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36487000000017

第17章 创业和创新是致富必走的两条道路(2)

从五代自行车店辞职以后,松下幸之助到大阪电灯公司求职,成了一名内线见习工。在这之前,他对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由于喜欢,有了钻研的兴趣,进步就显得非常大。他很快就掌握了电灯的安装和处理技术,做起工作来得心应手,成了熟练的独立技工。由于工作出色,在1911年,松下被提升为技工负责人。1915年,与井植梅野结成夫妻。1916年又晋升为令所有人都为之羡慕的检验员,而当时松下幸之助年仅22岁。

在工作的时候,松下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公司的原有产品进行了改良,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式电灯插头。这虽然算不上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但作为次一等的专利——实用新案,向专利局申请,还是通过批准了,编号为42129。

松下拿着自己研制的成果去找老板,但却没有得到重视。为此,松下的自尊受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伤害。但他并没有心灰意冷,就此罢休。为了能够获得发展,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就,他下决心要自己独立门户,开创事业。

其实现实中有许多人都有与松下幸之助相似的经历,只不过有些人就甘于在公司中做个职员,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一生了。但松下没有,他下决心要自己独立门户、开创事业,这才有了日后闻名于世的松下幸之助。

“从小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单位”,这种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了,这就是人们心中的“出头之日”,也是所谓的“大有作为”。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们纷纷寻找工作,而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尝到求助他人谋生的艰辛,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走投无路。

惠尔特和普克德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深受这种“传统”观念之害,饱尝了寻找工作的苦。庆幸的是他们后来有所醒悟,转变了思维观念:与其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为别人提供创业机会。摆脱了受雇于人的思想束缚,他们决定干自己的事业。两人合伙凑了538美元,在加州租了一间车库,办起了公司,分别取二人姓名中的第一个字母为公司名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惠普公司。

创业之初,迎接他们的是凄风苦雨:他们苦心研制出的音响调节器推销不出去;试制出的发球出界显示器无人问津。这并没有使两个人气馁,他们用这些与求助于人、四处寻找工作相比,想到自己在为别人创造工作机会,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于是他们依然雄心勃勃,夜以继日地研究、改进,四处奔波去推销。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研制的检验声音效果的振荡器开始有了几个买主,这令他们感到欣慰。第二年,他们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赚了1563美元。

他们为自己赚的1563美元感到高兴,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创业的辛劳,又从这艰辛中体验到了常人无法感受的快乐。

20世纪70年代初,普克德凭着他在商海搏击的经验,认为微电子是工业的未来。于是普克德为惠普定了决策,在“硅谷”创业,以微电子工业作为惠普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后来的业务活动的开展中自始至终坚持这一发展方向。1972年,惠普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手持计算器,这一研制成果为微电脑的创造提供了条件。手持计算器成为微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惠普又研制出激光喷墨打印机。时至今日,惠普在电子计算机硬件技术方面仍然是首屈一指的,是全世界微电子工业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配套设备供应商之一。

人生面临着无数次选择,离校步入社会寻找用人单位几乎是每个人就业的思维方式。本可以自己独辟一片天地,可如果跳不出这个思维方式,就只能四处奔波找工作。

世界上的确有一批幸运儿,他们无须历经创业的磨难,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大笔财富。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不争的事实,财富使许多富家子弟越来越穷困。这是因为富家子弟只会守业而不善于创业,缺乏先辈的创业精神,并且常出现挥金如土的“二世祖”,或许等不到先辈过世,其万贯家财便已挥霍一空。更重要的是,不劳而获的财富,是最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智慧和品质的。

靠自己获取财富的首要途径,就必须勇于自己创业!

创业的意义非同寻常。创业是拼搏精神的体现,与其一个人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那么创业就是最好的选择;创业是经营才干的体现,纸上谈兵算不了好汉,只有真枪实弹地干才能分辨是驴是马;创业是知识价值的体现,知识创造财富,你拥有知识成果,千万不要贱卖,若想完全实现知识的价值,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创业。

创业应该选择什么业种呢?选择业种必须遵循3大原则:第一,不熟不做。也就是应在自己所处的职业范围选择创业,因为你熟悉这个行业的经营方式,你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样你创业时就可以少走弯路。在许多成功的创业者中,他们所选择的业种都是老行当或与所从事职业密切相关的行业。第二,选择有市场前景的行业。概括地说,就是选择朝阳行业,选择市场的空白点,以及在尚未饱和的行业选择创业。第三,不要脱离自身的条件。比如房地产开发,需要大资金运作;选择软件开发,需要较高的知识技术背景。如果脱离自身的条件进行创业,草率行事,那么等待你的很可能是失败。当然,条件不具备,并不等于你不能创业,你可以创造条件:积累资本、学习技术、掌握经验,准备越充分,你创业的胜算就越大。

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

——契诃夫

发掘你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是一个人将来迈向辉煌人生的奠基石,只有先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才能施展你更大的抱负,才能走向人生更大的成功。因为任何一个成功者的第一桶金,都浸透着他的智慧与血汗。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第三桶就容易源源不断地来了,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了资本,而是因为找到了赚钱的方法。这时候的你,哪怕这第一桶金全部失去了,也有十足的信心与能力重新找回。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吕洞宾看见一个乞丐可怜,就在路边捡了一块石头,用手指一点,那块石头就变成了金砖。他将这金砖递给乞丐,却遭到了乞丐的拒绝。吕洞宾奇怪地问乞丐:“你为什么不要金砖?”乞丐的回答却是:“我想要你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第一桶金的意义就在于此,不仅赚了钱,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赚钱的方法。

赚取第一桶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普通手指变为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的过程。创业已经成功的人,他的经历和素质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他可能有失败的时候,负债累累,比一个穷人还穷,但只要心不死,可以肯定他还会富起来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中外企业家赚取第一桶金的过程。

白手起家的富翁刚开始时都不是企业家和资本家,在积累财富和经验的初期,他们或者是雇员,或者是自己雇佣自己的自由职业者。

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是一位超级富翁,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企业家。俞敏洪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的薪水每个月仅有120元。他说,他当时唯一的能力就是教英语。1991年底,他开始在一些英语培训学校兼课,拼命教书赚钱。一天教6个小时可赚60元,两天就相当于刚开始在北大教课时一个月的工资。次年他就辞掉了北大的教职,专职为别人补习英语。“当时目标简单,就想教书赚钱,然后出国读书。”他说。但教着教着,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商机,那就是准备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有补习英语的需求。1993年10月,俞创办了新东方。但是,那时的学校员工只有4个人,而学生也只有20来个人。然而新东方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它收费很低,且处于高校的聚集地北京市海淀区,周围有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数十所高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再加上他有声有色、带有激情的讲课,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到来。1994和1995年,新东方发展特别快,开始在留学梦群体中树立了权威。1995年,从全国各地走进“新东方”的学员达到了1万多人,俞编写的《GRE词汇精选》被大学生们称为出国留学考试的红宝书,几乎人手一册,俞敏洪获得了他从未有过的成功。随着新东方的迅速发展,俞敏洪开始聘请大量教师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新东方,一名普通教师的年薪也能达到10万以上。2000年,新东方仅教学收入就达9000万元。

俞敏洪的第一桶金可谓来之不易,但正是这第一桶金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现在,“新东方”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1992年,55岁的尹明善不顾家人反对,开始创业。

他一开始就将创业核心指向了摩托车发动机,尽管在此之前,尹明善对摩托车是一无所知。当时重庆摩托车有“嘉陵”和“建设”两大品牌。尹明善的做法是,将建设集团维修部的发动机配件买过来,自己装配成发动机再卖出去,成本只要一千四百块,而卖价可以高达两千。因为零部件系出名门,产品质量有保证,所以销路一路看好。尹明善就是这样借助建设集团的名牌零配件,迅速将销路打开。为防止建设集团察觉,老谋深算的尹明善还指示手下化整为零,今天买某部分零件,明天再买另一部分零件。同时指示手下仔细研究哪些配件是通用的,容易买得到的,哪些零件是非建设集团不可的,然后积极联系配套厂,设计替代品。4个月后,等建设集团醒悟过来,下令一个零件也不许卖给尹明善时,尹的替代品已经开发出来了。尹明善从摩托车行业掘得第一桶金高达百万以上。目前身价五亿两千万元,列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九十六位。

李嘉诚17岁开始自资做生意,当时,有一家贸易公司订购了一批玩具输往外国。当货物已卸船付运,可以向对方收取货款的时候,忽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来电通知,外国买家因财政问题,无法收货,但贸易公司愿意赔偿损失。李嘉诚觉得,这批玩具很有市场,不愁顾客,损失有限,就不用赔偿了。而且他也是考虑要留下一个空间,建立互信的关系,日后就有更多的生意机会了。

后来李嘉诚开始转营塑料花,也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有一天,一位美国人突然找到他,说经某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推荐,认为长江厂是全香港最大规模的塑料花厂,这令他一时语塞,因为当时他的厂房并不太大。后来他才知道,从前那间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认识这位美国人,并告诉他李嘉诚是完全值得信任的生意伙伴,还说了不少好话。

这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是为确证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你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所以,我还是很遗憾不能与你签约。”

李嘉诚这番实话实说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时,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商人,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回。李嘉诚值得他破一次例,他对李嘉诚说:“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这位美国人最后给出了6个月的订单,更成为长江塑胶厂的永久客户。他们所需的塑料花逐渐地全部由长江厂供应,使得李嘉诚的塑料业务发展一日千里。做生意不怕吃亏,也需要以市场知识为依据的判断,一时吃亏,长远却往往有利。正是因为李嘉诚的诚信之举,使得他掘到了平生的第一桶金。

1970年,25岁的美国小伙子特普曼来到丹佛市,在第2大道的一套小公寓里,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刚到丹佛,特普曼就徒步走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了解、评估每一块好的房地产的价值,计划在这个城市发展他的房地产事业。为此,他常常去看一些土地和楼盘,就像是这些土地的主人。

初来乍到时,人们不认识特普曼。因此他必须计划好为自己的房地产事业铺平道路的每一个步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加入该市的“快乐俱乐部”,去结识那些出入该俱乐部的社会名流和百万富翁。对特普曼这样一个无名小辈来说,要想进这样高档的俱乐部,实在不很容易,但特普曼还是决心去大胆尝试一番。

特普曼第一次打电话给“快乐俱乐部”,刚说完自己的姓名,电话随着一声斥责就被对方挂了。特普曼仍不死心,又打了两次,结果仍遭到对方的嘲弄和拒绝。

“这样坚持下去,将会毫无结果。”特普曼望着电话机喃喃自语,突然,他心生一计,又拿起了电话。这次他声称将有东西给俱乐部董事长。对方以为他来头不小,连忙将董事长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