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36691400000012

第12章 十二、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作品内容】

一、写作背景

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美洲,一直被自由主义者视为自由主义的黄金时代,政府不干预经济,结社自由,马克思主义就是在那个时代产生和发展的。然而,哈耶克诞生前后,自由主义开始衰落了,哈耶克见证了这一衰落的过程。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时的英国跟美国不同,英国是一个阶级壁垒森严、不平等、地域狭小的社会,对社会进行组织管理的想法,要比在美国听起来更有道理。尤其是英国经历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大部分经济部门都利用战争获得长足发展,其程度远远超过美国,于是,人们觉得在和平时期也可以如法炮制。同时,在英国以及欧洲大陆,大萧条导致成百上千万人失业,在人们心目中,资本主义已经失败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热情日益高涨,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灭亡的预言是准确的,而像苏联那样由国家控制生产资料,是实现经济稳定和高效率的最好途径。但在哈耶克看来,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人类已知的最有效率的经济形态,它会通往一个更自由、更宽容、更民主的社会。他也相信,传统社会主义肯定会束缚人们的心灵。

在伦敦经济学院执教之初,哈耶克就逐步转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开始了力挽全球狂澜的历史大业。他全面而深入地批判了国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主编了《集体主义的经济计划》(1935年),出版了《自由与经济系统》(1939年),指出了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性,阐述了计划经济对个人自由的危害。哈耶克在英国剑桥的那段撰写时光,正是二战的相持阶段,要连续性地集中精力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常常被空袭的警报打断。不过,剑桥仍然可算是自由而安全的避风港。然而,身处剑桥的哈耶克却一点也未减少自己对当时世事的绝望感,因为当时社会主义思潮正风靡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许多知识分子崇尚社会主义,以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为理想目标,认为铲除私有制度和推行计划经济是为了达到理想境界而必须采取的手段。虽然哈耶克已在1938年加入了英国籍,但他仍然感到有日益增长的孤独感。然而,尽管如此,哈耶克仍旧默默地献身于抗击轴心国和捍卫人类自由的神圣事业。他的所作所为,是在给仍处于自由国家内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心灵一个预警信号:赶快从自己正在滑行的社会主义思潮的轨道上急流勇退,否则将大难临头。为了对抗所谓支配了英美两国知识分子的关于社会主义不可避免这一信念,在无意之间,促成了哈耶克的一本重要著作的诞生,这就是风靡一时的警世之作《通往奴役之路》。早在二次大战爆发前夕,这些知识分子就有意或无意地曲解德国和俄国的极权主义的渊源,他们争辩说:德国的民族社会主义事实上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超级资本主义对共产主义的反动。对于这种思想脉络上的严重误导,哈耶克十分厌烦。于是他在《当代评论》杂志1938年4月号发表《自由与经济体系》一文予以驳斥与抨击,而后来《通往奴役之路》的核心论点其实首先就是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二战期间,读过此文的吉第昂斯教授邀请他把该文扩充成一本书,以便收入吉第昂斯教授编辑的公共政策小丛书之中。哈耶克称,鉴于他的一些卓越的英国同事们当时都忙于或忧心于战争而无暇他顾,他才终于勉强地答应了下来,开始着手扩展上述论文,并于1944年最终完成了这本书,这就是《通往奴役之路》。

二、主要内容

《通往奴役之路》是一部捍卫自由主义,系统抨击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在举世滔滔的社会主义浪潮前,它力挽狂澜,以其深刻的洞见,昭告天下。它被翻译成11国文字,风行于全世界,毁誉纷纭,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哈耶克因本书的出版而奠定了自己在20世纪的自由主义宗师和理论先知的地位。除导言外,该书共分十六章,其主要思想观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资本主义的推崇和对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批判

哈耶克开篇就说明了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的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能选择的最好的制度。然后描述了集体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替代,继而对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乌托邦进行了批判。具体内容如下:

本书首先描述了自由主义道路被离弃的过程。哈耶克认为20世纪初叶以来世界的社会主义趋向放弃了西方文明的基本主流道路,放弃了自基督教以及希腊人和罗马人奠基的,特别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以个人主义为主流的自由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即二百多年以来,产生自英国的自由思想向东传播的大道,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达到顶峰。但从此以后,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这种思想演进的方向发生逆转,自由主义逐渐衰落,英国在政治与社会范围内失去导航地位。反之,以德国人,特别是黑格尔与马克思为标志的集体主义开始逐步向东向西传播。其次,本书第二章对社会主义乌托邦进行了批判。哈耶克指出社会主义一开始就具有独裁主义的性质,只是在欧洲1848年革命之前强大的民主潮流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才开始与自由联系起来,这就导致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的出现,它经过相当长时间才把社会主义先驱所引发的人们对它的普遍怀疑平息下去。很多人相信社会主义与自由可以结合,而没有认识到自由主义在本性上与社会主义存在根本的冲突,社会主义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而是通往独裁和反独裁、通往内战的道路。以民主手段来实现并维持社会主义,这只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平等是在奴役中去寻求的平等,是一个严厉压制个人自由的极权主义乌托邦。最后,哈耶克在肯定个人主义基础上对集体主义进行了批判。本书第三章指出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个变种,与以个人主义奠基的自由社会背道而驰。

(二)对计划经济的批判

对计划经济的批判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哈耶克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论证了计划经济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在书中(第四章)首先论证和批驳了计划的“不可避免性”。社会主义者的主要论据之一,是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使自由竞争越来越受到限制,从而高度集中的计划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趋势。哈耶克通过大量论证反驳所谓计划经济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见解。他指出,现代社会越发达越复杂,就越依赖于自由竞争,就越不可能用计划控制。自由竞争受到限制不是技术进步的必然后果,而是大多数国家所遵循的政策的后果。在社会演进中,没有什么东西不可避免,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想要借中央计划来实现理想,并不是对社会全面观察的结果,而仅仅是出自计划者狭隘的看法,并且常常是夸大他们所重视的目标的结果。若允许这些人对社会进行计划的话,将会非常危险,那将会出现更难忍受和更不合理的世界。

哈耶克(第五章)继而探讨了民主与计划的关系。作者指出,计划经济与民主互不相容。各种各样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它们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们都要将整个社会组织起来,控制社会的一切资源,以达到其单一的目标,而拒绝承认个人目的至高无上的自主领域。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看来,个人的价值尺度与别人的价值尺度不同,个人是他自己目标的最终决断者,我们不仅不可能得到一个无所不包的统一价值体系,而且也没有必要得到它。而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都要强行用一个无所不包的统一价值体系来笼罩整个社会,而要推行这种统一的价值体系,独裁是最有效的工具。自由主义认为,与其是独裁不可避免地消灭了自由,不如说是计划导致了独裁,因为集中计划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可能的话,独裁本身必不可少。无产阶级专政即使形式上是民主的,如果它集中管理经济体系的话,可能会和任何专政体制一样完全破坏了个人自由。因此,中央管制的计划经济是最典型的极权主义,只有在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内,民主政治才可能实行。

哈耶克(第六章)接着探讨了计划与法治的关系。哈耶克认为集体主义类型的经济计划必定要与法治背道而驰。法治是自由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仅是自由的保障,而且也是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法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用以制约政府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工具。在一个有计划的社会,法治不能保持,政府强制权力的使用不再受事先规定的规则的限制,法律能够并且为了集中管理经济活动也必须使那种实质上是专断的行动合法化。如果一个国家全面管制经济生活,那么就不能保障什么个人权利,甚至连形式上承认个人权利或少数人的平等权利都会失去任何意义。因此,中央计划经济必定侵犯人权,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法治。

哈耶克进一步分析经济控制必然导致极权主义(第七章)。因为经济控制与民主程序不能并存,控制经济必然造成无孔不入的全面压制,因而导致现代最为严酷的极权主义。经济计划所引起的问题是是否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什么重要以及什么不重要、或者是否这必须由计划者加以决定。经济控制不仅是对人类生活中可以和其余部分分开的那一部分生活的控制,也是对满足我们所有目标的手段的控制。集中计划意味着经济问题由社会解决而不由个人解决,也就是说剥夺了我们的选择权。从我们原始的需要到我们和家庭、朋友的关系,从我们的工作和闲暇,很少有哪一方面不受计划者的有意识的控制。

哈耶克在第八章分析了计划导致的极权社会的不平等。哈耶克指出,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它不仅保障了有产者的自由,也保障了无产者的自由。因为,生产资料分别为许多人掌握,个人独立从事生产,没有谁能够控制谁,个人自行决定自己的生存之道。在竞争的社会里,穷人的机会比富人的机会所受到的限制要多得多,但竞争社会里的穷人要比计划经济社会里的富人要自由得多,这是非人为力量造成的不平等。相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极权社会产生的是人为的不平等。而非人为的力量造成的不平等比有计划地造成的不平等,更容易忍受,对个人的影响也要小得多。极权社会中政治权力渗透到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层面,这必然造成人身控制,同时也造成一个以权力大小划分的等级式社会。

哈耶克在第九章研究了保障与自由的关系。他指出对保障的普遍赞同可能是对自由的一种危险,如果人们普遍追求保障,不但不能增加自由的机会,反而构成了对自由的最严重的威胁。比较两类不同的保障:一种是有限度的保障,是大家都能够获得的,不是特权,而是人们可以期望的正当目标。另一种是绝对的保障,在自由社会里,这种保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得到,只可能有一部分人享有,并且只有控制或取消市场才能提供,这种保障计划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的,它正是对自由构成潜在威胁的保障计划。显然,绝对保障是在自由社会中无法得到也不应获得的,但实行适度和有限的保障,以避免过分的物质贫困,这是民主政府可能达到的政策目标。但它必须在不破坏自由市场制度的原则下进行,因为越试图用干涉市场制度的办法来提供更充分的保障,有些人就越缺乏保障。在一个习惯于自由的社会里,似乎不可能有很多人愿意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来换取保障。凡是愿意放弃基本自由以换取少许暂时保障的人,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保障。

哈耶克在第十章指出了计划经济存在最坏者当政问题。在一个人数众多、有力量而又相当志同道合的集团,往往不是由社会中素质最好的人建立,而只能由最坏的分子来建立。原因在于:首先,人们的教育和知识越高,其见解和趣味就越独立,也就越多样化,因而就越不易认同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所以,只有群体的道德和知识标准比较低,才便于独裁者掌握和控制,以达到其政治目标。第二,潜在的独裁者能够得到一切温驯和易受骗的人的支持,这些人并无自己的坚定信念,而只准备接受一个现成的价值标准体系。第三,一些训练有素的政治煽动家,通过忌妒等各种大众心理,划分“敌我”以凝聚自己的团体,把那些他们的支持者团结在一起,这也是坏人易于得势的原因。此外,“目的可以使手段正确”在个人主义道德里面是对一切道德的否定,而它在集体主义道德里却成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极权主义的一个基本的假定是:如果我们的行为是为全体谋福利的,则天下没有什么事不可做,其结果是对一切道德价值的否定,因此这也是使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得以爬上高位的关键。这就表明,一个国家如果有一个超乎一切的共同政治目标时,则任何普遍的道德绝无藏身之地,品格完善的人难以在极权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

哈耶克在第十一章分析了计划与思想的关系。他指出,如果极权国家的人民对于所感到的压迫,远不如自由国家人民所想象的那样厉害,这是极权主义宣传所造成的。极权国家与民主国家在宣传上的基本区别是:一切宣传工具都被用来朝一个方向影响所有的人,造成全体人民的思想一体化。民主国家虽也有众多宣传机构,但它们相互独立、声音多元。在长期单一声音的灌输下,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渐萎缩,统治者的思想就成了全体国民的思想。当这一现象扩展到科学、艺术、娱乐等领域,当科学一旦不能为真理而只为一个阶级、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服务的时候,真理这个词的本身就已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它成为某种要由当权者规定的东西,某种为了一致利益必须加以信任的东西,并且是在迫切需要的关头又必须加以更改的东西。集体主义思想的悲剧在于:它起初把理性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以毁灭理性而告终。

(三)对极权主义思想演变的历史回顾和对战后的经济展望

哈耶克在第十二章分析了德国的社会主义思想传统所催化出的纳粹主义。他指出,在德国,正是社会主义的支持,才使得反自由主义势力得胜。反对各种形式的自由主义,是使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结成共同战线的共同思想。接着哈耶克在第十三章分析了民主国家中极权主义观念生长与蔓延的趋势,指出其基本的思想脉络,并提请知识界与公众高度警觉。哈耶克认为源自德国的社会主义思想,至今还被人所信仰和坚持,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可悲的事。哈耶克第十四章反驳了集体主义者所号称的牺牲经济利益以追求理想的道德目标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在个人能够自由地作出决定,而且被要求自愿牺牲个人利益来遵守道德规则时,才谈得上道德的善与恶。在个人负责的范围以外,既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既没有机会获得道德评价,也没有机会表明个人道德信念。

哈耶克在第十五章对战后经济进行了展望,表达了对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忧虑。他指出,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相比,在国际范围内实行计划只能是一种赤裸裸的强力统治,将产生各民族间的、只有诉诸武力才能解决的利益冲突,那就很少有建立国际秩序或实现持久和平的希望可言。哈耶克认为我们应该发展联邦制形式,联邦原则是使各个民族能够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国际秩序、而对他们合理的独立愿望并不加过分遏制的唯一形式。

哈耶克在第十六章对全书做了总结。指出我们要把自己从那种最坏形式的当代蒙昧主义中解放出来,要创造有利于进步的条件,而不是去“计划进步”。只有维护个人自由的政策才是唯一真正进步的政策,这一指导原则既适用于19世纪,也适用于今天。

【简要评述】

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科学家。虽然哈耶克在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最伟大的著作,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书使他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由此奠定。

该书是20世纪最畅销的经济学和政治学著作之一,对经济思想领域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首先,在当时资本主义大危机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自由主义日趋衰落,全人类似乎都在“选择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徘徊犹豫。它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挽狂澜于既倒,以先知的洞见指出社会主义对自由事业的根本性危险,有力地捍卫了自由主义。其次,它雄辩地证明了取消私有财产制度的中央计划经济,不仅会导致经济的无效率和停滞,而且,更重要的是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必然导致思想的国有化,从而在根本上消灭个人自由,建立极权主义统治。所以,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计划经济,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但是,这部著作自从问世以来,在学术界中一直存有争议。主要因为,这本书的观点来源于关于市场和其他非主观设计的制度所具有的“自发秩序”的特性的思想,这种思想使哈耶克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不可避免地陷于社会进化和团体选择的争端之中。此外,他对选择机制特点的论述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并不总是很清楚。

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对《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要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哈耶克积极主张竞争,并从多方面阐述了计划经济的弊端,其观点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哈耶克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集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混为一谈,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王杰力)

参考文献:

[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2]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胡晋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M],邓正来选编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E.Streissler,et.al.,Roads to Freedom:Eassay in Honour of F.a.Hayek(通往自由之路:哈耶克纪念文集).London:routledge,1969.

[5]M.Sandel,ed.,Liberalism and Its Critics(自由主义以及对它的批判).Oxford,1984.

[6]A.Arblaster,The Rise and Decline of Western Liberalism(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Oxford,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