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_1
36644300000165

第165章 戶政一理財上(1)

因時論九論財用

吳鋌

吾嘗讀太史公貨殖傳。未嘗不為之喟然歎也。蓋以其時不能淡薄甯靜。無校於物之盈絀。相率效淫侈而競貪利。富家上僭於君長。而不知為計。至小民相與逐什一之利。而無所恥。子長此傳。蓋有慨乎言之也。班固不知。乃從而譏之。過矣。近世風俗頗尚富。富厚之家。日與小民為市。小民卒困於窮約而無如何。賢者不改其素。其不肖者。習為猥賤。以逐什一之利。求之不得。遂睥睨其富厚之家。冀分其餘以自給。富厚之家。遂至以商賈牧長。據其勢於萬民之上。與王公大人抗分庭之禮。而小民仰其惠。惟恐失其意。嗚呼敝矣。且夫天下風俗不出於奢與儉二者。而利皆足以動之。東南多尚奢。西北多尚儉。奢則不自愛其財。至於財既盡。則必思所以求之。儉則自愛其財。至於財不贍而求利之心。乃因以愈急。其獘皆中於好利而好利之心熾。富家乃得以利誘之。富之所在。勢爭歸焉。勢之所歸。民爭趨焉。天下之人皆去廉恥而就富利。五行百產之所生不能多贏餘。而民起而與之爭。強者積為忮。弱者積為求。忮求之心積隱微。而富家亦懷促促不終日之慮。此無他。財不足故也。夫富者。先王所以長治久安之道也。一家富而一家治。一國富而一國治。天下無一人不富而天下治。惟以禮義防民之為非。斯可以久。漢唐以來。莫不以富為貴。惟財有餘。斯不見尚富之囗。而貧富乃不至相耀。至財不足。則貧者不能為生。富者不可以久。匹夫匹婦。皆得挾厚貲以與王公大人爭勝。故得勢益彰。失勢則無所不至。此風俗所以壞也。故必財足而天下乃可得而治也。

前因時論十六糶糴

吳鋌

食貨志言錢幣之法。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輕重斂散之以時。則準平。是財用固所以順勢而利導。使上下各得其所。而非僅為府庫之藏已也。財用之轉輸於天下。不在於君。則在於民。君不能與天下同利。則天下亦不與君同利。上與下交以利相爭。而國勢遂渙而不可振。故天下之財。藏之府庫。不若藏之州郡。府庫之財。由散而斂。斂而不能復散。州郡之財。由斂而散。散而仍易為斂。後世州縣度支經費。悉送闕下。毋得占留。則財皆積於府庫。而輕重斂散之法。無一存焉者矣。若藏之州郡。則因其輕重而為之衡。因其斂散而為之準。故幣多則易滯。幣少則易缺。必流通之。而後可以酌其平也。糴貴則傷民。糴賤則傷農。必調劑之。而後可以節其流也。周文襄巡撫江西。皆以穀市糴。因時之貴賤。為物之斂散。後因災請折銀。糧稅悉徵本色。於各倉收貯。俟後出糴。以所得銀上供。皆以錢幣不足。而為此權宜之計。然百姓受其利。夫以一時權宜之計。猶能如此。況藏之州縣。又得良有司任其事。各以其事斂散。則錢幣常流通而不至竭涸。穀帛亦調劑而不至缺乏。斯亦識時務之一端也。吾嘗謂均田之法行。則財用無不足。此乃藏富於民之道也。若藏於州郡。其利已有間矣。然與其藏於府庫。不若藏於州郡。蓋輕重斂散之法。視州郡以為轉運。猶可以濟民之不足。而不至缺乏也。則又視其時以為變通矣夫。

通論唐以來國計

孫鼎臣

財者天下之大計。財有數而用無常。考其盛衰。足以知其理亂。其君仁恕恭儉。民得阜其生而遂其求。無靳富之心。而天下之富皆歸於國。君失其道。政失其理。聲色狗馬土木之欲繁。而水旱盜賊夷狄之患作。於是聚歛之臣進。剝下益上。至於四海困窮。天命人心隨之而去。於乎。不可畏哉。唐天寶盛時。海內殷阜。斗米為錢十三。行千里不持尺兵。是時天下歲入租錢二百餘萬緡。粟九千八十餘萬斛。庸調絹七百四十萬疋。棉百八十萬屯。布千三十五萬餘端。元宗侈心一生。宇文融楊國忠王囗之徒。以財利取媚。遂釀安史之禍。盈虛消息。勢如反掌。兩京陷沒。民物耗獘。肅宗中興。奮於艱難之中。用兵專仰江淮財賦。至大歷初。稍稍孳息。史稱鹽利六百萬緡。居天下之賦之半。則其歲入可知矣。代宗既復河湟。天下兩稅榷酒茶鹽錢九百二十二萬緡。而歲費率少三百餘萬。德宗用楊炎。變兩稅。歲斂錢二千五十餘萬緡。米四百萬斛。以供外。錢九百五十餘萬緡。米千六百餘萬斛。以供京師。元和二年。李吉甫上計。每歲兩稅榷酒斛鹽茶利。總三千五百一十五萬一千二百二十八貫石。較天寶所入少一千七百一十四萬八千七百七十。藩鎮專擅封殖。貢賦不入。疆圉日蹙。國計所以日貧也。宋太祖懲五代藩臣驕恣。漸收利權。守令更用文臣。其時士卒簡練。宗室鮮少。自朝廷以及郡縣。官不及備。故財雖不足。而綽然常若有餘。休養生息。至於太宗。遂成富庶。至道之末。天下歲賦。穀以石計。錢以緡計。帛以匹計。金銀絲棉以兩計。總七千八十九萬三千。天禧之末。天下總入一萬五千八百一十五萬。出一萬二千六百七十七萬五千二百。有贏無絀。洎於皇祐。翰林承旨王堯臣等。較出入登耗之數。為書上之。元年之數。入一億二千六百二十五萬一千九百六十四。而所出無餘矣。英宗治平二年。入一億一千六百十三萬八千四百。而其出也。乃一億二千三十四萬三千一百七十四。財多而用不贍。則兵囗官濫宗族太蕃之故也。熙寍以後。言利者起。掊剝橫賦。法守蕩然矣。紹興偏安。國用觕給。咸囗二年。起截中數。錢關會子二千四百九十五萬八千七百四十八貫。銀一十六萬九千六百四十三兩。紬四萬一千四百三十八匹。絹七十三萬七千八百六十匹。絲九萬五千三百三十三兩。棉一百五萬七千九百二十五兩。綾五千一百七十九匹。羅七千三百五十五匹。戶部以是定額。牒諸路趲催。蓋南渡後所見於史之數如此。元志食貨疏陋。一代之大計闕如。明初制財有法。立魚鱗圖以覈土田。立黃冊以稽民戶。賦役既定。徵斂以時。關市之征。務為囗約。盡除宋元苛細之獘。以屯衛養兵。以開中實邊。天下府庫。各有存積。外餉不支於內。京師不括於外。其取有制。其用有節。宏治以後。內府供億寖繁。始增市稅。置官房。改折直省漕糧。以供御用。繼以武宗之遊畋荒宴。世宗之營建祠醮。累世之積耗焉。久之外庫所藏。宣索亦罄。由是羨餘乾折抄沒孝順之名起。姦璫四出。礦稅橫擾。四海騷然。民不聊生。

蓋至萬歷之世。危亡之禍成矣。然其時土田官民總七百一萬三千餘頃。夏稅米麥四百八十萬五千餘石。鈔萬七千六百餘錠。租鈔三萬二千五百餘錠。稅鈔七千六百餘錠。秋糧米二千二百三萬三千餘石。租鈔萬八千八百餘錠。屯田花園倉基徵糧四百五十八萬四千餘石。京通二倉薊密二鎮漕糧四百萬石。太倉庫銀四百三十八萬餘兩。內承運庫銀一百六萬一千餘兩。廣惠庫鈔五萬八千九百二十八萬餘貫。折色錢五千九百七十七萬餘文。天財庫鈔六十六萬五千餘貫。折色錢二百四十三萬餘文。經入之數。無減於舊。而出倍於入。黷貨無藝。至天下兵起。乃益橫征苛斂。救敗而適速之。亦可悲已。是故天下之財一也。物之衰王。俗之奢儉。繫人主之敬怠而已。以開元之富實。而元宗西幸。以彭原之迫隘。而肅宗中興。以五季之凋瘵。而藝祖開國。以建中靖國之豐亨豫大。而二聖北狩。貸逋租寬稅額而明興。講礦利增田賦而明亡。數君之成敗得失。豈非千古制國用者之龜鑑哉。

附記

本朝順治八九年間。歲入額賦銀一千四百八十餘萬兩。出數一千五百七十餘萬兩。內各省兵餉一千三百餘萬。各項經費不過二百餘萬。見順治九年給事中劉餘謨疏。十三年以後。額賦一千九百六十萬。增餉至二千四百萬。見張玉書紀順治錢糧數目。至康熙間。部庫存至八百餘萬。雍正時。漸積至六千餘萬兩。後西北兩路用兵。動支大半。乾隆初。部庫帑銀止三千萬。見   高宗聖訓。十年。臺臣請定會計。疏稱每年所入三千六百萬。出亦三千六百萬。至四十六年。部庫存銀乃七千餘萬。見是年阿桂疏道光二十一年。庫丁盜帑事發。虧銀九百餘萬。   宣宗責管庫查庫諸王大臣分年賠繳。又通飭內務府部院各衙門裁減浮費。斥三苑三山珍貨。命有司變價。庫虧之數。數年彌補全完。自二十一年至三十年。戶部奏每歲入數三千七八九百萬不等。出數三千六七八百萬不等。歲計略有贏餘。其內庫之數。嘉慶十九年存銀一千二百四十萬兩。見是年英和疏道光三十年。猶八百餘萬兩。廣西用兵。屢頒 內帑濟軍需。至咸豐三年七月。存銀三百萬兩。按咸豐初年。兵事日棘。賴釐捐以濟軍需。逮事平。而各省善後籌防經費寖繁。遂為度支常制。厥後各國立約通商。海關稅則日增。同治以來。釐金洋稅。視常賦多至數倍。通計每年所入。約九千二百餘萬兩。出數約七千八百餘萬兩。除歉緩未收。歲存銀四百萬兩零。見光緒十年戶部呈進七年分年例出入會計黃冊疏。全疏備錄中卷。以存度支款目實數。俾論國計者有可詳攷焉。

論理財

龍啟瑞

財之在天下。猶水之行於地中也。水之源。患其不達。即達矣。憂其不繼。財之生。患其不盛。既盛矣。又苦其易衰。善。謀國者。常因時之所宜。以制其啟閉通塞之數。使萬民有所託命也。而天地常若有餘。初未嘗見其利而忘其害。且知其害而嘗試為之者。蓋明於盈虛消長之故。不至萬無如何之時。而始為必不得已之計也。三代以前。其所為生財者固殊矣。彼其時郊鄙之外。平原廣澤。貨之棄於地者尚多。四民之布於國中者。農蓋得十之五。而尚不足以盡地力。其園囗潻林。又加其賦以抑之。故當時言富國者。大抵以闢草萊易田疇為先務。夫土地者。眾人所託。而不得專其利者也。農者。又勤手足以養其生者也。故上取為井田而不怨。下守為世業而不爭。固其民樸。亦其道然也。自秦漢以來。凡天下利權之所在。蓋有不止於土田者矣。而輿圖之擴也日益廣。生齒之積也日益多。於是謀利之方。淩雜靡密。而朝廷之科禁。益繁而不可勝載。則本業不足。而逐末者眾之過也。本不足而末眾。是上下交敝之道也。蓋自齊管氏官山府海之後。固未有得其長策者已。譬猶百口之家。僅給以百畝之田。弗能養也。而又不得於百畝之外而取贏。則必就其園圃之屬而仰息焉。夫仰息於園圃蔬果之屬。則其利微。而其勢亦有所止矣。苟再充其無厭之欲。則惟有盜竊已耳。嗟乎。時不幸而處於三代以後。致心於養民之君子。窮而無所為計。則豈真造物之不仁。而理財之術終不可用耶。竊嘗觀後世之謀國者。固亦有纖悉而為之者矣。漢武時大司農錢匱。而桑宏羊始立平準之法。唐元宗時。經費空乏。而宇文融始以括羨田逃戶得幸。宋神宗時。以國用不足。放青苗錢。至於有明。末造患貧。因發內使開各省銀鉛銅礦。歷稽其時。廟堂非無願治之君。朝廷不乏曉事之臣。乃不知變計。而必出於此者。特以天下固別無可生之財。而他術或不能濟其急耳。卒之所得者細。所喪者鉅。所益者寡。所損者眾。潤分乎吏卒。而怨結乎廟朝。脂竭於閭閻。而利資乎寇盜。試起當日之君若臣而問之。夫亦何苦而為之哉。。雖然。彼數者之策誠誤矣。而吾有以知後世之言利者。固未有不類乎此者也。何也。太上立法。次守法。又次無法。至於無法之時。而欲以非法之法矯而勝之。則其背道旁出而不可禦者。其途雖百。而其心則一而已。禁其法而不得試其心。必有所不服。逮其試之。則雖悔而不可復矣。吁。此非不為天地留其有餘者耶。此非奪萬民之所託命者耶。此非但知生財之利。而未囗其害者耶。此非即知其害。有所倖而嘗試為之者耶。以吾論之則不然。漢武帝不窮兵外夷。則不必立平準之法而用足矣。唐元宗不縱心宴樂。則不必括羨田逃戶而賦充矣。宋之時苟能節郊賚養兵諸費。不必行青苗法而國贍矣。明之時減宗祿節宮闈糜費。不必稅礦之使而左藏饒矣。舍確然可據之法。而僥倖於不可知之事。不求之宮庭之內。而加意囗剔於四海之民。此所為得不償失。而究至於無得歟。然則謀國之大計可知已。損上以益下。而不專壅乎利源。要在持之以大而事不煩。去之以漸而民不怨。則足國之道在其中矣。然所以如是者何也。以今之天下。有不可同於先王之世也。生人多。而土田之利盡也。利源衰。而生財之道窮也。彼見其如此。而悖先王之法以求勝。是謂無策。我守先王之法。而裁以因時之意。乃得為救時之善策也。夫為政之道。貴視乎其時而已。時則未能。而欲強致之。是無異施桔槔於井榦之旁。而欲溉千畝之田也。有立見其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