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3661800000035

第35章 求和求仁求贵的儒商开创者:徽商1

第七章求和求仁求贵的儒商开创者:徽商

1瓦檐下的儒商,烟雨蒙蒙寻新途

《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齐梁时,休宁人曹老常往来于江湖间,从事贾贩。徽商,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

古徽州地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给皖南徽州送来了大量人口。山多地少,人口众多,唯有出外经商成为唯一一条出路。

于是自唐代起,祁门茶市十分兴盛。南唐时期,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时时至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如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二人,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就是经商致富的典范。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一半,人称“祝半州”。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商人还在徽州境内发行“会子”。元末明初时期,徽商资本更为雄厚,朱元璋入皖缺饷,歙人江元一次助饷银10万两。徽商为了牟取暴利开始发放高利贷,歙县商人江嘉就是其中代表。成化年间,徽商相继经营盐业,一向以盐业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晋商、陕商受到严重打击,于是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于中国商界。

徽商真正开始崛起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其后300余年间他们经历辉煌,曾谱写了“富可敌国”的商业神话。清乾隆年间,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与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相抵;在清鼎盛时期,国库存银也不过7000万两,而在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资本就有四五千万两银子。

徽商活动区域非常广泛,有“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钻天洞庭遍地徽”之说,他们东进杭州入上海,渗透苏浙全境;抢滩芜湖,控制长江流域,淮河两岸;北占大运河,往来于京、晋、冀、鲁、豫,并远涉西北、东北;西进江西,沿东南进闽粤,进而扬帆入海,远至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可谓“其地无所不至”。可以说无论是从业人数、经营行业还是资本规模,均为当时商界之冠。

徽商的发迹和辉煌与他们所处特定环境的影响应该是分不开的。

汪道昆在他的《太函集》里论述徽州人经商的成因说:今新安大族,而其在山谷之间,无平原旷野可为耕田。故虽士大夫之家,皆以畜贾游于四方。可见徽州土地不适于耕种、不能满足其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他们外出经商的首要原因。

与商业活动形成与发展所必备的地域的开放性、交通的便利性形成强烈的反差。

徽州这片养育徽商集团的故土,是一片由崇山峻岭环绕的闭塞山地,俗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即便是丰收之年,因自然条件恶劣,“一亩所入不及吴中饥年之半”。但是由于中国古代连年战乱,处在崇山万岭中的徽州是一个躲避战乱的好去处,所以中原的世家大族和平民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就将徽州作为了他们逃命的首选。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潮,外来移民的持续大规模迁入徽州,再加上人口的自然增殖,徽州人多地少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只能靠外地输入大部分粮食来度日。于是,生存问题成为徽州人必须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

如何“治生”是徽州人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要想摆脱贫困,唯有两条出路:出仕,或经商。可出仕除了要经历寒窗苦读,还要龙门一跃,贫困交加的徽州人很难以去供养一个学子,更何况即便是供养出来,也不一定能做成官。

外出经商也就成了徽州人唯一的选择。徽州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叫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将徽州人的生活概括得更生动形象。按徽州俗例,人到十五六岁,就要出门学做生意。

徽州境内虽然“粮不足”,但其他物产还是非常丰富的。其万山丛中盛产树木,尤其是杉木,质地坚硬,可为栋梁之才;竹子更是漫山遍野,茶更是堪称一绝,尤其是祁门茶和松萝茶。瓷都景德镇的制陶原料白土,就产于徽州婺源、祁门的两座山;另外它的手工业也比较发达,如制墨业、制砚业等,徽州所产文房四宝早在明朝时就已经闻名全国。于是,徽商开始将境内丰富的土特产运出去销售,将本地需要的商品从外地输来。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生意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