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责任胜于能力2
36511900000014

第14章 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

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保证问责到底

使政府人员责任明确,是整个行政机关责任体系的基础,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从理论上讲,所谓职责,即职权与责任的统一,职权是落实责任的基础,责任是完成职权的必然需求。因此,没有人可以只享有职权,而不履行相应的责任;也没有人只承担责任,而不行使任何职权。对政府人员来说,有多大的职权,就必须承担多大的责任。

但理论通常会与现实生活有很大差距。所以,现实生活中就常常出现职大于责,职高于责,甚至有职无责,只行使职权而不承担责任等职与责不相符或者不相称的现象。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职权与责任的统一,就必须进行职责划分、进行责任定位,使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权、责,从而防止责任虚化,保证责任落实。

一位教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非洲一个国家因为今年耕地减少,加之气候不好,旱涝灾害严重,导致粮食产量锐减,降到平常的一半。假设你是这个国家农业部统计司的司长,出于对国内国际粮食市场稳定的考虑,你在向上级汇报的时候,会不会偷着改动这个数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改。答案一样,理由却各不相同。有的说这是国家大事,不能随便造假、说谎;还有人说这妨碍不到自己的利益,没必要说谎,万一被查出来,谁承担责任?

教授又接着说,如果农业部副部长看到这个数据后,觉得情况不妙。为此,副部长立刻和你谈话,叫你马上改。那么,这个时候你是改还是不改?

于是,同学们就又都变了,说应该改,因为政府人员的基本准则是服从上司的命令。

可是,副部长在资料改后不久,就把它交到了部长那儿,部长又交给了总理。总理一看,今年的收成不错嘛!于是就说今年不用进口粮食了。可是事情总有露馅的时候。很快,粮食减产的后果就在粮食市场上体现出来了。市场上,粮食价格三天两头地涨,今天一元钱,明天一元二角,半个月后就翻了一番。

粮食这样涨价,老百姓都感觉不对劲,可是政府却不闻不问,于是出现了恐慌,市场开始不稳定了,紧接着出现了通货膨胀。终于在无法控制的时候,总理知道了,急忙召开紧急会议,问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去调查。于是,调查组出动了。

这下,副部长可真着急了,找你想办法。那么,请问同学们,还能改回去吗?

同学们谁都不说话了。因为出了大事了,没人能负得起这么大的责任。

出现上述情况的关键是因为政府人员必须服从上司的命令,所以才导致最后的结果。

我国的《公务员法》强调:公务员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如果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这样一来,就明确了责任,增强了公务员的责任心,自然就会从根本上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

使政府人员责任明确,是整个行政机关责任体系的基础,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因为只有给政府人员明确的责任、明确的分工,他们才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之后我们才知道怎样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监督,或者等他们造成损失后,才能去追究他们的责任。

阅读思考:

1.读了文中的故事,你有何感想?如果让你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2.作为政府人员的你,在工作中,遇到过故事中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处理的?

“行政不作为”的背后是责任心的缺失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拿破仑,也没有天生的失败者。任何政府领导、工作人员,只要在其位谋其政,埋头苦干,实实在在地工作,就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避免不作为的情况发生。

责任,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来说,无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检验他们的执行力,也能够检验他们的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有成果。只有把责任落实了,把事情办好了,老百姓才会满意;如果做事不讲实际效果,只注重形式主义,只能说明他们缺乏责任意识,是不会受到老百姓欢迎的。

责任落实,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却很困难。需要政府人员把纸面上的任务变成实际的行动方案,需要他们把自身的责任转化为一项体现民意的优质工程。

正是因为一些政府人员不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我们来看看2007年震惊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

2007年,山西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山西洪洞县更是千夫所指之地,就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黑砖窑事件。2007年5月19日,河南电视台播出《罪恶的黑人之路》,由此山西黑砖窑事件曝光。在山西省部分地区很多无合法证照的小砖窑非法用工,利用黑恶势力拐骗农民工、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使用童工、故意伤害甚至致死,这些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被媒体曝光后,上至县政府领导干部,下至砖厂窑主,一干人等胆战心惊,补救措施更是一个比一个来得快:地方政府向被拐骗的民工道歉,砖厂窑主动将他们及时送返,山西省迅速开展“打击黑窑主,解救拐骗民工”专项行动,数百名被拐骗的民工被解救……

态度之积极、动作之迅速、成效之显著令人不得不佩服!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此事在引起舆论关注之前,山西地方相关部门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在长达两年时间里一丝一毫都没有觉察?这就是典型的“行政不作为”。

在事件之初,我们就不难推断,黑砖窑之所以能一步步做大,人道灾难之所以蔓延到今天这种地步,基层公权机构及其官员难逃干系。黑窑主们长期禁锢、虐待童工和智障者固然可恨,执法者散漫冷漠、公职者失职渎职没有责任感则更加可怕。

黑煤窑、黑砖窑在一些省份长期存在,不能不说和基层政府的麻木有关,和他们的价值观有关;管理不严,监控缺失者有之;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者有之;贪图私利,滥用职权者有之;“官砖勾结”,充当“保护伞”者有之。一定意义上讲,官员的失职渎职为黑砖窑提供了制造罪恶的空间,渎职泛滥成了黑砖窑日渐发展的温床。

总结起来,引发这些重大事件的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相关行政机关或个人不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而遭受损失的却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老百姓像是坐车的人,而政府人员则像司机,既要懂技术,还得认路,判断方向,把一车的人带好,别掉进沟里。所以,政府人员的责任更重,其影响带有社会性。正因为如此,任何政府领导、工作人员,都要在其位谋其政,埋头苦干,实实在在、尽职尽责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作为的情况发生,才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护。

阅读思考:

1.对山西黑砖窑事件,你了解多少?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谈谈你的看法。

2.你还知道其他因为政府人员缺乏责任心而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件吗?列举出来。

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战略决策的失误

任何人都知道,只要是决策一旦确定之后,就要规划,要投入人力、资金,最终的目的是要产生效益。不管是搞开发、抓生产这些大决策,还是修条路、盖间房这些小决策,关系的都是国计民生。只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事,就要慎之又慎,最怕的就是决策失误。

某省沿海的一个地级市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一棵千年古树正好处在设计路线上。为了避免古树被毁,只好绕开,仅为此一项,施工费用就要增加1000多万元。

虽然古树保存了下来,但这额外支出的1000多万元的费用实在有点“意外”,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前就没有看到古树的存在呢?

******同志曾说:我们国家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战略决策的失误。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也曾说,领导干部因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浪费,比装进个人腰包更严重。当然,这样说,不是说贪污受贿等腐败的危害不严重,而是说,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危害更加触目惊心。确实,如果我们细加剖析,就会发现,一些工程项目之所以令人匪夷所思,往往就是决策失误造成的,它给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审计署报告披露,2002年全国审计机关查出由于违规担保等决策失误,给国家造成了72.3亿元的损失;2004年,他们在对10家中央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这些企业转移挪用、贪污受贿等涉及经济犯罪的金额为16亿元,而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却高达145亿元,竟是9倍之多。2005年的审计报告又指出,当年1至11月,全国共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2900多亿元,揭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也达150多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损失浪费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

同时,据世界银行估计,从“七五”到“九五”的15年间,我国的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至5000亿元。

确实耐人寻味而又触目惊心!谁能承受得起如此沉重的“失误”?

任何人都知道,决策一旦确定之后,就要规划,要投入人力、资金,最终的目的是要产生效益。不管是搞开发、抓生产这些大决策,还是修条路、盖间房这些小决策,关系的都是国计民生。只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事,就要慎之又慎,最怕的就是决策失误。

但是,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损失,一般却很少有人关注,也懒得算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还对决策失误不以为意,常常以“权当交了一笔学费”而轻轻放过,很少去追究决策失误者的责任,更不要说提议赔偿了。

面对因决策失误导致的浪费和损失,我们不应该“心静如水”,对各种各样的决策失误,更不能一直“束手无策”下去。

令人欣慰的是,遏制这种现象的信号已经发出,并且日渐增强。2001年,深圳市出台了有关意见,指出:“领导干部因个人决策失误或工作过错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引咎辞职。”两年后,他们又开始实行“绩效审计”,从而引入了决策问责。其他如海南、重庆、上海、黑龙江等省市,都针对决策失误出台了相应的问责法规。审计署近年来也反复强调,今后将不断加强“绩效审计”,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也是更加着眼于检查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以及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由于政府官员决策失误,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或者给投资者造成财产损失的,以往一般都是对有关领导批评教育了事,大不了要求其“深刻检查”。现在,随着决策问责制的建立、健全,对决策失误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干部再也难辞其咎、难逃其责了。

决策问责制的建立、健全,对于防止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对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思考:

1.看了文中这些因为战略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事件,你有何感想?

2.据你所知,还有哪些由战略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损失?

尽职尽责,培育责任文化

责任的制定、分配、评价和监督是一门学问。如果你有强烈的责任心,你就能真正体会工作的意义;如果你有高度的责任感,你的事业自然与社会和谐共赢。

2002年的一天,位于武汉市中心的景明大楼的业主收到了一封来自英国的挂号信,信中写道:

景明大楼为本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设计的安全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2005年的一天,广州市市政部门也收到50多年前提供建造广州海珠桥钢材的英国企业的一封来信。信中说:

修建海珠桥的钢材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接近使用寿命,建议进行检测,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加固。

原来,海珠桥是1950年由广州市政府着手重建的,所使用的钢材是从当时英国的一座旧钢桥上拆卸下来的,所以就其寿命计算,估计快有100年了。

两封遥远的来信,让我们掂量出“责任”这两个字的分量。

岁月流逝,景明大楼当年的设计者、海珠大桥当年的材料供应商,恐怕现在已是退离工作岗位,或者是已经不在人世。然而,他们人离开了工作岗位,离开了人世,但其组织的责任却没有丢。这些公司的工作人员传承了这种责任感,依然在履行着他们神圣的责任。

这实际上是英国公司责任文化的体现。与这两家英国公司相比,我们的一些单位和部门,就缺少这种责任文化,以至于一些办事人员,遇事推诿搪塞,不敢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下面的这首《扯皮谣》,就是对这种不正常现象的讽刺:

扯皮,扯皮,扯皮,无休无止。多少事,从不急;你推我,我推你。甲让乙处理,乙叫丙合计,丙请丁斟酌,丁等甲审批……一份公文到处传,像个皮球来回踢。或当“研究员”,研究研究成惯例;或当“老推事”,能推就推不迟疑;或当“好拳师”,不慌不忙打“太极”;或当“收发室”,来文照转省力气。一万年,不太急,何必争朝夕。

要解决责任落实问题,必须反对这种遇事推诿搪塞的坏习惯,构建责任文化。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氛围,大家才能自然而然地富有责任感、责任心,才能随时随地都注意自己是不是尽到了责任。

责任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人人都需要学习的文化;既应该是我们对外在世界的客观要求,也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内在主观追求,更是我们人人都应该达到的要求;既是他律,也是自律;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尽责与否的区别。

所有的德行,包括为官之德、为师之德、行医之德、行艺之德,都必须以责任为前提,或以责任为载体,人类的理想、目标、道德、纪律……都只能通过履行责任体现出来。可以说,没有责任,就没有一切。

基于责任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责任心,必须把责任当做一门学问来学习,当做一种文化来传承!

阅读思考:

1.根据你的切身体会,谈一谈你对培育责任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你所在部门或机构建立责任文化了吗?

读后随笔

读完本章内容,作为企业管理者或政府人员的你,有什么感想?你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树立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如果没有,今后该如何改进呢?不妨把它们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对同一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与看法,和周围的同事交流一下你的感想,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把它们写在下面,让它们来指导你以后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