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36552200000011

第11章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简单生活,享受少的力量

任何外在问题,都是复杂内心的显现

【大师如是说】

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东方学大师、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

浮世中许多人为追求舒适的物质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使自己庸碌而烦乱;今日的新新人类追求时髦、新潮、时尚、流行,让自己被欲望所束缚。用心于此,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在家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会忙得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会忙得没有时间陪父母叙叙家常……这些让我们失去了简单的快乐,在复杂的社会中失去了自我。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计算。可以的话,我会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妨去一去。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清醒合理。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张。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在户外,甚至整夜不眠。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他是个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商人,活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他曾经倾尽全力、亲力亲为,弄得自己心力交瘁。为此,他总是能找到借口自我安慰:“商场如战场,我身不由己,我身不由己呀!”直到临终老先生才彻底觉悟,生活不需要很多钱,简单生活,让自己快乐才是最珍贵的。简单生活并非物质的匮乏,但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简单生活也不是无所事事,却是心灵的单纯。回归内在的真实,才是真正的富足。

其实简单是一种生活艺术与哲学。简单生活首先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单化。当你不需要为外在的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也就为内在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静。之后是内在生活的调整和简单化,这时的你可以更加深层地认识自我。

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简单,指的是有快乐意义的生活,真诚、和谐、悠闲且幸福。一个清洁工和一个公司总裁同样可以选择过简单的生活;一个隐居者和一个百万富翁同样可以简化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一个8岁的孩子和一位耄耋老人如果认同简单的做法,也同样可以快乐终生。

见素抱朴,人生至境

【大师如实说】

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对人要真诚。

——著名学者南怀瑾

人本来生下来都很朴素、很自然,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种种原因,把圆满的自然的人性雕琢了,刻上了许多的花纹雕饰,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朴实。因此,人不要刻意雕琢自己本性的棱角,要保持住生命中最朴素的东西。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大多数人都在浮华过后才意识到本色的可贵。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要让尘世浮华沾染了原本纯洁的心灵。玉不琢,不成器,但有时,人应该成为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保留人性中单纯、善良、朴实的东西,不要让外在的雕饰破坏了自然的本质。

1928年,时年26岁的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

在此之前,沈从文以行云流水的文笔描写真实的情感,赢得了一大批读者,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他给大学生讲课却是头一回。为了讲好第一堂课,他进行了认真准备,精心编定了讲义。尽管如此,第一天走上讲台,看见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他心里仍不免发虚。

面对台下满堂坐着的莘莘学子,沈从文竟整整呆站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后来开始讲课了,由于心情紧张,他只顾低着头念讲稿,事先设计在中间插讲的内容全都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原先准备的一堂课,十分钟就讲完了。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怎么打发?他心慌意乱,冷汗顺着脊背直淌。这样的尴尬场面,他以前可从来没有经历过。

后来,沈从文没有天南地北地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这老实可爱的坦言“害怕”,引起全堂一阵善意的笑声……

胡适深知沈从文的学识、潜力和为人,在听说这次讲课的经过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不失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后来,一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此后,沈从文曾先后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和北大任教。正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他不墨守成规,而代之以别开生面的言传身教的文学教育,获得了成功。而他那“成功”的第一课,则在学生之中不断流传,成为他率直人生的真实写照。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一句“我害怕了”,袒露了一代文学巨匠的质朴内心,面对失败不敷衍、不做作、不逃避,能老实可爱地袒露内心的人,当然会得到别人的谅解。

质朴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全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人需抛弃自己引以为傲的聪即机巧,抛弃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如果人人皆能如此,便不会有作奸犯科的盗贼,即所谓的“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如果将绝圣弃智的观念归纳到生命理想中,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指见地,观念、思想谓之见;“素”乃纯洁、干净;“朴”是未经雕刻、质地优良的原木。见素抱朴正是圣人超凡脱俗的生命情操,佳质深藏,光华内敛,一切本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

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大师如是说】

科学可以增进人的积极知识,但不能给生活提供最好的建议。有阅历的人知道,轻松。快乐、富有情趣的生活才是真正好生活,它没有金钱的负累,也没有自设的束缚。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

简单是一门艺术。越复杂越容易拼凑,越简单就越难设计。在服装界有“简洁女王”之称的简·桑德说:“加上一个扣子或设计一套粉色的裙子是简单的,因为这一目了然。但是,对简约主义来说,品质需要从内部来体现。”简单不仅仅是摈除多余的、花哨的部分,避免喧嚣的色彩和烦琐的花纹,更重要的是体现清纯、质朴、毫不造作的本色。

年轻的时候,李丽比较贪心,什么都想追求最好的,拼了命想抓住每一个机会。有一段时间,她手上同时拥有十三个广播节目,每天忙得昏天暗地的。但事情都是双方面的,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事业愈做愈大,压力也会愈来愈大。到了后来,李丽发觉拥有更多、更大的不是乐趣,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她的内心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笼罩着。

后来,“灾难”发生了,她独资经营的传播公司被恶性倒账四五千万元,交往七年的男友和她分了手……一连串的打击直奔她而来,在极度沮丧的时候,她甚至考虑过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面临崩溃之际,她向一位朋友求助:“如果我把公司关掉,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朋友沉吟片刻后回答:“你什么都能做,别忘了,当初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的!”

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也让她勇气重生:“是啊!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就这样念头一转,没有想到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她连续接到两笔很大的业务,濒临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又重新运转起来。

经历的这些挫折反而让李丽体悟到人生无常的一面,费尽了力气去强求,虽然勉强得到,最后往往留也留不住;而一旦放空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更大的能量。

从此,她学会了“生活的减法”。为了简化生活,她尽可能谢绝应酬,搬离了一百五十平方米的房子,索性以公司为家,在一个十平方米不到的空间里,淘汰不必要的家当,只留下一张床、一张小茶几,还有两只做伴的狗。

李丽忽然发现,原来一个人需要的其实那么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朋友不解地问她:“你为什么都不爱自己?”她回答:“我现在是从内在爱自己。”

一个人在自己觉得不堪重负的时候,应当学会做生活的减法,减去自己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有时候简单一点,反而会觉得更踏实。

简单不是乱减一气,而是在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之后的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一个雕刻家能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变成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因为他“胸中有丘壑”。如果你抓不住重点,找不到要害,不知道什么最能体现生命的内在品质,结果往往只能是将不该减掉的东西减掉了。

不为物累,简单生活

【大师如是说】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

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但生活其实十分简单。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幸福与快乐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

头上是万里无云的朗朗晴空,手中是沁人心脾的冰镇啤酒。停在这片光秃秃的灼热沙漠上的东一辆西一辆旅宿汽车和拖车的门吱吱扭扭地推开了,“独身漫游者”俱乐部的一些成员到这漫漫荒原来享受一个下午的快乐时光。

这数十名俱乐部成员全都是头发灰白的老者,而且全都是单身人士。他们聚集在一簇簇风滚草旁开始饮酒、讲故事。这个俱乐部是在西部的高速公路上打发时光的、人数越来越多的退休者大军中的一支队伍,斯拉布城是他们的最新休憩地点。他们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上空升起美国国旗,国旗在沙漠的疾风中呼啦作响。

埃尔伍德·威尔逊问道:“你以为我们会愿意整天闲坐着不动吗?”他喝下一大口米尔沃基啤酒后说:“绝非如此。”上年纪了,住进退休者之家,日夜守在电视机旁,周日没完没了地招待儿女和孙辈--谁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他们所向往的是没有尽头的公路,尤其是西部那些一流的高速公路。

由于提前退休的人有所增加和医学的进步使更多的老年人健康长寿,也由于现在有了像佛罗里达公寓一样舒适的新型车辆,以公路为家变成了一种比较容易适应的生活方式。许多人卖掉房子,把家当存放起来,把终生的储备兑换成金钱,然后告别自己旧有的生活方式,乘坐各式各样的车辆,冬季穿行于西部广袤的沙漠,夏季漫游于太平洋西北沿岸茂密的森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转动方向盘,开始新的游历。

有些人在公路上生活得太久了,以至于对任何其他生活方式都不能接受。退休护士佩吉·韦布自5年前和她那退役的丈夫卖掉房子起,就一直驾车漫游。一天早上,她一边在画板上练习绘画一边说:“我从未想到我会有这样的勇气。但是,我们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我们住在空空荡荡的房子里,不知该干什么。于是我们便上路了。现在我认为我永远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了。”

也许,这种生活方式该算最彻头彻尾的“简单生活”了。人们几乎都在通过自己独特的途径探索最简单的、最符合心灵需求的新生活方式,以替代日渐奢侈、日渐繁冗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是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汲汲于外物的烦恼,又为我们开阔了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简单生活”并不是要你放弃追求,放弃劳作,而是要抓住生活、工作中的本质及重心,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掉世俗浮华的琐务,用一颗简单的心去寻找生活的快乐。平凡是人生的主旋律,简单则是生活的真谛。

以一颗童心看世界

【大师如是说】

精明使生活无趣。

——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陈梦家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艺术教育家,被称为我国美育教育家的先驱。同时,他还是七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把天上的神明与星辰、地上的艺术与儿童并列为自己心中最重的真情真性的艺术家。他对童心世界的推崇和景仰,使他成为一个最懂得珍爱童心、护卫童心的好爸爸。

丰子恺总像孩子一样生活着,保持着一颗童心,所以,他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他曾在《我与新儿童》一文中指出:“我觉得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人家去奇怪吧!”

而他的童心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他和他的孩子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来。

丰子恺常常唱着小曲逗孩子们睡觉;三笔两笔画出一幅画引孩子们笑;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汽车、造房屋;把小凳子摆成一排玩“开火车”;和小女儿抢着看《新儿童》杂志,一起讨论里面的问题,玩里面的游戏。

某一天,他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送回乡下,独自回到租寓,将家里的零星东西统统送了人,唯留下四双儿女的小鞋子,整齐地摆在自己的床下,而且每每看到都会感到愉快。爱孩子爱到如此境地的父亲,世间是少有的,这就是一幅绝妙的爱子漫画。

一年夏天,丰子恺领着四个孩子坐在树荫下吃西瓜消暑,三岁的阿韦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花猫似的喵喵声,五岁的瞻瞻说:“瞻瞻吃西瓜,宝姐姐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七岁的软软和九岁的阿宝说:“四个人吃四块西瓜。”普通的日常生活小景、稚气未脱的童言,在丰子恺的心中、笔下,神采飞扬。

正如日本的一位作家说,丰子恺对万物有丰富的爱。丰子恺的内心被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所占据,一个以童心看世界的人,心中是不会缺少爱的。

明代的李贽写过一篇文课叫做《童心说》,他说童心就是真心。他把童心定义在真诚上,也就是说,我们的欲望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值得表露出来。现在有很多人心里面有了是非、善恶、美丑的观点之后,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做一些掩饰。

真正的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眼前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这些简单平凡的小幸福要有一颗纯真、质朴的童心才能够体会得到。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活得中规中矩,就像戴着囚禁和摧折真情真性的枷锁。其实,每个人都不乏童心,只不过成人迷恋于现实的圆熟,有意无意间将童心作茧,或者干脆主动弃掉,以适应生存的挤压与世故的防卫。

保持一颗童心,用简单的内心体察当下,感受当下,就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心灵感触。童心如朝露,天然纯净,不曾被世俗污染,因而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