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要发挥出来,哪怕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能成就一番伟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挖掘自己身上的宝藏,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更与众不同,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多彩。
励志大师康威尔在他的《钻石宝地》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波斯人住在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他叫阿里·哈菲德。阿里有一个很大的农场,有果园、田地和花园,他还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他因富裕而知足,也因知足而富裕。
一天,一位僧侣拜访了阿里,这僧侣是一位来自东方的智者。他在火边坐下后,便给阿里讲述我们的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他说,当初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团雾,万能的神将一个手指插进这团雾里,慢慢向外搅动,越搅越快,直到最后把这团雾搅成一个结实的火球。然后,火球在太空中滚动,燃烧着滚过其他的一团团雾,火球四周的水汽凝结起来,直到大雨滂沱,降落在高温的表面,使得外层的壳冷却。后来,里面的火冲破了外壳,耸起了山脉、丘陵,形成了山谷、草场,这才有了我们这个美妙的世界。熔融的物质从火球里冲出来,迅速冷却的就变成了花岗岩,随后冷却而成的是铜,然后是银,接下来是金,金之后,钻石形成了。
僧侣说:“一块钻石就是一粒凝固的阳光。”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在科学上也是正确的,因为钻石其实是来自太阳的碳沉积而成。僧侣告诉阿里,如果他有拇指大的一块钻石,他就能买下这个国家;如果他有一个钻石矿,他就能凭巨大的财力让他的孩子们登上王位。
阿里·哈菲德听了钻石的故事,知道它们价值连城之后,当晚睡觉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是个穷人。他并没有丢失任何东西,却因为感到不满而觉得贫穷。他暗暗发誓,“我想要一个钻石矿”。这夜他失眠了。
第二天清早,阿里将僧侣从梦乡中摇醒,对他说:
“请你告诉我哪能找到钻石?”
“钻石?你要钻石干什么?”
“当然是想非常非常富有。”
“那么,好,去找钻石吧。你该做的就是:去找它们,然后你就会拥有它们。”
“但是我不知道到哪去找。”
“嗯,如果你找到了一条河,河水从白色的沙子上流过,两边是高山,你就能在这些白沙子里找到钻石。”
“我不相信有这样一条河。”
“有的,这样的河很多。你该做的就是去寻找它们,然后你就会拥有它们。”
阿里说:“好,我去。”
于是他卖了农场,索回了贷款,将家人托给一个邻居照管,在一个迷蒙的清晨就上路去寻找钻石了。我想,他肯定是在月亮山开始寻找的。然后,他来到巴勒斯坦,接着辗转进入欧洲,最后,他分文未剩,衣衫褴褛,困苦不堪。一天他站在西班牙巴塞罗纳海湾的岸边,一个大浪向他打来,这个可怜的人,饱经苦难,抵抗不住一种可怕的冲动,便跳进了迎面而来的潮水中,淹没在白沫翻滚的浪涛下,再也没有站起来。
在阿里死后不久,买了阿里农场的人牵着骆驼到花园里饮水。园里的小溪很浅,当骆驼将鼻子伸到水里的时候,阿里的后继人发现:小溪底部的白沙子里有一道奇异的光芒。顺着这道光芒,他挖出了一块黑色的石头,只见它熠熠发光,如彩虹般灿烂。他把这个石头拿进屋里,放在中央的壁炉架上,随后就把它忘了。
几天后,那位僧侣来拜访阿里的后继人,一开客厅的门,就看到了壁炉架上的那道闪光,他冲过去,喊道:“这是钻石!是阿里·哈菲德回来了吗?”
“啊,没有,阿里·哈菲德没有回来,那也不是钻石,不过是块石头,就在我们家的花园里找到的。”
“但是,”僧人说,“我告诉你,我认识钻石,我可以肯定它是钻石。”
然后,他们一块冲到花园里,用手将白沙子挖起来,天啊!他们发现了一块更美丽、更有价值的宝石。
戈尔康达钻石矿就是这样发现的,这是人类历史上价值最大的钻石矿,胜过金伯利。俄罗斯沙皇皇冠上的奥尔洛夫钻石,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就是从这个钻石矿挖掘出来的。
如果阿里待在家里,挖一挖自己的地窖、麦田、花园,而不是历尽艰难困苦,在陌生的土地上盲目地寻寻觅觅,以致最后自杀身亡,他就会拥有自己的钻石宝地。他的农场每一英亩,后来都挖出了钻石,这些钻石镶嵌在了国王和王后们的冠冕上。这好比千千万万的世人,身上具有巨大的潜能,却置之不理,而对别的东西孜孜以求,这多少有些舍本逐末的味道。
无数事实和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美国学者詹姆斯根据她的研究成果说:“普通人只发展了他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在沉睡。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一直在荒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正因为缺乏这种最基本的自信,许多人像故事中的阿里一样,放弃花园中的钻石,最终在遗憾中沉沦。
发现它,最伟大的力量
你拥有一种伟大而令人惊叹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引爆出来,将带给你信心和无穷的能量。
在法国一个位于野外的军用飞机场上,一位名叫桑尼耳的飞行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用自来水枪清洗战斗机。突然,他感到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背。回头一看,他吓得大叫一声,一只硕大的狗熊正举着两只前爪站在他的背后!桑尼耳急中生智,迅速把自来水枪转向狗熊。也许是用力太猛,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自来水枪竟从他手上滑了下来,而狗熊已朝他扑了过去……他闭上双眼,用尽吃奶的力气纵身一跃,跳上了机翼,然后大声呼救。警戒哨里的哨兵听见了呼救声,急忙端着冲锋枪跑了出来。两分钟后,狗熊被击毙了。
事后,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机翼离地面最起码有2.5米的高度,桑尼耳在没有助跑的情况下居然跳了上去,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桑尼耳不必再当飞行员了,而应当做一名跳高运动员,去创造世界纪录。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后来桑尼耳做了无数次试验,再也没能跳上机翼。
人们越来越怀疑此事的真实性。一位研究人体潜能的专家说:“此事完全有可能发生。人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体能会分泌一种奇异的激素,此激素能激发出人体所潜藏的超常能力。情况越危急,潜能越易发挥,而在平常情况下,潜能皆处于沉寂状态。”
一个体力平常的人,在被催眠以后,有人把他的头和脚搁在两只椅子的边上,而身体悬空着,这时让六七个人站在他身上,而他竟能支持得住。然后在他的身上搁了一块木板,让一头牛站上去,他竟然也能支持得住。这都是由于人心灵深处的潜能被激发所造成的奇迹,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是绝不能支持一千多磅的重量的,但是在催眠状态下,他竟然毫无困难地做到了。
那么这种力量来源于什么呢?当然不是来自于催眠家,催眠家的作用仅在于把被催眠者的力量从其身体里激发出来。这力量不是来自于外部,它潜伏在人的身体里面。
在人们的身体里面,有着极大的内在力量。比如,有人遇到某种意外事件时,一般人都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他。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英雄品格,而意外事件不过是催化剂,使人有了显露这种品格的机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在大难临头时能做出的事情是令人惊叹的。
有人读了一本富有感染力的书,或者受到朋友们的真挚鼓励,也能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但无论用何种方法,通过何种途径,在激起内在力量后,你的行为都会大异于从前,你就会变成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股强大的洪流,这股洪流时刻为我们补充着无限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一洪流,如果我们能够和这一洪流和平相处,那么我们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我们都能迎难而上,并最终取得胜利。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在自己潜意识里存在的那股无形的力量,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找到自己生命中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源,所以他们的生命才会干涸。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挖掘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就一定能找到那股奔流不息的泉水,只要我们的生命之泉时刻滋润着我们,我们的生命就不会贫乏,就不会枯竭。
充分挖掘你的潜能
千百万人都在抱怨他们时运不济,他们厌倦生活……却没有意识到: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他们获得新生。
当生命不断前行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处于逆境中。不久,他便形成了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是艰难的,人生就是战斗,生活所发的牌总是跟他过不去……那么,做这样那样的事情有什么用呢……“你不可能成为赢家”。这个人就会灰心丧气,认准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会有什么好事”。自己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梦想破灭之后,他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子女身上,希望他们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种样子。有时,这会成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然而孩子们又会陷入和父辈们相同的生活方式中。最后,这个人得出结论:只有一个办法能解决问题,那就是用自己的双手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
自始至终,这个人都没有能够发现那种可能改变他的人生的巨大的力量。他没有能够分辨出这种力量……他甚至并不知道这种力量的存在……他看见成千上万的人在以和他相同的方式与命运抗争,然后他认为那就是生活。
殊不知,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潜伏着巨大的力量。这些力量,只要你能够发现并加以利用,便可以帮你成就你的事业。
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史以来,仅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真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具有充沛而未经开发的潜能。
我们应如何才能将潜能正确引导出来呢?
(1)在使用中挖掘潜能。要挖掘潜能,必须使用已有的能力。只有使用能力,能力才能产生实际作用。哪怕你已经具有某种能力,可是搁置一旁,废弃不用,严格地说也只算潜在能量,对现实毫无作用。很多没上过专门学校的推销员比那些专门学营销专业的大学生的推销能力强得多,正是他们在“使用中开发潜能”的缘故。
(2)选准最容易突破的一点。面对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各种潜能,并不需要对每一种潜能都投入完全一样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去大力开发。那不仅会分散有限的精力,而且也很不现实。我们在全面了解、重视整体潜能的同时,应根据自己的优势,集中力量,选准一种关键潜能进行开发,取得突破,这样就能激活整体潜能。开发潜能一定要选准最容易突破的一点,以求尽快突破。
(3)充分考虑自身的天赋、资质等客观条件。要根据自身的天赋和资质,特别是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来确定应当着重开发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潜能的挖掘事半功倍。人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才能,人人都有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开发潜能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天赋、资质等客观条件,大力开发优势潜能,否则,费时费力还讨不到好。最新教育观提出:由于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课程”。每个人开发潜能,也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出自己的开发、利用潜能的蓝图。
(4)承受适当的压力。人往往都有惰性,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压力是促使进步的最好动力。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作家、画家平时灵感难寻,只有在交稿时间非常迫近造成的压力下,大脑里才容易涌现出灵感。”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多数有创造力的人,其实都是在期限的逼迫下从事工作的。决定了期限,就会产生对失败的恐惧感,因此,工作时加上情感的力量,会使得工作更加完美。”他还说:“谁被逼到角落里,谁就会有出奇的想象。”当然,压力不能过大,压力过大,就会把人给压怕了,压趴了。压力适度,不仅是行动的最好保障,而且往往能把潜能发挥到极点,创造出令人震惊的奇迹。
有位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过着极为平凡的生活。他一直努力工作,每个月访问100位客人,每个月里也总有一两次的机会接触到大人物——大多是公司总经理级人物。虽然他每次在拜访这些大人物前,多少有些神经紧张,然而当他和这些大人物会面时,却往往比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客户更容易沟通。更令人惊奇的是,每次访问这些大人物之后,缔结契约率总是比与那些小客户的缔约率要高得多。
究其原因,原来每当他和大人物见面交谈时,他神经紧张的毛病立刻消失,而且总是尽量投其所好,寻找对方有兴趣的话题,大人物们最讨厌那种阿谀奉承的人,而这位业务员绝对避免如此,因此谈话始终轻松愉快。尽管他有能力说服这些大人物购买他的保险,但由于他并不常拜访这种大人物级的客户,所以一年内只有两三笔大生意而已。
实际上,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潜能”都被隐藏起来了。“就在这里”的信号闪个不停,但是他从不曾注意到,更不用说活用这项潜能了。因此,纵使他具有富如金矿的特殊潜能,而老是干坐在上面,也只是空有财富罢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数年之后,他的上司换了。新上任的业务经理知道他具有开发大客户市场的能力,更想了解为什么他不能好好利用这项潜在的能力呢?
经过一番会谈,他告诉业务经理:“我每次想要拜访大人物时,精神总是非常紧张,所以我并不真的很想去拜访他们。”业务经理听完他的话后分析,如果感觉到自己具有一种和大人物交谈时会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神经紧张马上就会消失。业务经理就对他说,所谓自信其实就是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该完成的事。又过了数年,这个业务员成为保险界数一数二的业务高手了。
不论是何种潜能,一旦你开始运用,就会如同启动开关按钮般,立刻在心底涌起某方面的自信,为什么呢?因为所谓自信,大部分都是在觉得自己拥有某种特殊潜能后产生的。
为烦恼的人打气是一种特殊本领,能够强记数字也是一种特殊潜能。
所以从现在起,不要丢弃那些曾经以为是无聊的小玩意儿,不妨试着思索出如何运用这些小玩意儿,来提升自己的身价,使自己更加接近成功。以下几点方法供参考:
(1)任何人都有某种特殊潜能,有某种特别关心的事物,把握这些,将对自己的人生大有助益。
(2)重新估价自己的某些“长处”。
(3)“鬼主意或小才能不重要”的观念,是大错特错的。
(4)不要钻牛角尖,去探求潜能是从哪里来的。
(5)刚开始利用这些潜能时,可能需要相当的勇气,一旦取得突破,就易如反掌了。
你不妨自己好好审视一番。你所具有的任何潜能,都是你身价即将大涨的前兆,所以你必须仔细地考虑如何运用,这些都是使你拥有自信以及迈向成功的契机。
学会利用你的潜能
每个人都具有某种特殊的潜能。但是许多人并不认为这些特殊潜能会对现在的工作有所帮助,或者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这项才能,以至于将属于自己的这项潜能白白浪费了。
每个人应该在各方面都能尽量灵活运用自己的这项特殊潜能。事实上,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所具有的这项潜能,只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儿”,根本不曾想过利用这项“小玩意儿”来提高身价。正因为我们怠于思考自己所拥有的潜能,所以也懒得活用上天赐予的最佳礼物。
下面是某广告公司总经理当年初入广告界的经过。
在20岁以前,他渴望成为一名技师。在学校时,他很努力地充实自己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有一次,他想卖掉手边的一架唱机和唱片,于是选出了几位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分别写信问他们,看谁愿意买。其中一位朋友看了信之后非常愿意购买,于是立刻回信,在这封回函里,这位朋友不断地夸赞他文笔流畅,颇具说服力,因此建议他,既然能写出这么有魅力的推销信函,为什么不投入广告界从事撰写广告的工作呢?
朋友的这封信,就像一粒小石头丢入水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一样,“投入广告界做个出色的广告人”的思想就此整日盘旋在他脑中。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他立志要在广告界一展身手时,事实上,他已经成功了。
有一个人,参加同学聚会时,突然被要求谈一些有关最近盛行的海外旅游话题。由于这是他头一次在众人面前讲话,所以话中常有断断续续的情况出现。但是同学聚会结束后,有一位老同学跑来跟他说:“你所讲的内容非常有趣,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再听你演讲。”在被这位老同学恭维之前,他从未想过在公众面前讲话。于是他开始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差劲,对自己的演讲才能又多了一份信心。现在,这个人已经成为企业经营问题的专门演说家了。
爱迪生并未受过正规的教育,却在科学界有极为杰出的成就。
有一次他谈到发明电灯的经过,有人问他,“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成功,你会怎么办?”他的眼中闪着愉悦的光彩说:“我一定还在实验室里工作,没有时间和你聊天。”
爱迪生坚信没有所谓的“失败”。有人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考验人们在面对失败或打击时的耐性,测试一般人能忍受几次失败而不会灰心。大多数的人只遭遇一次挫折之后就不想再尝试,极少数的人尝试第二次,有很多人还没有真正遇到挫折就放弃了,因为他们预期会失败。不用说,在这群人之中找不到福特或爱迪生。
一个人不论目前身价如何,工作如何,只要有心改变,都能将其独具的“特殊潜能”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