呢?现在还没有一个圆满的解释。

动物“气功师”之谜

我们人类有些“气功大师”,有着非凡的功夫。他们要是发起功来,好像刀枪不入;就是几吨重的汽车从身上压过去,也毫无损伤。这让参观的人惊奇不已。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动物世界里的动物,也有会“气功”的,而且是无师自通,根本不用拜师学艺。这些动物“气功大师”,生来就有这种“特异功能”。

在非洲的赞比亚,有一种会“硬气功”的老鼠,当地的土著居民管它叫拱桥鼠。这种鼠大的500多克重,如果有人用脚踩它,它就用锁骨抵在地上,拱起脊背,全身“运气”,施展出它奇特的“硬气功”。一个60千克重的人踩在它身上,等于是它体重的100多倍,但拱桥鼠却一声不吭,像没事儿一样。就是使劲儿用脚跺它,它也绝不叫唤一声(这可能是它正在“运”功的缘故)。等到人把脚抬起来,压力消除的时候,拱桥鼠就立刻溜之天天了。猫虽然是老鼠的天敌,但如果遇到这些会气功的老鼠,也是无可奈何,甘拜下风的。

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地区,更是“藏龙卧虎”。这里生活着一种绿色的“气功蛇”,它的“气功功夫”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种蛇类“气功大师”艺高蛇胆大,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喜欢从草丛里爬到光滑的马路上,大模大样地乘凉。当载重汽车开过来的时候,它虽然预先感觉到地在颤动,但它绝不会爬走逃命,而是鼓起肚子里的贮气囊,并且快速把气体输送到全身,等汽车轮子从它身上轧过去之后,这位“气功大师”才得意洋洋地爬走。它摇头摆尾的样子,好像是在显示自己的非凡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