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36520300000002

第2章 不抱怨——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1)

有时候我们以为工作就是一种折磨,常常对其抱怨不已。可是,当我们放下心中的包袱,打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地对待手中的事情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工作并非全是苦难,当我们细心品味的时候,就能发现它其实是幸福的一种特殊体验。当我们通过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得到了精神上的喜悦时,我们就会对曾经想抱怨的磨难说声“谢谢”了。

第一节 悦纳工作中的不完美

怨言是最没有积极影响力的语言

抱怨是什么?抱怨不仅是有积极影响力的语言,而且还会让人在抱怨的心态中退步。

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发现许多才华横溢的失业者。当你和这些失业者交流时,你会发现,这些人对原有工作充满了抱怨、不满。要么就怪环境不够好,要么就怪老板有眼无珠,不识才,总之,牢骚一大堆,积怨满天飞。殊不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抱怨的恶习使他们丢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只对寻找不利因素兴趣十足,从而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不断退步。

事实上,你很难找到一个成功人士会经常大发牢骚、抱怨不停,因为成功人士都明白这样的道理:抱怨如同诅咒,怨言越多越容易退步。

张岩大学毕业后,凭着自己在学校的优异成绩,进入了一家合资企业工作,预计在5年内升为公司部门经理。

雄心勃勃的张岩进入公司后准备大干一场。企业的文化提倡民主,提倡基层员工与管理层平等对话和沟通,她对此非常认同,就常常根据自己的看法向部门领导提一些意见,而部门领导也的确是一副虚心好学的态度,非常耐心地倾听。可是过后张岩却很少得到及时反馈,她就认为部门领导不是虚心接受,而是坚决不改。

于是,张岩就不再提意见,而是开始发牢骚。时间一长,他的工作满意度开始下降,工作也经常出错,遭到领导的多次批评。不久,公司解聘了她。

张岩自我安慰地说,换个工作环境也好,不久进入一家外资公司。可没过多久,她发现这家公司的管理跟以前那家不能比,日常运作存在太多问题。一时间爱抱怨的毛病又上来了,为此还跟顶头上司发生了几次争执。这次她不等被解聘,就主动提交了辞呈。

就这样,5年的时间里,张岩换了数十个工作,每次都是发现新公司的一大堆毛病,抱怨越来越多,当初的职场晋升计划成了一场竹篮打水。

是什么扼杀了张岩的晋升梦想?是抱怨。哪个公司不存在问题呢?哪个上司身上没有毛病呢?爱抱怨的员工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抱怨的理由,可是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呢?你什么都没有得到,还白白赔了职业发展的宝贵机会。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人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假如一个船上的水手总不停地抱怨:这艘船怎么这么破,船上的环境太差了,食物简直难以下咽,以及有一个多么愚蠢的船长。试想这样的水手能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吗?

你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公司中不断进步,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永远对工作现状不满,以抱怨的态度去做事,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远都不可能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你根本就不能做出重要的成绩当你觉得自己缺少机会或者是职业道路不顺畅时,不要抱怨环境,而应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1.你是否认同自己的企业与工作?

2.你是否为企业与自己的工作承担了责任?

3.你是否尽到最大程度的努力了呢?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就停止你的抱怨吧,那只是一些没有意义的语言。以下是停止抱怨的两个有效步骤:

1.当意识到你在抱怨时,应该马上停止自己的抱怨。

2.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抱怨。你可以改正抱怨吗?如果可以,那就开始改正。如果无能为力,那为它生气也是白费力,学会以平常心对待。

工作如玫瑰,理性地接受它的刺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工作也一样,如同玫瑰,不仅有美丽的芬芳,还有扎人的刺。我们在收获工作的回报与成就感时,也应该理性地接受其中的不完美。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既然已从事了一种职业,选择了一个岗位,就应该去接受它的全部。工作中会有我们喜欢的部分,比如工资与成长,也会有我们不是很喜欢的部分,比如困难与挫折。但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是一个整体,任何人都不能将其分开,如果你想享受工作带给你完整的快乐,那就一定要接受工作这个整体,只有体会了完整的过程,才会让快乐的笑容更美。

“你需要一个不会渗漏的阀门,并且竭尽所能开发这样的阀门。但是现实世界给你提供的是渗漏的阀门,因而你必须做个决断,你到底能忍受多大程度的渗漏。”这是研发土星五号、实施第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科学家阿瑟·鲁道夫对“风险”概念的表述,但反过来,也可以认为是对工作并不完美的最佳注解。

卡耐基说:“事情的本身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决定我们感觉的是:我们对事情的反应方式。”工作是否会有成果,往往取决于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会激发我们在工作中的热忱;以抱怨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会消磨我们在工作中的激情。

工作是一个人的使命,坦然地接受工作的一切,除了益处和快乐,还有艰辛和忍耐。只想享受工作的益处和快乐的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人。他们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在不情愿的应付中完成工作,必然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更无法得到升职加薪的快乐。

那些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工作时却不能接受工作所带来的辛劳、枯燥的人;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那些不能任劳任怨满足客户要求,不想尽力超出客户期望提供服务的人;那些失去激情,任务完成得十分糟糕,总有一堆理由抛给上司的人;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人,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态度是不是出了问题。

每一份工作都蕴涵着无数个成长的机遇。任何一份工作都值得你认真对待,值得你去做好。我们一旦从事一项工作,就应当接受它的全部,并使自己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刚做旋车工的萨姆尔·沃克莱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是旋螺钉,看着那一大堆等待他去旋车的螺钉,萨姆尔·沃克莱牢骚满腹,心想自己干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来旋螺钉呢?他想过找老板调换工作,甚至想过辞职,但都行不通,最后寻思能不能找到一个积极的办法,使单调乏味的工作变得有趣起来。

于是,他和工友商量开展比赛,看谁做得快,工友和他颇有同感。这个办法果然有效,他们工作起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乏味了,而且效率也大为提高。不久,他们就被提拔到新的工作岗位。后来,沃克莱成了一家著名的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不要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应该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这样你才能为工作投入,甚至会为它痴迷,这时所有的困难都会变得容易起来,因为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快乐和享受。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人生也好,工作也罢,都是在不断改进自己的过程中前行,而完美的结果和完美的过程都是不存在的。既然没有一项工作是完美的,也没有一项工作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那么我们就应该让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去努力进取,这才是我们正确的态度。

用温和的态度面对工作的得失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一项工作中有得失是一种常态。也就是说,在一种正常的状态下,你不应该要求这些会避免。而应用温和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得失,尽可能维持原本感恩、喜乐、平安、反省的状态。

从很早开始,基恩·罗德伯瑞就一直梦想创作一部关于到太空旅行的科幻系列片。可是,他的这一想法却没有得到电视台的支持,电视台的人认为基恩的想法过于离奇,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基恩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始终坚定地认为高质量的科幻片肯定会受到美国电视观众的欢迎。为了得到电视台的支持,他从剧务开始做起,踏实地做好每一份交到他手里的工作,从不计较得失。他陆续参与制作了几部低成本的科幻电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电视台开始重新考虑他的想法。

如今,距离他的《星球之旅》首播已有30 多年了,这部片子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剧中的不少台词也正进入我们的日常用语。《星球之旅——未来人类》也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基恩· 罗德伯瑞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一个能够坦然面对挫折,承受工作中委屈的人,一定能顶住压力,在职场上取得卓越的成就。他们不是天生的强者,却是有着有优良品质的卓越者。他们从未将工作中的得失、委屈看做是一种痛苦,而是不断地调整、适应,为自己争取一个个可以成功的机遇。

每天的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工作上的得失和委屈。曾有过这样一个绝妙的比喻,企业好像是一棵大树,树上攀满了猴子。站在树上,左右看都是耳目,往下看都是猴子的笑脸,往上看都是猴子屁股。要想少看见屁股、多看见笑脸,唯有多往高处攀升。

但是,正如树杈的分布一样,在企业内,越到高处,可供盘踞的位置就越少。因此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恐怕一辈子只能是仰起笑脸看上头的屁股;碰到待人苛刻或脾气暴戾的老板,更不免要经常挨训受气。

当这些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显然,抱怨绝不是正确应对之道,它只会让自己的工作状态走向持续恶化。不过,有一些年轻气盛的朋友,在工作单位受了一点点委屈,就想不开、闹情绪,最终发展到辞职不干。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如果因为工作失当或绩效不彰,受到上司和同事的批评或者讽刺,对谁都是痛苦和可怕的体验。纵然如此,我们也不应将不满的情绪写在脸上,将工作当成自己的出气筒。

此时,不妨静下心来想想。或许,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情绪才会容易激动。这种激动不仅不能有助于工作,反而会让我们不快乐,厌弃工作。问题是,工作本身并没有任何可被责怪之处,你也“不是为了要生气而来公司的”。这样想,你就会在内心萌生出一种安详,在对待人和事情上分得更加理性和清晰。

毕竟,工作是你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而其他事情只是外部影响你的环境,只要你不受到影响,就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打造一份完美的工作。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有一位名叫艾伦的推销员,他很想当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从很早以前,他就认为自己具有推销的天赋,他也确信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个梦想。

在刚进入保险公司的时候,由于学历低,经验有限,艾伦常常受到同事们的讽刺和排挤。冷嘲热讽的话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时常会有到手的好任务,被别人抢先获取。不过,他并没有计较这些,相反,为了积累经验,他甘愿接受这些别人不愿意接受的任务,而目的仅仅是为了锻炼自己。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划分推销区域时,很多同事都向上司申请在市区附近工作,这样可以快点回家休息。而最终讨论的结果,是艾伦由来负责哪些距离远、人口少的区域。艾伦什么都没说,而是立即起程,尽管他知道,以前在这个区域还没有谁推销成功过。

但是,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你们等着瞧吧,我一定会成为明星推销员的!今天我会再次拜访那些顾客,我会售出比你们售出总和还多的保险单。”基于这种心态,艾伦回到那个街区,访问了每一个人,结果售出了66张新的事故保险单。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绩,而这个成绩也不断激励着他,让他最终成为了真正的明星推销员。

作为一名推销员,艾伦的表现是出色的,他在工作的委屈面前,没有自哀自怜,没有自暴自弃,相反,而是踏踏实实地工作,终于成了一名“金牌”推销员。他的经历也提醒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遇到的情况虽然不同,但都可能面临得失,经受委屈的。对于同样的问题,有的人消沉委靡,怨天尤人,有的人却能更加积极、更加正面地去处理。一味纠缠在这些小事上,只会消磨自己的时间,浪费原有的机会。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鼓励员工时说——在布满荆棘的道路尽头,等待你的会是美丽的花园。你们应当相信:目前所拥有的工作,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炼和考验。若能如此,你才能在得失和委屈面前依旧心存喜乐,高效工作。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一个人习惯用温和的态度面对得失和委屈,他身上的这种难得的品质和工作上优秀的业绩自然而然地会被凸显出来,也必然会受到公司和上司的肯定。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忍住一时的不顺必将会收获长远的发展。

第二节 工作是幸福的特殊体验

敢于“放开眼”,阳光洒满心间

明人陆绍珩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要敢于“放开眼”,而不向人间“浪皱眉”。“放开眼”和“浪皱眉”就是对人生两面的选择。你选择正面,你就能乐观自信地舒展眉头,面对一切;你选择背面,你就只能是眉头紧锁,郁郁寡欢,最终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在工作中,不同的心境带来不同的效果,如果是带着怨气工作,则会觉得事事不顺心,从而导致对工作失去应有的热情,最终将一事无成。如果是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那么你将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