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36496700000017

第17章 第二个决定:规划大学,我该从哪里起步(5)

4.在实际应用中提高

别人能做的,你也能做。脑袋绝不仅仅是统计数据和堆砌知识的仓库,它还可以用于思维和创新,用于贮存“怎么做”的方法论。知识经济时代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应用,要大胆地尝试着独立构思,独立应用工具书,独立收集资料,甚至独立设计、独立制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在学习上就能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5.凭借学习的基本技能

现在的学习,绝不仅是过去的“听听写写”,绝不仅仅是翻翻书本,看看报纸,听听老师的讲授。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为学习开辟了广泛的天地,同时对学习的技能也提出了更高、更现代的要求。比如不懂电脑的应用,就谈不上到因特网上查阅信息,获取新知识,更谈不上去网上大学随心所欲地接受教育,进行远程学习。

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有价值的知识就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一种与学生的经验相吻合的,促进人的个性和潜能充分发展的课程。

21世纪,“知识”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知识不仅仅是知道某个知识点和规律,而是非常具体和丰富的,因此,在你准备独立学习之前还应该明确以下六点要求:

知道如何做(know-how)——完成任务的方法;

知道找谁(know-WhO)——清楚从哪里获取资源;

知道干什么(know-what)——能够组织和从事具体的各项工作;

知道为什么(know-why)——能够了解事物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知道在何处(know-where)——知道和预见事情的发生和进展;

知道在什么时候(know-when)——选择时机和务实的态度。

尽管独立学习有许多优点,但你也并不能单纯地认为这仅靠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独立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是会遇到许多问题的,你要注意独立学习固然是大学最重要的学习,但不要过分强调,更不要忽视课堂的学习。因为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交流是提升能力最好的途径;同时独立学习也不是封闭的,你要注重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不同年级的同学互相交流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而且,这样的交流对大家自学都有好处;另外你的独立学习要有计划,有目的,制定合理计划才是好的学习;独立学习最大的敌人是不能持之以恒,因为是自学,目标需要自己制定,计划需要自己监督执行,很容易让人动摇,要克服畏难心理和无所谓心态;独立学习很容易出现方向偏差,诸如学习方法不对,思路有偏差等。在与师长交流后,要适时地调整,不要安于习惯。

任何方法都会有它的弊端,不过只要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有计划地安排,相信你一定会在整个过程中受益匪浅的。

调整心态,让一切从“心”开始

大学生活就要开始了,你准备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呢?

场景一:每天清晨,当你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候,你对自己说——生活多么美好。你一整天都热情洋溢,精神饱满,你是比赛场上的健将,也是大学校园里的开心果。

场景二:每天清晨,当你看到第一缕阳光的时候,你对自己说——又是一天开始了,真无聊。你感觉上学的脚步很沉重,同学们的笑声很刺耳。

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原因在哪里——心态决定一切。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生活,生活得快乐与否,充实与否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当你感觉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公平,为什么别人比你聪明、美丽、富有时,你要做的是在学习上比别人更用功,超过别人。同样是面对生活,为什么不尽量让生活更积极、更有朝气呢?当你对生活积极的时候,困难也不能让你畏惧,你还会把它当做自己的快乐来源。

有一个人从一棵椰子树下经过,一只猩猩从上面丢下来一个椰子,正好打中了他的头。

这人摸了摸肿起来的头,然后把椰子捡起来,喝椰汁,吃果肉,最后还用外壳做了一个碗。

看过这个小故事的人都会哈哈大笑。有的人笑是因为故事中的那个人愚蠢得不知道疼;而有的人笑,是因为故事中的人非常聪明,竟然把这个原来砸了自己头的椰子充分利用了起来。同一件事情会有两种结果,而那个人还是选择了更为积极的一面。难怪泰戈尔曾说,“如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可见一个良好的心态会让你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呢?

1.积极心态来自日常生活

不需看早上的电视新闻,你只要瞄一眼权威性报纸的头版新闻就够了,它足以让你知道将会影响自己生活的国际或国内新闻,看看与你的学习及生活有关的当地新闻,不要向诱惑屈服,而浪费时间去看别人悲惨的详细新闻。在上学途中,可听听电台的音乐或自己的音乐带。如果可能的话,和一位积极心态者共进早餐或午餐,晚上不要总是待在自习室中,多和你敬佩的同学或朋友聊聊天。

2.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传递积极心态

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天里,写信、拜访或打电话给需要帮助的人,向他们显示你的积极心态,并把你的积极心态传递给别人。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

3.及时改变你的习惯用语

不要说“我真累坏了”,而要说“忙了一天,现在心情真轻松”;不要说“他们怎么不想想办法”,而要说“也许会有更好的办法。”这种习惯性话语暗示将让你的心态更积极。

我们可以创造许多能将自己的心态变得更积极的条件,但是,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不愉快或沮丧的事情,那又该如何找回积极的心态呢?

1.凡事往好处想

也许,你偶尔会接到令人沮丧的电话,偶尔会收到几封令你震惊的信件,或许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有愁云惨雾的日子。但凡是规则,必有例外,不是吗?那只是暂时性的,终究会告一段落。而积极的态度将帮助你取得成功,期待好消息,相信日日是好日。你将会惊讶地发现,干扰快乐的讨厌鬼早已日趋减少了。

2.把积极思考变成一种习惯

花点时间去培养你的习惯,并让它深植于你的潜意识中,而变成一种本能。一般谈到习惯这个字眼时,我们总免不了和吸烟、酗酒、咬指甲等坏习惯联想在一起。但还有其他的习惯,是与思想和沟通能力有关的。例如:“面对大学里的独立生活,我已经习惯不哭了!”“在大学里,我已经习惯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我总是在钻牛角尖,尽往坏处想。”人的许多思想和行为,都是因为一再重复而变成习惯的。你应该养成积极、快乐、享受每一天的习惯,并且消除伤害自我心态的负面思想。

3.反复地练习可以改变心态

如果一个人的习惯开始变得积极起来,那么他在大学里的任何梦想都一定会心想事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主动地反复练习。反复地练习、不断地输入,会因此奠定积极乐观的基础。当潜意识可以接受这样一个指令的时候,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配合这样一个想法,朝着目标前进,直到达成为止。

只要能了解态度的真正含义,并且能在正面想法和负面想法间做出取舍,就能改变我们的态度。许多原本意志消沉的人,沿用了这个简单的方法,化消极为积极,而创造了许多卓越不凡的成就。悲观不是人类的天性,乐观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4.让微笑变成一种习惯

当你微笑时你会发现,那些不好的念头,就没那么容易侵入到你的心里了。借着有意识地改变脸部表情,当你牵动嘴角时,它也会反射到脑部,而负面的想法,似乎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赶跑了。

彼得·瑞格是个优秀的讲演者和沟通高手,他总是说:“即使懒惰的人,也懂得微笑,因为他知道,微笑牵动的肌肉要比皱眉少。”他还说:“在他心中最美的面容,就是那张笑脸。”

5.尽量避免增加他人的负担

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愁苦与亲密的朋友一同分担,这是人之常情。有时候,与他人的促膝交谈,可以舒缓我们的压力。分享好事,能使喜悦加倍;分享麻烦事,能使忧虑减半。

拉菲尔,现在已近90高龄了。在她63岁时,丈夫艾瓦死于癌症。痛失所爱之后,她开始定期汇款给癌症研究机构。这么多年来,除了在家享受与儿孙的天伦之乐外,她还积极地过着活跃的社交生活。

过去十年间,她的背痛日益加剧,其他的部位也都一日不如一日。尽管如此,她给癌症研究学会提供资金,却从未间断过。

几年前,她受邀出席由圣安格司·欧基理所主办的典礼,会中表扬她提供资金的杰出成就,以及捐赠给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的高额捐款。

虽然拉菲尔身体极为不适,不能再开车,也无法随心所欲地行动,但是她还是那么积极乐观。为了不让别人为她的健康问题和病痛担忧,她还养成一切靠自己的习惯。可以想一下,和这样的人共处或聊天,一定有数不尽的欢愉。试想当我们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是否会像拉菲尔那样积极乐观呢?

6.每天都计划做点积极的事

“积极的行动等于正面的结果”,每天计划做点事是相当具建设性的。这也代表你又朝着目标前进了一步。动力法则其中的一项便是:看见自己的进展,能提高我们的士气。一个冲劲十足的大脑是积极的,同时也存有成功的态度。

7.诚实是积极心态的上策

对他人诚实,对自己坦白,你将因此变得更具自信。坦然面对自己,让你清楚你此刻所在的位置,以及你所相信的。对他人诚实,可以让人知道你和他们的实际状况。

8.摒弃消极的想法

快乐是心灵积极而美好的状态,你一定要扔掉那些消极的念头,这其实并不难。首先,下定决心不再钻牛角尖;然后,以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的想法。

当你把所拍的照片冲洗出来后,你一定会把焦距没对准,或是光线不对的照片扔掉,最后只有照得好的相片会被保留下来。因此,你也要对你的心智做同样的工作:丢掉所有不好的影像,让好的影像取而代之。

不管在大学的生活中你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许多不愉快,但请你相信:我们虽然无法改变生活,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生活的角度。转变一下你的心态,就能使你的大学生活从此改观。

大学,人生规划的最佳时期

把握你奋斗的“风向标”

一个缺乏远大志向和目标的人,是不可能有太大作为的。在我们之中还有许多人的心志没被唤醒,他们对于沉睡在自己身上的伟大力量一无所知。想想我们身边的人,想想我们自己,是否觉得还是一种遗憾呢?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呢?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自从肯·莱文发现了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对于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新生活却是从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开始的。

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一个人要想成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先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假如有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你问船长:“船在哪里靠岸?”船长说:“我不知道。”你说这艘船最终会停在什么地方?假如有一个神枪手拿出一支枪准备射击,你问他:“靶心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你说他能击中目标吗?处在大一阶段的新生们,如果连自己的奋斗方向都不知道的话,那一切的努力都是茫然的。

海尔,这个20多年前还是一个亏空147万元、濒临倒闭的生产电动葫芦的集体小企业,如今已脱胎换骨地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大型家电产品生产基地。在这20多年里,就是在张瑞敏的领导下,把海尔改造成一个国际化的企业集团,实现当地融资,当地融智,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海尔。在远大目标的推动下,海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了,成为国际上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

经营你的学业与经营一个企业具有同样的道理,都需要有一个正确而远大的目标,你只有选准这个目标,才能在它的指引下走向最终胜利的彼岸。

确立了目标并坚定地“咬住”目标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前提。事业有成,是目标的赠予。确立了有价值的目标,才能较好地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较准确地寻觅突破口,找到聚光的“焦点”,专心致志地向既定方向猛打猛冲。那些目标如一的人,能抛除一切杂念,会聚积起自己所有的力量,成为工作狂,全力以赴向目标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