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36496700000049

第49章 第六决定:书籍是枚“双面币”,你该选择哪“面”读?(5)

欲在任何一个领域中有大的建树,文理兼容是必行之路。例如,科学和艺术看来是相距甚远的领域,可也有许多相通之处。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提问时,答道:“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答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逛逛动物园也会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像力,这和理解力、记忆力同样重要。假如你未看过大象,你能凭空想像得出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吗?对世界或人类活动中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大学问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著作甚丰;且洁身自好、淡泊功名。柯灵先生在《促膝闲话钟书君》一文中说:“钱氏的两大精神支柱是渊博和睿智,二者缺一,就不是钱钟书了。”足见学术界对他的推崇。

对学习知识,钱钟书主张“全体大用”、“亦扫亦包”,不依傍一家之言而兼容“异量之美”。就是说,知识面要广,视野要开阔,努力做到博览群书,兼收并蓄,吸取各科知识与各派学说之精华,储存在大脑的“记忆仓库”之中,随用随取,达到“古今赅备,东西融通”之境界。正是本着这种治学原则,他才能取得训诂、词章、义理同炉共治,事理、文理、哲理相互阐扬的学术成就。

除了钱钟书外,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是“博读”的忠实拥护者。他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时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余秋雨在高雄中山大学演讲《青年读些什么书?如何读书》中提到“要把阅读范围延伸到专业之外”,他说,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主要为了今后职业的需要。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大学时代的生命弹性,除了运动和娱乐,更重要的体现为对世界整体的自由接纳和自主反应,这当然是超越专业的。

因此,在大学阅读的过程中,你不可只沉陷于你的专业,而应该广泛阅读,文理兼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多元化社会。

读书要不求甚解

钱钟书先生在读书方面有两条主张:

第一,他主张采众家之“花”,酿自己之“蜜”。此蜜已非彼花,因而自成一味。就是说,读书要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立的知识。

第二,他主张“书不可尽信”。他说:“顾尽信书,固不如无书,而尽不信书,则又如无书;各堕一边,不尽信书,斯为中道尔。”就是说,读书要用批判的态度去对待,对书中的知识(理论)和观点,既不要盲从,又不能抱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态度;既要钻进去努力学习,又要能跳出来独立思考。为达此目的,他强调:读书不能只是以眼读,也不能只是以心读,而是超越二者之上的以神读。以眼读,就是把知识像拍照片一样拍下来,原封不动地死记在脑子里,这是下智。以心读,就是只以理解书中的内容、观点为目的,至多是一座储存知识的仓库,这是中智。用神读,就是不但心领神会书中的精髓,还能融进自己的创见,自成一家之说,这是上智。从这两条主张来看,似乎在提醒我们读书时要注意不求甚解。

一代文豪老舍的阅读习惯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印象法”。他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一本书,少则几万字,多则几十万字,如果我们仅盯在一处进行思考,而失去了全部,那未免有些得不偿失。老舍先生的“印象法”则阅读不必细细分析,便可找出自己想要的“精华”。这应该算是读书不求甚解的一大好处。

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我们的师长很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了一份必读书目,但是有许多名著却让我们读起来很吃力,怎么也读不下去。

余秋雨曾说:“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如果某个领域的几部代表性名著都读不下去,那就证明你与那个领域整体无缘,想开一点,整体放弃。也许几年后突然读得下去了,说明当初的无缘是短暂现象。但暂时现象也是真实的,不可为几年后的可能而硬来。”

读书是为求知,如果因为一时读不下去而较真,那会使你因为一片树叶而丧失整个森林的。

茫茫书海,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名著如林,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有不少名著属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一读,因为知道的范围总应该大于熟悉的范围,熟悉的范围总应该大于拥有的范围。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的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地浏览一下,那里也会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东西。书籍是进步的阶梯,而不是封闭我们的城堡,穷几年之力死啃一大堆名著有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书,本应是人的奴仆,为人所用。可有时却相反,喜欢较真的人却因此而成了书的奴隶,这不能不令人痛惜。在大学时期读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顾实际、死啃书本,甘做书奴,他读书越多,就会变得越痴呆,使他深受书之害。因此,读书时,你要善于驾驭书本,必须不求甚解居高临下地读,而不要将自己埋进书本之中,被书淹没。

你应占有书,但不能为书本所左右、被它占有。

读好书,受益终生的乐趣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确有强大的功能,它能改造世界,也能造就人自身。当我们通过读书增强自己的智慧、能力,并充实精神世界之时,我们将会为之而改变,并不断走向更加完美。“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他同时还说过:“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的确,当我们拥有一定的积累时,便可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人的天性就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虚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长于思辩。

书,是知识的结晶,从书中吸取养分,几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共问嗜好。他们痴书、恋书,留下了无数的读书佳话和读书心得。

法国文学家、思想家卢梭,5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养成了酷爱读书的好习惯。他经常每天晚饭后就开始读书,有时着迷了,竟然忘记了睡觉。

有一次,从父亲那里拿到一本有趣的书,卢梭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可他依然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卢梭读了很多传记。每当读到那些英雄人物忠心耿耿、英勇无畏的故事时,他就两眼放光,热血沸腾。

就这样,在各种书籍的感染下,卢梭从小就积累了渊博的知识,热爱自由、热爱共和的思想便逐渐形成,高傲和不受奴役的性格也开始形成,这些为他日后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曼彻斯特有一个名叫阿克顿的学者,他生在达官显贵之家,他一生唯一的嗜好是读书,家有藏书18万册,他夜夜攻读,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不少书都能背诵出来,可以称得上是知识盈脑、学富五车的人物了,在当地的社交界,有着非常高的声望。有不少富家子弟纷纷以他为学习的榜样,立志要当“阿克顿”第二,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一个人读的书越多,他的眼界就会越开阔,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也比较多,因此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就不同一般。

一个儿童会因为没有得到一件玩具而大哭大闹,因为在他的心中这就是最重要的事。可见一个人怎样对待挫折,和他的眼界、阅历有关,狭窄的视野、简单的阅历容易使人离挫折太近。一个小石子如果贴近眼睛,就会比整个世界还要大。不能远距离地看待挫折,就会让眼前的挫折挡住后面广阔的世界。而读书可以开拓阅读视野,让你知道更多的东西,同时也就懂得在一个大背景之下看待自己的人生。

正是因为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才有“虽九死期犹未悔”的屈原,才有不朽的《离骚》。因为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襟怀,才有“白衣一跃为卿相”的李白。因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才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即便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陶渊明也曾有“大济苍生”之志。

读书,对胸怀大志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快意的事。它可以为自己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又开辟一个个新的世界。因为,读书是对自己的征服和提升。当你在一排排书架面前,你怎么也骄傲不起来,你会痛感知识的贫乏,就会产生一阵阵强烈的不安和躁动,推动、驱使你投身于知识的汪洋大海中。然而,还需将这种躁动引向情趣、乐趣、志趣,阅读才会成为一种恒定的习惯推力。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个想真正做学问并做出名堂的人,必以知识构筑生命,增进社会文明。这样的人生也得到了升华。那些在心田植下智慧种子的人们,不会被蝇营狗苟之利熏倒。他们傲笑白云,心地坦然,营造着脱俗的人生。他们虽清贫犹感富足,虽辛苦犹感愉悦。

阅读是学习的钥匙

通过阅读,可以把我们引入到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同时,还可以使我们从书中获得人生的经验,这不仅仅是我们大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更是整个人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人生短暂,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体验,书中的间接经验,将有效地补充我们个人经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和情趣,使我们感悟生存的真正含义。

读书,就一个人而言,如莎士比亚的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就全人类而言,应如高尔基的名句:“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读书,但是,读书却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古往今来无数的圣哲、文学家、教育家,无不是在读书学习中走向成功的。开儒家学说之先河的孔夫子,为万世景仰。可是,这通往圣贤的路在何方?圣人自己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夫子将读书学习分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三种境界,这是读书之道。就一般人而言,在读书学习的路上,应如一句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为,在“苦学”与“乐学”之间相隔的是一种精神境界,这注定在让读书成为习惯的路上,要靠一个人的毅力和耐性来支撑,只有勤奋而不畏劳苦的人才会有收获的喜悦。

在江苏省无锡市钱钟书先生的故居中有这样一句话:“小聪明成不了大气候,钱钟书的大智慧、大学问,来自大刻苦。”而我们许多人景羡的只是成功者耀眼的光环,而忽略了“学问是苦根上的甜果”的耕耘过程。

在中华民族读书史上,苏秦“锥刺股”、孙敬“头悬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等故事虽然已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但是,古人珍惜光阴、刻苦读书的精神却融入文化中,成为自强不息者的精神。

如果在读书时能慎读精思、融会贯通、去粗取精、举一反三,就是将书读活了。这样就能将书本中的死知识,变成自己脑子里活的智慧。正如叶圣陶先生诗中所说:

“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

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

读书是接受前人的知识,从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阅读的最终成效,取决于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社会、所处时代、所攻读的学科、所创造的生活的认识程度。人不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的出现,人在改造社会、科学和生活的进程中,依靠思维能力,发现问题、把握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因此,前辈已概括的事物发展规律能帮助我们预见未来的问题;自觉创造未来的人生目标,又使我们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果以这些问题作为导向进行有效的阅读,那就会对社会、科学和生活的进程提出真知灼见。因此,读书犹如使我们获取了一把求知的钥匙。在执著追求人生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会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样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所有提出—解决—提出的问题,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形成一个动态性的有机系统,由这些问题系统来导向阅渎,那么,所阅读的各种书籍便形成了有序结构。因此,丰富的知识只有在独特的结构中,才能帮助我们产生崭新的思想观点,才能创造性地解决现实发展的问题,这便是阅读给正处在大学时期的我们所带来的益处。

读好书可以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