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百日危机
36577500000042

第42章

29

“你知道什么叫空虚吗?我现在知道了。”尚红云坐在床上,流着眼泪,看着床头柜上盖着红绸的骨灰盒,对着手机说:“你会感觉到,你的五脏六腑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肉身做的躯壳。你会时常觉得你脑子里面是一片空白,偶尔那里面出现一些有色彩的东西,你去看时,却发现那只不过是三四岁的孩子胡乱在纸上涂抹的东西。卫红姐,我真的很空虚、很空虚,为什么不让我到一线去?我对公公、婆婆说谎还要说到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十四天了。”

张卫红在重症监护区更衣室一边换鞋子,一边接着电话,又听了一会儿,说:“红云,你到我们楼下来,我要见你。你的情绪很不对头,我要跟你谈谈。”

几分钟后,两个人在住院部大楼下面,隔着警戒线见面了。

尚红云不等开口,先哭了起来:“卫红姐,我真想得个‘非典’,死了算啦!我实在太难受了,太难受了!”

张卫红瞪了尚红云一眼:“胡说!你现在这种心态,怎么来一线?来了肯定出事!”

尚红云说:“可我这心里空得难受。全中走了十四天了,医院什么说法也没给。我去找钱东风,钱东风支支吾吾,一句囫囵话也没有,只是交待我不能擅自处理全中的骨灰。公公、婆婆天天打电话询问全中的病情,我天天得对他们说谎。有时候他们来到医院门外,非要见我不可,我还得强作欢颜哄他们。我的心里苦极了,卫红姐。省第一人民医院,开院八十五年第一次关门,又不是全中的错。我们不要什么荣誉,我只想早一天安生下来。”

张卫红说:“谁敢说全中有错!你别急,我打个电话帮你问问。”说着,拨通了张保国的手机:“哥,上面不让家人处理全中的后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今平阳的医院都归市政府统管了,你可别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扔下不理。省第一人民医院关了门,原因很多,最终怎么处理,我也管不着,可是朱全中、白一针还有三四十个染上‘非典’的医生护士什么过错也没有。全中和白一针已经死了,他们是为救病人死的,把这件事晾着不管,让人心寒。我们医院,医生又病倒了两个,护士倒了七个……”

张保国在那边说:“谁说政府不管了?谁说染病的医护人员有错误?这种胡说八道,你也相信?”

张卫红说:“你们应该理解一线人员的心情,应该理解染上‘非典’、甚至因‘非典’病故的医护人员家属的心情。士兵上战场前,知道自己死了有什么结果:可以评烈士,亲人可以拿到抚恤金。我们死了,是个什么结果,有谁给我们说了?哥,我不把你看作市长,才给你说这些大实话。家家都有解决不完的困难,你应该知道。很多上一线的人,都有后顾之忧。总不能只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吧?台湾医院有医护人员拒绝上一线,如果我们只强调牺牲和奉献精神,早晚也会出现这种事。我们的护工走了百分之七八十了,一个月给四千块钱,已经找不到人了。哥,你明白吗?”

张保国说:“你说完了,得听我说两句。事情千头万绪,有轻有重,有急有缓,解决起来,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昨天夜里,市委、市政府已经做出决定,要拿出一笔钱,给一线医护人员发补贴。另外,还要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尽可能地解除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一线人员的子女升学、就业,肯定能享受优惠政策。朱全中是这次抗‘非典’一线医护人员的杰出代表,省里和市里已经做好了大力宣传他的准备工作。一定要让全市人民都知道,他们有一个朱全中这样的好医生。另外,省里和市里的领导,对省第一人民医院发生的事情,看法十分一致,对省第一人民医院广大医护人员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是肯定的。卫红,你是护士长,你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张卫红长吁一口气:“哥,你用不着给我交待这些,你放心,我不会给老张家脸上抹黑的。爸这两天怎么样?”

张保国说:“夜里他突然发烧了……”

“什么!”张卫红大叫一声,“发烧了?多少度?”

张保国说:“你别紧张。三十八度多一点。九点多钟,三十六度九,也没咳嗽。”

张卫红问:“现在你跟爸在一起吗?”

张保国说:“国棉六厂出事了,姓田的一家有六个染上‘非典’,已经死了一个……剑峰他们去搞流调,这家人一点都不配合。我正在去国棉六厂的路上。”

张卫红把手机收起来,抬眼看着天,不说话。

尚红云问:“张伯伯不要紧吧?”

张卫红说:“烧是退了,可谁能说清楚是不是SARS病毒作怪呢?下一步,要大规模宣传全中。你就别再东想西想了。你呢,也该把实情告诉你公公婆婆了,再瞒下去,也不好。你婆婆又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儿子不在了,又没个孙子,这打击实在太大了。实话对你说:一线确实需要人。昨天倒下的小李,不是倒在SARS上,而是倒在尿毒症上。不憋尿,多上一次厕所,就多了一次感染SARS的机会;憋尿憋久了,尿毒症又找上门了。人手多了,就用不着一个班值十一二个小时。给全中办完后事,你就来一线吧。抽空你去看看君君,最好晚上去,多陪他呆会儿,摸摸他的想法。学校放假了,小英子又管不住他,我真有点担心。这几天打电话,感觉他跟平时不大一样。”

尚红云说:“我干脆去住一晚。卫红姐,我心里很空,我真的想早一天到一线。忙得四脚朝天,也许会好受些。”说着,眼泪又流下来了。

两人正说着话,陈院长带着丁美玲和吴东过来了。

陈院长说:“红云,这是市电视台的两位同志,他们想采访你。”

尚红云赶紧擦擦眼泪:“你们院领导,连一线都不让我上,采访我做什么?”

丁美玲说:“是这样,我们准备给朱全中医生做个系列节目。你是他的妻子,我们希望你谈谈朱医生。红云姐,我们还想……”

尚红云甩下一句:“人都死了,还谈什么?”扭头走了。

陈院长扬着手喊着:“红云,红云……”转过身道,“对不起。要不,你们先到会议室休息,我再去做做她的工作。”

张卫红说:“院长,你甭费心了。红云要是犟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动。丁记者,你们就不能换个思路宣传全中?你们是不是还准备采访全中的父母?”

丁美玲回答:“有这个计划。陈院长,红云姐她哥是我的姐夫,我自己去找她吧。护士长,你有什么好思路?现在宣传英雄模范人物,基本都是……”

张卫红没好气:“基本上都是怎么煽情怎么做,根本不顾死者亲人的感受。你们要是逼着红云到处做报告,还不如杀了她。朱全中是个大夫,你们找几个病人,找几个跟他一起工作的医生、护士采访采访就行了。”

吴东说:“我们也准备做一期《病人眼里的朱全中》、一期《同事眼中的朱全中》。目前,做这两期节目都有难度。他治过的、能找到的病人,如今都在你们医院住着。朱大夫是抢救周海涛时染的病,也不知道能不能采访到周海涛这个超级传染者。与朱医生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有一小半也已经躺在你们医院的病床上,另一大半,也不知道有没有接受采访的心情。战争年代都没关过门的医院现在关了门,我估计刚刚打了大败仗,他们也不愿说什么。所以我们只好来采访朱大夫的亲人了。大姐,要不,你让我们到病房去采访几个病人?”

陈院长问:“卫红,周海涛能不能接受采访?”

张卫红咬牙切齿说:“采访他做什么?他已经传染七十六个人了!医院倒下的医生护士,有几个跟他没关系?省第一人民医院如此,我们这儿也是这样。他如今不过是刚刚度过了危险期,传染性还很强。他的老婆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我看也悬。可他呢?就是死不了……”

陈院长生气地制止道:“张卫红!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呢?”

张卫红叹了一口长气:“医生、护士也是人!院长,你不知道我在病房排班有多难!谁都清楚,护理一回周海涛意味着什么。退缩的人,一个没有。可是走进五〇五时,我常常有这种希望,希望他……这确实不是一个医护人员应该有的念想。可是……只要他还活着,一个一个的悲剧就难以避免。”

陈院长认真地说:“这不是周海涛的错。”

张卫红说:“我知道,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他的错。所以,我们病房的每一个人,护理他时都特别地仔细、认真。没有我们的努力,他肯定活不到今天。周海涛自己呢?他已经是一个没有任何求生欲望的人。只要他是清醒的,他从不主动配合治疗。看看他空洞无物的眼睛,你就知道他是一个想死的人。我从没见过一个对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如此漠视的病人。那个女大学生,究竟是吉是凶现在也不好断定,她的病,也是周海涛给传染上的。周海涛这条线,已经死了仨,有俩正生命垂危,还有四个病情正在恶化……我简直不敢想下去。我也想不明白这个让人挠头的伦理问题。他对你们说朱全中当时是如何舍己救他的,说得越精彩,可能大家听了越糊涂,因为事实是:朱全中把他从死亡线上拽回来后,他又感染了二十七个人,有两个人的病情已经开始恶化。”停顿一下,看着丁美玲笑笑,“所以,我不希望这个链条上,再缀上两个记者。我还有一点私心,我希望我哥和你都能安然无恙。你的节目做得很好,可以说你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战地记者。我真的为我哥感到高兴。你的这位搭档要是还没有对象,我希望你们再出现在一线时,你能给他拍几个镜头。我们医院就有好几个姑娘想看看吴东摄像的尊容。吴摄像,光你的个头儿,还有这双眼睛,就能让那些姑娘过目不忘。我今天这是怎么了?突然变成话痨了。”接着伸了一个懒腰,“我该去休息了。晚上六点,该轮到我照顾这个周海涛了。我必须储备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来值这个夜班。我已经有二十二天没见到我那个调皮捣蛋的儿子了,我可不能倒下。你们也多保重吧。美玲,你告诉我爸,该歇的时候,就歇歇吧。院长你放心,南丁格尔奖章,依然是我终身奋斗的目标。在护士眼里,不应该有政治的壁垒,不应该有文化的差异,不应该有值与不值的追问,只能有对生命无条件的救助。”说完,转身进了住院部大楼。

陈院长解嘲似地笑笑:“在隔离区呆了几个星期,变成哲学家了。两位,看来你们今天白跑一趟了。这么着吧,等康复的病人多起来,我请你们来吧。宣传朱医生的事,我不同意卫红的观点。我们再做做红云的工作。感动能产生凝聚力,现在,我们特别需要凝聚力。我相信红云最终会给广大市民讲一讲朱大夫的故事。”

丁美玲和吴东出了市传染病医院,傅传统台长的电话打来了,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国棉六厂东宿舍区。

这一片五十年代修建的红砖平房,也曾作为平阳的标志性工厂小区,寄托过全市很多人的对于住房的梦想。如今,看惯了都市街道繁华的眼睛,在这里已经很不适应了。视野中的破败景象,确实能刺痛人的眼睛。因为夜里下了阵雨,宿舍区入口的一片坑坑洼洼存着的雨水,竟让奥迪车熄了火。

张保国和司机相互检查着隔离衣,打算徒步走过去。

万富林远远地从宿舍区方向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声说:“我估计你这车过不来,真猜着了。”

张保国问:“就没有开发商看中这个地方?”

万富林说:“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就地还钱,生意自然做不成。结果呢,一边在叹气,一边在苦熬。房地产公司只肯按正规建筑面积给电梯公寓,国棉六厂要求按实际面积一平米换一平米,这就没戏了。这一带,挤着五个棉纺厂,一个印染厂,相互间联姻十分普遍。加上五六十年代提倡英雄母亲,咱们的挡车女工在这方面也不含糊,一个赛一个地生孩子,于是,十年前纺织业一出问题,这一大片地区就变成了著名的贫困区。城东住穷人的民谣,就这么传开了。”

张保国边走边说:“你记着,等‘非典’过去了,邀上几家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过来看看。各自都退一步,政府再给点优惠政策,奇迹有可能会出现。田师傅家里的情况摸清没有?”

万富林回答:“基本摸清了。田师傅有三儿三女。有两儿两女家住在本市。二女儿嫁到湖阳了,二儿子在山南做了倒插门女婿。刚才又有邻居提供情报说:前些天看见了田师傅的养女。”

张保国问:“查到他们的单位和住址没有?”

万富林摇头:“都不肯说。田大嫂在这个大家庭很有权威,她说要死就让全家死在一起,子女们好像都不反对。”

张保国惊诧:“怎么会出这种事儿?”

万富林苦笑:“儿女们把染上了‘非典’的田师傅抬回家,当天晚上,开汽车修理铺子的三儿子也发病了,第三天三儿媳妇也发病了。交完六万块钱押金,这个大家庭基本上一贫如洗了。三儿子家是这个大家庭的经济支柱。支柱一倒,大厦即倾。邻居说,田师傅在省第一人民医院治胆病那些天,田家可风光了,因为有十来年了,这一片还没有谁到大医院住过十天以上。从医院回来后,田师傅吃着治感冒治咳嗽的药,在家熬了八天。”

张保国问:“省第一人民医院应该能查到田师傅就诊的记录。”

万富林说:“钱东风院长说田师博肯定没上他们医院治发烧咳嗽。省第一人民医院刚刚治好了田师傅的胆结石,顺便又割了田师傅可能会发炎的阑尾,田师傅的家人没有理由对医院恨得咬牙切齿。这一环肯定衔接在周海涛或者杨全智这两根链条上。剑峰他们拿到了关于这两个人的流调报告,报告上没有显示出田师傅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