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八年(公元1875年),日本天皇下诏令全国的庶民都可以在名字上加冠姓氏,并凭姓氏向政府登记申请户籍。在此情形下,除了“佐藤”、“铃木”、“丰臣”、“北条”、“源氏”等当时赫赫有名的贵族外,其他二千七百万的贩夫走卒、升斗小民,大都是目不识丁,因此取姓氏大部分人只好就地取材了。
于是,地名、田名、身世、家系、职业、住所、屋号、工具,乃至动植物名称都成了选作姓氏的依据。
例如住在田地中间,取姓为“田中”,住在田地旁边,就取名为“田边”等。日本人也许对大自然有所偏爱,除“田中”、“田边”外,还有“田泽”、“本田”、“池田”、“武田”、“吉田”、“松田”等。
居住在山上的平民就以山为姓。如“大山”、“秋山”、“山本”、“小谷”、“冈村”、“松冈”、“川崎”、“宫崎”、“五十岚”等。
知识小链接:日本姓氏的类型
具体而言,日本的姓氏可分为14种类型:地名姓、国名姓、古姓、译音姓、氏姓、职业姓、特别称谓姓、略姓、信仰姓、佳称姓、复姓、间接称呼姓、外来姓及其他(器物、用具、建造、天体、屋号、商业、抽象用语等)。
阿拉伯姓氏的由来
阿拉伯人的名字大部分都很长,有的长达八九段,但一般说来是由三段组成。排列次序是自己的名字-父名-祖父名;也有两段组成的,即名字-父名,或名字-祖父名。
阿拉伯人的祖父名其实就相当于中国人的姓。对于普通阿拉伯人可以称其名,对于有社会地位的阿拉伯人则要称呼姓。如埃及已故总统萨达特的全名是: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穆罕默德是他本人名,安瓦尔是他的父名,萨达特是他祖父名,称呼他时,用他的姓萨达特。
阿拉伯人通常还会在本人名和父名之间加上“本”或“伊本”,意思是表示自己是某某人的儿子。如已故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侯赛因是本人名,塔拉勒是他的父名,伊本表示侯赛因是塔拉勒的儿子。
知识小链接:阿拉伯人名字的称号和用词
阿拉伯人名字前常带有一些称号,如:埃米尔为王子、亲王、酋长之意;苏丹为君主、国王之意;伊玛姆是清真寺领拜人之意;赛义德是先生、老爷之意;谢赫是长老、酋长、村长、族长之意。这些称号有的已转为人名。
阿文姓名用词,常具有一定含义。如:穆罕默德是借用******教创始人的名字;马哈茂德是受赞扬的意思;哈桑是好的意思;阿明意为忠诚的;萨利赫意为正直的……
第三节 文教科学
“哲学”的由来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一种学说,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和体系。“哲学”一词,是从古希腊语“爱智慧”翻译过来的。相传,古希腊有一个叫苏格拉底的人,他学识渊博,才智过人,大家都称他为“智者”。但是苏格拉底很谦虚,他说,我不是什么“智者”,而只是“智慧的爱好者”。从此,“爱智慧”就广为流传了。
在汉语中,“哲”字是“智慧”的意思,它和“学”字合在一起,就是“使人明智的学问”。
知识小链接:亚里士多德简介
当我们谈到古希腊哲学时,有三个连贯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一起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
尽管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的观点与柏拉图有很多不同之处。柏拉图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柏拉图相信我们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完美的“理念的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我们的感官而来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开创了之后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到今天依然存在,它们大多是教科书式的文献,很多甚至是亚里士多德学生的笔记。
在中世纪的早期,由于新柏拉图主义的盛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没有被翻译。但到了12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开始兴起,他的著作也被翻译成了各种欧洲文字,形成了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这种哲学后来成为了早期近代哲学家如伽利略和笛卡儿所批驳的对象。
图书的由来
图书,顾名思义,即有图之书。书中有插图,这在古代早已有之。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宫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已经开始在书籍中插入图画。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868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附图达240幅之多,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为图文并重。这样,世代相传下来,书籍就被称为图书了。
知识小链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的由来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始于1995年,目的是推动阅读和写作,宣扬跟阅读关系密切的版权意识。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因此,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图书馆的由来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
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大约在8000多年前就有了。美索不达米亚人曾用一种楔形棒在潮湿的泥书版上写字,当时写成的东西也就叫做“楔形文字作品”。他们把书版烤干,将其中的珍本放进泥套里保存起来。人们发现数以千计的这种书版,储存在宫殿、寺庙里,并且按照科目次序排列起来。这样的宫廷藏书机构就是最初的图书馆。
在古埃及,图书馆则建在神殿里,并由牧师管理。埃及人把东西写在莎草纸上,然后把纸卷放在带节的树枝上,放在箱子内或书架上。
古埃及最著名的一个图书馆,就是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它拥有几十万册藏书,几乎收藏了所有的希腊著作和一部分东方典籍。
首先想到要建立公共图书馆的是古罗马的统治者恺撒,他提出建立一个公共图书馆的系统的计划。因此,在恺撒之后,公共图书馆便成了罗马常设的设施之一。早在公元4世纪时,罗马就有二十八个图书馆了。
后来,图书馆变成了教堂和寺院的一部分。修道士们除了看书还抄书,因此多数的图书馆由于他们的努力而保存了下来。
在欧洲中世纪的末期,大教堂出现了,一些小的图书馆就造在教堂里面。这时候,高等学府也开始收集图书。
到了1400年,英国牛津大学开始筹建图书馆,它被命名为博德莱因图书馆。
在185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准许建立公共图书馆的法令,正是从那时起,图书馆到处都建立发展起来了。
知识小链接:我国图书馆的历史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可见,虽然没明载于典籍,但在周代以前就有了藏书这一举动了。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作“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中国开始有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大约是在光绪三十年(1904)以后。我国现在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于1910年开始筹建,1912年正式开放。
学校的由来
文字的诞生为专门教授知识的机构提供了条件。在当时,这种机构被称为“成均”。
到了夏代,出现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还有“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又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可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后来,人们专用塾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至今。
知识小链接:私塾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也就是古时候的学校。至今它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在蒙童教育阶段,私塾的教育原则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学生必须将先生要求朗读的书目全部背诵下来。此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会打手心或者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等。
教师节的由来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农历孔子生日)。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知识小链接:国外的教师节
葡萄牙:教师节是每年的5月18日。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
美国: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的。
波兰:每年10月14日为国家教育日和教师节。
法国:教师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
俄罗斯: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
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
德国: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各地开展尊师敬师活动。
朝鲜:为纪念金日成1977年9月5日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印度: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儿童节同时定为印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蒙古:从1967年起,把每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教师日。
义务教育的由来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
工业革命后,义务教育发挥着使人们掌握工业知识的任务,义务教育的时间也由最早的3个月至6个月,发展到6年,直至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9年。
知识小链接: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
清朝末期,欧美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大都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清政府某些官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在20世纪初草拟清廷有关文件时使用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这样的词语。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旧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并在全国推行过的学校教育体系。
旧中国正式提出试办义务教育是1911年。该年7、8月,清政府学部派人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教育会议,会议议决了《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等文件。本案明确规定以四年为义务教育期,并提出了试办义务教育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