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国家级灾难——国家破产
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哈尔德通过电视讲话,对全体国民发出警报:“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危险。在最糟的情况下,冰岛的国民经济将和银行一同卷进旋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此时,他面对的冰岛不再是这个世界最美丽干净、金融高度发达的天堂,而是一个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本国货币大幅贬值的黑色乌托邦,昔日在全世界过得最幸福的冰岛人生活在国家破产、朝不保夕的恐惧中。
冰岛人口只有32万,过去仅靠渔业支撑,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进入一个连续10余年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冰岛的银行体系此时迅速萌芽并以疯狂的速度扩张。它们在全球各地成立分行,发放了大量的贷款,银行因此成为冰岛经济的最强支柱。截止到2008年6月30日,冰岛三大银行的资产规模总计达到14.4万亿克朗,约合1280亿美元。与之相比,2007年冰岛的国内生产总值(CDP)仅为1.3万亿克朗。
银行资产的大量累积,让冰岛人尝到了甜头,这个小国人均GDP占到世界第四,美丽洁净的环境、优厚的福利政策让这里成为一方世人向往的“幸福乐土”。但是当金融危机袭来时,这个国家才发现他们原来正是巴菲特所说的“裸泳者”。总理哈尔德承认, 由于冰岛银行产业几乎完全暴露在全球金融业震荡波中,冰岛面临“国家破产”。
破产,如同一场噩梦,与企业如影随形,那些资不抵债者最终会在《破产法》的框架内或者拍卖变现或者资产重组以获新生,而旧有商号如一块随风飘摇的破布很快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会破产。但这种现象现在却真实地出现了,冰岛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严重地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边缘。
理论上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会不会破产呢?答案是肯定不会。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国家有别于企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在结束了帝国殖民时代之后,这一原则日益成为国际共识,成为大小贫富悬殊国家之间交往的原则。所以,对于那些贫困国家,尽管外债缠身,理论上足够“破产”几百次,但是并没有被拍卖掉,这些穷国家也没有随之在国际政治版图上消失,沦落为其他债券国家的“新殖民地”。反过来说,倘若国际间有“国家破产”的“市场空间”,那么,美国仅举华尔街上的一个个富可敌国的金融大佬之力,就可以用经济手段,兵不血刃地将一个个破产小国收入囊中,如此一来,世界就依然是“强权政治”的天下。显然,让“国家破产”成为可能,就意味着对弱肉强食的霸权政治放行,最终破坏基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渊源而形成的民族国家之间的脆弱国际平衡。
当然,国家破产的概念不是特别严格,从理论上说,一个经济单位,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如果资不抵债就是陷入了破产的境地。但是国家和其他单位不同,国家手上第一有苛税权,第二有发钞票的权力,第三有举债权,有这三权在就使得他不可能实际地破产。
有经济学家认为,所谓的国家破产实际上也就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描述。首先,就是出现大量的财政赤字、对外贸易赤字;其次,就是出现大量外债;最后,该国家没有偿还外债的能力,同时也没有改善国内经济状况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这个国家要破产了。
因此, “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吹灯拔蜡、改换门庭。就拿冰岛来说,纵然外债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比如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借债,还可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
早在200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的第一执行总裁克鲁格尔女士曾提出过一个解决机制,将IMF的地位放在了国家破产解决程序的核心地位,但是很明显,这一方案遭到了所有国家的反对。两年后,IMF再次提出一个改进后的方案,该条款从法律上允许债权人中的一个“绝大多数集体” (占债权人总量的60%~70%)可以进行债务重组,同时该重组须将其余的债权人包括在内,而1FM只起到监督和最后仲裁的作用。
为了应对当年的阿根廷债务危机,阿根廷当年的债务危机与现在所说的“国家破产”几乎相同,美国政府也提出过相应的解决方案,但实际上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有经济学专家认为,要挽救国家破产的危局,就必须从国内、国际多方面寻求解决的办法和渠道:第一,是国际求助,比如这次冰岛向俄罗斯寻求贷款:从国外获得帮助来缓解自己的压力;第二,就是通过谈判解决债务问题,比如上一次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进行国际谈判,对那些无法偿还的债务进行免除、延期等措施,这也是一种缓解危机的办法;第三,就是要发动国内民众共渡难关。只有国际、国内多方面共同地努力和配合,才能真正起到挽救的效果。
刺激经济复苏需重拳出击——4万亿投资
美国金融风暴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减少、就业压力增大等诸多不利形势的担心,随着2008年下半年统计局数据的出台而一一得到了验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作为人民的主心骨,他们应该如何动,备受百姓们的关注。
在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我国政府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2008年11月5日,******常务会议上终于确定总额度为4万亿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
这项经济振兴计划主要包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大致包含内容如下: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这就是“4万亿一揽子计划”,要完成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至少需要投资4万亿元。这项规模空前的财政刺激方案吸引了广大民众和国际上的眼光。根据该方案,中国在2009~2010年内将在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方面支出约4万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财政总收入的4/5,来防止经济增速的过快下滑。
中央政府一举推出十大政策刺激内需,雷厉风行的应对举措,无疑将会大大激起人们对经济形势的信心。实质上,围绕刺激内需的目标,“一揽子计划”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与以往的政策出台相比,对老百姓而言,此次“一揽子计划”透露出一些非常积极的信号。
在所公布的十大举措里,每一项都是重大利好,每一项都释放了积极信号,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从宏观层面来说,这些措施是应对金融危机,化解和削弱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从微观层面来说,这些措施的主旨是让利于民,是以民生为重,通过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等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作为这一揽子方案的推出,提振民间信心是这项政策的主要目的。如果只有政府单打独干,民众对经济的发展失去了信心,可以预见这十大措施的效果也不会太好。目前中国的企业和居民户缺的是信心,在信心缺失的情况下,投资和需求弄不好也会持续下滑。
当然,百姓对巨额资金如何筹措也十分关心。根据发改委安排,到2010年底,中央投资安排将达到1.18万亿元。自1998年以来,中央的财政收入一直处于同比快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财政收入更是突破6万亿元。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2009年的财政收入压力将增大,财政赤字率将上升很快,2009年的预算财政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9500亿。因此,发行国债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但发行国债,货币资金将被回收,市场流通的货币量下降,对私人部门投资会产生“挤出效应”。
我们都知道,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与出口拉动和启动消费比起来,政府投资拉动无疑是对经济改善见效最快的手段。但我们呢也应该看到,4万亿元投资仅仅是推动了投资这一项,这势必导致三者关系的失衡。投资会增加未来的产能,而如果外需短期内不能恢复,内需又持续不足的话,势必会出现产能过剩。
与此同时,4万亿元计划也会延缓我国的经济结构改革。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各类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升级,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环节环境保护的压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优胜劣汰中,一些本来因自身原因应该进行改革的行业和该被淘汰出局的企业,现在有了政府买单,又可以在新的相对优越的投资环境中延迟改革和升级,显然,这不是好事。
刺激措施更像是强心针,而不是治本之药,但4万亿元必须出手,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维持经济的平稳与快速发展。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利益。
谁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粮食危机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粮食问题也显得愈加重要。“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和粮食的经济地位可想而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必须建立在人们不饿肚子的前提下。而2008年国际粮食危机为中国敲响了警钟,随着下半年金融危机的蔓延,粮食危机不被人关注,然而全球粮食危机依然存在。我国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促使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都未出现危机迹象。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农产品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跌,这也成为我国爆发粮食危机的不确定因素。
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570亿斤,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连续5年增产,似乎使国人有理由对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有个乐观而明朗的态度。但是,应该看到,危机的引发因素都还存在,潜在的粮食生产危机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危机。吃饭是人的第一需要,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境下,更应该注意粮食安全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体制的好处是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弱点就是抗风险能力差。农民所拥有的生产规模通常非常小,我们通常说的“一亩三分田”,其实随着人口的增长,很多地方的人均耕地已经不足一亩。在资本面前,农民根本没有发言权,甚至没有发言的机会。相比城市和工业,农村同样没有发言权。在缺乏保护、组织的情况下,农民们面临着比制造业和服务业更大的市场风险,而且他们还承担着二、三产业部门极少具有的自然风险。因此,在双重风险袭击下的农业,就变成了一个弱质部门。因此,存在隐性的粮食生产危机。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主要商品价格都出现了下跌趋势,农产品价格更是首当其冲。这样,农民种粮的收益势必会进一步降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将继续遭到打击,职业农民不断流失,土地撂荒严重。在多数农产品处于供求平衡状态下,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作用大,市场波动使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明显增加。部分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可能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