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
36509500000036

第36章 职务称谓(1)

第一节 人物称谓

“太太”的由来

汉哀帝时,“太太”用于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到后来,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明代时被称为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凡士大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属、中丞以上的官职才配称太太。清朝的人,则习惯叫家庭主妇为太太,不过大都是婢仆这样称呼女主人。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使用极为频繁,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我国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侨胞的回国归乡,“太太”的称谓成为人们对朋友间已婚女子的敬称。

知识小链接:夫人的由来

夫人,源于《礼记·曲礼》“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句。先秦时,诸侯的妻子、帝王的妃子均称夫人。由于夫人之称含有尊贵之意,故现泛用对已婚女性的专称。

“妻子”的由来

“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指所有男子的配偶。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后来,“妻”才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

知识小链接:“丈夫”的由来

以前,在我国一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身高是否够一丈。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保护自己抵御强人的抢婚。因此,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老公”、“老婆”的由来

关于“老公”、“老婆”称谓的由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一个名叫麦爱新的名士,他嫌弃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再纳新欢的想法,并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妻子看到后,从中读出了丈夫弃老纳新的念头,于是便提笔续了一副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这副下联,以“禾稻”对“老藕”,不但工整贴切,还新颖通俗。并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敏捷才思和拳拳爱心打动,便放弃了纳妾的念头。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不忘旧情,乃挥笔写道:“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挥笔写道:“老婆一片婆心。”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由此诞生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

知识小链接:爱人的由来

现代人常用爱人来称谓自己的配偶,这一称呼来源于英国。位于苏格兰达姆弗利的斯威特哈特寺院赋予了英语单词“Sweet Heart”以“爱人”之意。斯威特哈特寺院是由1296年去世的巴纳德城堡领主约翰·巴里奥尔之妻德鲍吉拉夫人修建的。德鲍吉拉夫人与丈夫二人十分恩爱,丈夫死后,她将丈夫的尸体安葬,但将丈夫的心脏熏香后装在了象牙盒里带在身边,常常谓之曰:“我最可爱的心,不会说话的伙伴。”就这样佩带了一生。临终前,她留下遗嘱:“如果我死了,为了让两颗联结着的心永远在一起,请将我丈夫的心脏放在我的胸上一起埋葬。”她早在生前就选好了墓地,并建立一座寺院,用拉丁语命名为多维尔凯科尔(甜蜜的心)。后来,在英文中习惯地称之为斯威特哈特寺院。她去世后不久,“斯威特哈特”一词即被作为“爱人”的同义语,被人们广泛使用,这让人们不断联想起那段忠贞不渝的爱情。

“两口子”的由来

据说,乾隆年间,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二人一见钟情,诗词书信,夜夜往来。

石万仓是个酗酒成性的家伙。某日,石万仓因饮酒过度,不幸酒精中毒身亡。石家人怀疑石万仓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于是告到县衙门,说曾素箴因偷奸谋杀亲夫。

县官接状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张继贤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为死罪,从县府押到京城。

一次,乾隆亲临刑部,偶然查阅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不凡,顿生怜才之心,当即朱批于卷:“继贤不贤,清贞不贞,不贤不贞,宜当发配。”发配到哪里呢?乾隆颇费迟疑,忽而有了:“流张卧虎口,放曾黑风口。‘两口’离开,自可非礼勿言、勿视、勿动矣!”

张继贤、曾素箴二人虽然双双冤入大牢,但是情却始终未断。这次获皇帝恩准发配到“两口”后,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时常互往互来,甚是自由。他们这样来往于卧虎口与黑风口,被人们称为“两口子”。

故事流传开来,人们遂将恩爱夫妻称为“两口子”。

知识小链接:“相濡以沫”的出处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庄子说明人的生死有如日夜交替一般,自然而然,所以理想的生活并非刻意能追求的。我们往往以为和人亲密相处、苦难相助,就是理想。但是哪里知道那就像离了水来到陆地的鱼儿一样,为了存活,相互用口沫来润湿对方,虽然好像很亲密,却怎么样也不如当初在水中互相不认识时的快乐。后人将“相濡以沫”从原文摘出,用来比喻同处于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丈人”的由来

在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然而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做“舅”或“妇翁”。而“丈人”是对上了岁数的男子的尊称。

据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记载:“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朝人《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以为证,以为“丈人”的说法开始于此。

其实,“丈人”的称谓出现得还要早些。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董承是献帝刘协的表叔,亲上加亲,女儿给刘协做了“贵人”。裴松之注释上边这句话时写道:“(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知识小链接:“丈人”又称为“泰山”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一次唐玄宗前往泰山封禅,整个仪式由宰相张说主持。到达泰山后,唐玄宗下圣旨,将所有跟随封禅的官员加官一品。张说假公济私,竟将自己的女婿郑镒连升了四品,使郑镒从九品小官骤然升到五品。

唐玄宗得知此事后,责问张说,张说无言以对。这时,玄宗身边的弄臣黄幡绰插科打诨,说:“郑镒能升官,都是泰山的功劳啊。”从此,人们便将“丈人”称为“泰山”。

“先生”的由来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里“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中“先生坐,何至于此”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

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现在,妻子多称自家丈夫为“先生”,对别的妇女的丈夫也叫“先生”。

有时候,先生也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德高望重的女性也有被称为先生的,比如“宋庆龄先生”。

知识小链接:“教师”一词的由来

教师的称谓,最早见于我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即教国子的官员。“师”原来是商、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的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弟子,开办了“国学”,有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把“教师”一词定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结发夫妻”的由来

“结发夫妻”的说法源于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皇帝在登基的前一夜,担心自己的胡子太短会被众臣瞧不起(在古代,胡须的长短被认为是男子才学和胆识的重要标志)而无法入眠。身边的娘娘计上心来,她剪下自己的头发,小心翼翼地接在皇帝的胡须上,一夜的工夫使短胡子变成长胡子。

次日皇帝登基时,手捋胡须,踌躇满志地接受众臣朝拜,好不威风!众臣见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无不惊叹“乃真命天子也”!于是,娘娘剪发接皇帝胡须的故事为世人称颂。后来人们用“结发夫妻”来表达互助互爱的夫妻间的深挚情感。

知识小链接:“结发”的由来

古语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是相当重视头发的,而从“三千烦恼丝”一句中不难看出世间千丝万缕纠缠不休的关系仿佛都与头发有关。事实上,自古以来,头发一直就是爱情的象征,尤其对于女子而言,头发的散与结可来不得半点随便,为人女者,不可挽髻;为人妻者,不可散发。据说,妻子的发髻,只有做丈夫的才能有资格解开,而古人洞房花烛之夜时,男女双方会各取一撮长发相互缠结以誓爱情永恒,此即为“结发”的由来。

“丫头”的由来

古代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成为婢女的称呼。宋代王洋在《弋阳道中题丫头岩》诗中写道:“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可能由于“丫头”称呼流行于吴地,北方人不明白,所以王洋写诗为注。从此以后,“丫头”称呼广泛流行,直至现在有的地区仍在沿用此说。

知识小链接:什么是弄璋弄瓦

弄璋弄瓦的典故出自《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及“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思是生了儿子,就给他一块璋玩。璋,古代的玉器名。顶端作斜锐角形。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生了女儿,给她瓦玩。瓦,古代称纺锤。给女儿瓦玩,有希望她将来能任女工之意。所以,弄璋指的是生了儿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儿。

“马大哈”的由来

“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草率办事之人,其实这个词是20世纪50年代由天津市的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

50年代那段《买猴子》的相声,曾风靡全国。故事说有个叫“马大哈”的人,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出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他却写成了“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

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就批准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盲从惯了,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闹出了一连串令人捧腹不已的大笑话。先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采购猴子,虽然觉得“采购单很离奇”,但是仍到处买猴子交货,最后把猴子都运回来了,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

这段相声使“马大哈”一词由此诞生,迅速传遍全国。

知识小链接:“马虎”的由来

相传,古时有个画家,喜欢画虎。一次,他刚画了一个虎头,有位朋友请他画匹马,画家顺手,在虎头下面添上了马身。朋友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答曰:“管它是什么,马马虎虎!”朋友生气地走了。

画家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他的大孩子问道:“爸爸,上面画的是什么呀?”画家漫不经心地答道:“是马。”二孩子见了也问他,画家又随口说道:“是虎。”两个孩子于是马虎不辨。一天,大孩子遇上老虎,以为是马,想骑它,结果被虎吃掉;老二遇到一匹马,却当作是虎,于是放箭射死了马。因此,人们便送给画家一个外号“马虎先生”。

“桃李”的由来

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人。后来不幸丢了官,一个人跑到北京,遇见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忘恩负义,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如果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不仅夏天可以在树下纳凉休息,而且秋天还能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不但夏天时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且秋天它长出来的刺还会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知识小链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西汉时候,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70多次仗,战功赫赫,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平常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