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浙江,要品尝美食,就不得不去宁波。宁波菜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籼稻、菱角、酸枣与鱼、鳖、蚌及釜、罐、盆、钵等陶器,足以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进行简单的烹调。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连生活在海里的真鲨等也成了河姆渡人的盘中餐。宁波和杭州一样,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岸线上分布了300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濒临舟山渔场,因此海产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靠海,海鲜自然成了宁波菜中最重要的元素。大自然对宁波得天独厚的馈赠,让宁波菜成了浙江菜系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地方菜。
浙江菜是中华八大传统菜系之一,宁波菜又与浙江菜一脉相承。宁波菜由风味菜肴与海鲜菜肴组成,一直秉承鲜咸相兼、美味可口的宗旨,重口味;善于烹制各种海鲜,活鱼现宰、海鲜现烹;配菜时讲究“鲜咸合一”;擅长腌、烩、烧、炖、蒸等烹调方法,这些都是其特色。
早在19世纪中期,宁波就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中外交流的增多大大刺激了当地饮食业的发展。一时间,三江口、江厦街一带酒楼和饭铺林立,食客盈门,“雪菜大汤黄鱼”“剔骨锅烧河鳗”“冰糖炖甲鱼”等宁波名菜逐渐崭露头角。新中国成立后,强手如林的上海烹饪界也有宁波菜的立足之地,其中尤以“甬江状元楼”“老正兴”最有名。此外,宁波菜还与上海菜相融合,开创了新派上海菜,使上海菜名声大振。有人说,上海菜的主心骨本是宁波菜,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难怪美食家唐鲁孙把沪甬两菜系划为一系。
餐桌是一个能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的地方。每个地方吃什么,和这个地方的人有着必然的联系。川菜的火辣,可以让人联想到四川人的泼辣和豪爽;无锡菜的甜腻,可以让人看见无锡人的性格中的很多绵软甜糯的东西。而宁波菜的鲜咸,可以体现宁波人的生活现实,让人联想到宁波和海的关系,更能感受宁波人“敢于走出去,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和魄力。在传统的宁波菜中,还反映了宁波人在生活上的简朴和现实,同时他们又渴望求变,他们喜欢把冬瓜搞臭了吃就是极好的证明。
当然,宁波人也有保守的一面。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到广州出差的宁波人带了两只红膏卤蟹,到酒店吃饭时,请服务员将这两只蟹加工一下。他的意思是,只要稍微清洗一下,斩成块端上来就行了,结果服务员端上来的是蒸熟了的咸蟹。他看见端上来的菜,顿时傻了眼。这是两种饮食文化碰撞后产生的笑话,体现了宁波人喜欢保留食物原味的饮食特点。
宁波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奉化溪口的千层饼就有“天下第一饼”的美称。这种千层饼最初是当地生产的一种小饼,用料有面粉、芋头粉、白糖、精盐、植物油、芝麻仁、苔菜,入口松脆香甜。说起此饼,就不能不提富有创新精神的溪口农民王毛龙。他善于动脑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了饼的加工方法,用黄泥制成专用烤炉,还增加了甜、咸等多种味道,做出来的千层饼口味独特,后来成了溪口的名特产。除此之外,“天下第一饼”还有一个故事。奉化溪口是蒋介石的家乡,他掌权后很想念家乡的特产,曾派人把王毛龙的后人叫到身边,专门烤制家乡的小饼,后来竟然被誉为“天下第一饼”。这才是让小饼出名的真正原因。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宁波风味小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宁式糕点已跻身全国糕点食品12大派系之列,讲究选料严、加工精、造型巧、营养丰富,并形成了以酥为主,软脆分明、甜咸适宜、柔松多味的特色,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菜肴类小吃更以色、香、味、型俱佳而备受欢迎。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宁波楼茂记香干”,是取优质香干,采用特殊工艺烤制而成,色亮、香异、韧而不坚、柔中有松、咸中透鲜、鲜中带甜,既是下酒、下饭的佳肴,又可作为日常零食。它虽然其貌不扬,但风味独特,既有别于“绍兴五香豆腐干”,又不同于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香干。
如今,人们在宁波的城隍庙小吃城里能吃到这些风味小吃。在城隍庙的步行街上,一家很有特色的店铺的招牌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这个招牌上没有字,只是画着一口缸、一只鸭子和一条狗。初见者不知就里,细问才知道这是一家小吃店。原来,小吃店的第一任店主姓张,乳名叫阿狗。他在制作小吃上很下工夫,后来名气越来越大,终于开了一家小吃店。有了店铺总要有招牌吧,当时张阿狗一字不识,于是他灵机一动,用实物代替了文字。由于在宁波话中“张”音同“缸”,“阿”音同“鸭”,“狗”音仍为“狗”,因此张阿狗的小吃店的招牌就成了如今的模样。
张阿狗的小店最有名的小吃是汤圆。和北方的元宵一样,汤圆已由原先的节令食品变成了现今的日常小吃,但南北方的做法和口感都不一样。在北方,元宵多是甜馅儿,糯米粉也比较粗糙;在南方,汤圆里有各种馅料,用的都是水磨糯米粉,口感细腻。张阿狗的汤圆用料讲究,加工精细,馅料有芝麻、桂花、鲜虾、火腿、鲜肉、咸肉、蛋黄、蟹肉等10余种,品种丰富。在众多的口味中,“桂花汤圆”最具特色。用勺舀起一个桂花汤圆,尚未入口桂花的香味便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在悠闲的夏日,一家三口或朋友聚会,在城隍庙小吃城叫上几碟“海瓜子”“拖黄鱼”或两碗“牛肉丝粉”“猪油汤团”,再摆上几笼“鲜肉小笼包”“水晶油包”,慢慢品尝,实乃人生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