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36707600000095

第95章 贾府:中西合璧过元宵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最后)

第五十三回 很精彩,如曹公的儿时梦。作为作家,必须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事物;作为优秀作家,还要细致而生动地再现别人已见过的事物。

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贾赦略领了贾母之赐,也便告辞而去。贾母知他在此彼此不便,也就随他去了。在这家庭团聚、笑语欢声的日子里,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了:宁国府的老大贾敬不来,他一心炼丹吃水银以求成仙,别说贾母就是皇上他也未必放在心上;荣国府的老大贾赦告辞离开,自得其乐去了,他不想见贾母,贾母没有给他权力也没有给他鸳鸯。

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jī(小桌),几上设炉瓶三事(香炉、箸瓶、香盒三种焚香必备物),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宣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又称执壶、茶瓶、汤瓶),里面泡着上等名茶……

贾母于东边设一席,是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床),靠背、引枕(放手臂的软垫)、皮褥俱全。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进口毛巾)之类;又有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

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烛的尖状物),插着彩烛。这荷叶乃是錾zàn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如今皆将荷叶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戏分外真切。

写尽了贾府富贵!“百合宫香”代表着皇家身份,这玩意虽不是价值连城但百姓见不到,正如今天的千万富翁也搞不到特供肉类蔬菜。“洋漆描金小几”看样子是从西欧进口或者是仿造的,贾母“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这形象如同西方贵妇人看话剧。就连灯烛都是特地设计的,以便舞台效果及观赏效果更佳。这一切,刘姥姥想都不敢想。

我们再看本家族的近门子对贾府的态度:

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奈他们或有年迈懒于热闹的……或有疾病淹缠,欲来竟不能来的;或有一等(一批)妒富愧贫不来的;甚至于有一等憎畏凤姐之为人而赌气不来的;或有羞手羞脚,不惯见人,不敢来的:因此族众虽多,女客来者只不过贾菌之母娄氏带了贾菌来了,男子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现是在凤姐麾下办事的来了。

曹公的简笔也真够叫绝的,写尽了中国的世态人情:有自卑的,有仇富的,也有恨贾府飞扬跋扈的,反正,贾府绝不像贾母、王夫人感觉的那么好,正如周公馆绝不像周朴园感觉的那么好一样。

最后我们说说中国人看演出的传统特点:

林之孝之妻带了六个媳妇,抬了三张炕桌,每一张上搭着一条红毡,毡上放着选净一般大(一样大,北方习语)新出局的铜钱(即刚造出的新铜钱),用大红彩绳串着……这媳妇们都素知规矩的,放下桌子,一并将钱都打开,将彩绳抽去,散堆在桌上。

正唱《西楼·楼会》(书生于叔夜爱上妓女穆素徽,于父派老仆人董文豹把于叔夜抓回)这出将终,于叔夜因赌气去了,那文豹便发科诨(演员开玩笑。科:动作)道:“……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待我骑了这马,赶进去讨些果子(此为点心,北方方言)吃是要紧的。”说毕,引的贾母等都笑了。

薛姨妈等都说:“好个鬼头孩子,可怜见的。”凤姐便说:“这孩子才九岁了。”贾母笑说:“难为他说的巧。”便说了一个“赏”字。早有三个媳妇……每人便撮(用藤编簸箕装,北方方言)了一簸箩……向台上便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第五十三回最后)

西方人听音乐会或看戏剧表演,一般都鸦雀无声,甚至连叫好鼓掌都不得随便。但中国以前看戏时,台下高叫着找孩子、叫邻居、打招呼、卖零食、谈天说地的无所不有,因制止别人高叫、站立而对骂或对打的亦常见,喝茶吃瓜子的成了最文明的观众,所以戏班子要是没有点真本事吸引观众,还真不敢上台。(箫红《生死场》中有关看戏的描写,西方人怕是无法理解)

在梅兰芳、程砚秋他们成名之前,唱戏的地位都很低微,人人得以欺之:在高官大族家演出,怕被看上而被玩弄(自然也有情愿的);在农村演出,要小心地痞或普通百姓无事找事,中国底层人常常因刁难欺负弱者而精神悦。

在尊重演员这一点上,贾府做得还不错;当然,话说回来,能来贾府演出的戏班子,也不会很差。

扮演老家人董文豹的小丑才九岁,学戏的都是赤贫家庭的孩子;学戏还应从小就学,稍大就练不出来了。学戏要吃得了苦,要受得了师父的打骂,不容易。

演丑角的孩子都是机灵鬼,据山东老家的票友说起早年选小丑的方法:一大群孩子每人左手一个大碗右手一双筷子排队到厨房盛面条,师父在盛上大半碗面条之后,突然再加上一勺子滚烫的汤,只有那个本能地、迅速地用筷子将碗中面条抄起来以避免烫手的小孩才可能入选。

书中的这个小丑也很机灵,与台下的贾母互动得极为巧妙,让贾母十分高兴。贾母说声“赏”,大家就往下倒钱,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