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時論一銓選
吳鋌
銓選之法。皆歸於吏部。蓋將以用天下之賢者。乃適以便不肖之人。則生民之命。政治之原。果何所賴與。崔亮定停年格。繼變斜封。至明又變為掣籤。其意蓋將以止天下之爭。明一己之公而已。夫國家設官。以待天下之賢士大夫。茲乃一切不問。而委之於吏部。曰吾有法而已。為吏部者。曾不容以己意與其閒。但求其應格者而授之。雖立五尺童子於堂上。正立拱手。亦可蕆事。以年勞為進身之階。以資格為循例之條。以避嫌為遠怨之道。以人牧為嘗試之端。此乃所以獘也。事有定例。則小智役大智。小賢役大賢。甚至愚而不肖。皆可超英流而上之。功不當名。位不覈實。一也。天下之人。全才少而偏才多。不以所能者授人。而強以其所不能。不以所知者授人。而強以其所不知。百務具廢。二也。民俗之醇澆。政治之煩囗。事有殊軌。屈短馭於長才。任小知為大受。萬事何由而理。庶功何由而興。三也。如此。則賢否之準失其衡。尊卑之分爽其鑑。為吏部者。不能斟酌以求其通。法為之也。楊萬里謂吏部之權。不異於一吏。吾謂吏部之權。囗一吏之不若。何則。吏胥挾法為奸。猶必援例以上下其手。明辨洞悉。無不如意。為吏部者。茫然不知其法云何。據案執筆。閉目以署紙尾。就其可者而可之。就其否者而否之。較之於吏。又當何如也。誠能假吏部以權。使之辨擇賢否。隨材器使。俾得以次序進之。或才德兼茂。歷試不渝者。然後人主倚任之。又恐吏部所知猶未盡。使眾官各舉所知。以備任使。其有不如所舉者。重其罰。則朝無曠官。野無遺賢。而吏胥亦無所容其奸矣。然猶有本焉。省事之謂也。事既煩。則設官不得不多。官既多。則人不足以供所使。故用違其才。人皆懷僥倖之思。而官長又不能盡知人之用。故必省事。而後選始可得其平也。
前因時論二南北互選
吳鋌
銓選之害。莫甚於南北互選。士大夫離家既遠。動涉數千里。既不能為人擇地。復不能為地擇人。跋涉之勞。近者或至旬日。遠者囗不止於旬時。新故相乘之際。必權攝篆。則郡邑屢易官。適滋奸獘。具舟楫往返之費。備室家俯仰之資。士大夫甫及釋褐。豈能盡自己出。必先稱貸子母以濟其乏。及其償也。將如之何。既至之後。風土既異。言語不通。廣加詢訪。必藉資於巨家。拘守成法。適授權於吏胥。官之於民。如秦越之不相識。既不知利病之有原。復不能休戚之相關。賢者僅循謹自全。不肖者將何所不至。且夫授人以位。固將使之牧民也。乃逆億其私。思所以豫防之至。於才學之各有所偏。風俗之各有所宜。道里之各有所準。茫然皆不之問也。上之人既待以不誠。士大夫又孰囗操其誠以至也哉。唐時。銓選不盡在京師。至東都黔中嶺南閩下江南皆有之。屢見於史。顧亭林謂人主苟開誠布公。囗臣皆無不可信。即銓選不必專在京師。其言未免太激。夫銓選者。人主之大柄。自當歸於吏部。吏部者。所以一天下之人材也。一之於吏部。使各以地之遠近為準。而天下之權乃歸於一矣。漢時。士大夫得自為其郡邑守令。其風最古。然後世有不可行者。桑梓之地。見聞雖近。徇請託則法必不行。絕苞苴則毀且易生。為守令者。任事既難。避事又不可。古今所以異勢也。宋時。詔知縣注選不出三十驛。則南北分選。既有定制。跋涉自易。攝篆無庸。郡縣既無供億之煩。守令亦少稱貸之患。而風俗大約相同。利病亦能通曉。則移風易俗。既易為力。而吏胥無所容其奸。此銓選所由善也。
變捐例議
馮桂芬
道光中。余戊子同年安徽朱孝廉鳳鳴。叩閽進所為尚書題論。 上溫詔褒之。其任官惟賢一論。頗傳誦京師。有曰。 國家用科目。君子小人參半也。用捐班。則專用小人矣。又曰。上以急公好義為招。特假以為名。下以利市三倍為券。將務求其實。又曰。捐班逢迎必工。賄賂必厚。交結必廣。趨避必熟。上司必愛悅。部吏必護持。又曰。與其開捐。不如勒派。富民百十家之勒派。其害偏。開捐則將為貧民億萬家之勒派。其害普。與其開捐。不如加賦。有形有限之加賦。其害近。開捐則將為無形無限之加賦。其害遠。抉開捐之獘。可謂至矣。平心論之。實苛論也。 國朝捐班。亦有李公世傑傅公鼐諸人。安得謂專用小人乎。顧特千百中之一二耳。夫求一二於千百中。難矣。近十年來捐途多而吏治益壞。吏治壞而世變益亟。世變亟而度支益蹙。度支蹙而捐途益多。是以亂召亂之道也。居今日而論治。誠以停止捐輸為第一義。 國朝自招民知縣以來。時開捐例。皆暫行而非常行。道光咸豐兩朝。 御極之初。即首停捐例。厥後以大兵役。徇廷臣之請。始又舉行。固知開捐非 列聖意也。顧今軍務未蕆。待用方亟。如之何。考商鞅賜民爵。為輕名器之漸。漢囗錯從而鬻爵。甚於鞅矣。至入貲補吏。創於漢武。濫於東漢及晉。綿延於唐宋元。而幾絕於明。景泰元年。始命輸納者給冠帶。二年。令世襲武職。四年。令生員納粟補國子生。如是而已。然則必欲為權宜之計。無已。其修民爵之令乎。商鞅之法。貧者得賣與人。漢時亦有民得賣爵之令。又公大夫以上。令丞與抗禮。今捐輸之推廣。無孔不入。獨此二者未之及。新例移獎。有賣與人之實。而必設為中表至戚之限。明導以欺。何為者。至郎中道員之貴。一縣令得坐堂皇以辱之。安望抗禮哉。是亦一間也。應請留封典虛銜二者。倍蓰其捐數。許於若干年內。移名若干次。有官者不與。更仿令丞抗禮之制。明定禮節以榮之。韓氏菼曾有此議。實行之無獘者。彼諸夷以利為國。富商輒與大酋敵體。而絕無入仕之路。一犯法。則朝為坐上客。夕為階下囚。故富商倍重犯法。此亦抗禮無獘之一證。其實職升銜加級及貢監。一切停止。現任有政績者。上司特疏保留。改其籍曰薦舉。其餘無論實缺候補候選。皆視原輸銀數。改入民爵。以示大信。且令天下曉然知非往時甫停復開之比。捐班中果有才士。無所冀倖。無所需待。將囗然淬厲鼓舞於正途。斯官方可以澄敘。人材可以奮興矣。
請更正才不勝任人員改補京職疏
王兆琛
奏為違例奏請以才不勝任人員改補京職。請 旨更正。以符定例而重部務事。查例載。各省道府以下知縣以上各官。如有才不勝任。或才具平常。及年力衰邁者。該督撫甄別。將該員或宜調簡降補。或應勒令休致之處。隨摺聲明題奏。一面行令離任。毋致貽誤地方。俟部覆到日。送部引 見。概不得奏請以京職改用。如有違例請改京職者。吏部請 旨更正。道光三年七月。奉 上諭。國家設官分職。內外並重。外省道府州縣等官固有察吏安民之責。在京各部司員綜核外省奏咨事件政務殷繁。亦須明幹勤慎方資治理。乃近年以來。各省督撫率請將衰庸之員。以京職改補。將來人數增多必致庶司曠誤。於吏治大有關繫。嗣後外省道府以下知縣以上如有才具平常及年力衰邁者。著該督撫等遵照定例甄別改囗降補及勒令休致。概不得奏請以京職改補。儻違例請改該部即奏明更正。仍將該督撫議處其從前改補京職各員。並著各該堂官留心察看。如有衰庸不能勝任者即隨時澄汰不得稍事姑容。至因病解退之外任官員病痊起補時。概不准呈請改補京職以昭畫一欽此。已經吏部恭纂入例。乃於上月直隸總督那彥成奏。口北道福全。年力就衰。精神不能周到。宣化府知府喻鴻。性情偏執。恐致貽誤。奏請以刑部郎中員外郎改用。至今未經吏部請 旨更正。臣伏思刑部為刑名總匯之區。最關緊要。必年富才明之員。方足以資治理。該二員一係衰邁。則精力疲敝。必不能細心研鞫。一係偏執。則意見紕繆。必不能聽斷平允。似此囗員。當大計之年。不歸六法參劾。而大計之後。率請改補京職。是在該督既蹈沽名市惠之嫌。而視刑部竟為養老藏庸之地。於例不符。於理未協。臣恐此端一開。各省紛紛奏請。將來各部必多囗員。而庶務日致曠廢矣。且刑部現在實缺人員內。多有奉 旨不堪外用。並由外省改部人員。皆例不准截取外用之人。臣聞該員多不能常川到署。即偶爾到署。亦不過隨同畫押。徒縻厚祿以養餘年。數載以來。亦未見澄汰一人。故該部揀選提調及總辦秋審人員。因實缺者不能辦事。勢不能不用候補之人。而候補者補缺無期。亦難望其加意奮勉。是於衰庸者不足以示創懲。而於賢能者亦不足以昭鼓勵。於公事實無裨益。應請 敕下吏部更正。將改補京職之例。永行禁止。並請 敕下各部。將改補衰庸之員。隨時澄汰。庶於公事有益。臣為慎重部務起見。是否有當。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
慎用牧令疏
王道墉
竊維治世莫要於安民。安民必先以察吏。察吏之方。自州縣始。州縣之賢否。天下治亂之基也。邇來時事艱難。盜匪充斥。固由督撫之措置乖方。將弁之攻剿不力。而追溯釀亂激變之由。未嘗不起於州縣。今之州縣。流品混雜。一曰捐班。其中非無幹員也。然多有市井之徒。借報效之美名。售貪婪之巧計。報捐只千餘金耳。所捐者少。而所願者奢。一旦握篆。遂以為商之法為官。侵牟漁奪。有難盈其溪壑者矣。一曰軍功。其中非無能吏也。然亦有武健之夫。勇於戎行。未必長於吏治。一旦得缺。遂以治盜之法治民。束縛馳驟。有妄行其嚴酷者矣。更有幕友一流。揣摩最工。窺捐輸之徑捷。則附入捐輸。伺保舉之途寬。則鑽營保舉。一旦得志。遂乃串通各署。把持多方。大吏受其欺朦。小民遭其淩虐。此則捐班軍功之中。為害滋甚者矣。由是吏治日壞。民志日漓。抗官之舉。從賊之謀。固有激之使然者。而髮匪捻匪教匪回匪。遂致勾結蔓延。而天下幾無完地。臣愚以為方今時務。如久病然。勦賊以治其標。尤必安民以培其本。安民之道。非牧令之得人不可欲。牧令之得人。非澄清流品不可。相應請 旨飭令京外各捐輸。非舉貢文生。概不准以州縣請獎。以杜倖濫而重民社。其州縣以外。凡非親民之官。均聽其照常捐納。於捐例仍不相妨。至於軍營勞績。非舉貢文生。亦不准保舉州縣。如有實在出力。宜膺厚賞者。儘可保以府佐同通等官。何必予以州縣。始為優獎。臣竊思州縣與教職。其秩皆不崇。而一則職司民牧。一則表率士林。於天下之吏治民風。皆大有關係。謹查捐例。教職非廩生不能捐。即論軍功。教職非文生不能保。獨至州縣。則漫無限制。豈教職重而州縣反輕乎。且州縣案牘煩多。吏胥朦混。事事皆須稽查。豈不必讀書明理者。亦可茫然為之乎。臣不敢謂舉貢文生之為州縣。果皆賢才也。但念 國家慎重名器之心。與鼓勵人材之意。必當澄清流品。而後人思自奮。或可收保障繭絲之效也。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