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
36507000000015

第15章 小中见大,体现精神(4)

他的行为使我震动。作为一个职业演说家,不管是在客户服务还是一般的业务中,我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并指出服务质量上的问题。但要找到优秀的例予,甚至是稍堪称许的,都要困难得多。但弗雷德却是一个金光灿灿的例子,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正该如此,他为所有渴望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树立了榜样。

邮差成千上万,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它只是“一份工作”;对于某些人,它可能是一个让人喜欢的职业;但只对少数几个弗雷德,送信才成为一件使命。马克·桑布恩先生曾如是说。

解读弗雷德,解读快乐,在寻找和发现身边的弗雷德的同时,学习如何做一个弗雷德,就可能完成杰出的工作,也意味着成为一个杰出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

弗雷德用自己的行为改变了世人对邮差这项工作的看法,也改变了许多从事这类平凡工作的人对自己的认识。以至于许多年来,弗雷德的故事在美国传播得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从邮差弗雷德那里得到启示。无论是在全球顶尖的大公司,还是在一些正在成长的中小企业,邮差弗雷德已经成为创新服务和增值服务的代名词,企业每年都设立“弗雷德奖”,专门鼓励那些在服务、创新和尽责上具有同样精神的员工。

对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思维并急切行进在市场经济道路上的中国企业来说,提高各个层面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增值服务能力已经迫在眉睫,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为此苦恼不已,因为大家似乎还找不到一个适合的方法来激发自己和身边的同事去挖掘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也就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和员工个人的目标追求与进步。也许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没有被认知而无所为,也许每个人都需要旁人的点拨才能顿悟而有所为。邮差弗雷德的故事恰巧从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中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找出卓越的感觉,普通的工作一样可以实现从平凡到杰出的跨越。

也许,我们许多人可能都抱怨过自己因缺少资源而失去前进的动力,但当你看完邮差弗雷德的故事,你就会发现,其实你什么也不缺,惟一没有找到的是自信。作为邮差,弗雷德拥有什么资源?一套蓝色的工服,一只布口袋,就这些!他走街串巷为人送信,口袋里装满了邮件,脑袋里装满了想像。正是这些想像使他能为顾客创造价值,这并没有让他多花一块钱。他只是比大多数邮递员用心多一点,创造性多一点。

感动一个民族的“小人物”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生成就奖”。在素来都把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的日本人心目中,这是一项人人都梦寐以求却又高不可攀的至高荣誉。在日本,有无数的社会精英博学人士一辈子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最终获得这项大奖。但最近一届的“终生成就奖”,却在举国上下的期盼和瞩目中,出人意料地颁发给了一位名叫清水龟之助的小人物。

清水龟之助是东京一名普通的邮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式各样的邮件快速而准确地投送到每一个相关的家庭。与那些长期从事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快速发展的高尖端科技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相比,清水龟之助所从事的工作,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事。然而,就是这位长期从事着如此平淡无奇的邮差工作的清水龟之助,却无可争议地获得了这项殊荣。

在他从事邮差工作的整整25年中,清水龟之助的工作态度始终和他到职第一天的那种认真和投入没有什么两样。在不算短暂的25年中,他从未有过请假、迟到、早退、脱岗等任何不良情况。而且他所经手投递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地冻天寒,甚至在大地震的灾难当中,他都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把邮件投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清水龟之助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把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工作,铸造成了一项伟大无比的成裁呢?清水龟之助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是快乐,我从我所从事的工作中,感受了无穷的快乐。”

清水龟之助说,他喜欢看到人们在接获远方的亲友捎来的讯息时,脸上出现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而欣喜的表情。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竟然能够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心灵安慰和精神快乐,这使他感到更大的欣慰和快乐,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工作神圣而有意义。他说,即使再恶劣的天气,再危险的境况,也无法阻止我一定要将邮件送达的决心。

正是这种快乐的力量,支持清水龟之助完成了这项伟大的成就;也正是这种在极其平凡的工作中能够感受到生活快乐的精神,感动了这个轻易不会被感动的民族。

快乐是人类最神圣的情感需求,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它,并且有义务在生活的每时每处创造它,传播它。

一家信誉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三人脱颖而出,老板让她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孩长得都如花一样美丽,一个曾经在花店插过花、卖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余下一人只是一个待业青年。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老板要让她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为应聘,心中窃喜,毕竟插花、卖花对于她来说是轻车熟路。每次一见顾客进来,她就不停地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花,几乎每一个人进花店,她都能说得让人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经营花店,她充分发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艺术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联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花枝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她的聪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青年经营起花店,则有点放不开手脚,然而她置身于花丛中的微笑简直就是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扔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小学生,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软语“鲜花送人,余香留己。”这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店讲的,也像为买花人讲的,简直是一句心灵默契的心语……尽管女孩努力地珍惜着她一周的经营时间,但她的成绩比前两个女孩相差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然留下了那个待业女孩。人们不解——为何老板放弃能为他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这个外行的待业女孩?

老板如是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只是有限的。用如花的心情去挣钱才是无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可如花的心情不是学来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德以及情趣爱好、艺术修养。懂得用如花的心情去经营人生,给身边的每个人传递快乐的同时,你才能真正快乐地生活。

善于在一件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快乐的氛围,对别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量。

有一次,英国游客杰克到美国观光,导游说西雅图有个很特殊的鱼市场,在那里买鱼是一种享受。和杰克同行的朋友听了,都觉得好奇。

那天,天气不是很好,但杰克发现市场并非鱼腥味刺鼻,迎面而来的是鱼贩们欢快的笑声。他们面带笑容,像合作无间的棒球队员,让冰冻的鱼像棒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大家互相唱和:“啊,5条鳍盆飞明尼苏达去了。”“8只蜂蟹飞到堪萨斯。”这是多么和谐的生活,充满乐趣和欢笑。

杰克问当地的鱼贩:“你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为什么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