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菜根谭学管理
36663900000028

第28章 运筹帷幄方可决胜千里

“原文”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译文”

与其谋划没有把握完成的功业,倒不如维护已经完成的事业;与其懊悔以前的过失,还不如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错误。

“评析”

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彼此越来越复杂。怎样将各种关系调理得清清楚楚,并适当地驾驭它,这就离不开谋略。科学越发达,谋略的法门越神奇玄妙。能够就事论事,就理论理,就事办事,就理从理;能够正确计划,妥当处置,这也不失为有见识、有作为的人。

深事深谋,浅事浅谋,大事大谋,小事小谋,远事远谋,近事近谋,都要具备深远的策略和高明的见识。计谋贵在高人一筹,策略贵在高人一着。能看到别人不能看到的,能谋划别人不能谋划的,能思虑别人不能思虑的,能推测别人不能推测的,这才称得上远谋大略。

同样是销售图书,一家书店死搬价格不降价,认为降了价是损害了他的利益,让他少收多少钱,而另一家则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该降价就降价,结果把大多数顾客都拉到了他那边。有些图书是季节性图书,时效性强,一过期连废纸都不如,结果损失惨重。还有,出租光盘,一家死搬价格不敢松手,认为这可是他的收入,另一家则是灵活经营,把租光盘变成了发展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结果用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挣到了更多的钱。很显然,急功近利在这里害人不轻,而采用谋略更能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谓的有见识,最重要一条,就是要看清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顺应历史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事造英雄,三分人才、七分机遇。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具有战略眼光,善抓机遇,这是奋斗者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人只有捕捉到机遇,被时代潮流推上某个最能施展才华的位置,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如果缺乏远见卓识,尽管你具有突出的才学水平,也会误人歧途,最后落个一无是处的下场。古今中外,此类例子数不胜数。楚汉相争时期的项羽、三国时期的吕布,都具有一流的军事才能,由于逆时代潮流而动,缺乏清醒的“认识”,最终都逃脱不了彻底失败的结局。

对于管理者而言,有没有先见之明,是影响其成功的极大因素。时代不断的变迁,所有昨天还认为正确的事,也许今天已经不适合潮流了。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对于领导艺术有一条名言:“管理者要有认清时代潮流和预知环境变迁的能力,才能想出因势利导的方法,有先声夺人的声势。”一个管理者,必须认清潮流的方向,预知环境的变迁,并想好应该采取的对策。“看清方向,顺应潮流,具有远见卓识”,这是管理者必备的条件。

当年鲁冠球在办米面加工厂的时候,被扣上“办资本主义地下工厂”的帽子,所以在他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时,就变得聪明了许多,知道在那样一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个体经济是绝对搞不起来的。所以1970年,他带着下属投奔了镇政府,父亲哪能不管儿子?于是,他的工厂在政策上占尽了优惠,很容易就发展壮大了。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成功者需要站得高、望得远,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事物的连续性、因果性的联系,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而且事物是多变的,要根据其时间、地点不同以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差异来做出战略决策。这需要有统率全局的战略头脑而成为有口皆碑的人物。天玄子说:“就事计事,就事理事,因事策划,因事立功的人是行为谨慎的人,不是深谋远虑的人才。有深谋远虑的才能,就能计事于未来之中,理事于未形之中,决策于未萌之中,立功于未知之中。一个人策划出的谋略,令天下人都看得出,识得破,那么,这个谋略就不是上等的谋略,这个人才就不是上等的人才了。图谋大计的人,必须有高瞻远瞩的见识,有详尽周全的措施。”

有几十年的眼光,可以建立几十年的事业;有千百年的眼光,可以建立千百年的事业。只争一时之得失,只料一时之成败,逞强好胜于一地,作威作福于一方,不是见识远大、功德圆满,它只能祸害自己,贻害后代。

克莱斯勒前董事长艾科卡曾说过:“如果决定太迟,即使是对的决策都会变成错误的。”实际上,有些决策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与其被动地接受,莫不如主动地尽早地做出决策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每每重大决策考验你的时候,也是证明你能力的最佳时机。但是,决策又不是盲目的,必须是有针对性的,有规律可循的,你不妨按着下面所说去试试。

1.始终关注于眼前的现状

观看一幅画时,只有站得远点,才能真正观看到整个画面。假如你喜欢让自己向前行动起来,这样的个性会让你积极做出决策。此外,谈及管理者,是必须做出某种决策的,但身为管理者,他的肩上就承担着一种必然的责任。因此,在决定进行一项会有重大影响的行动之前,他会详细地计算手头上的资源,并全盘考虑这个行动将要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好的决策者在为自己和大家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先计算出行动所要付出的代价。

2.把握好分寸

管理者在做出重大决策时,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分寸。切不可头脑一热,就鲁莽地做出决策,然后又命令下属们去执行。等到发现决策失误时,再收回已经来不及了。

3.参考以往的经验

只要你愿意,以往的成功或失败皆可作为知识与智慧的源头。成功,让你知道自己有哪些天赋、才华及专长;失败,提醒你曾经做过的错误行动,以及你的做法容易在何处出现纰漏。如果你不能从错误中学习,那么可能会一错再错。因此,成功的管理者在决策之前,总要结合过去的经验,慎重地思考。

4.积极倾听别人的意见

不管你过去的经验多么丰富,仍然无法预知现今一切的状况,因此,成功的管理者会从许多来源搜集资讯。他们接受下属的建议,走到基层的群体中去,听取他们的感受与看法,他们也与其他团体的管理者们进行交流,以吸取不同的意见。接着,他们再对不同的意见进行梳理,然后做出自己的决策来。此外,管理者也不能只听一两个人的见解,因为人的知识面有其局限性,即使是平时见多识广的人,有时也难免考虑不周。此时,你应该静下心来,放下架子,虚心地多向一些人请教,以便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5.要合乎公理与事理

在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考虑该事情是否合乎公理:决定之事如果涉及面广,即使自以为正确,当社会公众的认同程度尚有较大差距时,就不可急于求成。如果经多方求证,认为所办之事确实是正确的,则应启发和引导下属或社会公众,使之了解并进而支持该事。当拟办之事本身有较大弊端时,不可自欺欺人而有违民意,如果一意孤行,难免以失败而告终。

其次,要看是否合乎事理:一事当前,要深思熟虑。比如,有人要在赤道附近的国家开办羽绒服公司,或在山城重庆经销自行车,或在某民族聚居地经销禁忌物品,其经营的结果自是不言而喻的。此外,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兴盛、衰落和消亡的过程,故做事不可违背这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