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3661800000031

第31章 三方加力铸就海上闽商2

第六章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穷则思变,贫穷成为了闽商们发家致富的起因和动力。福建丘陵山地众多,尤其是沿海平原地区严重的“人满为患”,这从客观上促使了大量福建人敢冒风涛之险搏击海洋,挈妻携子移居海外,形成“海贾归来富不赀……只搏黄金不博诗”的浓厚重商主义色彩。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起因和动力,闽商们在商场上拼搏着,挥洒着他们的血汗,同样也品尝着他们的胜利果实。

林鑫毅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出生在福建泉州安溪县一个小山村里,自幼家贫,于是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抱着这样的愿望,17岁中学毕业后,小林就去厦门一家台资企业当起了剪裁工,每月能挣1500元。在当时这工资已经不算低了,但他不满足,他想有一天自己能当老板。

安溪刚刚兴起石材产业,刚20岁的林鑫毅瞅准机会,把自己打工和卖服装挣的6万元积蓄全部拿出,又向亲戚朋友借了6万元,承包了两个采石矿,办起了石材加工厂。经过近10年滚动发展,他的企业有了数百万的积累。如今,由他和台商杨山虎先生合资近亿元的宁夏海峡建材城已经屹立在银川德胜工业园。穷则思变,林鑫毅用他的经历佐证了这个道理。

闽商们多数都出身“草根”阶级,他们没有所谓的背景,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他们靠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既然地少人多的家乡无法生存,闽商只好选择到外奋斗。于是,当闽商们如同吉普赛人一样一生都在流浪,四处迁徙的时候,背井离乡谋求发展成为了闽商的传统和习惯。他们一直在漂泊,但却富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在闽商中几乎没有影响力。

从宋元时期开始,福建男儿就视出洋为正途。至明清时期,福建人大批移民海外。据福建省统计,漳泉二地有海外移民540万人,相当于本地人口55%。如今,福建籍的华侨、华人遍布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地区,约有上千万人,与福建有渊源的海外华人,比国内的福建人还要多。

变则思通,闽商海外移民为寻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融入异地环境的能力和良好心态,培养兼容和开放的精神。从明代后期开始,海外移民活动为福建文化带来了异域文化的活力。尤其是临近近代,闽南移民大规模涌向东南亚地区。这些移民绝大部分居住在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直接参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有些人还进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

这些海外移民将西方文化较早传入闽南地区。闽南不但生活习俗受到了来自海外影响,而且语言文化与价值观念也与中国大部分地区发生微妙区别。好像老一辈所说的“拐杖”(Dongkai)、“针车”(Magin)、“肥皂”(Sammuen)等词汇,均来自西文Stick、Machine、Soap。相比语言的渗透,西方市场意识的渗透更为重要。在侨乡广为流传的格言“生意场上无父子”,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对儒家传统学说完全否定的西方思想已经深入到了闽商的生活中。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如股份公司)早在本世纪初就已流行于闽南。闽南第一批现代企业及最早的市政建设,都出自于华侨之手。

闽文化兼容性和开放性,成就了闽商较强的适应性;而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使得闽商具有不断完善自我、务实逐利的进取精神,对闽商经商理念和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究其根本,闽商的生意经可以归结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