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决定命运全集
36496500000072

第72章 从举止看人的性格(2)

头部低垂,表示动作者深觉厌倦。

当某人在听别人讲话时,用不着用言语来表明你在认真听对方讲话,只需要看着他,不断地向他点点头,笑一笑,就能给讲话者留下很好的印象。有些善于与人交谈者,对于这种点点头加笑一笑的听话技巧是运用得很熟练的。讲话者看到听众们不停地点头,精神就更加振奋,有时谈话双方中一方会觉得无聊或有什么急事,但又不好意思中断谈话,也会心不在焉地点一点头,笑一笑。怎么能看出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从对方点头的频率和动作的特点来判断:

1.当对方针对谈话内容或音律,向你做点头的动作,是他在对你表示某种认同或好感。

2.在谈话过程中,点头频率过高,是表示对讲话者或讲的内容持否定态度或不耐烦。

3.如果点头的动作与谈话情节不符,表示对方不专心,或有事情瞒着你。

从腿部动作看人

了解腿的动作,是破译内心秘密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

当心中不安,或想拒绝对方时,一般人常将手或腿交叉。这是在无意识中,企图保护自身的心理表现和不让他人侵犯自己势力范围的防御姿势。

当你向上级提出某个建议时,如果他听了一会儿,便把腿架了起来,你应该注意,他可能对你的建议不感兴趣。果真如此的话,你应该尽快结束话题,告退离开。如果还要不知趣地唠唠叨叨的话,上级必然会频繁地变换架腿的动作,最后会变得越来越不耐烦,等到他忍不住打断你的话时,你就会感到窘迫了。

那些有着强烈的支配欲和占有欲的人,他们往往会把脚搁在桌子上和拉开的书桌抽屉上。这一行为,可以看作是用自己的脚连接桌子,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表现着自我。反之,如果他的下属在他的面前表现出这一姿态的话,他会感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已被侵犯,而产生极不愉快的感觉。一旦他在初次见面或并不很熟悉的人面前,也把脚搁上桌面或抽屉上的话,会被人认为“那家伙真是傲慢无礼之极”。

在腿所表达出的身态语言中,有一点必须留意的,那就是架腿的方式。男女的架腿方式有所差别,即使用同一种方式架腿,它所表示的意义也并不一样。

就身态语言来说,腿部的动作往往极具有性方面的暗示。所以女性是极少采用架腿方式的,尤其是穿着短裙的女性,如果她不是故意要挑逗异性,是绝不会这样表示的。显然,使用双腿用力紧压式的架腿方式,具有防御他人的侵犯、保护性的贞洁的意味。

也有的人,坐在椅子上,一只脚跷起来横跨在椅子扶手上。这种姿态看上去似乎很轻松,要是你以为这表明他是开放而又乐于与人合作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摆出这种姿势的人,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还有点敌意。空中小姐深有感受,凡是采用这种坐姿的男性旅客,经常是最难服侍的人。商业上,在买方和卖方之间,买主也会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摆出这种姿态,以表现他优越的主宰地位,上级也会在下级面前以这种坐姿来体现他的权威。

另有一种,分开双腿面向着椅子背倒坐,这种姿势和把脚搁在办公桌上一样,通常发生在上级和下属之间,以表示他的统御权。采用这种坐姿的人,不管他的表面上看来是多么令人愉悦和友善,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因为这种姿态表明他富于统治性和侵略性。

双方之间处于激烈竞争的时候,一方或双方会不由自主地跷起二郎腿。有位棋手,每当他在比赛中举棋不定时,总会不知不觉地架起腿来。对一个棋手来说,这种姿势是极不方便的,因为每次轮到他走棋时,必须放下脚,然后倾身向前下棋。然后,当他走完一步棋,又会依然故我地架起腿,放下再架起,架起再放下,一直要反复到他感到自己稳操胜券时,才安安分分地把双脚放到地板上。

下棋时是这样,谈判时也是这样。当问题被提出来讨论时,或者当激烈的争论发生时,谈判者的一方或双方总会把腿架起来。若双方放下了架起的腿,身子向前倾移的话,则意味着谈判将顺利达成协议了。一旦对方交叉着架起腿,就是向你发出了要向你竞争、挑战的信号,这时,你必须提高你的警惕性,集中你的注意力,以免大意失荆州。

嗜好反映性格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而且,这些嗜好是没有任何目的性的,完全是自己喜欢、感兴趣,做它也是完全出于自己内心的意愿,为了愉悦自我。因此,一个人的嗜好往往能真实地反映他的内心,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嗜好来看一个人的性格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喜欢表演的人,首先他们都有非常细腻的情感,而且十分敏感。希望能够尝试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与人生。除此外,他们的想像力还应该特别丰富,这样他们才能把不同的角色揣摩到位,表演逼真。但是这一类型的人,他们有些富于幻想而不切合实际,时常会出现脱离现实的状况。

喜欢木工制品的人,他们往往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凡事都希望能够单独解决,而不依赖别人。他们的逻辑思维一般都很强,对事物能看到本质。而且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比较快,敢于进行探索和尝试。

喜欢钓鱼的人,做事的时候往往更重视事件的过程,而非结果。他们将过程当作一种快乐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但是对于结果的成败,他们并不看重。他们信奉的人生信条就是人生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他们平时一般比较散漫,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往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己,积极地投入其中,他们多有很强的耐性。

喜欢手工艺品和刺绣的人,多是热情而富有爱心的,他们对人对事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总是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但并不会放纵自己。他们的自信心很强,经常会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暗自陶醉,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喜欢搜集钱币的人,其性格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和传统,不敢冒风险,不太愿意接受新事物。但他们多具有很强烈的责任心,做事善始善终,比较追求完美,从来不会半途而废,但他们对结果的重视程度往往要大于过程。

喜欢园艺的人,凡事都讲究循序渐进、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他们有一定的责任感。他们总会有些欲望,而为了使这种欲望变成现实,他们会很努力地工作,然后在付出得到回报以后,好好地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

喜欢美食烹饪的人则是不甘于平庸和寂寞的人,他们总是要想方设法地使自己的生活中多些激情和色彩。他们有很好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并且总会带给人一些意外的小惊喜。他们总是有着很高的目标和理想,并会为此而不断地追求、前进。

喜欢阅读的人多内心宁静而与世无争,并且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兴趣广泛,学问深厚,总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喜爱集邮的人,善于自我调节来使自己的情绪平息下来。当心情很不平静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进行自我开导,而将之先放在一旁,然后等平复以后,再来处理。但他们多很爱面子,并且不知道怎样拒绝别人,所以会无端地增加许多烦恼。

喜欢旅行的人,多属于外向型,他们好动且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需要一些富于变化、带有刺激性的东西来满足自己。这一类型的人,通常会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而且由于经常旅游,见识的事物比较多,增长了他们的阅历和知识。

喜欢写作的人,他们的思维能力很强,为人较小心和谨慎,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而同时也具有敏锐的眼神和十分丰富的情感,他们一般都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从下意识的小动作观察对方心理

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都反映了其心态和性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透视其内心。

1.时常摇头晃脑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用“摇头”或“点头”,以表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但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经常摇头晃脑的,那么你或许会猜测他不是得了“摇头病”就是神经病了。

我们撇开这种看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经常唯我独尊。他们也会请你帮他办事情,但很多时候你做得再好他都不怎么满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他只是想从你做事的过程中获取某种启发而已。

2.边说边笑

这种人与你交谈你会觉得非常轻松和愉快,他们不管自己或别人的讲话是否值得笑,有时候连话都还没讲完他就笑起来了。他们也并非是不在意与别人的交谈,我们只能说这种人“笑神经”特别发达。

他们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要求不太苛刻,很注意“知足常乐”,而且特别富有人情味,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总是有极好的人缘,这对他们开拓自己的事业本来是极好的条件,可惜这类人大多喜爱平静的生活,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3.边说话边打手势

这种人与人谈话时,只要他们一动嘴,一定会有一个手部动作,摊双手、摆动手、相互拍打掌心等,好像是对他们说话内容的强调。他们做事果断、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在任何场合都塑造成一个领导型人物,很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派,性格大都属于外向型。

这类人去演讲一定会极尽煽动人心之能事,他们良好的口才时常让你不信也得信。他们与异性在一起时表现尤其兴奋。

4.交谈时抹头发

如果与你面对面坐着或站着,这种人总要时不时地抹抹头发,好像在引起你对他们发型的兴趣。其实不然,因为这种人就是一个人独自在家看电视,他也会每隔三五分钟“检查”一下发上是否沾上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他们大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尤其疾恶如仇。倘若公共汽车上有小偷,而乘客都是这种人的话,那个小偷一定会被当场打个半死。他们一般很善于思考,做事细致,但大多数缺乏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

5.掰手指节

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不管有人无人,有事还是无事。如果心烦意乱时听到这一种响声一定极不舒服,真想揍他一顿。

这类人通常精力旺盛,哪怕他得了重感冒,如果叫他去干一件他平常最喜爱的活动,他同样会从床上爬起来。他们还很健谈,喜欢钻“牛角尖”,依仗自己思维逻辑性较强而经常把你的谈话、文章说得一无是处。

6.抹嘴、捏鼻子

这种动作略不雅观,不过还没到有伤大雅的地步。

习惯于抹嘴或捏鼻子的人,大都喜欢捉弄别人,却又不敢“敢作敢当”。他们的唯一爱好是“哗众取宠”,眼见你气得咬牙切齿,他们却在那儿高兴得手舞足蹈。从这方面来讲,不妨认为他们有点“变态”。

这种人最终是被人支配的人。别人要他做什么,他就可能做什么。如果他们进百货店或者商场,售货员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也许他根本什么都不准备买,但只要有人说“先生,这件可以”,那他就会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