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最后,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其中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榨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并未物尽其用。表面上看似公平,却并未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即资源利用效率并没有达到最优。
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认识一下什么是公平和效率。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
关于公平和效率,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今天谁分粥?
讲从前庙里有7个和尚,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因为和尚也有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再加上没有标明刻度的称量用具,所以他们在分食一锅粥的时候出现了分多分少的问题。于是,他们想通过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大家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尝试实行不同的方法,经过多次磨合最终制定出了使每个成员都毫无怨言的制度。
和尚们制定制度的过程大致如下:
1.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但大家很快就发现,这个人老是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人,结果一样,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
2.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看起来公平,但却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于是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都有一天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要挨饿。
3.大家公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正直的人还能公平,但不久后他便开始为自己和对自己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4.分别成立分粥委员会和分粥监督委员会,以监督和制约主持分粥人的行为。这样做,公平可以保障,但由于两个委员会经常意见不一致,发生争执。等意见统一时,粥早就凉了。
5.每个人轮流主持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很奇怪,在这种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份量不相等,他必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那么,哪一个才是好制度呢?当然是第5种分粥制度,因为它公平、有效,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分粥目的,解决吃饭问题;而且所分的粥,对每个人都没有差异。
分粥的故事讲述的正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经济学领域,效率和公平也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经济学普遍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付出不公平的代价。
《百喻经》中有一则“二子分财”的故事:古印度有一个贵族,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临终前告诫两个儿子:“我死之后,要合理分配财务。”两个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教导,在父亲死后,将所有遗产分成两份,但是哥哥指责弟弟分得并不均匀。于是,一个老人给他们出主意说:“我教你们分财产,一定是平等的。将所有的物品全部破为两半,就是将衣服、盘子、瓶子、盆、缸从中破为两半,铜钱也从中破为两半,每人各取一半。”
在公平与效率难两全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也作了大致的分工,即“市场讲效率,政府讲公平”,要求政府尽快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市场依旧是偏重效率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效率与公平的困扰。
但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同时实现平等与效率,可事实上这几乎不可能。要提高效率难免有不平等,要实现平等又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在30余年的改革实践中,我国一直施行“效率优先”的策略,但人们发现,不公平状况的持续恶化对效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公平感会导致各阶层之间“分配性冲突”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所以,经济学家并不能一味讲效率。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公平的理解也应该脱离“绝对公平”的桎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永远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