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影响力提高手册
36502700000007

第7章 让影响力铸就成功人生

了解别人,并且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能够积极正面地影响他人。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总结为一个概念:影响力。影响力可以帮助人们追求终生的就业能力,让个人的身价升值,并且实现自己的梦想。

追求终生的就业能力

由于职业周期或者是社会变革的影响,个人影响力应该随之调整,应随时重新树立自己的个人影响力。

而当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发展得比较好的时候,也应突破原有个人品牌的范围,对自己的个人品牌进行扩展。

(一)个人品牌扩展之前要问的几个问题

1.你想把你的个人品牌扩展到什么程度,你最终的目标是扩展到什么程度?

2.你想把你的个人品牌延伸的最大范围是多广?

3.你是启用新品牌(比如换名字,起笔名),还是沿用已有的品牌?

4.怎样才能使自己从个人品牌的调整中获益最大?

(二)实现个人品牌扩展的两种途径

实现个人品牌扩展的途径有两种:个人品牌延伸和建立新的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延伸是指在原来个人品牌的基础上做延伸。例如,你原来的个人品牌定位在软件技术开发,而根据市场的需要,你完全可以把个人品牌延伸到软件的应用上来。事实上,据人们的了解,这样的延伸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好处。用友公司是国内优秀的ERP软件的生产厂商,这个公司汇聚了大量ERP研发、实施人才。而不少用友公司的职业人,在用友公司干了几年的技术工作后,都选择离开用友,到实施ERP软件的企业去。因为在这样的企业他们的个人品牌能得到有效的延伸,不仅是个技术研发人才,还可以是个实施和管理人才。

建立新的个人品牌是指放弃曾经拥有的影响力,而重新塑造个人影响力。比如你从前的个人品牌定位是优秀的会计师,而你现在突然对新闻感兴趣了,你可以放弃从前的个人品牌,现在重新学习新闻理论,并开始实践,为树立新闻记者的影响力而重新开始。

总之,现代社会的一切都是以变应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也已经从“追求终生的就业”变成“追求终生的就业能力”,“追求终生的就业能力”必然意味着职业人的个人影响力的扩展。

让个人的身价升值

如同企业的产品一旦形成自己的品牌,就会让消费者迷恋一样,职业人的个人品牌一旦形成后,他与职场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对于职业人来说,他的影响力会更大,他可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的机会,他的身价可以马上升值。他甚至可以利用已经形成的个人品牌,开办企业,创造更高的收益。

(一)个人品牌比漂亮的简历更有用

品牌并不是名人的专利,当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品牌后,找工作就不是问题了。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王辉耀举例说,你如果在IBM做过经理,有不错的业绩,在业界树立了你的影响力,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那么你还可能去做惠普的经理,去做摩托罗拉的经理等。像摩托罗拉大中国区前总裁陈永正就去做了微软大中国区的总裁,尽管他从来没有在微软做过,但他在业界有很好的影响力,所以能够在一个全球500强企业中得到认可。

近年来,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人们在简历上大下工夫,甚至玉照都成了简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那些有个人品牌的人,从来就没有愁过工作问题,不仅如此,他们常常成为猎头公司追逐的对象。

所以有人感叹,个人品牌比漂亮的简历还有用。

(二)升职加薪有保障

当你的个人品牌形成后,除了可以主动地选择你的雇主,更直接的是,可以向雇主提出升职加薪要求。事实上,当一个企业的产品形成品牌后,合理的涨价也是能被消费者接受的。如果你有把握让雇主知道你值得升职加薪,那么你就不妨大胆地把你的要求提出来。

当然,雇主给你升职加薪,意味着他因此要承担部分损失。所以当你打定主意准备向雇主提出升职加薪要求的时候,一定得先给自己做一番正确的评估,即你的个人品牌是不是有质的提升。比如:你在雇主心中的分量是不是越来越重了?你是否又出色地完成了新的项目,并为雇主带来了更大的利润?你是否在不久的将来会给雇主带来新的贡献?你的离去是否会给雇主带来某种损失……

当然,向雇主提升职加薪要求是一着险棋,弄不好就会因此而被“扫地出门”,反而影响了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因此,你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提出你的要求。当雇主沉浸在喜悦中时,你的要求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三)提高自我价值,增强自信

提高自我价值,增强自信,是提升个人影响力的关键。因此,提升个人影响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暗示,积极的暗示。

人们的意识,会产生一种“心理导向效应”,即人的内心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接受外界暗示,通过语言、形象的传播媒介树立形象的欲望。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两组完全相同的人像,一组人像下写上“凶恶”、“残暴”、“阴险”、“狠毒”等消极的词语,另一组的下面则写上“正直”、“勇敢”、“坚强”、“无私”等积极的词语。然后请两组测试者分别对两组人像作职业估计。结果前一组人像的职业估计大多是“罪犯”、“歹徒”等,后一组的职业估计则多是军人、警察等。

因此,我们用“语言”、用“图像”在我们的心上写什么,我们就将是什么。暗示不可抗拒,就因为它“暗”,潜移默化。

我们常说“言必行”,意思是说话要算数,说过就要做。其实这句话还道出了更深一层意思,就是语言有着非常明显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即只要“说”出来了,就一定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因为“说”,也是一种心理强化。无论是说积极的话或是消极的话(特别是经常说),要想全部抹杀掉它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痛苦万分、无法排遣的时候,对人倾诉,痛苦就会减轻许多。比如基督教等宗教,当一个人内心有“罪恶”感而难以自拔,采取的办法就是向“主”忏悔——说出来,以减轻负疚感。

另外,当我们为某事“夸下海口”时,多少都会为该事做出努力,甚至是最大的努力。说出来了,就有压力,就是动力,因为有个言行一致的信誉问题。这就是心理作用,这就是暗示。

在日常生活中,马上就可验证,一个经常说消极语言的人,绝不会积极向上;反之,积极奋进的人,说的话则多是积极的。

因此,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经常用自我激发性的话提醒自己,久而久之,便会溶入自己的身心,抑制消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形成强大的内动力,促进自己影响力的提升。

实现自己的梦想

乌托邦就是指一个完美的地方,在那儿充满了爱情、健康、和平、财富与幸福——一个美好得难以形容的地方。大多数人认为我们不可能在这个地球上找到或创造出这样的一个地方。事实上,乌托邦这个名词是由16世纪的英国政治家及作家摩尔爵士创造出来的,是由两个希腊字组成,意思是指“没有这个地方”,而中文则把它译成乌托邦,意思也是相同的。

乌托邦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无法达到的理想境地,除非我们克服阻挡在面前的各种障碍。这些障碍又是什么呢?消极、怨恨、沮丧,以及它们所创造出来的问题——气馁、经济不景气、犯罪、依赖药物、家人互不信任和其他很多问题。

有些人指出,我们正以极快的速度与乌托邦的境界逐渐脱离。每十年,我们总会在滥用药物与酒精、离婚、谋杀、强暴、自杀及其他许多问题上创下新的纪录,这代表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糟糕,而不是越来越好。

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乌托邦已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能达到的境界了。但是,你并不是整个社会。你只是一个人,或某个家庭的一分子,而你可以十分接近你自己的乌托邦。

梦想获得更多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通往乌托邦的道路则更是充满了乐趣与兴奋。

成功是从提升影响力开始,然而许多人不可能一出道就拥有影响力,这种能力也是日积月累的;如果没有影响力,我们也可以从梦想开始。

贫穷并不丢脸,但是一方面没有钱,一方面又怨恨别人有钱,而且又没有改善贫穷的确实理想,就太令人失望了。

换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说,穷人有两种:一种是既没有钱,又没有赚钱希望和影响力的人;一种是手边没有钱,却梦想拥有更多金钱和影响力的人。

很多父母阻止他们的儿女去追求真正有影响力而美好的生活,理由是不可能找到这种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们要求子女满足于一项普通的工作,以及过着普通而平凡的生活。这些做父母的并没有告诉他们的子女:每一个富裕的家庭在以前——不管是这一代或上一代——都是贫穷和没有影响力的。像麦当劳、福特、肯德基炸鸡这些大企业,都是由它们的创办人在以前用很少的资金创立起来的。还有很多位美国总统都是从平民一步一步成为有影响力的人,例如柯立芝、胡佛、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卡特及里根,都是出身贫苦或小康之家。例外的只有罗斯福和肯尼迪总统。

为我们大多数人塑造思想形态的人向我们警告,目前的时机不好,而且越来越糟,这个社会即将崩溃,战争已无法避免,犯罪只会不断增加,新的怪病迟早会找上我们。

许多有影响力的思想领袖——教师、经济学家、评论家、小说家、批评家、政治家和计划家——专门散布坏消息。教师要学生寻找稳定及收入高的工作,而不是找寻视工作能力而获得机会与报酬的工作。很多经济学家预测经济将会崩溃,并且呼吁我们赶快囤积大批不容易损坏的食品,塞满地下室,或租间小型仓库来存放;报纸的社论家和批评家对于改善生活大部分的提议都会吹毛求疵;而政客只会向我们作些空泛的承诺。

这些只会成为一个人往有影响力的方面发展的障碍。只有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才会实现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