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领导手册
36506300000023

第23章 中层领导沟通的基础

沟通对组织、对个人,尤其是中层领导的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管理学上有一种说法,管理就是沟通,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或改善。作为中层领导来说,什么能力是最重要的呢?很多管理学家和大企业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一个相同的答案:沟通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层领导,沟通能力应占80%,而其他能力只占20%。没有经过有关培训的中层领导,普遍缺乏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中层领导需发现并重视沟通的重要作用,将培养自己的沟通意识和提高沟通技能上升到战略高度来加强,才能够进步得更快,企业才能够发展得更顺畅、更高效。

沟通实质上是通过信息和思想的交流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并且依靠认识的一致使行动协调,使企业组织的人员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为企业组织的目标共同努力。

沟通与协调是形成团队精神的必要条件。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认识和意见不一致是经常的事,彼此产生误会、猜疑甚至成见也是时有所见,因而沟通工作也是经常的、大量的。而情理管理则强调“以理服人”,即通过理智的沟通和行动来消除误会、猜疑,以便全体员工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在行动中协调一致,而不是在“内耗中浪费企业的人力资本”。

与人沟通,与己方便

作为中层领导,如果解决不好公司的人际交往问题,就会产生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可能大,也可能小,但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工作,搞出许多矛盾。

中层领导作为下属直接面对的权力化身,不要以为你就是龙头老大,应该在刚柔兼济之间,不要轻易地发挥你的权力作用,更不要在权力的陶醉中失去理智和自我。否则,你会被另外的权力和民意打垮。掌权之要诀在于让别人尊重你的权力,而不是嫉妒和嘀咕你的权力。

权力是带有强制性的手段,但是在掌权时切忌失去理智,这是中层领导必须牢记的要点。美国管理学家卡特·本雅克说:“永远做一个理智型的掌权者,才能长久地把握权力的时间。”中层领导要掌好权力,必须学会控制自己、把握自己,针对下属的个性适法行权,这样才能做到行之有效。

傲慢型的中层领导要改变形象,必须多和下属沟通,让下属知道你并不像他想像中的那么傲慢,不可接近。

有言是:“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故此在这个重视沟通的时代里,一位好的新领导最需要磨炼的沟通技巧是什么呢?

我们的答案是:善用身体语言表达自我,洞悉对方。

“沟通”也许是管理类书籍里最常用的一个词,但也是领导者笃行最差的行动。一项研究显示出,人们多半要花上80%的时间,用在说话、倾听、阅读或书面表达等意见沟通行为上。但这只是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而已!像其他举止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也算得上是一种意见沟通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无声的沟通”。

改进有声语言和书面沟通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中层领导在沟通上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在于如何说得更好,而在于如何从互动过程中,真正抓住对方内心的真意。你想做一位好中层领导的话,现在最迫切要学习的是如何解读身体语言、掌握身体语言,以及活用身体语言,而非说话技巧。简单地说,懂得解读身体语言,你将会在沟通时惊奇地发现:“喔!原来你的真正想法是……”“啊!他担忧的不是这个,而是关心……”这样就能洞悉对方真正的想法,做好沟通工作。

有证据显示:人类平均一天只说11分钟的话,其余99%的时间,都在和他人进行身体语言的“无声的沟通”。

在社交场合的谈话中,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是靠语言在传递,其余三分之二是由无声的身体语言来传递的。你有同感吗?

至于在较正式的工作沟通场合时,身体语言的表达至少也不会低于50%的比例。总之,沟通在重视口语表示之外,更要懂得用身体语言去沟通的技巧。

“要达到上乘交际沟通,除了要具备说话的技巧之外,眼神、个性、人缘还有你够不够坦诚,都是基本的要素。”沟通训练专家德鲁克在《沟通艺术》一书中,明确点出了身体语言散发的信息,也是沟通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此,当你和别人沟通时,千万要留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否则,就算你口头已传达了正确的信息,也无法将自己所要传达的信息全部准确送出。

身体语言有强化口语说服力的功能。懂得如何利用肢体的辅助,进一步表现你更真切的情意,将使你的沟通技巧更上一层楼。

当然,一位优秀的中层领导会在沟通时,相当注意对方的眼神、手势,洞悉他们的神态与动作。通过仔细的观察,并加以解析对方心中的真实想法,如果做不到的话,还是很难达到真正沟通效果的。

你希望学会如何洞悉对方心中的想法吗?你希望通过无声的沟通增强你的影响力吗?我建议你:选一本有关身体语言的参考书好好研究一下,当然你也可以花点钱去参观有关介绍这方面的研讨会。

一位中层领导因沟通能力不足所遭遇的麻烦,与欠缺其他能力所遭遇的麻烦会一样多,甚至可能更多。因此,如何改善人际沟通的能力,发挥潜能,已成为终身学习必修的一门学问了。不解决这个问题,要办好公司,恐怕就会遇到许多人为的障碍。

沟通的作用

在部门的工作中,尤其需要中层领导者有效沟通。在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无论是计划、组织、指挥、决策、协调、激励、控制,无不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技能。沟通能力已成为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掌握沟通技巧,对于中层领导来说,是一项为了工作而必须具备的技巧。良好的沟通管理可以让团队同心协力,才可以创造出竞争优势与营业绩效。可以说,一个组织有了有效的沟通就有了成功的保证。

企业与员工保持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迅速解决生活经营方面的问题,还能充分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重视。员工也可借此了解企业内部有关政策以及生产、经营、管理、业务、培训、发展等状况,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依令行事的雇员。从而使员工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与发展理念,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开放的、双向的沟通,还能够增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理解、尊重和感情的交流,让员工产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奋斗精神,努力为企业多做贡献。

一般来说,沟通可以形成一个健全、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使企业内部的各个成员做到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传递给适当的人,这就直接为企业组织广纳贤言、听取正确意见以更好地做出决策提供了可能或基础。

具体地说,沟通的作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沟通是联络情感的基础

在企业组织各成员之间,特别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有效地沟通往往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团体内人际关系如何,主要是由沟通的水平、态度和方式来决定的。例如,我们说人际关系融洽,主要是指彼此很了解,有感情,配合默契,这要依赖沟通。一个领导者的作风好,深入基层,虚心听取大家意见,关心大家疾苦,这就是沟通。所以沟通是一个领导者的重要任务,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二、沟通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

企业、组织的决策即企业组织的重大经营方针,这是相对于日常生产管理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它是决定企业组织成败的关键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呢?这其中沟通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决策过程中无论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认定、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比较,都需要组织内外、国内外市场、技术、价格、资源、人才和士气等有关的情报。事实证明,许多决策的失误,都是由于资料不全、沟通不畅造成的。因此,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三、沟通是统一思想行动的工具

当组织上做出某一项决策或制定某一项新的政策时,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利益不同、掌握信息的多少不同、知识经验不同,因而组织成员对决策和政策的态度是不可能一样的。为了使人们能够理解并愿意执行这些决策,就必须实行充分而有效的沟通——交换意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并统一行动以达到组织目标。所以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协调一致的行动,也不可能达到组织目标。

语言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人们用语言进行沟通,通过语言把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情报、知识等传递给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传递的方式或是口头的或是书面的),为了使传递达到传递者所希望的结果,传递者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试联系领导的沟通的实际,举其大略言之。

其一,主题要明确。主题是语言表达的中心意思。领导者的沟通一般是比较正式的沟通,因此,尤其要坚持这一原则。古人把写文章比作用兵,主题犹如将帅,语言好比兵卒,语言受主题的支配,就好似兵卒爱将帅的指挥。没有将帅的军队,必定不战自溃。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明确的主题,即使词藻华丽,也是失败的作品,不仅写文章要有主题,即使是开会、演讲,甚至比较正规的交谈,也应该有明确的主题。没有主题,交流不能深入,谈者、听者只感受到一大批支离破碎的语言刺激,起不到沟通的效果。当然,在一些非正式沟通的场合,思想可以放开一些,形式可以活泼一些,这样有利于缩短沟通双方的距离,有利于打开对方的心扉。沟通要做到主题明确,这不是一项时新的要求,但却是一个难于达到的境界。

其二,语言要准确。语言要准确主要是指谴词造句不要模棱两可,拖泥带水,似是而非。在沟通中要避免使用晦涩的词语,虚无飘渺的语言,不恰当的比喻,不准确的概念等。造成语言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语言修养方面的问题,沟通者词汇量不多,表达能力差,语不得体,词不达意,因而影响沟通;二是文风方面的原因,沟通者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言不由衷,以艰深文浅陋,以俗滥作铅华,无一字出于肺腑,无片语来自真诚。亚里士多德说:“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反过来说,没有好的文风必然影响用词的准确。从表达技巧上讲,为了使语言表现准确,要把握好“繁”与“简”的关系,“繁”是多而曲,“简”是少而直,沟通“以其所知哈所不知”,有时要多方设喻,才能使人明白,所以不得不“繁”,有时截断众流,无须巧言,所以不得不“简”。无论“繁”与“简”,都要恰到好处。从表现的角度说,力求“言简意周”,所谓“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具”。从接受的角度说,务必使接受者易于明白,疑窦全消。英国管理学者约翰·阿代尔对“简洁”和“简单化”作了区分,他说:“简单而不是过分简单化地谈论困难的题目,这是一个能打动听众的讲话者的标准。”善于表达的人片语明理,而不善于表达的人,可能拐弯抹角,空洞无物,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为了使语言表达准确,还必须注意“平易”的问题,“平易”以一般人的接受水平为标志,“平易”不等于庸俗,“平易”要力戒陈言腐语和套话行话。用“平易”的语言沟通,不仅易做到准确,而且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其三,表达要生动。饶有趣味、富于魅力的讲话或文章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和推理的生动性,都与它们使我们把握新思想的速度成正比例”。人们都希望听生动的讲话,读描写生动的文章,但生动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使讲话或文章生动呢?这里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把生动的表达与油腔滑调区别开来,油腔滑调即我们常说的“耍贫嘴”,“卖弄小聪明”。生动的价值在于表达出了内心灼热的情感,表达了理性的深度,这些是使讲话或文章引起人们共鸣的根源。生动也与表达的高超技巧有关,形象思维似乎仅仅是艺术家的天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语言沟通不是讲故事,但巧妙地编织生动的形象,事实证明有利于说明问题,打动人心。语言表达的自然也是生动的一个来源,语言的自然的表达把人带进一种逸趣横生的世界,一个没有任何人工斧凿痕迹的自然王国,我们在那里体验到一种不平常的气氛,一种真正的纯朴和完美。此外,我们还要提出“幽默”,“幽默”是另一种类型的生动表现,古人讲的所渭“谈言微中”其实就是幽默。幽默为语言表达增强了活力,并且在许多特殊场合,幽默对消除沟通双方的隔阂,缓和沟通环境的紧张气氛,都有着不可小看的影响。因此,善于沟通的人总是多少带有一些幽默品性的人,不会幽默会给沟通带来不利。

以上三点是中层领导者在语言沟通中必须努力做到的,不过,运用语言的技巧,要注意具体的环境和对象,语言的各种技巧的运用,也是一种技巧。要使语言技巧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需要长期的实践锻炼,所以语言技巧归根结底是一种语言实践的问题。

沟通的禁忌

下列是一些沟通的禁忌,权位愈高的人愈容易不自觉地触犯这些禁忌,请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这些举止。

一、只想到要别人听您的

的确,在很多方面中层领导的看法、远见胜过大多数的部属,因此嘴上是说要和部属沟通,心里只想部属赶快听命行事。这种中层领导抱着预设的立场,在已有定见的状态下沟通,虽然部属基于职权的关系,必须听您的,可是您做的沟通行为却无法激起部属的合作意愿,也无法真正地体认部属的想法。这只是拿沟通当幌子,久了之后,部属必将虚与委蛇,不会真正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不良的口头禅

例如,“你不懂……”“这个没有人比我清楚……”“您有问题……”“废话少说……”“笨蛋……”

三、用威胁的语句

威胁的语句,一定让人反感,使沟通倒退。常见的威胁用语如“你最好这样……否则……”“我只给你两个选择……”“如果您不能……就别怪我要……”

四、易受干扰的环境

中层领导大都很忙,因此若需和部属进行深度沟通时,要留意沟通的场所。例如,某位部属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感到彷徨,和中层领导约了时间,就这个问题沟通,中层领导请他进了办公室,部属慎重地讲着自己的彷徨,但不时有人进办公室提醒主管要开会,公文要盖章,这时,电话铃又响起了……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沟通是很难达到沟通效果的。

五、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沟通是要清楚地让对方了解您的意见,虽然专业术语能正确地表达一个定义完整的概念,但前提是沟通的对象也能明确地知道专业术语的含义,否则您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将是不完整的,无法让人充分了解。

六、不时地夹杂外文

有些中层领导与人沟通时,不时掺杂着一些英文或日文,以表达一些情绪上的用语或加强语气。除非您的对象很熟悉这些用语所代表的特别意义,否则您的沟通对象是无法感受到您的原意的。

七、忽略了确认不了解的信息

您有责任用清晰明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样地,您也有义务确定自己能充分了解对方传达的任何信息,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懂装懂,这样的沟通,将来一定会产生许多误会。

八、只听自己想要听的

只听一些和自己立场一致的话,无意识地忽视对方一些其他的意见,而无法掌握对方全部的意思。

这些沟通的禁忌,任何人都会不时地触犯。您与部属沟通前,不妨先再浏览一遍,警惕自己,沟通完后再反省一下,刚才的沟通是否又不知不觉地触犯了这些禁忌。

沟通中的态度

著名的企业家洛伊·西逊说过:“在从业生涯中,我一直秉持着三个步骤:①健全的人际关系。企业的运转无异于带动人群作业,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无法有效地去作业。②谦逊。我并不是一味地奉承卑屈,而是适度地谦虚,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必须心存谦恭,随时增长见闻。③如果你能以幽默的素质来调和且达到以上两点,任何事务都已尽在你的掌握之中。”

洛伊·西逊话的实质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学会用谦逊、幽默的态度去与人交往,那么,我们将会赢得他人的肯定与尊重。作为中层领导,向员工传达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而在上情下达的过程中,态度又显得非常重要。

一、微笑,成功交流的第一步

喜欢笑脸常开的人还是喜欢板着面孔,面无表情的人呢?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前者,既是如此,身为主管为什么不投大家之所“好”,充分利用微笑这一武器帮助自己进行管理工作呢?在现实生活中,微笑是组织良好的人际关系,调解多种矛盾的润滑剂。微笑就如同阳光,它能给你的员工带来温暖,使他们对你产生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它能缩短你与员工彼此间的距离,产生心理上的相容性。

如果中层领导能经常对员工抱以友好的微笑,那么你下指示、发命令等向员工传达信息将会变得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幽默,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幽默是一门社会交往的艺术,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身为一名中层领导,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幽默,它将使你的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幽默还可以帮你摆脱尴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幽默的言语总是比枯燥无味的对白来得更有趣些,它能让你更好地把握与上司、员工、顾客的人际关系,在与员工同聚同乐的组织生活中,在生意场上,中层领导人员得体的服饰,落落大方的举止,幽默而又不失犀利的言谈将会使你无往而不胜。

三、作指示,下命令的技巧

什么时候应该口头传递信息,什么时候应该把信息写在书面上?大多数场合下,这取决于信息的重要程度,取决于主管有多少时间,以及是否需要记录。有时候可以在口头表达信息之后,书面阐述一次。面对面讨论是上情下达的最好方法。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通电话不仅是从口头把信息发了出去,而且应该抑扬顿挫地讲。有时候在电话中可以听出说话人对某一项目的态度是热心还是失望,电话中也可以表达和解释感情。而中层领导亲口传递信息还能增强信息紧迫性的力度。有时候你不宜把事情写下来,因为书面表达会减少你的选择机会和灵活性。但大多数时候提供书面指示是必不可少的。当几个人需要知道指示或按指示行动时,当某一些法律要求必须加以满足时,当你要使员工的事务正规化或起草一份合同时,或者当你要做出精确的指示时,你一定要准备好书面参考材料。

有些中层领导能说会道,但文笔较差。如果某个想法在你脑海中还较模糊,你就不可能写清楚。当你难以把事情表达成文字时,就停下笔来好好想一想,问一下自己,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你真正想说什么?你要员工采取什么行动?然后,试按以下步骤依次去做:①确定你打算写给谁看,写出员工的名字及其职务。②他们想要读什么?你要他们采取什么行动。③准备你要发表的信息,只要列个提纲,记下关键字。然后按逻辑加以组织。④写一份草稿,把想法记下来,以后再行润色。⑤写得简单、明确、扼要。⑥认真选择词汇。使用简单、平易近人的词汇,使用积极、具体和大家熟悉的词汇。最好是短语,惯用语尤其好。⑦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别人不熟悉的想法。

四、更好地利用电话

调查表明,中层领导花费14%~20%时间在电话交谈上。下面介绍通电话的窍门。

1.印象完全取决于听到的声音。讲话之前要微笑,讲话的声音尽量使人觉得友好和热情。

2.感觉灵敏地倾听很重要。注意听语调和对方反应。注意听背景中的噪声。如果对方讲话听上去很忙或有事缠事,那么通话须简单,或者提出以后再通电话。

3.不要滔滔不绝。给别人一些时间考虑和答复你的问题或者进行讨论。

4.称呼对方名字。与人谈话时,始终用名字称呼对方。

5.在别人方便的时间打电话。设法了解别人的工作习惯,询问他们什么时间打电话最合适。如果打国际电话,要注意时差。

6.在打长途电话时,别忘告诉接电话的人,你从什么地方打来。这会促使对方立即交谈。

7.如果客户来电话投诉,首先表示同情。不要找借口进行掩饰。感谢他们使你注意到问题,答应进行调查,并安排回复的日期。回复时,把你如何处理问题的打算告诉他。

中层领导成功沟通的要素

沟通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中层领导要学会有效沟通,就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巧。掌握以下几点对想要成为沟通高手的中层领导来说将有所帮助。

一、沟通永无止境

中层和别人进行沟通,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沟通,但如果要做得更好的话,还是建议找一个恰当时间,与每一位伙伴甚至下属进行一对一沟通。当然,有效的沟通并不限于在办公室内进行,可以在教室内、高尔夫球场上、展示会中、艺廊、餐馆等场所,只要时机适宜,就可以进行沟通。

二、沟通要有充足的时间

当中层领导决定要和别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之前,最好先确定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谈话,不会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以免良好的沟通气氛、情绪因突发事件而受到影响,让对方误会。

三、沟通之前做好准备

中层领导不必针对每天都在进行的例行性或随意式的谈话特别做准备。不过,当遇到以下这些特殊情况时,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1.准备推行一项新的改革方案。

2.对于沟通对象的前途或权益有重大影响。

3.宣布大家共同建立一种崭新的强而有力的企业文化。

建议在沟通之前,先探讨下面的各种问题。

1.我想做的是什么?

2.我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3.谁会接收到这信息?

4.接收信息的人,对这项沟通的主题可能会有怎样的态度?

5.他们对这件事情该知道多少?

6.沟通的时机是否合适?

7.沟通的内容是什么?

8.我想表达的重点是否清楚?

9.使用的语气与辞句是否恰当?

10.细节资料是否足够或会不会太多?

11.要求对方采取的行动是否清楚?

12.信息有没有任何暧昧不清之处?

13.所提供的事实资料,有没有经过求证?

14.是否需要对方反馈?

15.什么方式沟通最好?留言、打电话还是当面会谈?

四、创造友善的沟通气氛

1.你可以借称呼对方名字的方法来创造开放、友善和轻松的气氛。

2.你也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你愿意放下身份的诚意。记住: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采取任何方法,让对方对你产生良好的感觉,你就可以成功地进行沟通。

3.你可以把你办公室的大门永远敞开着,让别人知道你随时愿意接受别人和你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