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在砂质土壤、向阳山坡的松属植物的根际;有栽培。主产在云南、安徽、湖北、河南。
【鉴别要点】菌核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团块。表面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子实体平伏在菌核表面,厚3~8mm,白色,老熟干燥后变为淡褐色。管口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0.5~2mm,孔壁薄,边缘渐变成齿状。孢子长文武、近圆柱形,壁光滑。完整的茯苓呈类球形、扁长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外皮薄而粗糙,黑褐色,有明显皱纹及缢缩。体重,质坚实,破碎面颗粒性,近边缘淡红色,有细小蜂窝样孔洞;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茯神)。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挖,菌核挖出后堆置“发汗”后,排开凉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或趁鲜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
【性味功用】臭,性平,味甘、淡,嚼之粘牙。
【用药宜忌】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保健药膳】
茯苓包子
[原料]茯苓块30克,面粉1000克,鲜猪肉500克,生姜,百合、胡椒、香油、料酒、食盐、酱油、大葱、骨头汤各适量。
[制作]将茯苓块放入锅内,每次加水约250克,每次煮提1小时(以沸计时)共加热煮提3次,3次药汁合并滤净成茯苓水500克待用。将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发面300克、温热茯苓水,使成发酵面团。将猪肉剁茸,倒入盆内,加酱油拌匀,再加其余调料,搅拌成馅。按常规制成包子,上笼用武火蒸约15分钟即成。
[用法]可供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功效]安心养神,健脾开胃,除湿化痰,利水肿。
[主治]脾胃虚弱、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
【验方精选】
方用土茯苓合剂土茯苓30克,甘草8克,苍耳子10克,银花12克,白癣皮10克。还可选用三仙驱梅丸。三仙丹、琥珀、大枣、朱砂各120克,冰片6克,麝香1.5克,研细未,大枣去核捣泥,捻药为丸,每次含1.5克,绿豆煎汤,送下。此方透泄解毒,可治梅毒初期。
海金砂
【简介】别名“铁线藤”、“左转藤”。多年生攀援草本。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孢子。另外,海金沙全草有抗菌、利尿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尿路感染等。
【来源】生在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主产在广东、浙江;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鉴别要点】根茎细长,横走,黑褐色蔌栗褐色,密生有节的毛。茎无限生长;叶多数生在短枝两侧,短枝长3~8mm,顶端有披毛茸的休眠小芽。叶2型,纸质,营养叶尖三角形,2回羽状,小羽片宽3~8mm,边缘有浅钝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羽片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孢子囊梨形,环带位于小头。孢子期5~11月。孢子粉状,棕黄色,质轻滑润,着火燃烧发爆鸣及闪光。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呈四面体,极面观钝三角形,极轴长58~97um,具3裂缝,周壁具瘤状纹饰。
【采收加工】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茎叶。
【性味功用】气微,性寒,味淡甘。
【用药宜忌】肾阴亏虚者慎服。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保健药膳】
地肤海金砂茶
[原料]地肤子30克,海金砂10克(布包),生甘草6克。
[制法]按上方比例剂量,将地肤子、海金砂用纱布包与甘草共放入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
[用法]每日1剂,可分分数次饮完。脾肾虚寒便溏,滑泄者忌用此方。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
[主治]砂淋,血淋,热淋。尿涩刺痛,尿中或夹砂石,或尿色深红。
【验方精选】
1,海金沙茎、叶烧灰存性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搽患处。可治疗烫火伤。
2,海金沙藤根30克,水煎服。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3,海金沙藤3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
4,鲜海金沙茎叶30克,捣汁,冷开水兑服。主治热淋。
5,海金沙根20~30克,黄酒、水各半煎服,暖睡取汗;另用鲜海金沙茎叶、鲜犁头草各等份,捣烂外敷。可治疗乳腺炎。
猪苓
【简介】别名“豕零”、“野猪粪”、“地乌桃”。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
【来源】生在山林中阔叶树的根际。主产在陕西、云南、河南、河北。
【鉴别要点】菌核呈长形块状或不规则球形,稍扁,有的分枝如姜块,表面灰黑色或黑色,凹凸不平,有皱纹或瘤状突起,干后坚实,断面白色至淡褐色,半木质化,较轻。子实体由菌核内生出,有菌柄及菌盖。菌盖肉质,干后坚脆,圆形。担子短棒状,顶生4个孢子。孢子卵圆形,壁光滑。菌核呈不规则条状、圆块状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长5~25cm,直径3~8cm表面灰黑色、棕黑色,皱缩或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颗粒性,类白色或黄白色。
【采收加工】春、夏、秋季采挖,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性味功用】气微,性平,味甘、淡。
【用药宜忌】无水湿者忌服。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保健药膳】
猪苓瓜皮鲫鱼汤
[原料]猪苓30克,鲫鱼500克,冬瓜皮30克,生姜4片。
[制法]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猪苓、冬瓜皮、生姜洗净,与鲫鱼一齐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用法]吃肉喝汤。
[功效]健脾去湿、消肿利水。
[主治]用于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属脾虚水湿内停者。症见形体消瘦,体倦食少,小便不利,轻度腹水,或下肢浮肿,或皮肤黄疸。
【验方精选】
猪苓、茯苓、泽泻各30克,白术60克,桂枝18克。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次服3~6克,早晚各服1次,温水送下。可治肥胖病。
紫芝
【简介】别名“黑芝”、“玄芝”。为多孔菌科真菌紫芝的子实体。
【来源】多生在阔叶树木桩旁地上或松木上,或生在针叶树朽木上。产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鉴别要点】菌盖木栓质,多呈半圆形至肾形,少数近圆形,大型个体长宽可达20cm。个体表面黑色,具漆样光泽,有环形同心棱纹及辐射状棱纹。菌肉锈褐色。菌管管口与菌肉同色,管口圆形,每毫米5个。菌柄侧生,长可达15cm,直径约2cm,黑色,有光泽。孢子广卵圆形,内壁有显著小疣。
【采收加工】采后洗去泥沙,晒干。
【性味功用】气特殊,性温,味稍苦。
【用药宜忌】实症者慎服。
【功能主治】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
【保健药膳】
龙麝紫芝煎
[原料]附子、川乌、草乌头、桂心、细辛、干姜各50克,白芷、零陵香、藿香叶、白茯苓、香附子、桂花、白附子、丁香、木香各75克,甘草、细墨各100克,麻黄400克,胡椒10克,脑子5克,麝香5克,甘松125克,米粉200克,糯米1升。
[制法]上各味研为细末,用糯米粥为膏做团。
[用法]每服细嚼,以好酒或茶清送下,每日2次,病重者加倍。此方忌食猪、鱼、杂肉、动风之物。
[功效]益肾利尿,消炎健脑。
[主治]语言謇涩,痰涎壅塞。
【验方精选】
1,平盖灵芝、无柄赤芝各20克,紫芝5克。水煎成汤热服,对神经衰弱、失眠、精神病、头痛、头晕有很好的效果。
2,紫芝6克,切片文火久煎,取浓汁,晨起空腹或午饭前服,每日1剂。可治疗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