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弗雷德里克·班廷和查尔斯·贝斯特从狗的体内分离出一种活性物质——胰岛素。他们把这种物质注入一条患有糖尿病、濒临死亡的狗身上,这条狗的病情很快就出现了好转。
第二年,他们在一名生命垂危的14岁男孩子身上尝试类似的实验成功后,这种激素进入大规模生产。尽管它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但它是一种重要的救命药物。
人工合成蛋白质是人们向往已久的,也是人类向生物活性、向生命进军的首要方向。蛋白质如果能通过人工合成,那么,它的意义将不仅仅是找到了无机与有机、无生命与有生命的物质之间的关系,而且,将进一步揭示和证实关于生命、灵魂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由于一些多肽和蛋白质的化学结构,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被陆续认识,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和蛋白质的任务,就摆在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的面前。
就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把目光聚集在蛋白质的人工合成问题上时,195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的科学家邹承鲁、钮经义、龚岳亭、汪猷、邢其毅等众多科学家联合攻关,向科学高峰发起了冲击。
大家知道,1958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在一个政治上处于困境、技术上缺乏基础的艰苦环境中,中国的科学家要攻克生命禁区的堡垒谈何容易!科学家的实验所用去的化学溶剂足以灌满一个游泳池,而他们在那些不分昼夜的日子里所洒下的汗水,又何尝不能灌满一个游泳池!
1959年,在各位科学工作者的合力协作下,实现了构成天然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的拆分和重新组合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北京大学生物系在国内率先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9肽——催产素。接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组织了协作组,经过若干年的艰发现胰岛素的班廷
苦努力,终于在1965年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并制成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在科学技术和哲学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医药工业合成比天然产物更为有效的多肽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是人类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的征途上向前跨进了重要一步。它标志着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功,说明人类在研究生命的历程中又迈出了一大步。由人工合成胰岛素派生的活性多肽研究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已经人工合成的,除了催产素、增血压素、加压素类似物外,还有促黄体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肽激素。此外,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也在深入探索中。
心脏移植
1967年,南非开普敦44岁的外科医生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在30名助手的协助下,用一名丧生于车祸的年轻妇女的心脏替换了53岁的路易斯·沃什康斯基那病变的心脏,使他获得了新生。25岁的丹尼丝·达维尔的头部和下肢撞损严重,但其心脏完好,在它自身神经系统的驱使下仍能跳动。这给了巴纳德医生一个进行实验性手术的机会;对于因心脏病而奄奄一息的沃什康斯基而言,这意味着还有一个生存的机会。
作为首例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它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兴趣。
一个患糖尿病的女孩在自己的腿上注射胰岛素
新闻报道详细地描述了
整个过程。巴纳德医生和他的助手先切开了沃什康斯基的胸部并分离出他的胸骨,然后把肋骨拉开,打开心房,露出了一颗肿大的、带灰斑的心脏。通过一个人工心肺机(一种能使血液充氧的泵)使沃什康斯基的病变心脏保持血液循环。在摘取心脏的过程中,医生们保存了它的上部,然后把达维尔的健康心脏的95%切下来缝到病人心脏的那个“盖”上。为了刺激心脏的跳动,巴纳德给它加上了两个细电极,并对它进行电击。“就像启动汽车的点火装置一样。”一位助手这样解释。
一颗新的心脏开始它的正常工作。
尽管手术取得成功,但由于沃什康斯基感染上了肺炎,于18天后死去。
此后,美国和其他国家也进行了几例心脏移植手术,部分手术取得较好效果。1968年,又是南非的这位巴纳德医生在开普敦为58岁的菲利浦·布莱伯格作了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他活了595天,于1969年去世。到1968年年底,全世界共进行了104例心脏移植手术,其中美国41例。死亡率都相当高,一些患者在手术后的几个月便死去。
这位巴纳德医生因这一“首例”而名声大噪。1999年末,76岁高龄的他还出版了《健康心脏50法》,向读者慷慨介绍了战胜心肌梗塞的方法。
到了今天,随着控制器官排斥反应的药物不断开发出来,医生已经可以为患者进行除了脑器官以外的手、肝脏、皮肤、视网膜甚至睾丸的所有移植手术,一般的普通综合性医院也能进行心脏移植这样的大手术。器官移植手术为国内外的外科医生广泛使用,病人不再视手术室为死亡之路。到1997年底,世界各国所施行的体器官移植已超过六十余万例。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也开始了器官移植工作。这中间,和巴纳德医生的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只相距了短短的三四年。科学的进步是多么神速啊。
据了解,今后要攻克的领域将是治疗阿耳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病的脑细胞移植,还有异体移植,即把动物器官移植到人身上,如猪和猕猴的器官和人相似。随着2000年3月克隆猪的成功,猪器官有可能成为供体移植到人体。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制造出完全适合于人体的器官。
CT扫描仪的发明
医学科学也是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公元150年,古罗马的盖伦开始了活体解剖,但近似残酷,因为当时尚未具备麻醉手段。到公元185年,中国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才有可能进行麻醉手术。不过想借助医疗仪器来了解体内器官的病变,而不用手术,又经过了将近整整1700多年,即到1895年,德国伦琴发现X射线才有可能从体外观察到人体内脏腑的变化。这种利用X光进行诊断的方法,在当今医院里仍普遍使用。
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是很意外的,他在研究低真空管的放电现象时,发现放在距真空放电管2米远处的涂有氰氧铂酸钡的荧光屏上也发出荧光。他把荧光屏移远,甚至把真空管用黑纸包起来,荧光屏上仍有荧光。经过反复研究,确定这种看不见的光线是由真空管放电时发出的,能够在特殊的荧光屏上显示出来。伦琴用自己的手掌做试验,在荧光屏上第一次看到了手掌的骨骼。伦琴的这一发现很快被用于行医。医生第一次可以不用外科手术就能够看见人体内病变和受损伤的情况。在此以前,医师只能凭病人的体表反映,检查和诊断一些明显的症状,而X射线的利用,就能使人体内部的病变反映到荧光屏上。不过利用X光诊断也存在不足。X射线穿透机体组织,在荧光屏上见到的体内组织的重叠影像,医生就不易准确地从重影判定病变的真实情况,即使进行两三个甚至更多方位的拍摄,不是不能对体内器官准确地透视,尤其是对软器官、软组织,X射线透视实际上没有什么实效。健康组织与病变组织在密度上并无太大的变化,所以对软组织的病变,包括肿瘤很难探测出来。
人们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又延续了近80年。到1971年,英国的霍斯菲尔德终于成功地推出了带有计算机的X断层的扫描诊断机-X-CT,或称计算机层析X射线扫描仪(CT)。
早期的CT
扫描仪,它的射线源和探测器都装在一个C形磁轮的两端。通过围绕病人转动的射线源和探测器进行扫描,从而得到某一部位的多角度的观察图像。这些图像所反映的软组织密度值就会输入到计算机内,在那里经计算机处理后就能组成二维图像,就会以灰色阴影图像显示到系统监视器上,并由计算机记录下来。这个层析过程犹如用一把光刀,把人的躯体包括体内器官一片一片切下来。通常的切片厚度仅几个毫米,从切片的前一片、后一片,切片部分和临近部分的对比中,来发现软组织的病变。
最初的CT扫描仪,扫描耗时比较长,一般要1~3分钟,使用的是单个窄束射线源和探测器。由于扫描时间长,在扫描过程中,受病人呼吸、消化系统的蠕动等的影响,往往会使图像发生改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发明了多元探测器和扇形射线束源。CT扫描仪上装有800个探测器,使其环绕病人身体作弧形排列,这种布局又称为桥形台。使用这种系统,整个扫描仅需约8秒且不会受病人动弹的影响,效果明显提高。
这样的CT扫描仪,虽然已经能正确地反映软组织,但有时也会遗漏一些如肿瘤块的发现。
尤其是作脑肿瘤的诊断时,这时由于受制于病人与桥形台的方向的限制,只有与脊柱垂直的平面内进行轴向扫描,才产生最佳成像效果。
英国研制的CT机
为了解决CT扫描存在的这类问题,代表20世纪90年代国际科技水平的新的诊断技术——核磁共振成像系统NMR又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