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与经济学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上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具体地说,它是研究使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经济系统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学科,是既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经济活动的影响,又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结合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复杂系统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探讨人类社会经济与地球生物圈的关系,包括人口过剩、粮食匮乏、能源短缺、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能力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为制定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森林、草原、农业、水域和城市等各主要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综合效益问题;研究基本经济实体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的问题。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走向综合统一科学体系的大趋势。
生态农业
在20世纪以前,世界各国都以传统的有机农业为主,产量很低。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石油、化工、机电工业的发展,兴起了无机农业又称石油农业。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产量空前提高,但也造成了土壤、大气、水源、食品的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此,197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7.A.阿伯奇特首先提出“生态农业”概念。1981年,英国的M.K.沃辛顿进一步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上低输入、自我维持、经济上可行的小型农业系统,旨在对环境不致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利用半数以上的耕地种植多年生牧草,发展养牛,实行农作物轮作,种植豆科植物,利用牲畜粪肥和含有矿物质的岩石,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特性,提高土壤肥力,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化肥、农药等。它在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持水土、减少污染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但由于生态农业主要依靠生物本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进行生产,转化效率低,农作物产量不高。
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生态农业必须合乎下列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生态学要求:
第一,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和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
第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
第三,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
第四,在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抚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
生态农业与中国
生态农业指主要或完全依靠生物生产的有机物来提高产量的耕作制度,源于传统的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的推广,不仅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的形成,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效果。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在农业生产历史上遗留下许多优良传统和生产经验,其中许多是符合生态农业原则的。如精耕细作,通过轮作、间作、套种提高单产;充分用地,施用农家肥料,种植绿肥,用地养地结合;循环利用,低能消耗;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能源,改善生产条件;以生物防治为主,防治病虫害等,这些都为建立中国式的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日益恶化的趋势,在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建设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并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试点示范工程。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第一个开始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实验。今天,生态农业建设已从生态农业户、村(场)、乡发展到农业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已经达到2000多个,其中约有300多个是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生态环境材料
传统的材料研究、开发与生产往往过多地追求良好的使用性能,而对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及资源,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生存的严峻事实重视不够。生态环境材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这类材料是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可降解和可循环利用或者是能够改善环境的材料。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在尽可能满足用户对材料性能要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尽可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研究、设计、制造材料以及使用、废弃材料产品时,一定要把材料及其产品整个寿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协调性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改变只管设计生产,而不顾使用和废弃后资源再生利用及环境污染的做法。
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由特定种、变种或种内遗传的变异来计量。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一般说来,某一物种的活体数量越大,异体的机会也越大。但某些物种活体数量的过分增加,也可能导致其他物种活体数量的减少,甚至减少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物种存在的生态复合体系的多样化和健康状态,即指生物圈内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是所有物种存在的基础。由于地球上生物的演化过程会产生新的物种,而新的生态环境又可能造成其他一些物种的消失,所以生物多样性是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从远古发展至今,无论是农耕还是现代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均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之上。
生态整合性
生态整合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其所处的地理条件下,发育最佳的一种状态。它包括总能量的输入、可获得的水和营养资源以及物种迁移定居历史等。因此,生态系统整合性包括一定地理范围内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特征,也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生态系统整合性是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健康状况的总体认识。在正常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健康,即能保持最佳操作点和维持良性平衡,就是该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整合性。当系统受到一定压力后,生态系统出现干扰和波动,但仍能返回和保持最佳操作点并继续发育、进化,这时生态系统仍具有生态整合性。但是,当系统受到更大压力,生态系统就会永远偏离最佳操作点,则结构和功能将表现出一系列的与受压力有关的伤害趋势,系统就要崩溃,灾难性的偏向于一个不同的发展途径,这时,即丧失其生态整合性。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应维持生态系统的整合性,避免由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巨大冲击。
生态系统
在地球表面的一定空间,生物群体与无机环境通过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联结而成生态系统。按其环境特征,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根据植物群落的特性和结构,陆地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冻原生态系统等。水域生态系统则包括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根据形成条件,生态系统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对外界进行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关系,则可分为封闭式生态系统和开放式生态系统,等等。
生态系统的联系
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互相联系的。如果人类活动干预某一部分,整个系统可以自动调节,以保持原有状态不受破坏。比如,池塘里的鱼被捕捞后,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天敌减少,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就会迅速繁殖起来,这又对鱼类繁殖大有好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复杂,调节能力就越强。但是,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大规模地干扰,自动调节就变得无济于事,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由于大规模开垦西部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失去保护,终于导致一场“黑风暴”事件,刮走3亿多吨土壤,全国冬小麦一年减产50多亿千克。
随着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日益加强,像原始森林和极地那样的原始生态系统已很少见,人们正以大量的养殖湖、薪炭林和乡村等半人工生态系统及城市、工厂等人工生态系统取代之。不过,人类已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环境是一个整体,把自己的事和环境联成一个系统来考虑,产生了“人类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以便更好地保持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是: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取向的旅游,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原则指导下,建立在自然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促进生态保护,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旅游,应对游客进行生态保护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经营和管理者更应重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应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居民受益,地方文化得到保护,从而促进当地居民对自然的保护。
生态示范区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经济学原理,合理组织、积极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自1995年正式启动以来发展迅速,在推进试点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使生态示范区建设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想载体和组织形式。目前,中国已建立了近500个生态示范区,并有部分地区和单位已经通过考核验收。
生态城市的特征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生物圈中最普遍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它包括了种内基因变化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态城市有以下特征:
(1)城市居民素质高。“生态城市”是指在该城市中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们受着良好的教育;科技事业比较发达并且能够有力、持续地推动经济、社会、人文和环境事业的发展。
(2)天蓝、地绿、水清。在生态城市中,人们善待自然、注意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公德和人们的自觉行为准则,到处是绿茵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
(3)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城市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有的原材料和能源得到合理、高效率的利用;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就严格控制废物的产生,废物一旦产生就必须按设定的方案进行回收、再生和再利用。
(4)产业结构优化。在生态城市中发展的产业都必须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态城市的产业中必定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和都市园林;二是旅游业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三是环保产业发达并有一定的带动性。
(5)城市规划科学。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必须重视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大力提高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品位;城市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充足而且先进;城市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物质、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平衡。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尤其是近代以来人口大量增加,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生态系统都在不断地受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都在按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着,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断地循环,整个系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
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暴雨、流行病等,这些都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