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喜爱的智慧故事
36696300000135

第135章 杨侃攻心为上

北魏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发兵强攻华州(今属四川)。尚书仆射长孙稚奉命讨伐。

左丞杨侃对长孙稚说:“从前魏武帝跟韩遂和马超在潼关(今陕西潼关县东北)相峙时,虽然韩遂和马超的才智远远不及魏武帝,但两军却相持不下,这是因为他们占据了险要之处。现在叛军已经占据了坚固的堡垒,您不如先向北攻占蒲坂(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然后渡过黄河向西进军,夺取他们的后方,阻断他们的退路,把他们置于死地。这样华州的包围就会不攻自破,长安也可以很容易地攻下了。”

长孙稚说:“先生的计策很好,但现在,薛修义已经包围了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薛凤贤又占据了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宗王珍孙又驻兵虞坂,我们的军队无法通过,该怎么办才好呢?”

杨侃说:“珍孙是士兵出身,倚仗别人提拔而贵为大将。他只会听从别人指挥,哪有才能指挥别人呢?河东属于蒲坂郡,向西一直延伸到河边,这些地方位于东部。现在薛修义带领士兵和百姓在西边包围了郡城,这些人的父母妻子都还留在本乡。他们一旦听说官兵来了,一定会牵挂家人,势必望风而逃。”

于是长孙稚派他的儿子长孙彦和杨侃率领骑兵从恒农渡过黄河,在河北岸边修筑壁垒。杨侃扬言要在此驻扎以等待步兵接应,并观察当地老百姓的动向;同时他又命令把投降的人送回各村,等到兵营高台点起三支火把的时候,各个村子都要举火把响应。不举火把的村子,就是叛军同党,一概要攻击杀光,所得的财物全部赏给士兵。

于是村民们奔走相告,即使没有投降的村子,也都跟着举起火把。一夜之间,几百里地火光一片。那些围城的叛军不知究竟怎么回事,纷纷逃回家去了。薛修义自己也逃回去了,薛凤贤前来请求投降。于是长孙稚攻克了潼关,进军河东。萧宝夤只好仓皇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