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明白为什么奋斗:优秀员工要明白的28个本质问题
36518100000010

第10章 为什么要自动自发地去工作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为我工作的人,要具备成为合伙人的能力。如果他不具备这个条件,不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我是不会考虑给这样的年轻人机会的。”

事实上,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积极主动工作,就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使你在掌握实践机会的同时,能够为成果负起责任。树立为自己打工的职业理念,能够让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亮,培养出企业家的精神,创造出一番新的局面。

让主动成为习惯

在职场上,很多人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别人工作,工作得再多、再出色,得好处的还是老板,于我何益?”殊不知,主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格,只有主动的人才会得到赏识。自觉是一个人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当主动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把事情做好。让主动成为习惯,你将因此受益无穷。

所谓主动,就是在没有人要求你、强加于你的情况下,你能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成功的人很明白,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主动争取,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圆满完成。没有人能保证你成功,只有你自己;也没有人能阻挠你成功,只有你自己。

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成功大师侃侃而谈,却常常忽视他们默默无闻的“耕耘”。其实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累积,不论何种行业,要想攀上顶峰,通常都需要漫长时间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因此,许多公司都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能主动对待工作的人。工作主动的员工,会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像机器一样,按照别人的吩咐去机械地完成工作,而是能够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而没有主动意识的员工则墨守成规,裹足不前,凡事只求符合公司的规则。他们会告诉自己,老板没有让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又没有额外的奖励!显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

李洁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任设计师,常常要跑工地、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细节,异常辛苦,但她仍主动去做,毫无怨言。

虽然她是设计部唯一的一名女性,但她从不因此逃避强体力的工作。

有一次,老板安排她为一个客户做一个可行性的设计方案,时间只有3天。这是一件原本难以做好的事情。接到任务后,李洁看完现场就开始工作了。3天时间里,她都在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下度过。她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把这个方案弄好。她到处查资料,虚心向别人请教。

3天后,她把设计方案交给老板,得到了老板的肯定。因做事积极主动、工作认真,现在李洁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老板不但给她升了职,还给她涨了薪水。

后来,老板告诉她:“我知道给你的时间很紧,但我们必须尽快把设计方案做出来。如果当初你不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我可能会把你辞退。你表现得非常出色,我最欣赏你这种工作认真、积极主动的人!”

每个老板都喜欢积极主动、善解人意的员工,每个人也都愿意和这种人共事。如果你总能保持主动率先的工作精神,比自己分内的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多服务一点,你就能吸引老板的注意,得到加薪和升迁的机会。

养成了主动的工作习惯,就能掌握个人进取的精义。那些以无比的热情看待自己工作和事业的人,总能发掘出无穷的机会。相反,那些被动的人,只能永远等着别人给他安排任务,而且还要推脱搪塞,与此同时,他也推掉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

思考题:

思工作中,你会做一些没有报酬的分外事吗?

工你周边有默默无闻的主动耕耘者吗?

远离“职场机器人”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许多按钮式的员工。所谓“按钮式的员工”,是说这些人犹如“职场机器人”,完全是按照指令执行任务,没有自己的思想,领导输入一个命令,他才动一下,没有命令,他就会无所适从。然而我们毕竟不是机器人,如果我们的工作还不够主动,就必须想办法让自己实现从被动向主动的跨越。

作为老板,不可能给每一个人安排具体的工作,他的精力要用在思考企业发展的战略上面。他的战略一旦定下来,就需要制定工作规划,将战略落到实处,作为员工就应该保证这一点。

一般来说,老板也不会明确要求员工主动工作,但你应该牢牢记住企业对你的“终极期望”——老板聘你来是为了公司的最大利益而工作的,因此,无论老板在不在,你都应当提醒自己主动工作,自动自发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职场中有些人只在被人从后面催促时,才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大半辈子都在辛苦工作,却只能抱怨运气不佳。而养成主动工作、积极进取习惯的员工,命运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很容易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成功。

有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姑娘到城市打工,由于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于是选择了餐馆服务员这个职业。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不需要什么技能的职业,只要招待好客人就可以了。

许多人已经从事这个职业多年了,但很少有人会认真投入这个工作,因为这看起来实在没有什么需要投入的。

这个小姑娘恰恰相反,她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并且彻底将自己投入工作之中。一段时间以后,她不但能熟悉常来的客人,而且掌握了他们的口味,只要客人光顾,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她不但赢得了顾客的交口称赞,也为饭店增加了收益——她总是能够使顾客多点一两道菜,并且在别的服务员只照顾一桌客人的时候,她能够独自招待几桌的客人。

老板逐渐认识到其才能,要提拔她做店内主管,她却婉言谢绝了这个任命。原来,一位投资餐饮业的顾客看中了她的才干,准备投资与她合作,资金完全由对方投入,她负责管理和员工培训,并且投资方郑重承诺:她将获得新店25%的股份。

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的老板。

现代社会,许多公司都努力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能够自动自发工作的人,工作的主动性是员工的必备素质。事实是,无论趁机偷懒还是谨慎无奈地继续自己的工作,都不是正确的做事方法。被动地工作最多能够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的薪水,对一个称职的员工而言,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积极主动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总是在老板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获得你想要的成功。如果你能够做到的比老板期望的还要多,那么你就永远不用担心没有机会。在任何一个公司里,那些不必老板交代就自己找事做的员工,那些接到任务时不找借口的员工,那些永远也不问“怎么办”而是自己动手去克服困难的员工,那些主动请命为公司工作的员工,就是老板心目中最优秀的员工,在有升职机会时,老板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人。如果你现在还庸碌无为,如果你想获得成功,那么就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努力实现自己从被动向主动跨越。

思考题:

思要实现自己从被动向主动的跨越,最关键的是什么?

从你是按钮式的员工吗?

爱迪生与西西弗斯王

工作的态度有两种,我们可以从中任选其一。

第一种如爱迪生。他认为工作可以创造出生产力、乐趣以及满足感,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将从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二种如西西弗斯王。他被打入冥府后,每天必须推动庞大的巨石到山上去,一天过完之后,这块巨石又会自动掉落山谷。他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过程,日复一日都是艰辛、枯燥而且毫无意义的工作。

同样是工作,其结果的差别就在于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而如果在拟订合同时,你想的是一个几百万的订单;搜集资料、撰写标书时你想到的是招标会上的夺冠,你还会认为自己的工作周而复始、枯燥无味吗?

对工作的态度一旦改变,工作的处境也会随之改变。增强信念,丰富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置身于更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一定要记住,什么事都要努力去做。千万不要想着将所有的便宜占尽,这样做即使取得了成功,也必定是短暂的,很快就会失去。

小时候的富兰克林跟着父亲学习做牛脂蜡,过着一种特别单调的生活,整天忙着煮肥皂、割蜡烛灯芯、浇灌模型这样的活计。父亲在为自己拥有这门手艺而自豪的同时,也希望把富兰克林培养成接班人。

然而富兰克林并不以为然,他的脑海里充满了对蜡烛以外事物的兴趣,虽然他整日守着开水壶、灯芯和模子,心思却总是搁在别的上面,技艺自然毫无长进。

父亲渐渐看出儿子将来是不会成为造蜡烛的行家里手了,失望之余,他对大儿子说:“你把他带到你那印刷厂去吧,看来他这辈子蜡烛是做不好啦,或许还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印刷匠,再给他一个机会试试。”

富兰克林刚进印刷铺子时,以为这里的活并不比以前摆弄那些油腻模子有趣多少,但不久他有了重要发现,觉得印刷这活儿很重要,既可以从中学到文化知识,又可以让别人学到知识。

于是他逐渐喜欢上印刷,干起活来同以前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在劳动中,他尽一切机会学习各种知识,甚至想到将来有一天也成为作家,把自己的思想印成文字。

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外交家,同时还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富兰克林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以及他最后的成功得益于他不仅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并永远保持一种孜孜不卷、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正是在这种态度的激励下,他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应该牢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你所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所以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消极的思想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潜力,会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会让你放弃很多宝贵的机会,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永远无法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们都羡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但是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拥有这种天赋,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发现自我,自动自发,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果你已经想到了你在追求“自我实现”,如果你已经把你的想法在你所在的职位和从事的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上体现出来了,你会为你的热情本身所感动,你也也因此充满活力。

思考题:

思你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吗?

你薪水与理想哪个更容易激发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