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36496700000024

第24章 第三个决定:校园交际圈,有所选必应有所弃(4)

欧阳修与好朋友宋祁一起,被指派修编唐代的史书。宋祁有个毛病,写起文章来,常爱用冷僻的字词,使人颇费琢磨。为了事业的需要,欧阳修每次都帮助宋祁修改文章,而且毫无怨言。通过精诚地互补合作,最终将唐史编撰为史书中比较出色的作品。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买卖,管仲总是要多占一些利润,这本是一个贪小便宜的缺点,但是鲍叔牙却能理解管仲,他对人说:“管仲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要养活他的老母亲啊。”管鲍之交也因为相互理解而千古流芳。

大学生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一定要请与自己性格、能力互补的朋友参加。因为与他们合作就像是齿轮组,互相咬合在一起才能彼此带动,如果只是平摆浮搁地叠加,合作本身的内聚力就发挥不出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然而,性格能力互补并不意味着可以互相取代。有一对大学生朋友,他们一个生活自理能力强,学习自励能力弱,另一个正好相反。他们交上朋友后决定展开“合作”。

于是,他们“无私互助”,一个专门负责解决生活自理的难题,另一个则专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结果,短时间内确实使对方心舒气爽,可是时间一长却问题成堆。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更差了,学习自励精神低下的也变得更低了。这种“合作”式的朋友并没有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与性格、能力互补的人合作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置换的闹剧。只有从合作伙伴身上找到自己的弱点,并弥补弱点,才能提高自身生存的本能,这种友谊才变得更有意义。

狭路相逢的人

一位马拉松教练,因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了几位世界马拉松冠军而闻名。在他成功的背后有一个神奇的陪练,这个陪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凶猛的狼。这似乎让人有点疑惑,为何要找一只凶猛的狼来当陪练?原来,因为他训练的是长跑队员,所以一直要求队员从家里来时一定不要借助任何交通工具,须自己一路跑来,这是每天训练的第一课。其中一个队员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来,教练因此而警告该队员改行去干别的,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但是有一天,这个队员竟然比其他人早到了20分钟。教练算了一下,惊奇地发现这个队员那天的速度几乎可以超过世界纪录。教练见到他的时候,这个队员正气喘吁吁地向其他的队员描述着他的遭遇。原来,他离开家不久,在经过一段5公里的野地时,遇到了一只野狼。野狼拼命地追他,他拼命地往前面跑,野狼竟然被他给甩下了。教练明白了,这个队员今天超常的成绩是因为一只野狼,因为他有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敌人使他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发挥了出来。从此,他聘请了一个驯兽师,找来几只狼,每当训练的时候就“放狼”,他的队员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由此可见,一个潜在的对手能够不断激发你的能量,让你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积极的状态中赢得更大的胜利。在我们大学交往的现实中,也存在很多竞争的对手,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他们都成为与你狭路相逢的人,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狭路相逢智者胜,是否能够取胜,关键还是看你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

温德尔·威尔基作为美国总统候选人,才能出众,机智敏锐,被认为是“两党历来提名的总统候选人中最富于感召力的”。1940年,他与已连任两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摆开了竞选的擂台。威尔基对付罗斯福的一个最有力的论点就是美国总统没有连任三届的传统。本来威尔基是很有希望成为美国总统的,但是,他在时间安排上的致命弱点却使他丧失了这一有利的时机。当有过多的事情分占他的时间的时候,他显得有些不分轻重缓急,不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干出更有成效的事情,他总是干那些事倍功半的事。

罗斯福由于公务缠身且有残疾而很少公开露面。虽然参加竞选的时间少了,但时间却有了更高的利用价值。他十分注重在电台讲话中宣传自己的施政纲领,以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最终的结果是,美国总统任期的传统被打破了。

竞争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竞争的本质和普遍规律,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所在。可以说,竞争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当你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遇见了与自己势力相当的对手时,是否也能像富兰克林·罗斯福一样,利用好局势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其实,与你狭路相逢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变成你的合作伙伴。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很难与自己的竞争对手相处,其实不然,与狭路相逢之人相处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打开心胸、消除偏见,找出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对方的优点,再虚心跟他接触。然而,在付诸行动时,这种人经常不按牌理出牌,因此,想要达成上述的建议并非易事。而且,一般人很难轻易地从脑海中消除成见。因此,在处理这方面的棘手问题时,必须先在想法上作巧妙的、适当的转变。

此外,亦可将对方视为另一个集团的人。而他们之所以属于那个集团是因为你与他们交往时,常会采用特别的、含有意图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近乎利益上的往来关系。由此一来,你便可以掌握与这些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了。同时,你也大可不必顾虑过多的情面、人情等问题,而是完全站在利益的立场与之应对即可。此时,这些狭路相逢并不好应付的人,对你而言该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正直而富有爱心的人

性格耿直的人,往往比较正直而富有爱心,也是很有个人原则、不轻易接受失败的人。这种人个性很强,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们性格直爽坦诚,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人,并与之交朋友,你将会感到无比的自在和快乐。

头脑清晰、思维敏捷、遇事果断,是正直人的显著特点。他们从不会被困难吓倒,往往具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他们相信人能征服一切艰难险阻。他们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他们相信乌云过后必是晴天。他们高度执著、辛勤付出,因此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正直的人在学习或处事中勤勤恳恳、公私分明、坚持原则,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私心,或者是损公肥私的行为。所以,在对待集体与个人利益上,你也要学会坚持原则、公私分明,这样,正直的人才会对你敬佩有余,把你视为知心朋友、可靠同学。

正直而富有爱心的人往往认为既然要付出,就单纯地付出,不要图回报,因此,他们提倡“悄悄地为他人做点好事”。别人的感激与表扬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得到的有意义的回报是无私奉献的热情。因为他们为别人做好事的时候,不声张,他们的心情很坦然,便体会到奉献的乐趣。如果你与他们相处,这便会是一种跟你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处世方式,它不仅会带给你那正直而富有爱心的朋友一份快乐,而且使你自己做起来也是轻而易举。

实际上,与正直而富有爱心之人相处,你会变成真正有智慧、内心充满平和宁静的人,每当你接受到别人提供的方便的时候,你不仅会感到快乐,而且也会像他们那样为别人付出,正如同适当地做一些运动可以使人身心都得到放松一样,当你作了一些爱心行动之后,也可以使你在情感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愉悦,你感觉上的回报就是你意识到你做了这些“小小”的好事。这也正是正直而富有爱心的朋友给你带来的财富。

从前,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了别人。”

曾有一个青年,以前夜间开车,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那条路上有昏黄的路灯可以看清道路,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他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在夜间行驶,对方是有可能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提灯笼的盲人就好像我们遇见的正直而富有爱心之人,他们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当你也像在短短的求学之路上他们一样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也就达到为善至乐的境界了。

放入黑名单的几类人

阿谀奉承之人

大学,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里面不仅有良师益友,还有许多对我们生存和发展不利的人,这是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应警惕和提防的。当我们错误地认识自己,被花言巧语所蒙敝、固步自封,就会停留在愚昧的阶段,难以长足发展,并深深陷入阿谀奉承之人的陷阱。

古时侯,打仗行军都配备弓箭,因为这样可以远距离制敌取胜。因而,古人多喜欢拉弓箭进行比赛,看谁更有能耐,谁射得准,拉得开。慢慢地便形成了习俗,大家好玩成性,逢人便想露两手表现表现,互相切磋一下。

当时,齐宣王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故意让手下人一个接一个去试着拉他的“宝弓”,看看到底有多少人能拉开这样分量的弓。他的弓实际上不过三石(约一百八十斤)的力,手下人却故意装出种种丑态来讨好他:有的才拉开一小半,就又是鼓胸脯,又是喘大气;有的拉开一半,就连连伸胳膊蹬腿,说是闪了肩膀或扭了腰。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齐宣王的“宝弓”如果没有九石(约五百四十斤)的力就别想拉得开。

齐宣王听了哈哈大笑,张大的嘴巴半天也合不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感到特别骄傲。

齐宣王用的不过是三石力的弓,但直到进棺材,他还以为自己拉的是九石力的弓,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这是三石的。

齐宣王明明只能拉开三石力的弓,手下人却说是九石力的弓,捧得齐宣王自己也以为就是这么回事,最后落了个名不副实的坏名声。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首先是齐宣王的周围有一帮曲意逢迎、阿谀奉承的小人,其次就是齐宣王自己爱听悦耳的奉承话。

在我们所处的大学这个小社会中,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当你在某一方面比较优秀时,你周围的有些小人会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而对你过分吹捧和赞扬,甚至达到阿谀奉承的地步。所以,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切记不要因华丽的词语而迷失方向。同时你要远离这种人,不能让他们成为你学习和交友的障碍。

要想远离阿谀奉承之人,你首先要让缺点和问题远离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净化自己周围的环境,从而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也将无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当所有的人都告诉你你有多伟大时,这也就是你最容易受伤的时候。美丽的夸赞容易使人堕落自满,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地对待,往往会前功尽弃,让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一败涂地。

的确,“害人之心不可有”,然而,光是不害人,远离小人还不够,还得有防人之心。

首先你要“巩固城池”,也就是让人摸不清你的底细,具体做法便是不随便露出个性上的弱点,不轻易显露你的欲望和企图,不露锋芒,不得罪人,勿太坦诚……别人摸不清你的底细,自然不会随便利用你、陷害你,因为你不给他们机会。两军对仗,虚实被窥破,就会给对方可乘之机,“防人”也是如此。

其次是“阻却来敌”,兵不厌诈,争夺利益时人心也不厌诈,因此对他人的动作也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凡异常的动作都有异常的用意,把这动作和自己所处的环境综合起来思考,便可以发现其中玄机。

在我们现实的大学生交往中,往往因无法摆脱个性上的弱点和偏执而防不了人,何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你必须尽量小心。不过若为了“巩固城池”而把自己搞得神秘兮兮,失去朋友,那就矫枉过正,反而会成为被人排挤日的目标。但无论如何,学会怎样防范阿谀奉承之人,对于我们大学时期的交往来说,还是十分必要的。

言而无信之人

判断一个人的真假善恶,无需作过多的考察,有时只要看他是否讲信用、守信义就够了。为人处世,信守诺言非常重要。那些受欢迎的人,常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任何时候都有守信、遵约的美德。同时,在我们的大学交往中还存在着许多人,他们把说谎、欺骗视为获取成功的一种手段,相信说谎、欺骗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因此,往往言而无信。

一个言行诚实的人,因为自觉有正义、公理为他做后盾,所以能够无愧做人,不畏缩地面对世界。与一个欺骗他人、没有信用的人相比,一个诚实而有信用的人其力量要大得多。

世间不知有多少不诚实的人,会在日后觉悟:欺骗的行为是不可靠的,是要失败的。所以即便从利害上打算,诚实也是一种最好的策略。古书《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