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喜爱的智慧故事
36696300000118

第118章 不同的境遇

鲁国姓施的一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好文,小儿子习武。大儿子以仁义的道理去游说齐王,齐王高兴地让他担任众公子的老师。小儿子用兵法去游说楚王,楚王任命他为军师。两个儿子的俸禄使他们的家变得富有,亲人也为他俩感到骄傲和荣耀。

村子里有一户姓孟的人家,也有两个学问和施家两个儿子一样的兄弟,一个好文一个习武,看到施家的富有,孟父于是前去请教,施氏便如实相告。

后来,孟家好文的儿子去了秦国,以仁义的道理去游说秦王。秦王说:“当前诸侯争战激烈,最感迫切需要的无非是练兵与筹积粮草。倘若用仁义来治理我国,那不是自取灭亡吗?”于是秦王对他施了宫刑,把他赶了出去。

孟家习武的儿子去了卫国,以兵法游说卫王。卫王说:“我国是个很脆弱的国家,而且目前正夹在大国之间,对于大国,我们要服从它们;对于小国,我们要安抚它们,这是我们求取平安的方法。倘若依靠兵力,那么我们很快就会亡国。如果让你全身而退,你再到别国游说,那对我国可能造成的祸害就不轻啊!”于是卫王命人斩去他的双脚。孟家的两个儿子回到鲁国后,他们父子三人捶胸顿足地向施氏抱怨。

施氏说:“大凡能把握时机的就能昌盛,而断送时机的就会灭亡。你的儿子们跟我的儿子们学问一样,但建立的功业却大不相同。原因是他们错过时机,而非他们在方法上有错误。况且天下的道理并非永远是对的,天下的事情也非永远是错的。以前所用,今天或许就会被抛弃;今天被抛弃的,也许以后还会派上用场。这种用与不用,并无绝对的客观标准。一个人必须能够见机行事,懂得权变,因为处理事情并无固定法则,这些都取决于智慧。假如智慧不足,即使拥有孔子那么渊博的学问,拥有吕尚那么精湛的战术,也会落个穷困潦倒的下场!”

孟家父子听完这番道理,一下子明白了,不再恼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