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企业共成长
36541600000012

第12章 学习力比努力更重要

工作岗位是最好的学校

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讲,每一个岗位都是关键的,每一名员工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公司前进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心工作与学习,便能够很快成长为对公司有用的员工,因为工作岗位是我们最好的学校。

我们的周围总有一些榜样,他们未必身处高位,未必报酬丰盈,也未必有高的学历,但总是能在工作岗位上用心学习,从而迅速成长为优秀的员工,始终如一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因为他们都有出色学习能力和习惯,懂得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学习就是成就卓越员工的推动力。

然而,如果我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就会淡化工作的责任意识,认为得过且过就行,而很少去考虑自己在公司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这不仅对公司是一个损失,对员工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任何一个企业都迫切需要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善于学习的员工。他们具有自动自发精神,往往不等别人安排工作,就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学习怎样将工作做好,然后全力以赴地完成。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普通平凡的工作中也能创造奇迹,对公司做出巨大的贡献。

《福布斯》杂志的创始人福布斯说:“做一个一流的卡车司机,比做一个不入流的经理更光荣,更有满足感。”只要你肯认真用心地学习,就能做得足够好,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得很出色。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处于什么岗位,我们每个员工都要脚踏实地在岗位上学习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其位谋其政,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只有踏实地在工作岗位这个最好的学校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你才能成为一流的员工,同时为自己赢得未来。

刚参加工作的小枫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做事比较随意。一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的企业做一个广告宣传方案。小枫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一个洋洋洒洒的方案交给了上司。上司一看不行,又让他重新起草一份。这次,他又用了两天时间,重新起草了一份交给上司,上司看了之后,虽然觉得不是特别完美,但也还能用,就把它呈报给了老板。

第二天,老板让小枫的上司把他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问他:“这是你能作出的最好的方案吗?”小枫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了他。小枫什么也没说,拿起方案,折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修改之后,他重新交给了老板。老板还是那一句话。于是,他又拿回去重新斟酌,认真修改。最后,他终于满怀信心地拿着自己满意的方案去见老板,老板也批准通过了这个方案。

事后,小枫明白了一个道理:专业知识虽然重要,但是肯于用心学习的态度才是胜任工作的最佳选择。工作岗位可以说是最好的学校,只有在这个“学校”里用心学习、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够把工作作出的尽善尽美。

从那之后,在工作中,他便经常提醒自己,注意在工作岗位上细心学习。结果,他变得越来越出色,受到了上司和老板的器重。

不管在任何岗位上,只要你肯学习,就能不断成长,将工作做得足够好,这时候就没有人会否定你的价值了。不管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用心学习,未来的路一定越走越宽;而如果轻视工作,不认真对待,迟早会被淘汰。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是他却用自己一贯的用心和坚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有施展才华和加薪晋职的机会,关键要看你是否懂得感恩企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是否有一种把工作岗位当做学校的观念。

当你选择了一份工作时,你也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你可以选择凑凑合合地把活干完,让别人在背后指责你;也可以选择用心学习、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用行动赢得别人的尊重。其实,每一份工作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宝贵的经验,它们都是我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

真正优秀的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肯于并善于在工作岗位这个最好的学校不断学习与进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与提高上。因而,他们会在岗位上一步步走向卓越,并为公司做出巨大的贡献,甚至会成为其他员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工作岗位是最好的学校,轻视工作岗位只会让你的人生“贬值”。只有热爱企业,立足岗位,认真学习与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企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真情,你才能更快地迈入卓越者的行列。

保持“空杯心态”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千百年来,知晓它的人何其之多,但真正运用它的人又有多少呢?恐怕知其皮而不知其肉的人不少吧!

“知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我们的身边,有多少这样的“知了”,就有多少这样的“迟了”。自满使我们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懈怠使我们故步自封,坐失良机。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说:“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他在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在今天的中国企业界,精英人士们强调自己有一份“空杯心态”。什么是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保持心的活力——也就是“寻觅更高的山峰”。

空杯心态是一种境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方面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一方面往往又保持不好心态,最终导致一事无成。主动“空杯”,从零开始,永远不要把过去的成功或优秀当回事,必然会有最大最快的进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空掉过去,方可改写未来。越丰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人也当如此,保持空杯心态,去对待新的事物。

学习和做事有所收获的前提是具有好的心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如果心里放满了自以为重要的东西,如利益、权利、知识、经验、骄傲、自满等,则不可能再装入其他的东西了。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进门后,他对大师的徒弟说话态度十分傲慢,老禅师却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自语地说:“是啊,既然已满了,我干吗还倒呢?”

禅师的本意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吗还要到我这里求教?可见,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自然就谈不上超越和进步。只有将心里的“杯子”倒空,把自己当做一无所知,才能装进新水,才能真正学到他人之长。这无疑是每一个想学习的人必须拥有的最重要的心态。

一个人的能力也是这样,人的能力是一个无限大的杯子,你装多少水,它就有多大,如果你觉得装一茶杯水它就满了,那么你的能力也就有一茶杯,如果你觉得你的能力有是一个木桶,那你就能装进一桶的能力,而如果你觉得你的能力是一个小河,那它就能装下一条河的河水,你的心态决定你的能力,你的杯子决定你能装多少水。

所以,在职场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把自己的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都视为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次新的经验,不要计较一时的待遇得失。一旦做好心理建设,拥有健康的心态之后,不论做任何事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当机会来临时才能及时把握住。千万不要觉得工作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心存怨愤。

事物都是在向前发展,谁都不能活在过去的回忆里,不要一遇到什么事就和别人说我们过去如何如何如何,是的,过去你做得很好,你很出色,你也很有能力,但是,现在是现在,过去只能代表过去,现在才能代表现在,你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当前面临的事情,把握住现在,忘掉过去吧,过去已过去,现在正在到来。你的过去无人再关注,你的现在正在决定你的未来,忘记过去,做好现在吧。

空杯心态不是倒空自己的能力,一股脑儿地否定自己的过去。而是要你把自己原来的经验、能力、固有的思维模式,全部清空,对于新工作、新事物、新业务从零学习,从零做起,让自己重新开始。

空杯心态更重要的是要你重新学习,让你忘掉过去、重视现在。以前的老经验不是没用,你的能力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而是要你从态度上,放下过去的荣誉和辉煌,踏踏实实重新了解和熟悉新的事物,和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经历进行对接,从而更快地适应新事物,发挥自己所具备的能力。

空杯心态可以让你的杯子更大,能力更强。只有一个经常可以把自己的杯子清空的人,才会让自己能力的杯子,总有足够大的地方,用来盛下更多的东西,让自己能力的杯子越来越大,能力也一步步得到提升。

没有空杯心态的人,只能让自己能力的杯子越来越小。一个经常自我满足,目空一切,不管做什么事,都靠过去的经验和经历,不愿意向别人学习和请教,总是把能力局限在自己的杯子范围之内,当别人的杯子越做越大的时候,他的杯子只能是越来越小,最后,小的连他自己都容不下了,岂不悲哉!你是不是具有空杯心态,态度决定一切,低下你傲慢的头颅,多向别人学习吧,你的一生将受益无穷!

随时向周围的人学习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你的知识不及时更新,它们就会像车子、房子、机器设备那样迅速地折旧。职场之中没有永远的红人,如果你不保持刻苦勤奋的精神,时刻注意持续学习,那么即使你目前在老板眼中再优秀,也会逐渐失掉自己的优势,进入职场的冬季。所以,随时学习是每一名员工保持卓越、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在职场中,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但不论多便捷的路也需要人去走,这跟即使天上掉馅饼也要人去捡是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始终离不了一个“勤”字。想方法时,我们要勤于思考;碰到难题时,我们要勤于钻研;技术攻关时,我们要勤于工作……“一勤天下无难事”,一名员工要是缺乏勤奋的精神,就会像鸟儿失去双翼一样,哪儿也飞不到了。

身处职场,我们要面临很多新事物,也有许多新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去处理。但不管多忙多累,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勤奋、好学的心态,因为勤奋、好学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不断学习、脚踏实地、务实勤奋,将情感和责任融入其中,用心去做每一件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些人,虽然没有遇到职场中的领路人,但能够从周围前辈身上博采众长,并运用到自己身上,也为自己在职场中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做广告设计的小胡,短短三年的时间就从一家公司的实习生做到了骨干设计师,之后又跳槽到南方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做了广告设计总监,现在也可算是小有成就。

“咱的点子是偷来的。”小胡总是说,拜师不如偷师,学艺不如偷艺。用小胡自己的话说,所有人都是他的导师。

“一个人的创意是有限的,集思广益才能有更多的想法。”学习广告设计专业的小胡,从学校毕业后,便到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实习。广告公司一共有四个前辈负责设计创意工作,领导并没有特意为小胡安排某个人作为指导老师,只是让他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随时请教。

工作一段时间后,小胡发现,公司的每个人都是创意高手,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细心的小胡在请教每一位前辈的同时,都会留意他们的创意方向和思路,然后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从中找到新的亮点。

小胡说,从进入职场的第一天起,他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职场导师。“他们教给我的都是经验,这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说小胡偷师,也不尽然,他只是把所有前辈的经验都细心记住,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一个积极主动地员工,才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认真对待工作,对工作负责。勤奋不是机械性的工作,不要做整天忙里忙外的机器人,而要随时思量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并及时用正确的思考调整偏差、规划未来。

在工作中,那种想靠着“一招半式”来获得晋升的可能性不太现实,因为雇员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即使你暂时掌握了一门别人不会的技术,用不了几年,你的技术就会被复制,别人手里可能还掌握着你所没有的技能。故步自封的唯一结果就是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会被淘汰。全面,绝对不仅仅是只有运动员才需要具有的素质。作为企业里的一员,你同样必须做到这一点。

企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全方位”的员工。不断学习能够让我们成为“全方位”学习型员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比其他员工更多的机会。当你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达到足以引起企业注意的时候,你的职业生涯也将因此而发生质的变化。你会得到高升,会得到更好的平台来发挥你的所学,会拥有一个新的、可供你继续学习的广阔天地。

要想成为一名全能型的员工,每天淘汰自己固有的思想是个很好的思路。你可以把自己不好的地方挑出来,然后学习别人优秀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技能。那么你会问,我应该向谁学习呢?

首先,向你的老板学习。上司之所以是上司,一定有许多你所不具备的特质。事实上,几乎在每一家企业里,老板都是一个最有责任心的人,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值得你认真思考与学习。如果你能随时随地向老板学习,那么你做事会更尽心尽力,像老板一样思考和行动。通过向老板学习,你就会主动去考虑企业的发展,就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你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

其次,向你的同事学习。每一个人身上都具备着不同的优点,这些优点一旦被你学习吸收,那么就会在很多时候对你有所帮助。你的同事或者在工作技术上强于你,或者在职业技能上高于你。那么学习他的技术技能和工作经验,都能给你提供极大的帮助。

再次,向你的客户学习,让客户的知识经验成为你自己的知识的一部分。客户很可能是定义你今后发展的关键。观察客户的不同需求,或是观察他们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不同方式,都可能为你发展新产品或行销策略提供灵感。你只要细心,就可以从客户身上学到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打开思路,获得一些终身可用的教益。不仅要把他当成你生意和工作上的财富,还要把他当成能助你获得自我提升的财富。

此外,还要向你工作中的所有事情学习。世上所有的经验,都是由“事情”积累而来的。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每经历一件事情,都是给你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如果你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你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都必然会有所增加。

学用相长,做学习型人才

一位主动工作的人士应该时刻记住这样一点:你每天都在和几百万个人竞争。所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要不断地主动学习新知识,努力去适应新环境,善于从变化中学到新本领。这样你才会以最佳的方式完成工作,从而得到老板的重用。否则,你就没有机会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将永远是一名普通的员工,无法达到老板满意的高度,永远跳不出命运安排给你的轨道。

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职业的半衰期越来越短。一个高薪者若不学习,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低薪者。学用相长,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主动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员工,能够更多地赢得老板的青睐,能使老板对你的工作更加放心,敢于放手给你机会让你承担更重大的工作任务。只有在有能力,有机会的条件下,你才有可能成为高效能的员工。

上海宝钢集团的工人发明家孔利明,就是一个学用相长、把岗位当做大学的员工,凭借不断学习和钻研的精神,孔利明为宝钢解决了各类设备的疑难杂症340个,创造经济效益1400余万元,拥有专利53项,连续4年摘取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十大自学成材标兵。

现代科技发达,工作设备比较先进,不会使用电脑显然已经落后了。为此孔利明在工作期间,先拜儿子为师,从基本的打字开始,为了掌握电脑软件、硬件的设置、调试和修理,他干脆买了一台电脑开始“研究”,拆了装,装了拆,直到劝学明白为止。现在电脑已经成了他离不开的工具,自己也俨然一个电脑高手了。

在孔利明的车间里,并排放着24个大文件柜,里面分门别类的装满了各种电气、机械的书籍、文件;他还把客厅辟为实验室,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技术创新实验;孔利明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电气自动化的大专学业,又继续攻读了本科;他还常常去宝钢的教育培训中心取经……

孔利明没能进入高等学府,实现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他立足本职,以岗位实践为课堂,以宝钢为大学,同样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他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引以为榜样的“学习型人才”。

其实,在工作学习是很好的方法。在实践中带着问题去学习,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弄清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个人是否是“学习型人才”决定这个人的成败,决定这个人的成长高度,决定这个人的一切。学习型的人才来自两个关键:

1.态度

态度决定了你是不是学习型人才。态度包括多元的价值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面对挑战的喜悦。

多元的价值观是一个人相信社会中有不同的面向、不同的事理、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不是只有一种真理。尤其是组织与管理,并无绝对真理,只要好用、有效率就是硬道理,没有绝对的对错,找到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的。

对新事物的好奇,则决定一个人面对变动的弹性。大多数人对好的变动有所期待,对坏的变动厌恶;问题是一切事物都会变好,也会变动,人只能应变。最好的态度是对变动有所期待,对新事物好奇,对一成不变讨厌。这个态度会让人迎向未来,探索新事物,产生新能力。

面对挑战的喜悦则是每一个人跨越成长障碍的关键。人是在挑战自我的极限成功之后,产生大幅成长;每一次挑战,都代表未来格局与成就高度的升级。

如果你有以上三项,你就是一个“学习型人才”,你会喜欢改变,你会寻找新方法,你会快乐地迎向新挑战。

2.方法

这里的方法主要是指在工作中要如何寻找学习的机会。作为一个一个“学习型人才”,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利用工作的机会学习。如岗位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能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进而引领你质疑、探究、发现,并在对问题的学习和思考中尝试寻找解决的途径。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同事处理问题的精妙之处。

木桶定律:不做组织的“短板”

“短板”就是最短的那条木板,这一说法来源于“木桶定律”。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如此看来,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根据“木桶定律”的这一核心内容,有三个推论:

1.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如果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2.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

3.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或许会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表示理解和赞同。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

个人或组织犹如木桶,所能承载的深度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条,而是最短的那根。也就是说个人的成长都局限于“短板”,它阻碍着你前进的步伐,组织的“短板”成员使得整个团队的发展受到限制。只有补长短板,我们才能进步。我们如果不能发自内心正视的短处,加以弥补,那么所有的可能会前功尽弃,所以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消除内心的障碍,才能获取自己想要的。

根据“木桶定律”,作为团队的一员,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不做组织的短板;也不应当仅仅在某一方面具有出色的能力,而在另外一方面则十分糟糕,否则就会成为被淘汰者。而那些意识到了这一点的员工,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成就的机会。

余伟是江西省电力公司九江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裕丰集控中心主任,是江西省电力公司变电运行生产领域知名的技能专家。当年,中专毕业的余伟来到九江供电公司变电站工作的时候,便有了潜心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的意识。由于她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一线技术,很快被推选担任220千伏变电站值班长。

担任了领导工作虽然管理的人很少,但余伟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她是当时公司岗位晋升最快、最年轻的值班长,而且她知道要想作一个优秀的变电运行技术员,仅靠中专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自己的能力跟上变电站的发展,为此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知识,并且参加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自学考试,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余伟还十分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每一次她带领全班赶赴现场开展设备维护工作,她都认真纪录实际中发生的问题,认真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并且把得出的解决方案记录在案。每当变电站安装新设备,她总是第一个从技术人员那儿拿到说明书,认真的研究,掌握设备运行和维护的第一手资料。

余伟把多年一线工作的经验总结成册,编写了220千伏妙智和裕丰两座变电站的典型操作票,修编了裕丰站的现场运行规程。由于她出色的技术水平,2006年余伟代表九江公司参加了江西省电力公司举办的变电运行技能大赛,获得了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同年又被选为江西省公司代表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220千伏变电运行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凭借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余伟于2007年参加了江西省电力公司的重点科研项目“50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软件仿真培训系统”,她在科研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很快掌握了全套程序的操作技术,成为技能培训中心的第一位仿真指导老师。

余伟同样把这种学习精神带到了她所领导的班组,使得整个变电站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她的班组获得了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并且连续5年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成为了九江供电公司的星级班组。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像余伟一样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才能高效落实责任,才不会被企业淘汰出局。然而,许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起点低,已经晚了,学了也跟不上;还有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一定学历和知识,不再需要学习……这都是不正确的想法。

富兰克林认为:“花钱求学问,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如果有谁能把所有的钱都装进脑袋中,那就绝对没有人能把它拿走了。”只要你有学习的理念,任何时候都不算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学习,如果你停止学习,就会被不断学习的人赶超,你就成了企业的短板,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不想做公司与团队“短板”的员工,就要从了解自己的短处开始。我们可以按照了解自己长处的方法,通过自省、对比和评价来了解自己的短处。对于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了解自己的短处比了解自己的长处要容易得多,很多人对自己的缺点要比自己的优点敏感得多。人们更容易想起你的坏处,而通常会忘记你的好处。

接下来,我们就要致力于将自己的“短板”变长。这就要不断地学习了,通过学习,提高我们的劣势。

当然,我们还需要让自己的“长板”更长,这是让我们摆脱团队短板员工的一个重要方式。对自己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它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这些长处往往是我们在永恒的生存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