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是予人以乐,悲是解人之苦
我们看现在很多寺庙里面,供奉的多是菩萨,但是也有寺庙会供罗汉。罗汉是什么呢,有一种说法,说他是“自了汉”,追求的是个人的、自我的解脱,断除自己的烦恼以后就不管众生了,也不去救度众生。菩萨就不一样,他觉悟了,解脱了自己的痛苦,但是看到世界上还有人在受苦,最后还是会回到世间,牺牲自我,去普度众生。大多数人拜佛,拜的都是菩萨,因为菩萨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真正的有情,救度众生疾苦。
释迦牟尼说他的前世曾生于各道:人道、畜牲道、天道、地狱道等,他修持菩提心也是经历了许许多多“劫”,直到他证悟之前,都不曾稍停,一步步、一世又一世地修持,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关于他慈悲行的故事就被记载了下来。
据《大智度论》载:释迦牟尼佛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名叫大萨他婆。一回,大萨他婆和一伙商人一起坐船渡海,中途,忽然一阵暴风巨浪袭来,船被击坏了,海水涌进了船舱。眼看船就要沉了,众商人面面相望,急得无路呼救了。正是危急的时候,大萨他婆心想:“听说大海不沉死尸,嗯,就这样办吧!”于是,他向众商人喊道:“不怕!我救大伙儿出海!来,快快抓牢我的头发手脚呀!”众商人一听这个呼声,重新生出了希望,紧紧抓住了大萨他婆身体的各个部分。大萨他婆等他们全都抓牢了,就拔出刀来,慷慨自杀了!就这样,大萨他婆的尸体浮在海面上,被风吹着抵达海岸,使一伙商人完全脱险。
佛修行时,修的完全是菩萨之道。学佛的人也要这样发愿,不能只求自己解脱,要解救众生的烦恼痛苦。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四处游化,阐释人生真理,广说佛法之要,教化了无数的弟子。一天,佛陀亲自巡视弟子的房间,看见一位比丘躺在床上,于是问他:“你的身体是否安好,心中是否有烦恼?”这位比丘很想向佛陀恭敬地礼拜,他努力地想撑起身子,但是因为太疲惫,根本无法起身。
佛陀见到这种情形,就慈悯地来到比丘身旁慰问:“你怎么病得这么重,却无人照顾呢?”比丘说:“出家至今,我看见病人也不曾细心照料、关怀他人,结果自己生病了,也就没有人愿意前来关心,我真是感到惭愧啊!”佛陀听完后,便亲自为比丘打扫房间,清洗身体。顿时,比丘身心安稳、全身舒畅,一切苦痛顿时化为清凉。
佛是这样教化众生,同时也用他的行动来感染世人。慈悲是佛教的主要精神,也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在社会普通民众心目中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和标记。《普贤行愿品》中说,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所以施予救护众生,使之离苦得乐是作为佛弟子的责任和义务。慈是随时愿意给众生提供快乐和幸福;悲是随时愿意帮助众生脱离苦恼。这种对众生与乐拔苦的精神就是慈悲。它一直贯穿在中国佛教流传过程之中,在古代有长生库、义仓、粥社、茶社等,在现在则表现为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过去在自然灾害、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佛堂往往是难民最好的庇护所,今天的佛教界仍然保留了这个传统,对于大众的苦难,决不袖手旁观。2008年汶川地震时,中国佛教协会举办了多次祈祷息灾****,为灾区募捐,各地寺院的慈善团体、功德会也纷纷出力,为救灾工作和灾区的重建做出很大贡献。目前,艾滋病防护、贫困地区救济、贫病人员定向救济、贫困学生救助、抗震救灾以及绿化、环保等领域,都留下了佛教界的身影。
曾有记者问,为什么佛教特别强调慈悲,我回答,佛教的宗旨是要普度众生。慈,是指予人以乐,给人带来欢喜;悲,是指要解除人心中的烦恼,解人之苦,佛教始终是在这两个层面上讲慈悲。如果只是予人爱,还不够,还不彻底,它同时还关注人的痛苦。慈悲涵盖了一切让人感动的爱,这是佛教所特有的人文情怀。
为什么要有人文情怀,因为任何一个人,一个团体,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上,它必然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系,而发生联系的最好方式就是慈悲,是善。我们不妨把这个道理想得更简单一些,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可能无求于人,大家总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时候,当然会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样推己及人地来想,我们就会懂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双手。
智慧处事,慈悲待人
佛说智慧、慈悲、平等,总是把智慧放在最前面,自我解脱也好,救度众生也好,没有智慧怎么行呢,大家都瞎忙一通,到头来什么成果也没有,只会害己害人。以前有人问:“方丈是一寺之主,在愿海中是什么角色?”我答:“愿海大施主。”对方问:“怎么说?”我说:“要用智慧来庄严道场;要用慈悲来培养僧格。”我们出家人做佛教事业,帮助众生,也需要智慧。简单地讲,有智慧就是知道什么是好的,知道别人需要什么,知道怎样做才对别人有帮助。
普度众生要怎么度,是不是有大无畏的精神,把自己牺牲了,就能够成功呢?当然不是,真正的慈悲是要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的。佛陀度人,也要分别众生的才智、根基和目前的状况,不会一概而论。度人要讲究条件,也要讲究度化的方法。方法对了,才能救人脱离苦海。释迦牟尼佛讲法度人的时候,总是相机而行,从来没有固定的方法。他每一次讲法,都针对不同的弟子,随机应变。
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好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抵触。佛陀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子:“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养命去,千百非一,族性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寿之消尽,如荧穿水。”
回到竹林精舍,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即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回城?”阿难回答:“是的。”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原本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牛健壮肥美,屠户雇人天天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吃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杀超过了半数,可是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得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我因为感伤它们如此的无知,所以才会说此偈语。”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开示:“不仅仅这群牛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晓得无常的道理,执著地认为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之际,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回的深渊,生生世世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当时听闻开示的人中有二百位贪图供养的比丘,闻法之后努力自勉,最后证得了阿罗汉果。可见佛陀这番应机开示,比起平日里的讲法,功用更大。
慈悲的心念固然重要,智慧亦不可少。听说过一些人上当受骗的事,这当中,有些人是贪心太重,别人承诺他“用小钱换大钱”,结果他自己的“大钱”被骗走了。还有些人呢,是用一片热忱之心、坦诚之心去待人,对人毫不设防,结果被骗得很惨,损失很大。前一种人往往会对自己的贪欲生出反省之意,痛定思痛,决不再犯。后一种人却有满腹的不平和委屈:佛不是教人慈悲吗,我以一片真心待人,为什么别人回报给我的总是欺骗和伤害?
佛确实教人慈悲,却没有教你愚善啊。什么是愚善?你没有智慧,不辨是非,不问好坏,看不清形势,不懂得随顺变化。你以为把自己所有的底细告诉对方,就是待人以诚,有没有想过这样做会引发对方的贪心和恶念?你以为不问情由地向对方布施财物,就是待人慈悲,有没有想过对方更需要的可能不是财物,而是其他?你给了别人欺骗和伤害你的“因”,才有了今日的“果”啊。
我们去助人,既要有度人苦难的心,也要有做成这件事的智慧,否则,空谈慈悲有什么用处?打个比方,今天天气很冷,我们出门去,看见一个只穿着单衣的人,于是脱下我们的外套,披在他身上,这是对的,那么假如今天很热呢,再脱衣服给人穿,岂不是颠倒了?所以说,同样的行为,放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天气的冷热,穿衣的多少,这是很简单的、一目了然的问题,那要是情况变复杂了,条件变得多样了,我们还能够穿透复杂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并且做出正确的应对吗?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智慧,怎么做得成事呢?佛说的智慧,就是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的。
恶来了可以用善来对待
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
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这是《心地观经·厌舍品》里的话,讲的是以心为本的道理。心是看不见的,但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我们的心向善、清净,世界就清净;当我们的心生出了恶,变得污浊,看到的、感受到的世界也就污浊了。
真正的善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善,得先有善心,再去说善言,行善举,如果善言善行不是由心而生,只是做给别人看,那么,一遇名利上的诱惑,我们很可能就会把持不住,放任自己去作恶。正如我说的,真正的“和”是心的“和”,心和气了,周围的世界就和谐了。如果内心没有真正的和气,只是嘴上说说,面子上做一做,那别人一句恶语恐怕就会让我们大发嗔火。
这就是佛教如此强调“心”的原因,心里有什么,面上才会有什么。我们的心里没有一丝怒气的种子,那么不管别人如何对待,就都不会生出嗔心;心里头若没有一丝恶念,那么即使外界的恶来招引,我们的善也不会有任何动摇。有人会觉得这个要求太高,哪里高呢,修行就是要这样修啊,一起心,一动念,念念都要看住了,不要让心念乱跑。遇到嗔心的事情要学习忍辱,恶来了用善来对待,一点点地修持好了,才有面对人生之苦的力量。
佛陀四处周游教化时,到过一个村庄。当时,这个村庄发生了食人恶鬼为害村民的事件。恶鬼威胁村民每天供应给他一个人,否则就吃掉所有人。这天,轮到一个长者的儿子。长者万般无奈地把孩子送到恶鬼的洞口,这时佛陀到了。恰好恶鬼不在洞中,佛陀就走进洞里,打坐入定。恶鬼进来以后,为佛陀慈祥庄严的法相所动,生起了惧怕和敬爱之心。他变化出很多刀剑,想伤害佛陀,那些刀剑却在佛陀面前像花瓣一样轻轻坠落。这下子,恶鬼才知道这是一位德者,于是走到面前向佛陀跪拜。这个恶鬼后来受到佛陀的教化,去恶向善,皈依修行,这才脱离了恶业的循环。
仅仅是庄严的法相,就使恶鬼臣服,可见即便是恶人,心里也不一定没有善的种子,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机缘生根发芽罢了。作恶苦不苦呢,很苦,《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有因必有果,人在用心修善的时候,身心会感到非常安乐,而且在行善的同时福气也会随之降临;反之,人作恶的时候,会受到良知和道德的谴责,同时也招来痛苦、忧愁,所以恶行带来的后果一定是噩运丛生。
佛陀有一次与阿难,迦叶两位侍者行脚。到了中午,三人口渴,正好附近有处瓜田,佛陀便请阿难前去化缘西瓜。看守瓜田的年轻女子拒绝了阿难的要求,并将阿难赶出了她的瓜田。阿难失望地回到佛陀处,向他诉说了刚才的经历。佛陀听后,便让迦叶前去。迦叶到了瓜田,那年轻女子一见他便向他顶礼,殷勤地问候他,还主动挑了一个最好的西瓜给迦叶。
迦叶抱着西瓜回到佛陀处,向佛陀请教为何阿难与自己的境遇会如此不同。于是佛陀便向他们讲述了两人过去生的因缘。数万劫前,迦叶与阿难同为出家人,二者经常结伴行脚。某盛夏的一天,二人在路上碰到一具已然腐臭的猫尸。走在前头的阿难看见了掩鼻走过;而走在后面的迦叶,却慈悲地将死猫掩埋。佛陀说:“那死猫转世后便是那瓜田中的女子。她之所以能得人身,便是因为当年迦叶为她皈依祝愿。所以她才能对迦叶心生欢喜;阿难之所以受到辱骂,就是因为当年一念嫌恶之心。”
善恶皆由心起,福祸皆由心至,善恶注定了福祸,多积善德,便可得世间幸福快乐,多累恶果,那么灾祸临头的日子就不远了。你的善激发了他人心底的善,两种善相遇,带来的必定就是福分;倘若用恶激发了别人的一念之恶,那么,带来的可能就是灾祸了。大家对于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乃至起心动念,都要善加摄持,不可轻忽,以为小小过失无伤大雅可以侥幸逃过。多一分善念,少一分恶意,人生也就多一些福,少一点祸。
对所有生物都关怀
有一个证果的师父,有神通,收了一个小沙弥。有一天师父在定中看到这个小沙弥由于过去生中杀生太多,如今感得短命报,只剩下七天寿命了。师父念其年少,若死在寺院里会引起讥嫌,如是就对小沙弥说:“你好久没有看你的父母了,回去看看吧,给你七天的时间。”这个小沙弥听说可以回家看父母,非常高兴,就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过了七天后,这个小沙弥不但没有死去,同时和去的时候一样蹦蹦跳跳地又回到寺院里来了,师父很惊讶,就问沙弥这几天都做了什么事?沙弥告诉师父,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河里有一团蚂蚁,就拿一个树枝把蚂蚁接到了岸上,其他的也没做什么,就是玩、睡觉。师父很赞叹沙弥的这种行为,也赞叹救护生命的功德。
佛家戒律当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戒杀生。今天很多寺院都会举行“放生”****,其目的当然是劝告大众不杀生,多放生,但是更重要的是以放生的举动引出人心中慈悲和善的种子。有一次在法源寺,客厅里的蚊子肆无忌惮地飞来飞去,有人被咬了一口,不自觉地就伸手要拍一下。我看着那人说:“不能打,一打就没道风了,就不慈悲了。”出家人怎么能杀生呢,以前在云居山,虚老在房间里看到虫子就会拿一张纸把它轻轻地包出去。不能杀生,居士在的时候不能杀生,居士不在的时候也不能杀生。要是一面出去教人放生造福,一面却在寺里打蚊子,这就不叫平等。
佛说“众生平等”,是将包括植物在内的一切生物都纳入平等的理念之中,肯定的是佛性的平等。看待众生平等,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心里都有好恶轻重之分,往往容易看重自己,看轻这世间的其他生物。佛说法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是尊重人的崇高和伟大,承认人类具有难能可贵之优势,但佛同时也主张人类以外的所有生物,与人一样都具有成佛做主的“真如佛性”。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人类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也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所以佛教认为:人不应该是对生物界漠不关心的压迫者,而应当作为生物界善良的保护者,对所有生物施加仁慈,珍惜它们、爱护它们。
有很多出家人,秉着这样的教义来行事,做出了很多慈悲之举。比如,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比丘经常在一条街上挨门乞食。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位穿珠师的家,这个穿珠师正在给国王穿引宝珠,他没抬头就知道是乞食的比丘来了,因为比丘所穿袈裟的颜色已经透过宝珠映了出来,呈现出一种非常美丽的赤红色,他便起身进屋取食。
这时院子里的一只鹅瞥见了赤红色的宝珠,还以为是个大肉团呢,便迫不及待地一口把它吞下了肚。等穿珠师回来把食物交给了比丘重又坐下来工作时,发现宝珠不见了,顿觉五雷轰顶,他一把抓住比丘,逼他交出宝珠。比丘想如果把事情说出来,那鹅必被破腹取珠,而杀生乃是佛法大戒,于是就决定舍己为鹅,保全鹅命。
决心下定,任凭穿珠师怎样棍棒相加,他始终都是守口如瓶:“我没拿你的宝珠。”穿珠师气急败坏地咆哮道:“真是个舍命不舍财的家伙。”比丘平静地回答说:“我不为守财,只为守戒,只为让世人赞美佛法。”几番“严刑拷打”后,比丘还是“不招”,穿珠师气急败坏地说:“你一个出家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贪心啊。”然后越打越生气,直打得那比丘遍体鳞伤,血流满地,那只鹅一见地上有血,便摇着尾巴过来吸血喝,恼羞成怒的穿珠师挥手就是一棒,那鹅顿时七窍生烟,一命呜呼了。气息奄奄的比丘看见鹅被打死了,顿时泪流满面:“我本想以佛法慈悲之心,舍命救鹅,可竟事与愿违。”于是他向穿珠师道出了实情。
为救鹅一命,不惜舍掉自己的性命,今人可能觉得他迂腐,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举动中蕴藏着什么道理?我们看今天的世界,为什么这么多生态上、环境上的问题,是因为人们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求,对待生物太过草率,没有平等心啊。我们能够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们,所有生物在自然中和谐共处,又何来环境之忧虑?若对生物仁慈,对人就更是如此了,这样一来,世间又怎会有诸般争斗干戈?
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
虚老在一次禅七开示中,讲过一则故事。昔日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叫须跋陀罗,家里贫穷孤独,无所依靠,心怀愁闷,要随佛出家。一日到了世尊处,刚巧是世尊外出,诸大弟子为他观察往昔因缘,八万劫中,未种善根,于是就叫他回去,没有收留他。此时须跋苦闷至极,走到城边,想着自己业障如此深重,不如撞死为好。正要寻死,不料世尊到来,问明缘故,便将须跋收为徒弟,回去后,须跋七日之中便即证得阿罗汉果。
诸大弟子不明白原因,就去请教世尊,世尊说:“你们只知八万劫中之事,八万劫外,他曾种善根。他那时亦很贫穷,采樵为活,一日在山中遇虎,无所投避,急忙爬到树上。虎见他上树,就围绕而啃。树欲断了,他心中很着急,无人救援,忽然想到惟有大觉佛陀,有慈悲力,能救诸苦,于是口称:‘南无佛!快来救我!’虎闻‘南无佛’声,远远避开,未伤其命,由此种下正因佛种,今日成熟,故证果位。”
八万劫外种下的善根,也能助人成佛,虚老当时引释迦牟尼佛说《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难无佛,皆共成佛道。”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的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都为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清闲自在的,真是苦不堪言。但是这种人,偶一走到佛寺里,见此寂静庄严的梵刹,心生欢喜,或见佛菩萨形象而随口声称佛名者,或心生清静而起感慨,称赞如来吉祥而稀有者,这都是过去生中有甚深善根,由此皆得成佛。
可见,成佛与否有时只在一念之间。一次上堂宣讲法语,吟出一偈:“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这是宋朝文殊思业禅师出家时讲的四句偈语。这位禅师出家的经历很特别,他的家族,从祖父开始就是屠夫,一直传到他这一代。他有慧根,心怀慈悲,所以在从事这项工作时,常常深感罪孽。一天他在杀猪的时候,听到猪的惨叫声,心中生起无限悲悯,从此便放下屠刀,毅然决然地出家了。
出家的时候,他吟出了这几句偈语。夜叉就是罗刹鬼,专门吃人,是恶的象征。昨日还是夜叉的心,今天就有了菩萨的慈悲面容,所以说菩萨与夜叉之间的转换,只不过在一念之间,善与恶,只有一念的差别。一念向恶,很可能就会走向不归路,一念向善,从此不造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
佛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古人也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一个人肯弃恶从善,佛都不会将他推拒于门外。因为真正的慈悲是平等,一个有钱人高高在上地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乞丐,这不是慈悲,而是怜悯。施行慈悲是没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无论是高尚的圣贤,还是堕落的人,都平等相待。
有个小和尚,很得师父看重,可是他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从此放浪形骸。20年后,他幡然醒悟,于是立刻赶到寺里,请求师父原谅。师父一直对他很失望,这时就摇摇头说:“你罪孽深重,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也会开花。”这个人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师父进佛堂的时候,发现佛桌上竟然真的开满了花,他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弟子又重新堕入了荒唐的生活。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颗真诚向善的心,就已经是奇迹。
人心本善良,即使作了恶,只要有心向善,就是值得欣慰的事。人人都会犯错,如果能够平等地对待犯错的人,并且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能够挽救他的人生。对走入歧途的人,不应该歧视他,抛弃他,而应该用温暖、慈悲的心去帮助他。一个人只要自己觉悟到了自己的过错,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就应该得到人们的宽容和谅解,更应该得到大家的关爱。以慈悲心助人,用善心化解人心的阴霾和怨尤,才能真正度化身边的人。
以爱去温暖,以力来折服
有人问:“佛像有许多是多头多手,它代表了什么意思?”和尚答他:“它表示说佛千手千眼,佛法无边,遍及一切,可以普度众生,同时它也代表观世音菩萨的威德智慧遍及一切。千手千眼可以有求必应,为众生脱苦。你看它们有的双手合十,慈眉善目,可以降服众生的烦恼心;有的手拿刀杵,横眉冷对,对众生中有恶行的人施以威严。”
度化众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所以不能用单一的形式去应对。面对外在的恶,有时佛会选择弃身为人,无悔奉献,不惜牺牲自己;有时则选择怒目金刚,舍身入地狱。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恶威胁到众生的安危,所以佛选择自己化身成恶,以威严和力来对待,在这种时刻,惩罚亦是慈悲;前者的恶则可能只是针对佛自身,所以佛愿意牺牲自我,度化对方。
佛经中记载,佛陀曾转生为一条毒龙,毒龙虽然能在指掌间毁灭一切,但它从不随便伤害生灵,反而对修行生活十分向往。有一天,毒龙来到一处宁静的树林里思法义,不知不觉就在大树下睡着了。这时有个猎人经过,他看到熟睡中的毒龙,误以为它是一条蛇,于是便想将这大蛇的罕见蛇皮献给国王,以此换得奖赏。毒龙受到攻击,没有回击,而是忍着剧痛,让猎人剥下了皮。后来它想要去河里缓解一下身上的痛楚,却看见许多小虫子在自己身上爬动,为了避免小虫被淹死,它就在原地一动不动,忍受着煎熬。最后,毒龙往生了。
身为毒龙,当然不可能输给一个猎人,但是,当猎人的恶意只威胁到佛陀一人时,佛陀选择了忍耐,这是一种忍恶无嗔的修养。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恶人知道我们做好事,有时会故意来扰乱、破坏我们,这个时候怎么办?要忍耐,不要有嗔心,不能以恶止恶,这样只会换来更大的罪恶。我们用忍辱的功夫包容他,说不定他会受到感化,弃恶从善,即使不能,他也会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己会得到报应。
佛陀教人以慈悲心待人,怀一颗好心,多做善事,以善去对待恶,以爱来度化恶,但是,对待威胁到众生的恶,有时又不惜自己化身为魔,以力去折服。一次佛陀和五百个商人同坐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贼,想杀掉这些商人劫取金银珠宝。佛陀当时已有他心通,知道贼要杀五百个商人,而且是绝对劝不住的。他心里想:“如果告诉商人,商人们肯定要把这贼杀了;如果不告诉商人,这贼一定会杀商人。”那怎么办呢?最终,佛陀自己动手把贼杀了,救了五百商人性命,佛也因此百千劫堕入恶道中受地狱之苦。
此番举动,正是佛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宏誓大愿的践行。怎样才是真正的大慈悲呢?佛祖舍身救人是,佛陀怒而杀人也是。慈悲并不一定是后退与忍让,也不一定是迁就,也可以是面对给众生带来大苦难的罪恶,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屠刀捍卫无辜。菩萨慈眉善目,牺牲自己度化众生;横眉冷对的金刚则会拿起禅杖,扫荡一切妖魔,换来苍生安宁。
爱与威严,不可偏废。我们想想平时的生活中,教育子弟,教育人才,管理一个企业,是不是都是如此?父母师长对年轻人,一面授予爱的感染,一面给予力的折服,子弟才会成才。否则的话,爱太多就成溺爱;力太过则少关怀和温暖,使孩子变得冷漠,也容易令他们心生反叛;管理者经营一家企业,对下属也不能一味地放纵,或者一味地压制,而是要有功劳时就赏,有过错时就罚,不忘对他们施以温暖的情意,让下属感受到企业的人情味儿,对待那些不负责任、或者对其他同事造成伤害的员工,则应该施以威严和惩罚。
待人慈悲,并不是说就要无限度地忍让,因为人各不同,你对这个人忍让,或许正是对其他人的伤害。只有具体问题区别对待,用智慧去穿透问题的实质,然后据此作出不同的应对,这才算是慈悲真正的践行之道。
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社会进步了,但比我们贫穷的人依然有,需要帮助的人依然很多,就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面去帮助他们。生病了,给他们送医送药;受灾了,给他们衣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贫穷落后的地区的人,通过经济上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在技术上帮助他们更好地脱贫致富;对老人,帮助他们更好地安度晚年;对少年,更好地关心他们,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使他们更健康地成长,等等。
佛法在哪里?就在身边。做人的价值在哪里?就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里。虚云老和尚过去开示我们,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若说佛法,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佛法很简单,无非日常生活,日常的一些事务,但是,做到处处运用佛法并不容易,工作,吃饭,睡觉,说来简单,谁又能身在其中不起烦恼,时时安住呢?心中生起善的念头固然容易,又有多少人可以一生践行,做一辈子好事呢?
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时,利用闲暇时间到秦望山去拜访有名的鸟窠禅师,希望向禅师请教佛法。禅师就说:“整个佛法的大意,我告诉你,只有八个大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一听,心想我辛辛苦苦来拜望你,怎么你只告诉我这么两句话,于是他说:“这八个字也没什么呀,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禅师说:“没错,三岁小孩也会讲,但是八十岁的老翁也不一定做得到啊。”
不能够化用于生活里,佛法何用?只知道探寻真理,却不知从眼前入手对真理加以运用,要真理何用?佛法并不高远,也并不深奥。它就在每一个人的身畔,就蕴藏在每个人发慈悲之心的一刹那。真正的彻悟或许来源于一个细微的契机,或者仅仅来自一件无私的善行。
有兄弟三人喜好求佛问道,为了求得更高的悟境,三人一起出外行脚云游。一次借宿于某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夫,带着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三兄弟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对两位哥哥道:“你们两位前往求佛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两位哥哥认为他太没有志气,气愤地拂袖而去。老三从此留在这位寡妇家中,帮她持家,照顾子女,经过九年,这户人家的儿女们都长大了,老三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步上求道的路。
为照顾孤儿寡母,不惜中断自己的求佛之路,九年来,心无二念,只为助人,实在是至善无私。超脱于世外是佛,以一己之身投身尘世也是佛。修佛不仅仅是为求得自身圆满,更是为了修一颗广大的善心,普度众生。行善之心需要表现在形体和行动上,需要落到实处。平时就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光有一颗好心,不去做事,就做不成真正的善事,同时还要注意行善的方法。
首先要了解帮助的对象。倘若只看对方穷困可怜,便不管不顾地上前帮忙,甚至用外在的钱物代替真诚的关怀,那么就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帮到对方,反而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引起对方的反感。
想要做成好事,自身能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应机而变的智慧。一个力气不大的人,想要帮助别人提起重物,这当然不现实,这是体力上的问题,无法强求,但是,换一种方式,同样可以实现目的。比如,可以为对方准备一辆拖车,或者请几位搬运工,甚至只是为对方准备一个休憩的地方,送上一杯解渴的清茶,都能帮助对方减轻负担。
还有一点,有好心,一定要做实事。所谓实事,就是真正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事。一个人有一颗想为人做事的心,这是好现象,但是,倘若这个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虚荣心和出名的心思占了上风,或者缺乏长久的毅力,助人半途而废,这就不算做实事,也不算帮助了他人。
助人除了怀一颗善心,怀满腔真诚,还需要讲究方法。人与人的相处本就是一件复杂之事,助人也是与人打交道的一种方式,因此,正如相处之道需要方法一样,助人也不能以一概全。其实,只要真心为每一个人着想,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心思,体谅他人的处境,也就自然能用好心做成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