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方向也是一个人前进道路上的“北斗星”。一个人如果没有前进的方向,就会如同原来的比塞尔居民一样,永远在通往沙漠外的路上折腾,永远也走不出沙漠。没有明确的方向,只能在原地“折腾”,永远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一个没有忙碌方向的人,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其业绩绝对不可能乐观。方向和目标可以唤起一个人成功的信念。一个心中有方向的人,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一个心中没有方向的人,终其一生必定碌碌无为。
现实中,很多人在工作中标榜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但却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更谈不上职业规划,他们盲目地工作,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却永远也忙不到点子上——由于认不清明确的工作方向,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
有一个年轻人向拿破仑·希尔讨教职业上的事情,这位年轻人举止大方,已经大学毕业4年了。
他们先从年轻人目前的工作谈起,并了解了他所受的教育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对事情的态度等。希尔突然问他:“你找我,是不是想让我帮你换份工作呢?”
年轻人回答:“是的。”
希尔又问:“你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
年轻人比较沮丧:“问题就在这里,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希尔说:“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10年以后你希望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呢?”
年轻人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工作和别人一样,待遇很优厚,并且能买下一栋好房子。”
希尔笑了笑,对年轻人说:“你现在的情形好比是跑到航空企业里说:‘给我一张机票’,你并没有说出你的目的地,人家怎么能把票卖给你?同样道理,除非你知道了自己的目标方向,否则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年轻人听完希尔的话,开始认真的思考。几个小时过后,年轻人满意地离开了。
一个人应该尽早为自己制定努力的方向,为自己的未来规划航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避免“瞎折腾”。
纷繁的世界,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似乎谁都在忙碌。忙碌着培训充电,忙碌着完成工作,忙碌着会议传达,忙碌着……总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完成,使我们忙得焦头烂额,以致把“我没空”、“我没时间”经常挂在嘴边。然而,等时间一长,个人的价值立见分晓,有的成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的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做事有没有方向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明白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目标非常重要,因为那就像弓箭手瞄准箭靶,我们会更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方向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针。有方向的人是在为美好的结果而努力,没目标的人只会在原地转悠。任何一个优秀的人绝不会在盲目中忙碌,他们总会在行动之前就为自己设定了努力的方向。
高尔夫球教练总是教导说,方向比距离更重要。因为打高尔夫球需要头脑和全身器官的整体协调。每次击球之前,选手都需要观察和思考,需要靠手、臂、腰、腿、脚、眼睛等各部位的有效配合进行击球。而击球的关键则在于两个“D”,即方向(Direction)和距离(Distance)。初学者中有不少人只想着把球打远,而忽视了方向的重要性,其实,把球打直要比打远更重要!工作就像打高尔夫球,如果方向对了,即使走得慢也能一步一步靠近成功;可是如果方向错了,不仅白忙一场,也可能离成功越来越远。
在工作中,不少忙碌的人就像走入了雾气弥漫的森林,拼命地想缩短与林外目的地的距离,却因失去了方向感而越走越远,越来越往森林的最深处摸进。
因此,在“百忙”之中抬头看看方向很重要,只有方向正确了,你的忙碌才会有成效,你的忙碌才能到达救赎的彼岸。方向感是茫茫森林里的指南针,指引着人们按时到达目的地,方向感是漫漫黑夜里的光亮,指引着你走出忙碌的八阵图。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缩短与成功的距离,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少些无用的忙碌。
“康师傅”的老板并不姓康,而是姓魏,来自中国台湾的魏氏四兄弟。他们1988年到大陆创业时,开发过食用油生意,也推出过“康莱蛋酥卷”,但都未成功。他们的广告打得很好,如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的女主角吴敬娴那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的广告词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马上深入人心。但是,因当时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根本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所以也就以失败告终。后来,他们先后推出的“康莱蛋酥卷”和另外一种蓖麻油产品都因为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看错了市场而使产品滞销。
到1991年,魏氏兄弟带来的1.5亿元新台币血本无归。直到有一次魏应行出差时,由于不习惯火车上的饮食自带了两箱方便面,没想到这些在岛内非常普通的方便面引起了同车旅客的极大兴趣,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魏应行马上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把握了主流方向。
当时内地生产的方便面很便宜,几毛钱一袋,但是质量很差。国外进口的方便面质量好,但是五六块钱一碗,相对于当时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来说太贵了。魏氏兄弟决定生产一种物美价廉的方便面,根据内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把售价定在1.98元人民币。之后为这种方便面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为了让方便面真正方便,根据消费者反映“向店员开口要筷子很不方便”的情况,他们通过研究改进,在面碗里独创性地放了一根叉子,更加方便周到。此举迅速成为一种潮流。
魏氏兄弟吸取了以前方向错误的教训,很注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他们发现,内地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吃牛肉,于是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1991年,适逢天津科技开发区招标,“康师傅”便在区内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与此同时,其广告宣传也全面铺开。广告画面漂亮的“康师傅”一经推出,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公司门口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一麻袋一麻袋地订货的壮观场面。
方向正确了,才能避免弯路,才能做正确的事,避免瞎忙。从20世纪80年代起,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为期一周的“闭关修炼”。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他会把自己关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处临水别墅中,闭门谢客,拒绝和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任何人见面。他通过“闭关”使自己处于完全的封闭状态,完全脱离日常事务的烦扰,静心思考公司的发展方向,好让整个微软公司和他自己都能忙在点子上。
我们在工作中一定不能像老黄牛一样埋头拼命拉车,想当然地认为出力越大,车就跑得越快。殊不知,偏离发展的正确道路的时候车拉得越快,距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远。最聪明、高效的工作就是像比尔·盖茨那样跳出忙碌的快车,随时反省和思索最根本的方向性问题。
在变化中不断充电
从某种程度上,人作为劳动力被淘汰,不是你不优秀,而是因为你的知识以及建立在这知识之上的行为方式已经过时了。学习要从发现问题和自己能力及管理上的不足开始,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总结出更多的智慧,让学习成为你发展的引擎。生存是现实的生活问题,当你缺乏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学习能力时,你就很难在社会正生存下来。
蛇的历史蛇的出现大概在1.5亿年以前侏罗纪时期,经过了地球上的多次大变动多依然完整延续下来。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拥有超强的适用力。在进化过程中,蛇类学会了在海洋、陆地、草原、荒漠等各种环境中生存。
蛇类可以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将新陈代谢的频率降低70%之多,这使得它们不仅可以长时间不吃不喝而不死亡,甚至还可以长得更大。
蛇是学习的高手,也是生存中的强者。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LCD理论,意思是讲学习(Learning)小于变化(Change)就等于死亡(Die)。这一句话很有道理。
孔子说:“好学近乎智。”说到底,方法作为一种智慧的产物,是离不开知识这一基础的,而学习则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
从青涩的应届毕业生摇身变成央视的名主持,从远涉重洋的学子到纪录片的制作人,从凤凰卫视的名牌主持到阳光卫视的当家人,****的身份、角色一直在变化。
1994年,****获得了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也就是在这一年,事业如日中天的她突然离开《正大综艺》,留学美国,震惊了很多喜爱她的观众。对于出走央视的原因,****说:“主持人这个行当有某种吃‘青春饭’的特征,我不想走这样的一条道路。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不充实自己的话,前程将是短暂的。”
1997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创了名人访谈类节目《****工作室》,并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那段时间,她主持的节目在世界华语观众中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凤凰卫视的两年里,****拓宽了自己的职业视角,她不仅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本,同时也找到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1999年10月,****突然宣布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这次的离开给人们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比上次巅峰之时离开《正大综艺》更让人们吃惊和关注。****对此的解释是:“离开凤凰的原因只有一个,在事业与家庭的选择中,我选择了家庭。”
2000年3月,在所有媒体没有意料到的时候,****突然发布了和丈夫吴征收购良记集团并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的消息。在新闻发布会上,她胸有成竹地提出了打造阳光文化传媒的计划,对于电视市场的未来前景做了精心的描述。****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就像一个追逐电视之梦永远不知疲倦和满足的蝴蝶。
2003年,阳光卫视70%股权转让,****宣告阳光卫视创办失败。但是****并没有放弃传媒人士的角色,她和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合作,主持《****视线》、《****访谈录》、《天下女人》等节目,并多次参与北京奥运会的重大活动。
****说过,这些年,有太多的遗憾。唯一对自己满意的,就是一直在追求改变。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企业发展也是如此。包括企业创新能力、人才优势在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依靠学习才能够持续增强。不学习,今天的优势也将化为明天的劣势,懒惰的兔子也会有被乌龟追上的一天。
当今世界,无论是个人、企业或是国家,面对激烈的竞争,都在学习中赶超对方,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位企业培训师教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他到一家企业授课,其企业会客厅有一句话这样写道:“保持现状就是落伍”,后来他在课堂上提到这句话,但他说:写保持现状就是落伍这句话本身就已经落伍了,这个年代是“进步比别人少就是落伍”。课堂上几十位管理者都一致认同培训师的观念,认为自己确实要“洗洗脑”了。
比尔盖茨说:“你可以离开学校,但你不可以离开学习”。确实如此,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还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方式也有不少。技术工人需要学习专业技能,市场人员需要学习业务知识,管理人员需要学习管理知识,领导人员需要学习领导技巧;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可以通过培训项目学习,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你可以想到的一切方式来学习。
讲方法的时代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善于学习,在信息时代,我们更要时刻激励自己不断学习,站在众人的肩膀上前进。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就要像海绵一样,广泛吸收行业中的各种知识。你可以向同事、主管、前辈请教,还可以吸收各种文献资料;除此之外,专业进修班、讲座、研讨会都是提升自己的好方法。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获得全方位地深度发展,并把自己所学在工作中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必然会受到重用,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与团队共同成长
马云曾在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员工大会上说:“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处境非常艰难,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受不了苦的走了,嫌赚钱少的走了,剩下的都是一心希望阿里巴巴成功的人。结果,当初留下来的人现在很多都变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团队和成员是一个共生体,团队的成长,要依靠成员的成长来实现;成员的成长,又要靠团队这个平台。团队兴,成员兴;团队衰,成员衰。微软是这样,IBM是这样,所有的团队都是这样。
作为一名团队成员,必须关心团队的发展,心忧团队兴衰,将心融入,与团队合二而一。这样,你和团队才能共荣共生,共同进步。
树立和团队的“一体感”,意味着你不但可以和团队分享成功的喜悦,更主要的是要在困难时能够替团队分忧。下面例子中的晓刚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刚开始,晓刚选择到一家只有二、三十个人的小计算机配件制造公司工作,而他的老板叫薛于正,是一个只比他大三岁的年轻人。
就在晓刚到公司的第三个月,公司接到了一个大的订单,为某计算机公司加工50万张硬盘。这对当时的公司来说,已经是超级订单了,这笔订单能否顺利按时完成,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将关系重大。公司上下马上就忙碌了起来,将全部的资金都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然而,商场风云变幻莫测,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上的疏忽,所生产的硬盘出现了严重的质量缺陷,被全部退货。对于晓刚所在的小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欠了银行的债。
银行知道消息后,不断上门来逼债。后来,连支付水电费都成了问题。但老板薛于正还是四方筹借到了工资,发工资时,老板召开了会议,向员工说明了公司面临的窘境,并提出希望员工能够和他共同来应对这场困难。在了解公司的境况后,许多员工都马上辞职;还有一部分员工认为公司走到这一步,责任完全应该由薛于正来承担,所以他们向薛于正索要失业赔偿金。薛于正都一一满足了他们。
看着平日里那些口口声声说要和自己共同打拼的员工提着自己的东西离去,老板薛于正感到了孤单,他以为公司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但当他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时,他惊讶地发现还有一个人在安静地工作,这个人就是晓刚。他是一个平日里并不怎么接近薛于正,也很少和薛于正交谈的员工。薛于正非常地感动,就走到晓刚面前问他:“你为什么没有向我索要赔偿金呢?”
“赔偿金吗?”晓刚笑了笑,“我根本就没打算离开,为什么要赔偿金呢?”“你不打算离开?”薛于正显得非常惊讶,“难道你认为公司还有希望吗?说实话,我自己都失去信心了。”“不,我认为公司还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我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在我就该留下来。”晓刚说。老板薛于正被深深地感动了:“有你这样的员工,我当然应该振作起来!但是,我不忍心你和我一起吃苦,我事实上已经破产了,你还是去找新的工作吧。”
“老板,我愿意留下来和你一起吃苦。公司发展好的时候,我来到了公司,如今公司有了困难,我就离开,这太不道德了。只要你没有宣布公司关门,你没辞掉我,我就有义务留下来。你刚才不是说你的朋友愿意帮助你吗?如果你愿意接受我这个朋友,那么就让我来帮助你吧,我可以不要一分钱。”
晓刚坚定地留了下来,并把自己的积蓄全部借给了他的老板。薛于正为了偿还银行和员工的赔偿金,卖掉了仅有的一个加工车间和所有的设备,也卖掉了汽车。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转变了经营的重心,开始给一些软件公司寄销软件。这种方式的投入很小,公司很快就有了转机,两个人忍受了半年的艰苦日子后,公司终于开始盈利了。此后,公司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一年多后,公司就由负债转为盈利上千万美元。
一天,难得有时间,晓刚和薛于正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薛于正说:“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是你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当时我就想把公司的一半股权交给你,但那时公司还没有脱离困境,我怕拖累你,现在公司终于起死回生了,我觉得是时候把它交给你了。同时,我真诚地邀请你出任公司的总裁。”薛于正说着,拿出了聘书和股权证明书一起交给了晓刚。
晓刚兢兢业业、对团队不离不弃的行为,不只是出于物质回报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融入,树立起与团队的“一体感”。他的故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我们讲要认同自己所服务的团队,不只是要从价值观上认同,更要从情感和行动上认同和融入所在团队。
人是情感动物,在一个团队待得久了,与很多成员朝夕相处,共同奋斗,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会结下深厚的友谊,对团队也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团队作为大家共同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不仅为每个人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和发展的舞台,而且也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归属。作为团队的一分子,我们不仅要在业务上与团队步调一致,而且也要在情感上、思想上与团队融为一体,这样,无论从工作上还是在精神上,我们都能够获得更大的满足和收获。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做到什么地步才算与团队形成了共同体了呢?
一方面,作为团队成员,你应该在情感上与团队合二为一,拥有一种这样的意识:团队就好比我们的船,只要我们上了这艘船,我们就和它捆绑在一起了。这条船就是我们的船了。船的前途就决定着我们的前途,船的命运就决定着我们的命运。我们就是团队,我们和团队成为一体。船翻了,我们就会葬身大海。在情感上与团队合二为一,你才会尽你最大的力量去守护它,为它付出。
另一方面,你应该有全心全意为团队奉献的意识。全心全意奉献自我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做到了,也就离完美更近了一步。在工作中,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正是全心全意的最佳体现。这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工作表现,要做就做到最好,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将团队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才可能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做好每一件小事
五年前A先生还在一家营销策划公司工作,当时一位朋友找到他,说自己公司想做一个小规模的市场调查。朋友说,这个市场调查很简单,他自己再找两个人就完全能做,希望A先生出面把业务接下来,他去运作,最后的市场调查报告由A先生把关,当然了,会给A先生一笔钱作为费用。
这的确是一笔很小的业务,没什么大的问题。市场调查报告出来以后,A先生也很明显地看出了其中的水分,但他只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修改,就把它交上去了。
一段时间以后,几位朋友邀请A先生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块儿去完成一家大型娱乐场所的整体营销方案。没想到,对方业务主管明确提出对A先生的印象不好,原来此位先生正是当年那个市场调查项目的委托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A先生大吃一惊,但是为时已晚,也无须过多地解释了。
事已至此,再回过头来想想,当时A先生得到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值一提,但当初的敷衍塞责却造成了如此之大的负面影响!
在你的工作和事业中要随时谨记:没有可以随意打发糊弄的小人物、小事情,如果随意地忽视这些细节,必然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目标,绝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矢志追求者必须勇于从平凡中崛起,在淡泊中丰富智慧、孕育卓越。
曾经有一次,阿根廷客商萨瓦斯先生在实地走访了国内几家知名空调企业后,把一份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下达给了三星集团。这个数值,约占到萨瓦斯此番在华空调采购总量的4/5强。其在三星集团逗留期间发生的一段故事,或许对此有推动作用。
那一次,共有5家空调企业被列入该海外采购团的考察行程表(都是先前已有了初步意向,只等最后定夺)。外商一行3人进入厂区后,照例是参观展厅、听企业介绍,然后考察生产现场。在车间一圈走下来,正好到了员工下班去吃午饭时间。
萨瓦斯先生游移的目光,忽然被一名普通的流水线操作工吸引住了。因为,那人的动作有点“怪”:单腿跪在地上,猫着身子,用一把扫帚费力地从操作台底下向外拨拉着什么。钱币?戒指?萨瓦斯先生不觉在她背后停住脚步,饶有兴味地看她到底能找出什么宝贝来。
不一会儿,扫帚底下出现一枚小小的螺丝钉;过了一会儿,又是一枚,那位员工这才直起身子。看着她把螺丝钉归入专门的盛具,萨瓦斯先生很感意外,没想到费这么大劲只是为了找两个螺丝钉。
既然已到中午,厂方准备了午餐。参观车间后一直若有所思的萨瓦斯先生,随接待人员来到了餐厅。是员工餐厅。饭菜极简单,但很精美,二荤一素,装在不锈钢托盘上,外加一道汤。
因为是贵宾,所以有两点搞了“特殊化”:一是没让他像员工一样排队依序打饭,而是由陪同的空调公司老总吴方亮代劳了;二是没跟员工坐在一起,被请进了与外间隔一道玻璃的“干部相谈室”里——据说那是三星经理人员利用午餐时间互相沟通交流、“开小会”的地方。在这里用餐的,还有该公司的几名外籍员工。
三天后,吴方亮就接到了萨瓦斯的确认电话。后者表示他已决定于次日飞赴宁波。不过这次不再是考察,而是专程到奥克斯签约!
他坦陈,三星集团的企业实力和产品优势,与其他几个同顶尖品牌相比倒也“并不突出”,但一顿快餐、二枚螺钉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顿快餐、二枚螺钉促成了一份价值500万美元订单的签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细节的影响力。卓越源自细节,小细节做不好,就永远会流于平庸。
岗位虽然平凡,工作虽然简单,但其对公司的影响和作用却不可忽视。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
传媒界巨子罗伯特·默多克,曾用一句非常朴素的话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在买报和卖报中,我学会了办报。”不要小看工作中每个细节的改变,用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你自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得更多的成机遇。所谓影响力,就是在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上累积起来的。
成功的企业会把一切都做得很完美,这种态度意味着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谨慎。许多小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位名人说过:“每一天我们都被召唤带着挚爱去做一些小事情。”如果你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甚至可以完全不顾的话,那么这只会导致你的工作将永远留下遗憾,甚至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越简单越高效
有一家杂志社曾举办过一项奖金高达数万元的有奖征答活动,内容是:
在一个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着人类命运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一名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甚至在外星球上,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粮食作物,使人类彻底脱离饥荒。
第二位是一名医学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的人们,使人类彻底摆脱诸如癌症、艾滋病之类绝症的困扰。
第三位是一名核物理学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
由于载重量太大,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去一个人以减轻重量,使其余的两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出去哪一位科学家?
征答活动开始之后,因为奖金数额庞大,很快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并且引起了某电视台的关注。在收到的应答信中,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阐述他们认为必须将哪位科学家丢出去的“妙论”。
最后的结果通过电视台揭晓,并举行了热闹的颁奖仪式,高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14岁的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这个故事为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很多事情其实很简单,但人们往往把它们复杂化了。化繁为简,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是防止忙乱、获得事半功倍之有效的法宝。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办事又快又好,效率高;而有的人却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迷惑于复杂纷繁的现象中,结果陷在里面走不出来,工作忙乱被动,办事效率极低。
美国贸易委员会主席唐纳德在《提高生产率》一书中讲到提高效率的“三原则”,即为了提高效率,每做一件事情时,应该先问三个“能不能”: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把它与别的事情合并起来做?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来取代它?
我们接受的普通教育和大多数训练都指导我们把握每一个可变因素,找出每一个应对方案,分析问题的角度应尽可能多样化。因此,事情变得异常复杂,我们当中“最优秀”的人提出了最佳的建议和方案。这些建议和方案也无疑是最复杂的!
久而久之,我们开始习惯于一种定式思维——最复杂的就是最好的。复杂化的问题从小就开始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其实,处理复杂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简单。美国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说:“你简直无法想象让人们变得简单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他们恐惧简单,唯恐一旦自己变得简单就会被人说成是大脑简单。而现实生活中,事实正相反,那些思路清楚,做事高效的人们正是最懂得简单的人。”同理,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当注意从简单的地方入手,利用简单的手段解决复杂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现今追求的是什么?就是使自己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简便,让机器代替许多原本繁复的手工工作。
如果简单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追求那些“复杂且高深”的方法呢?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店里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主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是常常更换坏了的灯泡而已。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思维方法仿佛是与复杂结缘的:他们不仅把问题看得复杂,更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变得复杂,甚至钻到“牛角尖”里无法出来。学会把问题简单化,是顶级智慧的体现。
明代冯梦龙所著的《智囊》是一部研究智慧的经典:书中将“通简”放在第一部的“上等的智慧”之中。“通简”卷的序言是这样写的:“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唯则通简,冰消日皎。”
翻译成现代文,大意是:世上许多事情,其实都是庸人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只要通情达理,以一种不把事情搞复杂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就会像太阳一出冰雪融化一样解决了。
其实,很多事情解决起来很简单,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复杂。如果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想得过于复杂,那么只会适得其反,让我们离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远。
努力工作不抱怨
2011年年初,某公司一个非销售部的员工创造了比销售部的员工多15倍的销售额。这让销售部的一位员工很不甘心,一个月后,这位员工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一举突破了之前被赶超的15倍的销售业绩。
后来,销售部部门经理问这位员工是怎么做到的?员工回答得干脆利落:“很简单,在我得知那位比我们多创造15倍业绩的员工采用了独特的跳跃式销售法之后,我也不断地自我反思,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变换一种销售模式是小事,但业绩却因此翻番。”
如果你今天还在抱怨你的工作,那么,不如先停下手中的工作,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在抱怨什么?而抱怨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多一天的抱怨便离成功又远了一步,因此,一定不要让抱怨成为我们成功途中的挡路虎。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盟军将领麦克阿瑟,23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点军校。他先是被安排到一个偏远的矿井做管理工作,但他却认为这项工作索然无味……因而他情绪低落,牢骚满腹,总是抱怨离家太远。由此他便获得上司的如下鉴定:“麦克阿瑟中尉在执行任务时,没有表现出推荐之中所列出的优点,他除了相貌英俊、仪表堂堂以外,所履行的职责均无法令人满意。”闻听此事后,麦克阿瑟很是不满,并当即加以反驳。
那么,后来麦克阿瑟又是如何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呢?原来是他以后彻底认识并改变了爱抱怨的缺点。假设他一直我行我素,继续没完没了地抱怨,肯定不会有什么显赫的功绩、辉煌的事业,我们恐怕连麦克阿瑟是谁也不会知晓了。
其实,转变对工作的抱怨的态度并非一件难事,只要我们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我们的工作,我们便一定能从抱怨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燃烧起生活的激情。
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即使我们曾经承受了过多的苦痛,现在也可能正在经受着生活的折磨,但是只要你敢于向命运挑战,敢于寻找命运的突破口,你就一定能改写自己的职业命运。
在《中国教师报》上曾经登载了这样一篇文章:
他出生马里兰州。因为家境不好的缘故,父母很早就打算让他弃学,但遭到了两个姐姐的强烈反对。在他的记忆中,那次两个姐姐和父亲吵得很厉害,大姐甚至一度提出让自己来资助弟弟读书,这一方案最终没有得到父亲的首肯。
虽然吃得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但是他的身体却在猛速增长。六岁时,他的身高已经达到四英尺三英寸,这让他感到很烦恼。但是细心的姐姐发现了这一变化,认为他将是罕见的游泳天才。于是她想方设法地弄了一些游泳方面的杂志给他看,并利用一切闲暇给他灌输相关知识。在姐姐的影响下,他对游泳变得近乎痴迷起来。
然而当他把要立志做一名游泳队员的想法告诉父亲时,却遭到父亲强烈的反对: “你这个傻瓜,你知道白痴是怎么出来的吗?就是像你这样想出来的,游泳?你以为人人都是天才,别做梦了。”
然而他并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在姐姐的指导下,他总能轻松学会别的少年所不能掌握的技巧……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将自己的理想一一变成了现实。2001年,他打破了200米蝶泳世界纪录,成为最年轻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并赢得了“神童”的美誉。2003年,他接连5次打破世界纪录,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年度世界最佳男子游泳运动员。2007年,在墨尔本世锦赛上,他更是独揽七金,被人称为世界泳坛上的“一哥”。
2008年8月10日,在北京奥运会的首次比赛中,他轻松获得男子四百米混合泳的冠军,并再次打破这个比赛的世界纪录。
是的,他就是被人称为游泳运动历史上最伟大的全能运动员,美国游泳队男头号明星的“金童”菲尔普斯。2008年,他带着一家人开始了环球旅行。而最后一站就是长城。想起同年的往事,他感慨万千。他站在城墙上对父亲说:亲爱的爸爸,还记得小时候你经常嘲笑我不要痴人做梦,但你的儿子很争气,不但成为世界冠军,也实现了当时立下环球旅行的誓言。”父亲紧紧地拥抱着他,热泪盈眶。
2008年,菲尔普斯用传奇的8项新纪录告诉了我们:许多时候,上天安排的厄运并非故事的结局,以你的信念作笔,你完全可以改写!
我们无法抹杀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精彩,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在之后的残奥会上,那些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的身影。对于残奥会的健儿来说,他们没有受到命运的宠爱,上帝在抒写他们的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是一种残缺,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超乎常人的付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同样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精彩。
与他们相比,我们所面临的那一点儿困难又能算什么呢?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无非就是工作压力,求职压力,生活压力。也许我们对生活有美好的构想,但是现实总是粉碎了我们的愿望。这个时候,与其选择悲观失望,莫不如鼓起勇气,向生活挑战,向命运挑战。当我们展露出勇往直前的姿态的时候,那些曾经阻隔我们向美好生活迈进的困难与挫折,就会在我们面前丢盔卸甲,变得不堪一击了。
永葆进取心做事
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进取心和想象力是成功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心理资源。
两年前,陈成来到现在的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员工,但他工作一直都非常努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老板非常赏识他,一年以后,他被提拔为物流管理部经理,工资一下子涨了两倍,公司还为他配备了专用汽车。
刚当上经理时,陈成还是像做经理之前那样努力,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 “你怎么那么傻啊?”不断有人这样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是经理了,用不着什么事都自己去做,再说老板并不会检查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做得再好,他也不知道啊。”
在多次听到别人说他“傻”的话后,陈成变得“聪明”了。他学会了投机取巧,学会了察言观色,完全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揣摩老板的意图上。如果他觉得某件事情老板要过问,他就会将它做得很好;如果他觉得某件事情老板不会过问,他就马马虎虎糊弄一下,甚至根本就不做。
终于,在陈成当上经理一年后,老板发现陈成隐瞒了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一怒之下,就把陈成解聘了。
本是“高薪一族”的陈成被老板解雇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失去了原来积极进取的工作激情,变得满足现状,而绝对不是老板喜新厌旧。
衣服、车子、房子……一切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会不断折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也一样会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
永葆进取心,追求卓越,永远是成功人士的信念。它不仅造就了成功的企业和杰出的人才,而且促使每一个努力完善自己的人,在未来不断地创造奇迹,不断地获得成功。
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李开复,他温文尔雅,事业有成,做过大学教授,也曾经是国际巨头的高级管理者。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都会给他这样一个形容词:成功者。
成功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开复的秘诀是什么呢?如果你问他,他会告诉你两个字:超越。
李开复在苹果公司工作一年后,有一天,老板突然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接替自己的工作。李开复当时非常吃惊,连忙向老板表示,自己缺乏像他那样的管理经验和经营能力。但老板说,这些经验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老板希望李开复在两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李开复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李开复在两年之后接替了老板的工作。
······
2009年9月4日,当李开复离开自己供职多年的谷歌后,人们知道,这是他的又一次超越。而谁又知道,这到底是他的终点还是为下一次起航进行的铺垫?
在职场商海打拼多年的李开复,似乎一路都高歌猛进,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突破自己的极限,攀登人生制高点。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目标无法达到呢?
不思进取的员工不但不能够发展,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学习,适应企业需要的员工才能够在企业里长久地生存。和自己较劲的员工,就拥有了不懈的动力,凭借这样的动力,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全力以赴将工作做到最好,也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因此,不管你在什么行业,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技能,也不管你目前的薪水多丰厚、职位多高,你仍然应该告诉自己:“要做进取者,我的位置应在更高处。”当然,这里的“位置”是指对自己的工作表现的评价和定位,不仅限于职位或地位。
在职场生涯中,一个人若不甘于平庸,就必须保持一颗追求卓越的进取心。那么,如何更好地保持进取心呢?以下有5个方法:
1、办事不需要理由
如果你希望得到提拔,那么你得到提拔的这个挑战真的可以使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吗?这是你真心想做的一件事吗?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那么你将失去被提提拔的动力。
2、工作一定有目标
对于一周里不变的工作,你必须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你的难题是如何持续不断地追求那些配合你得到提拔的目标和计划。
3、目标要能够实现
除非你确信一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否则,你不要为此付出努力。大多数人,无论一个目标对他们多么有价值,都不会努力追逐它,除非他们确信有实现它的好机会。比如说,你可能希望成为公司老总,但不会为实现这个希望做任何事,因为你认为你的教育程度对这个职位而言是不够的。
4、追求有价值的东西
你的表现应该被那些你确定对你有价值的目标引导。如果你追求那些对你没有价值的目标,你就会失去动力。
5、有动力就会追求
如果你有动力,你将不断追求目标;如果你没有目标可追求,你将会失去动力。在你应用上方法的同时,也别忘了观察那些你佩服的人,看看他们是如何保持动力的,这能帮助你不断提高自己保持动力的技术。观察他们的音调变化、讲话方式、眼神、表情、手势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