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36486700000029

第29章 聆听华尔街的经商智慧(1)

生产经营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生产与成本

究竟定价多少才能有收益——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需进行边际分析的问题。譬如,7-11店都是营业24小时,而不是早八点到晚九点营业。从经济学上来考虑:24小时营业当然要额外(边际)花费一些成本(如水电费、营业员的工资等),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额外收益(就是多开11小时门的营业收入),只要额外收的钱比额外成本要高便可以干。

在经济学上,这“额外”的部分便称之为“边际”,而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去和它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

从北京开往石家庄的长途车即将出发。客车的票面价格是5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了。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乍一看,私人公司允许这名乘客用30元享受50元的运输服务,当然亏了。但如果用边际分析法分析,私人公司的确比国营公司精明。

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的概念。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需增加,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边际收益就是30元。

在我们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出决策的。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没有“边际”这根弦。

从经济学来分析这一现象,说明商品有两种价格,一是它的生产成本;二是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前者位于商品的边际成本线上,后者位于消费者的需求线上。这两种价格是彼此独立的,互相不发生影响。企业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边际成本就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这样的定价可以避免浪费,使商品得到最大的产出,造福于社会。

例如,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是5000元,单位产品的成本是50元。若生产101个单位时,其总成本为 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边际成本即为40元。当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但当产量超越一定限度时,就转而递增。所以,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如果低于边际成本就是不合算的。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定产品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永庆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其经营之道备受推崇。20世纪50年代初,王永庆表示要投资塑胶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其实,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可以降低成本的一个大好条件。

1954年,王永庆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

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王永庆决定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王永庆有自己的算盘,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当然,台塑的成功还有其他方面的努力,如内部管理、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等,但最关键的是台塑通过将自己的产量扩大,从而达到边际成本最低,这是台塑成功的法宝。

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将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因此,考虑边际成本有助于企业制定最佳决策。

增加投入并不意味着增加收益——边际收益递减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经济学上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是这样,投入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相。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一味地往田地里增加肥料,所获得的产量一般是: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先是递增的,当达到一个高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都烧死了,最后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作为生产者来说,总希望收益越多越好,为此总要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是,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之间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并不是投入越多,收益就越多。投入尽可能多的成本,当然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收益,但事实往往令人失望,因为成本与收益并不总是正比递增的。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根据这一法则,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这样所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这种增加的产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使总产量绝对地减少。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就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从边际收益变化的角度来看,由一个和尚挑水吃到两个和尚抬水吃,说明边际收益已经递减,当发展到三个和尚时,已经递减到没有水吃了。这应该是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最生动的写照。

当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一学说在18世纪提出之后,发生了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种观点从递减性出发,引申出了企业的利润趋于下降的趋势,从李嘉图以后的众多西方学者据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持有极大的同情;另一种观点通过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强烈批判这一规律,认为它抹杀了技术进步对收益递减的反作用。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递增是暂时的,而递减则是必然的。边际产量递增是生产要素潜力发挥,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递减,则是生产要素潜力耗尽,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所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短期内是无法超越的,人们只能遵守它,而别无选择!

但是在一个充分长的时期内考察某种产品的生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否可以超越呢?

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的因素要发挥作用,人们是可以突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的。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是突破边际收益递减的两个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方面人口翻了一番还多,而另一方面可耕地的面积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在减少,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入,得到的产出的增加将越来越少,这似乎很可怕,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国再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粮食危机”。这不能不归功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的突破。技术创新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粮食单产不断取得突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杂交水稻这项技术因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而对全球的水稻供应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次是农业用地政策这一制度创新发挥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生产方面,1979年我国实行了一项土地制度创新,那就是土地大包干制度,这一土地制度创新将对我国农业收益的增加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可以改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但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需要企业艰苦探索。当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尚未完成,其他条件不变仍然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认识到边际收益递减依然是作为一条规律而存在的。在短期,我们必须尊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定合理的投入限度;但在长期,通过积极地实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战略,打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可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利润,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三个和尚的故事中,因考虑了这个因素,故事也有了新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个和尚渐渐地引入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和尚的制度创新的故事:一个和尚人挑水吃,总比两个和尚抬水吃或三个和尚没水吃要好,寺庙里的方丈从长计议,决定立下个规矩,鼓励三个和尚都能抢着去挑水。为了奖勤罚懒,方丈规定,三个和尚各自挑水,到吃晚饭的时候,看谁挑的水多就给谁奖一盘炒豆腐,谁挑的水少就吃白饭。于是三个和尚就拼命抢着挑水,展开了挑水竞赛。通过这种制度创新,寺庙里尽管和尚不断增多,但再也没有缺过水了。

三个和尚的技术创新的故事:由于和尚们住的寺庙离河边比较远,一个和尚挑水一趟下来,疲惫不堪,挑的水还不够多,于是三个和尚协作起来,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三个和尚合作挖了一条渠,还装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负责摇辘轳,第二个和尚负责把水倒入渠中,第三个和尚休息轮换,通过这种安排,三个和尚既轻松又有吃不完的水,这是技术创新的力量给和尚们带来的福利。

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利润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投入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以使成本最小。因此,企业要想取得最大利润,就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利润的内涵有所不同,计算利润时也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方法,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一个从事生产或销售的厂商,如果他的总收益大于总成本,那么他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

生活中有一句俗话:“有谁会嫌钱多?”甚至有人说得更加直接:“有谁会嫌钱扎手?”它表明的意思不言而喻——“钱,当然越多越好。”与之相应,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来说,也有一个鲜明的目标:“利润最大化。”它已经成为企业高呼的口号,行动的指南。身处市场大潮之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也不敢违背这一目标,而只能去尽力实现它。

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入理解利润最大化呢?如果我们单凭直观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利润越多越好,这样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原因很简单,企业的利润来自于自身的生产或者销售,在市场里,一个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利润也在随之改变。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得判断出自己的经营在何种状态时能够取得利润的最大值。这就意味着,在恒量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实际上,经济学家们早已经给出了这一标准,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每多卖出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边际成本是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边际成本往往随着企业的生产发生变化。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会时刻监督自己的经营状况,如果从某一刻起,再增加一单位产量时,该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说明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反之,如果增加的这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就说明增加产量将发生亏损,这时会减少产量。这样,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在经 济学里,通常用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对此加以分析。边际收益用MR表示,边际成本用MC表示,所以,当你看到“MR二MC”这一条件成立时,便说明企业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即利润最大化。我们举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