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36520900000016

第16章 不能活在“想想激动,坐着不动”的循环圈里

很多人当大脑中有一个好的想法或者好的计划时,想想总是感到很激动,可是,真正让他们付诸实践时,他们却坐着不动了,在“想想激动,坐着不动”的生活中,他们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梦想着天上掉馅饼儿,当有一天看到别人成功时,他们却只能发出后悔的感叹:“当初我要做,现在我也发财了!”

然而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实干,只会空想,那么梦想只有变成空想的份。

少一些对奇迹的幻想,多一些对实干的景仰

在今天这个社会,投机取巧、想要走捷径达到成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而成功者的秘诀就在于他们能够超越这种心态。

事实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一个人不通过实干就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任何投机取巧或妄图减少奋斗而达到目的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很多人也曾幻想着不用实干就能取得成功,但是结果又是怎样的?恐怕只有悔恨吧。

命运掌握在勤奋工作的人手上,成功的确需要运气和灵感,但成功更需要实干。

实干是完成一切工作和任务的关键,对此,古今中外的知名人士都有着深刻认识。

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稻盛和夫说过:“宏伟的事业,只有靠实实在在的、微不足道的一步步的积累,才能获得成功。”

英国的卡莱尔有一句名言:“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

……

这些思想和理念都是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业绩都是干出来的,优秀的员工都具有实干的习惯,成功的企业也十分强调实干的品质。

【走进职场】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我小时候,在当学徒的7年当中,在老板的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惯。在他人视为辛苦的工作,而我自己却不觉得辛苦,所以,我与他人的看法,自然就有差异了。我青年时代,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我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勤奋习惯者的评价,这样才算真正对勤勉习惯的价值有所认识。”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时醒悟。

从松下幸之助和原一平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勤奋精神的推崇。的确,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的获取,都始之于勤并且成之于勤。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既是基础,也是秘诀。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勤奋,生活中投机取巧是永远都无法踏上成功之路的,偷懒更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自动自发行动法则】

1、不要把精力放在内部作秀上

很多人在工作中,不是把心思放在实干上,而是把心思放在内部作秀上,老板一来,他们就赶紧低下头干活,老板一走,马上就偷懒,没有不透风的墙,到最后,受损的肯定是自己。

2、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拿破仑·希尔在《成功法则》一书中说道:“当你愿意提供超过所得的服务时,迟早会得到回报。你所播下的每一颗种子都必将会发芽并带来丰收。而且,无论你是员工还是公司老板,多做一点点就会使你成为公司里不可缺少的人物。”

可以强化自己的工作能力,并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可以使你有机会和他人进行有益的比较;可以培养你的进取心;可以使你确信自己正在做正确而且有益的事情,使你更能对自己的良知负责并且给你信心。

3.踏实做好每一件很小的事。无论多么平凡的小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假如你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那么绝不会空空洞洞地度过一生。每个职场中的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打消投机取巧找借口的念头,从小事做起,在最基础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积累雄厚的实力。

成功与否,在于你是挖井还是挖坑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说过:“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挖井还是挖坑”,意思很明了,挖坑不用付出太多,而挖井却要付出比挖坑上百倍上千倍的努力。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是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田和夫先生的人生哲学,他创办的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和日本第二电电株式会社同时跻身世界500强,他的经营哲学更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

论及“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其实用中国俗话表述就是“拼命干”。稻田和夫先生强调“拼命干”,基于以下认识:

一是一切生命拼命求生存是自然界存在的前提;

二是只要你喜欢的工作再拼命也不觉得苦和累;

三是全身心投入工作将会迸发创意;

四是“拼命干”可以磨炼灵魂。

稻田和夫甚至坚信,凡事不“拼命干”,企业成功、个人发展都将是空中楼阁,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走进职场】

1932年,比尔出生时因难产导致大脑患上了神经系统瘫痪,这种紊乱严重影响了比尔说话、行走和对肢体的控制。专家们说他永远不能工作。州福利机关也将他定为“不适于被雇用的人”。

比尔受到妈妈的鼓励,开始从事推销员的工作。他从来没有将自己看做是残疾人。开始时找了好几家公司都被拒绝,但比尔坚持下来,发誓一定要找到工作,最后怀特金斯公司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

1959年,比尔第一次上门推销,反复犹豫了四次,才最终鼓足勇气按响了门铃,但开门的人对比尔推销的产品并不感兴趣。接着第二家、第三家……比尔的生活习惯让他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寻求更强大的生存技巧上,所以即使顾客对产品不感兴趣,他也不感觉灰心丧气,而是一遍一遍地去敲开其他人的家门,直到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顾客。

几十年来,连系鞋带、扣衬衫扣子都要别人帮忙的比尔,每天几乎重复着同样的路线,去从事推销工作。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他都背着沉重的样品包四处奔波,那只没用的右胳膊蜷缩在身体后面。比尔几乎敲遍了自己所在地区的所有家门。当他做成一笔交易时,顾客会帮助他填写好订单,因为比尔的手几乎拿不住笔。

每天出门14个小时后,比尔会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中,此时关节疼痛,而且偏头痛还时常折磨着他。每隔几个星期,他就打印出订货顾客的清单,因为他只有一个手指能用,这项简单的工作要用去他10个小时的时间。深夜,他通常将闹钟定在4点45分,以便早点起床开始明天的工作。

一年年过去了,比尔负责的地区的家门越来越多地被他敲开,他的销售额渐渐地增加了。24年过去了,他上百万次地敲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最终他成了怀特金斯公司在西部地区销售额最高的推销员,成为推销技巧最好的推销员。

怀特金斯公司对比尔的勇气和杰出的业绩进行了表彰,他第一个得到了公司主席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在颁奖仪式上,怀特金斯公司的总经理告诉他的雇员们:“比尔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追求目标的努力中,勤奋地工作,那么工作中就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比尔·波特自己也曾说过:“我没什么特别的才能,但我能够拼命干活以挣取面包。”

作为一个认同企业的员工,就应该拥有一种凡事“拼命干”的思维来完成老板交给你的每一项工作,老板自然会信任你、赏识你,并将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去做。而你也将因此掌握更多的经验,拥有更强的个人能力,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自动自发行动法则】

拼命干活,这就是一种勤奋,而正是这种勤奋成就了比尔的辉煌。看看那些成功的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成功除了机遇、运气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比别人勤奋数倍,就像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的那样,为了工作,他们无不是抱着和产品谈恋爱的疯狂劲头去工作。

很多极其成功的人并没有什么天赋,他们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勤奋得来的,他们就像一只笨鸟,虽然天资不如他人,但一旦插上勤奋的双翼,一样可以飞上蓝天。别人为了一份希望会付出八分的汗水,但他们会为了一分希望,去付出十二分的汗水,甚至为了一分希望,他们会终身努力,最后他们获得喜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