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衛軒集多曼衍恣肆之文而議論每涉偏激是篇尤播弄自喜驟難得其指歸觀自注數語不以辭害意可耳
思而不學論
易本烺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竊惟聖人垂訓。皆即其人所有之病而攻砭之。未有憑虛立論者。子之言思也。曰無邪。曰慎思。曰君子有九思。曰再斯可矣。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曰思不出其位。其示人以思之道如此。聖門諸賢。學而不思者或有之矣。若思而不學未之有也。虛無之習。始於晉人。心學之說。起於宋代。聖門固未之有也。然則夫子所謂思而不學者。將何所鍼砭乎。及讀至下章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忽悟曰。我夫子殆為西方之聖言之乎。夫佛氏稱定慧。稱圓明。冥心頓悟。虛無寂滅。正所謂思而不學者也。或疑春秋時尚無佛教。然余觀周書記異。佛生於周昭王二十四年。太史蘇由言大聖人生於西方。列子又云。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是釋迦之生。已在昭穆之世。並非魯莊時。雖傳聞不一。然在孔子之前無疑也。又隋書經籍志。自漢以上。中國未傳。或云久已流布。遭秦湮沒。意者大雄氏之說。中土已有所聞。如老子五千言。彼時亦流於西方耶。聖人之言。似明有所指也。蓋自古天地大運。至周而分。三教聖人。皆生於其時。釋迦老聃。亦天生神智非常之人。孔子亦知後世有述矣。彼其聰明神悟。實可以一空諸有。自含萬象。誠非尋常思議所及者。大聖人無常師焉不學。老聃。亦嘗問禮。安知所云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者。非我夫子嘗親一試之。而並非設詞乎。然而課虛叩寂終涉杳冥。徒為疲殆。古注解殆字如此不如學之實有據依。可以修己治人也。且釋迦生荒邈之域。其地本無典籍。以其聰明超悟。自可不待學而能獨闢一途。若吾儒生中國唐虞之後。詩書禮樂具在。循之則治。違之則亂。非可徒以思悟自立者。思而不學。亦唯釋迦能之。世人學之。未有不入魔道者。故子一則曰無益。一則曰則殆。而即以異端目其教。以斯害誡其人。所以為天下萬世防者至深且遠。南宋以後。禪學之害直中儒者。視昌黎之所闢猶其淺耳。宋儒言佛氏之害甚於楊墨。以為害在楊墨後耳。豈知聖人所斥為異端者正指佛氏。而非楊墨哉。不然。思而不學。試問七十子中。孰是其人乎。云曾子之學獨用心於內者。此謝上蔡之禪說。唐以前無此名目議論也。試問春秋列國。孰是其人乎。雜學有管晏矣。外教有原壤子桑伯子。然非思而不學之人也。即清靜如老聃。亦尚非思而不學之人也。惟大雄氏之冥心頓悟。乃其人耳。即彼教言之。姚秦時。鳩摩什所繹內典甚多。及達摩西來。但得大意。不立語言文字。並彼教之說而一掃之。豈非思而不學。固彼中之宗旨如是乎。若曰。聖言廣大至誠前知。為後世空談心學者戒。是固然矣。然而何以有異端之目。索隱行怪之語也。此非明指西方之人而何。
經通序
周悅讓
昔之詁經者曰正義。豈非以義有未正。即經不可得而明乎。顧義有大有小。其大義。則所以造道者是已。群言淆亂衷諸聖。於易曰大過。於春秋曰天子之事。曰亂臣賊子懼。曰知我罪我。於禮曰立。於詩曰思無邪。曰言。曰興觀群怨。曰事父事君。曰達。曰專對。是其大義者矣。然義有無待於正者。有未嘗無義而不得為正者。有不必得其正而不得謂無其義者。如書之虞夏商周代各殊。典謨誓誥篇各異。禮之天地春秋各為官。吉凶賓嘉各為儀。雖不善讀書者。亦不至迷其指歸。此不待正者也。他如春秋之尊攘褎貶。詩之貞****刺。雖未必得其正。苟通乎大義。則皆有以合乎聖人之道而無所悖。故亦不必非也。若夫以五際言詩。以三科九旨言春秋。以遊魂歸魂言易。則雖有其義。固不可謂之正矣。義之小者。則篇章字句是已。字必有不可假借之義。句必有不可移易之字。章必有不可妄斷之句。篇必有不可增減之章。此皆先聖所手定。諸賢所面受。自漢以來。諸儒以家法為訓詁。自唐以後。諸儒以考訂為發明。其有不合者亦希矣。然而校書如塵。拂而旋集。人心有知。溫而日新。稽古同天。字無定義。爰奚周割。句無定字。鴻鴈來賓。咨冬祈寒。章無定句。擊石拊石。洪大誥治。篇無定章。凡如此類。更僕難悉。誤解復子而總己為居攝。誤合唐棣而與權為反經。誤舉神道設教而天書興。誤解國服為息而青苗作。然則章句文字。其於造道。亦萬分之一也。安得不惟此為兢兢。猥以矜奇固陋之見亂之也哉。嘗謂必明於聖人之性情。而後其詁字句也不流於穿鑿。必明於字句之義訓。而後其繹聖言也不涉於支離。小大之義一以貫之矣。某小知不及大知。然自束髮受書。於大義未融者。必諦察字句以觀其會通。於字句未安者。必審測乎聖心以合其宗旨。本書弗得。則為旁徵諸他經。注疏未詳。或別紬繹夫舊聞。然後知諸經奧義固明見於經文之中。而讀經者恆熟視若無睹。先儒舊說每散見於注疏所引。而詁經者每遷地而若忘。某因而通之。法可以一經通群經。可以一代通數代。可以今制通古制。而未嘗敢以己意廁乎其間。凡以求無失夫正義而已。爰纂其略。名曰經通。是或亦治經家之一法也。於戲。童而習之。今已頒白。千慮之一。具錄於牒。文成數萬。其旨數百。罔敢鑿空。皆繇實測。隅反於舉。柯睨以則。我思古人。庶云心獲。儻曰不然。請來哲。
與張皋文論文質第一書
吳德旋
昨過足下。讀所著文質論一首。議論筆力。與明尤相上下。矯矯乎振時之傑也。雖然。僕竊有疑焉。忠信之謂質。而簡囗非質。禮樂之謂文。而度靡非文。文與質必相為用。然後可以同民心而出治道。商尚質。周尚文。尚之云者。猶言意之所貴焉耳。非謂文質有偏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使商之質勝於其文。周之文勝於其質。何以見聖人治天下之大用哉。故夫文質有偏重者。皆有叔季之世之為之也。周末文勝。時人求禮樂於玉帛鐘鼓。而不知探其本。故夫子曰。如用之。則吾從先進。夫以先進視後進。則後進為文。先進為質矣。而其實夫子所稱先進。乃文質彬彬之君子也。此可以明尚質尚文之說也。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之謂也。三代之後。禮樂不興。教化不行。其病在於未知有文。逮至老佛之徒出。去其君臣。棄其父子。以求所謂清淨寂滅者。天下之人樂其說之誕而從之。則并不知有質矣。足下徒知老佛之以其術愚民。而民之樂為從也。曰。此足以見民之惡文。而欲反之質也。其信然與。其不信然與。足下之言。雖未盡軌於理。而文自卓卓可傳。如曰。吾之文將以明道也。有一言焉不衷於道。則文甯不傳。則非僕之所敢知也。足下之才與學。僕所望而不及者。抑心所謂疑。不敢不告也。書此以問足下。并質之子居。其必有以教我。幸賜裁答不宣。
與張皋文論文質第二書
吳德旋
皋文足下。僕見足下前所著文質論。詞旨深遠。猝難以明。輒敢疏其所疑以相質。欲因以暢引足下未發之旨。蒙賜答書。所以教僕者甚詳而至。僕學淺識卑。即欲有言以益足下。譬猶挹勺水而注之河。其不足當有無之數也明矣。懷不能已。復有所陳。伏賜覽觀焉。足下之論。大旨以為禮樂者道之器。文質者禮樂之情。範其過中不及而一於道。所以教士。視其將入者而防之。視其既敝者而矯之。所以為民。故其勢不得不偏重。夫聖人之教人也。以身先之。故不令而行。未有歧教士與民而二之也。如歧教士與民而二之。吾不知聖人之所以自為者奚若也。從其教士者耶。則是未嘗偏重也。從其為民者耶。則是聖人乃自處於過中與不及也。而豈其然哉。又云偏重而既至其平。則聖人又將有變焉。不幸而無聖人。則其重遂日積而不可止。此又僕之所大惑者也。夫既至於平是一於道。一於道。是胥天下而為文質彬彬之君子矣。謂非聖人之所大願乎哉。曷為乎又將有變焉也。在足下之意。固以為視其將入者而防之也。然試忠商周得天下之初。其時文質果已至於平。而聖人從而變之與。抑不免於偏重之為患者與。僕云忠信之謂質。禮樂之謂文。而足下非之。在僕則固自有說。子曰繪事後素。子夏曰禮後乎。子曰起子者商也。傳曰忠信之人可以學禮。孟子以事親從兄為仁義之實。而言禮樂。則曰節文斯二者。樂斯二者。僕之為此言。未嘗盭於孔孟之旨也。先進之於禮樂。以忠信為主。而禮樂輔之以行。故文質得其中。後進之於禮樂。則徒襲其虛文。而無有忠信以為之主。故不可從也。足下又何疑於先進後進之於文質哉。且尚文尚質云者。聖王當日不過流示之意焉耳。豈嘗囂然自號於人曰。我尚文乎。尚質乎。****之政。其詳不可得而考矣。至於周則周禮儀禮。其書具在也。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又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夫以夫子之聖。而曰從周。則非從其勝質之文可知也。吾以是知非周之偏於文也。周非偏於文。吾又以知商之非偏於質也。蓋質者百世不可變。若夫文則因其時以斟酌損益之。而使之稱於質。斯已矣。足下無泥於一質一文之說也。君子之立論也。定一意焉以為之主。雖百變而不離其宗。而要之在使人可信。足下之意。大要以周之衰。民敝於文。自周以來。天下之勢。未嘗一日不欲反於質。特無聖人以善其後。故使異端得以乘其隙。夫老佛之道。矯於文而喪其質者也。矯於文而喪其質者之足以為天下害也如是。而足下猶云矯枉者必過其直。毋乃強焉以口給禦人。而自忘其說之頗乎。足下云。吾之所謂反質者。固將從興禮樂始。由足下之論言之。如此則甚似而幾矣。然反質云者。對民之敝於文而言也。後世之民既相與自去其文。尚何反之足云乎。且夫君臣父子。固不可即以為質。而舍君臣父子。則又別無所以為質。質之不存。文將焉附也。質先而文後。此自古聖人不易之定說。也。佛老去君臣。棄父子。尚得謂存其質者耶。吾之以民之從佛老為不知有質者。其說如此。而曷嘗與禮樂為文質耶。僕於道茫乎未有得者。足下望僕講求其非。以趨所是。僕故不敢自退。伏願詳察而審思之。務使合於孔子之道。幸甚。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