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36524800000009

第9章 涉外宴请,吃出风度与尊严

第一节 涉外宴请的形式及各国座次

宴请是国际交往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交际活动之一。常见的涉外宴请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会和工作餐,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应根据邀请的对象、活动的目的,及经费预算等因素来选择。一般而言,正式的、高规格的、人数少的宴请多采用宴会形式;人数多的大多采用招待会的形式。

类别

国旗、国歌

乐队 致辞或祝酒 席次

宴会 国宴 有 有 有 排席次

正式宴会 无 视情况

便宴 午宴 无 无 视情况

晚宴

家宴

招待会 冷餐会(自助餐) 视情况

酒会(鸡尾酒会)

茶会 无 无 不排席次

工作餐 工作早餐 视情况

工作午餐

工作晚餐

此外,在涉外宴请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各国的宴请座次及其他相关习俗,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避免失礼于人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进屋吃饭前得先脱鞋。这一般适用于摩洛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方。

在美国和中国,尊贵的客人一般是在主人的右侧。而在瑞典和丹麦,尊贵的客人一般是在主人的左边。

在瑞士,主人坐在桌子的一端,而贵客坐在另一端。

在日本,贵客的位置总是在壁龛的前面,而且客人先坐。由于这是尊贵的位置,客人应该首先坚持让主人坐在那里,尽管最后客人要顺从主人并礼貌地就座。此外,在国外不要自己找座位,要等主人示意你该坐在何处。

第二节 各国餐具的使用方法

世界各国的餐具有着不同的形状,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同的使用方法对涉外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大体说来有筷子的使用方法、用手吃饭的方法、大勺子和叉子的方法、欧美的刀叉使用方法,主要分地区而言。

1.亚洲

日本和新加坡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普遍使用筷子。使用筷子吃饭时,当你暂时不用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在筷子架上,或放在座位前的盘子边或平放在吃碟上,也可平放在饭碗上。但千万注意在这些国家不要将筷子竖着插在米饭里,这是敬祖宗上供祭祀时专用的方式,平时吃饭时这样放筷子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一般也不要用嘴舔筷子,或用筷子指着别人说话,这样会显得不礼貌。

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大多数餐馆是不为客人提供刀叉的,客人要准备好用手吃饭。有时人们没有自己的碟子,在座的人都应从放在中央的盘子里取食。饭前和饭后都要洗手。有的食物用三个手指吃,有的食物又要用五个手指吃。如果你拿不准怎么吃,就照着主人的样子做,有时出于热情,主人会用手抓着食物放在你的盘子里。吃完的表示方法是把盘中食物吃干净并缩回手。如果是你埋单,也要等洗完手后再去。

在许多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伊朗,人们使用大勺子和叉子进餐。当然也可以用手或筷子吃饭。用左手持叉,右手握勺子。用叉子把食物推到勺子上,然后用勺子吃。吃完后将叉子和勺子放在盘子中间。一般叉子的齿尖朝下,放在勺子下面,和勺子呈交叉的形状。

2.欧洲和美洲

在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包括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波兰,还有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秘鲁,就餐时使用的是持刀叉的方式,即右手握刀,左手持叉,用刀将食物推到叉子上来吃。在用这种方法进餐时,一般要等吃完后才放下刀叉。在美国、西班牙、瑞士和其他使用刀叉的国家,刀叉不用时应呈V字形摆放,吃完后将刀叉并排放在盘子里。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看主人怎样做,你可以模仿他的做法。在委内瑞拉,吃完后将刀叉放在盘子中间。不论用哪种方式,不要将餐刀一半放在盘子里,一半放在桌子上。在法国,餐桌上摆的面包一般应该用手撕而不用刀切。

第三节 不同国家的食物和饮料文化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吃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可供选择的食物多了,很多人便开始“挑肥拣瘦”,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喜欢吃,好不容易碰上喜欢吃的,还在别人碗里。参加涉外宴请不比你在家里吃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参加涉外宴请时,你应该给什么吃什么,如果你不想吃某些食物,最好解释一下,比如你有糖尿病或过敏的问题等。没有正当的理由而拒绝别人准备的食物是不礼貌的,因为拒绝食物就等于拒绝主人的盛情,以及拒绝主人所在的公司和国家。如果你认为不好吃就一口将其吞下,别细嚼慢咽。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你要为不能品尝这种看上去不错的食物而深表遗憾,对它的外观、气味以及做这道菜所需的时间加以肯定,而对你可以吃的任何食物则大加赞赏。注意不要编造古怪的病情,比如说唯独不能吃蜗牛,任何谎言都会破坏你想要建立的信任。

一般情况下,在涉外宴请中,拒绝饮料是无礼的,有时候还会使你饿肚子。因为在不同的国家里,饮料的含义和礼仪不同。如法国人可能会在饭后上咖啡,因为他们认为这有助于消化,这是不能拒绝的,有时甚至连拒绝的手势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在英国,“茶”既可以是一杯加牛奶的浓茶,也可以是一顿饭。黄昏茶一般是黄昏时吃的一顿非正式但很丰盛的饭,包括许多食物,如热菜、三明治、糕点和水果等。下午茶一般是下午吃的点心,包括茶、糕点、水果蛋糕和小三明治等。

另外,在拉丁美洲,商务会谈中为你奉上的咖啡一定要喝,哪怕只抿一小口也行。不喝咖啡会被当做对他人的侮辱,特别是在那些以咖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国家。

第四节 付小费也该入乡随俗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付小费的做法,有的国家称之为服务费。据说小费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当时酒店的饭桌中间摆着写有“TO INSURE PROMPT SERVICE”的碗,意思是“保证得到迅速的服务”。把这几个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连接起来,就成了现在“小费”的英文单词“TIPS”了。如果顾客往这个碗里放上一些零钱,服务生就得优先为他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的含义已经转变为是给服务人员的感谢和报酬。当然,如果你给了小费,还是会得到比不给小费好一些的服务的。我国没有付小费的传统,所以对这种欧美国家都习以为常的做法感到不太习惯。

1.小费的数额

注意小费的数额要合适,付多了,自己没有那么多钱,还可能让人觉得自己外行;付少了,又会让服务员看不起,甚至得不到好一些的服务。虽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收取小费的比例略有差异,但大致比例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个比例定在用餐费用的10%~15%之间,但是并非在任何场合下都得给服务员小费。在餐厅用餐最后结账时,你应该仔细看一下上面所列的各项收费内容,主要看是否已经把小费计入了。如果已经包含在账单之中,就不必额外付小费。如果没有这项内容,就是没有计算小费,那你就应按比例,把小费直接交给服务员。在不同的国家里,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一下。简单地说,在发展中国家,支付的小费可略低些;而在发达国家,可以适当高一些。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外用餐时,不要以为都需要给小费。有些地方,如冰岛等国家视小费为一种侮辱。另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给小费的情况也不太普遍。所以,要注意了解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入乡随俗。

2.付小费的方法

付小费尽管在许多国家是允许的,也司空见惯,但它毕竟是对服务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所以,无论你付了多少小费,都应该注意尊重服务人员。同时,在允许收取小费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人员的小费是其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属于隐私,任何一个服务人员都不愿意让他的同事知道自己得到了多少小费。对你自己来说,不张扬你付小费的事也显示了你的风度。所以,付小费应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若无其事地交给服务生,而不要大声喊叫。

3.一些地区和国家收取小费的情况

(1)欧洲地区

在奥地利,尽管各项费用中已经包括了服务费,但餐厅服务员和司机们还是希望能额外得到几个先令的小费。

瑞士明文规定,司机可以要求得到数额为车费10%的小费。大餐馆中,虽然小费很受欢迎,但未有公开收取小费的情况。

意大利人虽然很乐意得到小费,但他们却都对此闭口不谈。在餐馆里,当服务员给客人送去账单时,客人会默默地将小费放入端账单的小盘子上,再在上面盖上餐巾或餐纸。

在法国,财政部在税收方面也把小费收入统计在内,规定餐馆等服务行业起码收取10%的小费。

另外,东欧有的国家政府不准收取小费,但这些国家里的服务员对小费是乐意接受的,如能给一些西方货币就更好了。

(2)美洲地区

在美国,有些人简直靠收小费发财,总是来者不拒。

在墨西哥,100个比索的小费可使一个普通工人的日收入至少提高1/7,收到这样的小费会使其感激不尽。在机场,旅客要付给搬运工100个比索,好的还要多收150~200个比索。

(3)北非及中东地区

北非和中东地区几乎干什么都收小费:擦鞋匠、搬运工、导游、海关人员、签证官员,甚至警察也不例外。在埃及,许多人靠收小费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对一些为别人照看汽车的老人和孩子来说,小费就是他们的全部收入。如果游客不给他们小费,他们会追着索要。

(4)亚洲地区

在泰国,客人在餐馆吃饭时如能给占餐费10%的小费则被认为是大方的。尽管大多数饭店都已把服务费包括在费用之内了,但是服务员一般都讲究小费,不管小费有多少,他们都高兴。小费多,服务质量就好。

在日本,一般情况下付小费不但没有必要,还会令人讨厌。无论门卫、服务员还是出租汽车司机,谁都不指望收小费。当游客把钱塞到他们手里时,许多人(尽管不是全部)会拒绝接受。但在饭店里,你应该给服侍你进餐的女招待员 2000~3000日元,给小费的时间应是刚住进饭店之时。此外,也需要给行李员和陪同人员一定数目的小费。

新加坡则禁止付小费。客人付小费会被认为是客人觉得服务不好。

第五节 参加涉外宴请不可失礼于人

举办涉外宴请时应该遵守国际惯例,有些时候会跟我国传统礼仪有一些差异。譬如国际礼仪常常是强调关心有度,换而言之,不得打探个人隐私问题。而我国传统礼仪则强调亲密无间。如果在国际交往中不注意这个细节差异,就常常在不自觉中得罪外国友人。按照一般的规范性说法,国际交往中不宜随便探询、请教对方的问题有五种,我们称其为涉外交往五不问:第一不问收入问题,第二不问年纪大小,第三不问婚姻家庭,第四不问健康状态,第五不问个人经历。如此看来,举办涉外宴请不容易,参加涉外宴请也不简单。那么,我们参加涉外宴请到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我们必须尊重有关国家的宗教、风俗习惯。

2.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葱、蒜、韭菜等有浓烈气味的食物。必要时可含上一点茶叶,以除口臭。此外,见面时,应握手问好。如节日宴请,要致节日祝贺。离开时,要握手告别并致谢,不要因告别的人多得排起了长队而不辞而别。此外,握手时不要戴手套,不要侧目而视;握手后,不要当着对方的面擦手。

3.应保持外貌整洁美观、服装端庄大方。参加正式宴会活动时,男士应穿西服或中山装,着西服时须系领带,夏季可穿硬领短袖衬衫系领带或质地较好的短袖敞领衫;女士应按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而选择服饰,可穿西装、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或连衣裙等,夏季也可穿长、短袖衫配裙子(长裙或过膝裙)或长裤。参加正式外事活动,不能穿夹克衫、牛仔裤、超短裙、旅游鞋、布鞋、长筒靴。不要戴黑色眼镜参加外事活动。有眼疾须戴有色眼镜时,应向主人或客人说明,或在握手说话时将眼镜摘下,离别后再戴上。在室内的一切活动,均不能戴帽子。

4.各单位安排人员参加涉外宴请活动时,应从对外工作需要出发,切勿为照顾内部关系而派无关人员参加;参加活动人员不得将司机、子女、朋友、同事、同学等未被邀请人员带入宴请活动场所;身体不好或者有病的同志不宜出席。

5.参加自助餐招待会,应在正式开始后拿取食物。取食时要文明、谦让,不能争先恐后,抢吃抢喝,不要将汤水、渣沫溅到他人身上。每次拿取食不要太多,如不够吃,可取第二次。而且进餐时要细嚼慢咽;喝汤时不要发出声音;饮酒量不得超过本人酒量的1/3。可以敬酒,但不要劝酒,绝对禁止酗酒。

6.在宴会过程中,对招待食品的数量和质量不要议论或流露不满;严禁随地吐痰、抛烟蒂及火柴梗、扣烟灰、扔牙签;咳嗽、打哈欠、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把嘴捂住,剔牙时要注意捂嘴;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擤鼻涕、掏鼻孔、搓泥垢、挖眼屎、修指甲、挖耳朵等。还要注意外事宴请活动场所能否吸烟,如未准备烟灰缸,表示不能吸烟。

7.离开时,严禁带走食品、香烟等剩余物品。

总而言之,参加涉外宴请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态,因为此时你已不仅仅代表你个人,更代表着你的单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代表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所以千万不可疏忽大意,失礼于人。

第六节 美国的餐饮礼仪

随着中美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国之间留学生的往来越来越多,如果你也像下文中的江梅一样即将赴美留学,却不了解美国的餐饮礼仪,那该怎么办呢?

一天晚上,妈妈见江梅的房间灯还亮着,便过去看看江梅在做什么。江梅即将去美国留学,可是她对美国的了解很少,除了知道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美国的现任总统是******外,其他的一无所知。妈妈对美国的了解也不多,帮不了江梅。江梅苦恼地对妈妈说:“我总得知道到美国该怎么吃饭吧!我连美国的餐饮礼仪都不知道,我肯定寸步难行!”

江梅的担心大概是很多即将前往美国念书、工作或者生活的人的共同烦恼。认识一个国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餐饮礼仪是一个方面。在美国,一般受邀参加宴会,并不需要特别携带礼物。但是如果受邀到他人家里做客,最好带一点小礼物,如鲜花、酒或巧克力等,送给女主人以表示感谢。

至于圣诞晚宴,是一定要为朋友准备礼物的。在美国圣诞节时交换礼物是一种很平常的习俗,就像中国人过年拿红包一样。如果你拿人家礼物而未准备与主人交换的礼物,将十分失礼。

美国人的食物因地区、民族不同而种类繁多、口味各异,汉堡、馅饼、炸面圈以及肯德基炸鸡等都是风靡世界的食品,但美国人待客的家宴则是经济实惠、不摆阔气、不拘泥形式的。通常的家宴是在一张长桌子上摆着一大盘沙拉、一大盘烤鸡或烤肉、各种凉菜、一盘面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饮、酒类等。宾主围桌而坐,主人说一声“请”,每个人端起一个盘子,取食自己所喜欢的食物,吃完后随意添加,边吃边谈,无拘无束。

美国人将请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到乡间别墅共度周末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做出报答,如有机会请对方到自家吃饭就不同了。吃完饭后,客人应向主人,尤其是向女主人表示感谢。

另外,美国人请客吃饭,属公务交往性质的多安排在饭店、俱乐部进行,由所在公司支付费用,而对于关系密切的朋友才被邀请到家中赴宴。而且美国人不喜欢大摆宴席,倒是喜欢借早餐、午餐之机,边进餐,边谈工作,讨论业务,称为“工作早餐”或“工作午餐”。美国总统就常和下属一起共进早餐,了解他们对自己所提出的法案完成立法手续的前景等。商务工作人员采用较多的是“工作午餐”形式。

美国餐桌礼仪从入座、拿取餐巾,到开动、取用餐具、离席,皆有其自成一套的规矩,而其中座次与餐具安排,主人会在餐前准备妥当,无须费心。但你必须熟悉餐具的使用顺序及位置功能,以免拿错,闹出笑话来。

在宴会上,美国人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就是在上第一道菜的时候,每个男人要照顾他右边相邻的女士,细致而耐心地为其效劳。在上第二道菜的时候,转而为左边相邻的女士服务。这种做法可使每个妇女都受到照顾。在美国,除了个人隐私以外的许多话题都可以成为谈话的主题。

第七节 日本的餐饮礼仪

一部部经典的日本影片向我们展现了日本的风采,无论它是否像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发达,我们也只是记住了片中那些好吃的日本料理,寿司、章鱼丸子、味噌汤、寿喜烧……想想都会流口水。如果你也对日式料理感兴趣,那么就更应该了解一下日本的餐饮礼仪。

日本人以大米为主食,他们爱吃鱼。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有的人不吃羊肉和鸭子。不论在家中或餐馆内,座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即可。日本有一种富有参禅味道并用于陶冶情趣的民族习俗――茶道。虽然不少现代日本青年对此已不感兴趣,但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仍受到社会的重视。

日本人一般不在家里宴请客人。如果你得到他人的邀请,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当到日本人家里做客时,按惯例要带上礼物。不过,不要带贵重礼物,因为日本人认为他们应该以同等规格的礼物来回赠你。一般要为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但忌讳荷花和绿色,如果带的是菊花,应选有15片花瓣的菊花,同时还要带上一盒点心或糖果,最好用浅色纸包装,外用彩色绸带结扎。一到达访问的人家,要立即呈上自己的礼品。

如果这家没有门铃,千万不要敲门,应打开门上的拉门,说一声“借光,里面有人吗”。进门后,一定要在门厅摘脱帽子、手套和围巾,脱掉你的鞋,穿上备用的拖鞋,并把脱下的鞋并放门外。在门口要相互致意。

日本人不习惯让客人参观自己的厨房,因为厨房被认为是家庭的隐私,所以不要窥视厨房,也不要对它感到好奇。

在商务招待活动中,要让日本人首先发出晚餐邀请,要让有身份的日本人为你订晚餐的菜,在你离开日本前,再发答谢邀请。

在日本,商务晚宴几乎从不邀请对方的配偶参加,日本男人很少携女性家眷参加社交活动,尤其是平等地进行社交活动。此外,如果你为商界同人在小酒店或餐馆中安排一次社交聚会或一次宴会,通常要提前支付现金小费,以保证有周到的服务。

晚餐之后,必定要准备一场狂饮酒会。在日本,狂饮酒会是建立商务关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它也是让别人了解你的真实感受的极好机会。如果某一外国客人在就餐中不同日本人一起喝啤酒,那么,他的行为会被视为极其失礼。当你正在喝酒的时候,不要谈论商务,这是放松自己和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的最佳时机。在日本,狂饮是人们发泄自己感情的一种办法,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也不以为耻。彼此同时喝醉,正好证明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忠诚。

在日本人的家中或日本餐馆内,把背对着门看成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的劝说下,你才可以移向尊贵的位置,即面朝门的方向。如果你看到摆设着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壁龛,除非主人坚持,切不要坐在它上面,因为这一座位是为尊贵的客人准备的,绝不要在壁龛里放任何东西。如果把你安排在门边的位置,那便是一个微妙的标志,表示你应该第一个离开。当主人安排好座次并请你入座时,男子坐的姿势比较随便,可盘腿而坐,但最好是跪坐,上身要直;女子要正跪坐或侧跪坐,忌讳盘腿而坐。

日本人的餐具与中国一样,主要是筷子和勺子。日本的筷子短而头尖,吃日本饭菜时,筷子横放在用餐者的胸前,日本人称为“你手边之物”(日文:御手元)。筷子是用来夹固体食物的,而勺子是为了吃自己碗内的食物使用的。

日式的菜肴通常是用一个托盘全部端上来。无论哪一种场合,客人都应当微微点头致礼。如果饭店或者旅馆的服务员上菜,那就听凭他们放置,微微点头致礼即可。如果主人亲自端来食案,那么,当食案端到你前面时,要致礼,并伸出双手去接。席间若有其他客人,先接到食案的人必须向他旁边的客人说:“我不客气了。”待所有的客人都上了食案后,大家才开始进食。动筷子之前应有礼貌地说一声:“我吃啦。”

日式饭菜一般都是每人一份,若碰到奇特菜式,可暗中先看旁人如何食用,再选定自己的对策,若实在不合口味,可以直言相告。日本人待客一般不用香烟,客人想吸烟要征得主人同意,以显示对其的尊重。

就餐中的谈话应集中谈论这餐饭,夸它味美,谈日本菜的烹调方式和他们食品的时令。一般来说,就餐时,日本人谈话极少。就餐结束后,在请你吃泡菜之前,应先在自己的茶杯内涮洗筷子。吃完饭后,对招待你吃饭的人,或者服务员要说一声:“这顿饭很有味道。”

日本人在接待至亲好友时使用传统的敬酒方式。主人会在桌子中央摆放一只装满清水的碗,并把每个人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然后将杯口在纱布上按一按,使杯子里的水珠被纱布吸干。这时主人斟满酒,双手递给客人,并看着客人一饮而尽。

客人饮完酒后,也要将杯子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按在纱布上吸干水珠,同样斟满一杯酒回敬给主人。这种敬酒方式表示了宾主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

日本人在斟酒时也很讲究礼仪。斟酒时,自己的酒杯不能拿在手里,要放在桌子上,右手执壶,左手抵着壶底,千万不要碰着酒杯,而且翻掌斟酒是非常失礼的。主人给客人们斟的第一杯酒,客人们一定要接受,否则是失礼的行为。主人再斟的第二杯酒,客人可以拒绝,日本人一般不强迫人饮酒。

在饮酒时绝不要自斟自饮。当别人为你斟酒时,你要把杯子端起来,在你放下杯子之前,必须先呷一口。如果用的是酒盅,要双手接,喝光后,把酒盅放在餐巾纸上送还,不要单手举杯,尤其是女性更要注意这一点。

就餐后,主人如果为你奉上绿茶,这就意味着你该告辞了。告别时,你应在离开房间后再穿外衣,而不要在房间里穿上外衣,否则会显得很不礼貌。

第八节 韩国的餐饮礼仪

一部风靡亚洲的韩剧《大长今》令无数中国人迷上了精致的韩国饮食。大街小巷也随即多了很多韩式餐厅。虽然有不少人说自己爱吃韩国菜,但对于韩国菜的认识多止于韩国烧烤,再就是对人参鸡汤或泡菜略知一二,而对其余的饮食文化和礼仪一无所知。现在,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韩国的餐饮礼仪。

1.韩国的家宴

到韩国人家里做客,最好送一束鲜花或者一些小礼物,见面时双手递给主人,感谢主人的盛情接待。进屋时,在门口内侧须事先脱掉鞋子 。

韩国人爱吃辣,食物里常常少不了辣椒和大蒜。他们的主食以大米和面食为主,最喜爱的传统面食是辣椒面和冷面。韩国人制作冷面的面条是选用荞麦面制作的。他们每顿饭要有一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为爽口。另外,韩国人在家中招待客人的话,会将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齐。

2.韩国的商宴

韩国人在接待商务方面的客人时,多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宴请,以西餐形式招待,因此韩国拥有许多西餐馆,比较常见的西餐快餐食品有汉堡包、炸鸡、热狗等。韩国人没有收取小费的习惯,客人无论进餐、购物或住宾馆等,均不必支付小费。

3.吃饭的注意事项

韩国餐馆的内部结构一般分为两种,即椅子式和脱鞋上炕式。前者的坐姿与中国人大致一样,在炕上吃饭时的坐姿应为: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韩国人就餐时一律使用不锈钢制的平尖头儿筷子,筷子只负责夹菜,如果汤碗中的豆芽菜用勺子捞不上来,也不能用筷子。筷子在不夹菜时应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2/3在桌上,1/3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

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等,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他食器上。韩国人视端起饭碗吃饭的行为为不规矩的表现。吃饭时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

吃饭时,主人总要请客人品尝传统饮料,即低度的浊酒和清酒,浊酒亦称农酒,是一种农家自酿酒,制作简单,历史悠久,将粮食捣碎加入酒曲发酵而成,酒色混浊,但酒精度低,清凉宜人,健胃提神,许多商店有售。而对于不饮酒的客人,主人多用柿饼汁招待。

分别时,要和主人握手说“再见”,若主人同客人一道离开某地,主人要对客人说“请慢走”;若客人不离开而主人须离去,则主人要对客人说“请留步”。主人在进门或出席某种场所时,要请客人、长辈先行。作为客人的你千万要注意这些小细节,不可喧宾夺主,以免失礼。

以上就是韩国的餐饮礼仪,你都一一记住了吗?

第九节 法国的餐饮礼仪

如今,在法国做生意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与生意伙伴保持适当的个人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吃饭是建立这种个人关系和了解对方的最好方式。法国人很重视选择适当的饭馆和菜式,以此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表现自己的诚意。对法国人来说,吃饭是做生意的开幕式,因为它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商界宴客一般不需要像社交请客那样一一回请。比如同上司一同出差,上司请了下属,下属不必回请上司。公司中下属一般不能邀请上司外出吃饭;如果上司请部属到家中吃饭,则可以回请上司,邀请应以书面的形式向上司及其配偶发出,男性下属应由妻子写邀请信。

在餐桌上,属下及其配偶应像在办公室一样,以尊称称呼上司及其配偶,也就是以头衔前加姓相称。

在法国,商业宴会的另一种形式是公司酒会,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仅限于职员参加;另一种由每个职员另带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可以是妻子或丈夫,也可以是其他人。

在公司酒会上,自然要比办公室更随便一些,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喝醉酒。一般来说,这时上级对部属可以随便、亲昵一些,但是作为职员不要因此忘形,对上司过于随便。在酒会上,作为来宾的妻子或丈夫,与丈夫或妻子公司老板谈话时要注意,不要抱怨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工作太忙、收入太少,或透露家庭的困难。任何秘书都不要纠正上司所讲的事情,即使上司所讲的事情是不真实的。另外,来宾也不要传播闲言碎语。一般而言,商业宴请多会邀请客人的配偶:外地的商业客人携配偶来访;曾和配偶一同参加宴请后回请对方;商业中的社交宴会,比如公司酒会等;商业交往中宴请个人朋友等。

需要注意的是,法国人一般不喜欢将客人邀请到家里赴宴,被邀请到法国人家里做客是十分难得的,即使彼此相识很久。不过,若有这类邀请的话,给女主人送上鲜花(不要送玫瑰花或菊花)或巧克力之类的小礼品是受欢迎的。

此外,按法国习惯,就餐时每人面前只放一副刀叉,一半放在碟中,一半放在桌布上,吃完后把刀叉放在碟中。在午宴时,可用有颜色的桌布和餐巾,桌上用具简单,菜肴一般是为上午工作,下午还要接着工作的人们准备的,席间可能还有工作要谈,因此要从简、清淡。午宴时,只有庆祝活动才会上香槟。

在隆重的晚宴上,往往用最好的桌布、最讲究的银餐具,还要用很高的烛台,以散发出柔和的烛光。

在法国就餐时,两手放在桌面上,但不能把两肘也放上。把两肘撑在桌上准备高谈阔论或挥舞手势的客人,会妨碍他人为你进行餐饮服务。

法国的宴会大多添热菜(汤除外)、生菜和水果。客人要把碟中的食物吃完,否则会冒犯女主人或厨师。有这么一种说法,英国人“注意着礼节吃”,德国人“考虑着营养吃”,意大利人“痛痛快快地吃”,而法国人则“夸奖着厨师的技艺吃”。

此外,面包应放在台布上,用手折断,千万不要用手指把面包屑捏团,也不要用面包吸净盘子,不能以这种方式来表示你对汤汁的欣赏。在食用时应十分注意使碟内尽量干净,在杯子半干时倒酒,但全干时不应再续酒。

在就餐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吸烟。在法国,如果你在两道菜之间点上一支烟,那将被视为野蛮的举动。而且在宴会尚未完全结束时就在餐桌上吸烟,会被别人视为是愚蠢的,那表示你对主人提供的美食并没有享受的感觉。

第十节 英国的餐饮礼仪

假如你要去英国人家里做客,那么最好带一些价值不高的礼品,因为花费不多就不会有行贿之嫌。礼品一般可以是高级巧克力、名酒(苏格兰威士忌是很通行的礼品,烈性威士忌则不然)、鲜花,特别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往往能博得他们的格外欣赏,而对带有客人公司标记的纪念品不感兴趣。

英国人如果请你到家里做客,你的早到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女主人要为你的到来作准备,你去早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会使她难堪,最好是晚到10分钟。在接受礼品方面,英国人和我国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常常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无论礼品价值如何,或是否有用,主人都会对礼物给以热情的赞扬,并表示对你的感谢。

一般来说,英国商人不太喜欢邀请客人至家中宴饮,聚会大都选在酒店、饭店进行。在英国,不流行邀对方在早餐时谈生意。午餐和晚餐是业务宴客中的两种最普通的形式。

如果餐宴中没有女主人,主宾应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位重要客人则应坐在左边。商务宴会上,业务上所居的地位优先于社会地位,一个高级负责人所坐的席位应优先于下级负责人,即使这个下级是一个伯爵。但有时席位的先后可不考虑人们的身份地位,人们往往坐在最需要和他们谈话的人旁边,或者公司职员与来宾相间就座。在正式的宴会上,一般不准吸烟。进餐吸烟,被视为极其失礼。

英国人的午餐通常在午后一点至一点半开始,客人到达和开宴的时间间隔较短。所以,客人务必准时到达,这点最为重要。通常,客人应该在下午两点半之前告辞。

英国人的宴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以俭朴为主,他们讨厌浪费的人。比如说,要泡茶请客,如果来客中有三位,一定只烧三份的水。英国人对饮茶十分讲究,各阶层的人都喜欢饮茶,尤其是妇女嗜茶成瘾。英国人还有饮下午茶的习惯,即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红茶,有时也吃块点心,休息一刻钟,称为“茶休”。主人常邀请你共同喝下午茶,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推却。

下午茶一般持续一小时左右,饮料当然是茶,一般来说,英国人喜欢中国的红茶,在英语中叫“Black tea”。茶叶置入暖壶,用沸水泡开,可同时放入冷牛奶、方糖,食品应清淡素净,外形整齐。传统食谱为各种热糕、三明治、小圆饼、切成小块的大蛋糕等。客人到齐后,女主人即起身倒茶,女主人会始终注意客人的茶杯,见到空杯,即给客人倒满。吃茶点时,女宾应一手持碟,一手取食;同样,喝茶时应一手持茶托,一手拿杯子,绝对不能曲起小指。作为客人的你一定要注意英国人的下午茶礼仪,不可以莽莽撞撞,失了礼仪。

第十一节 其他一些国家的餐饮礼仪

前面细说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几个国家的餐饮礼仪,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几个国家的餐饮礼仪。

1.埃及

埃及人爱吃鸡肉、鸭肉、羊肉、南瓜、洋葱、茄子、土豆、豌豆和胡萝卜。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若是谢绝或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会显得客人很没有礼貌。

2.德国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他们约会讲究准时,时间观念强。在宴席上,男子坐在女士和地位高的人的左侧,女士在离开座位又返回饭桌时,邻座上的男子要起身以示礼貌。与德国人进餐时最好谈些原野风光,因为他们的业余爱好大多是体育活动。

德国人大多喜食油腻之物,且偏爱冷菜和稍微酸、甜的菜肴。猪肉是德国人的最爱,以猪肉制成的各种火腿和香肠,令其百吃不厌,牛肉则位居第二。通常来说,德国人不太喜欢吃羊肉,除北部地区的少数居民外,他们大都不爱吃鱼、虾,即使吃鱼,也不准讲话。此外,德国人忌吃核桃。

在饮料酒水方面,德国人钟爱啤酒,且德国人个个都是海量。若啤酒与葡萄酒同时饮用,德国人认为先饮啤酒,后喝葡萄酒有益健康。此外,他们也很喜欢咖啡、红茶和矿泉水等。

在一日三餐之中,德国人最重视晚餐。共进晚餐时,他们喜欢以小蜡烛照明,在幽幽的烛光下,边吃边谈心,很有情调。

3.新西兰

在新西兰,欧洲移民的后裔通常习惯吃英式西餐,他们的口味较清淡,喜欢吃牛肉、羊肉、鸡肉、鱼肉和乳制品等。除爱吃瘦肉之外,欧洲移民的后裔们还爱喝浓汤,红茶是他们每天不可或缺的饮品。受英国习俗的影响,新西兰人养成了”一日六茶”的习惯,分别被称作早茶、早餐茶、午餐茶、下午茶、晚餐茶和晚茶。茶点和茶馆几乎遍及整个新西兰。

如果你要和新西兰人约谈,那么最好事先联系,并且应提前几分钟抵达约定地点,以示礼貌。如果你应邀到新西兰人家中做客,那么巧克力或威士忌酒是相对比较合适的礼物。新西兰人忌讳吃饭时频频与人交谈,平时交谈的话题大都只涉及气候和体育运动,不愿谈及种族问题,所以当你与新西兰人交流时,要注意话题的选择。

4.印度人

如今,印度人吃饭的方式还保留着某些传统的习惯。虽然在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吃饭会使用叉和勺,但在家中,用手抓食饭菜的进餐方式更为普遍:每人面前摆放一个大盘子,把米饭盛上,再浇上菜和汤,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就抓着送进嘴里。在街头的小吃摊、小吃店以及寺庙里,人们通常用一种干树叶压制成的盘子来盛食物,有的餐馆则给每个吃饭的人一片新鲜的大树叶子,用来盛米饭等食物,这是一种相对环保的方式。

除此之外,印度人吃饭还有一个规矩,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右手干净,左手脏。这又与印度人的另一个习惯有关。印度人如厕以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冲洗时,用左手,不用右手。在餐馆或印度人家里吃饭,当快吃完的时候,主人往往会给每人端上一小碗温水,上面还漂着一块柠檬,这水可不是用来喝的,它是用来洗手的。饭后,主人还会端上一盘绿色麦粒状的香料,用来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