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事的艺术全集
36483600000045

第45章 掌握最容易打动对方的求人技巧(4)

某中学老师悉心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出版了近20万字的一本有关诗歌的书籍。该校的文学社小记者得到情况后就到这位老师家采访。让老师介绍写书经验,只见那位老师面带难色,认为只是一个专题学习,谈不上什么经验。

小记者抬头望着墙上的隶书说:“老师,这隶书是您写的吧?”

老师:“是的!”

小记者:“那么请您谈谈隶书的特点,好吗?”

这正是老师感兴趣和愿意谈的话题。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融洽起来。

这时,小记者不失时机地说:“老师,您对隶书很有研究,我们以后还要请您多加指导。不过,我们现在十分想听听您是怎样写成《中国诗歌发展史》这一书的。”此刻,老师深感盛情难却,也就只好加以介绍了。

由此可见,当某个话题引不起对方的兴趣时,要有针对、有选择地挑选新的话题,以激起对方的谈兴。如同运动员谈心理与竞技的关系,同外交人员谈公共关系学,两人肯定会一拍即合,谈兴大发。

值得注意的是,换题以后,劝说者还要注意在适当时机及时将话头引入正题。因为换题只是为了给谈正题打下感情基础,而非交谈的真正目的,所以,当所换之题谈兴正浓,双方感情沟通到一定程度时,劝说者就要适可而止,将话锋转入正题。

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某玻璃厂就玻璃生产的有关事项同国外某玻璃公司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全套设备同时引进还是部分引进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各执一端,互不相让,使谈判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我方玻璃厂的首席代表为了使谈判达到预定的目标,决定主动打破这个僵局。可是怎么才能使谈判出现转机呢?谈判代表思索了一会儿,带着微笑,换上一种轻松的语气,避开争执的问题,向对方说:“你们公司的技术、设备和工程师都是一流的。用一流的技术、设备与我们合作,我们能够成为全国第一。这不单对我们有利,而且对你们也有利。”

对方公司的首席代表是位高级工程师,一听到称赞自己公司的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十分高兴,谈判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活跃起来了。我方代表看到对方表示出兴趣,则趁势将话题又一转,说道:“但是,我们厂的外汇的确有限,不能将贵公司的设备全部引进。现在,我们知道,法国、比利时和日本都在跟我们北方的厂家搞合作,如果你们不尽快跟我们达成协议,不投入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那么你们就可能失去中国的市场,人家也会笑你们公司无能。”

由于我方代表成功地奏出投其所好、开诚布公、国际竞争扭转局面的三部曲,使双方的僵持局面完全被打破,在和谐的气氛中,双方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讨论,最后终于达成了对我方有利的协议。

因此,当你与别人办事进入某种僵局时,你最好采取适当转移话题的办法,从另一个角度同对方谈话,以此调动对方的谈兴。在不知不觉中,你再把话题拉回来,顺利办成你想办之事。

声东击西,出对方意料之外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不求人的。比如说,小时候对不会做的功课,我们求人讲解;长大后,为成家,我们求人说媒;工作时,我们求人合作,求人推销……我们求人的事太多了。

但求人请托要想获得好的效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要使对方心甘情愿地为你帮忙,你必须练就一副铜牙铁齿。如果你没有口才,只一味地谈自己的事,并不停地对对方说“劳你大驾,请你帮忙”之类的话,只会让人感到不耐烦。

巧妙地说服别人帮你办事有很多技巧,其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声东击西。对于固执己见或执迷不悟者,最好的说服办法是声东击西,明说是“东”,其暗示的却是“西”,让人从中领悟到你的用意,从而接受你的意见。

在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中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

春秋时期,齐景公非常喜欢打猎,于是让人养了很多老鹰和猎犬。有一次,负责养老鹰的烛邹不小心给逃走了一只。齐景公大怒,要把烛邹杀掉。晏子听说后想劝说齐景公不该杀烛邹,但他没有直接劝,而是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方法,暗示景公不该杀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大罪,不能轻饶了他。让我先数说他的罪状再杀吧!”景公点头称是。

晏子就当着齐景公的面,指着烛邹,一边扳着手指数说道:“烛邹,你替大王养鸟,却让鸟逃了,这是第一条大罪;你使大王为了一只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杀了你,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大罪。三条大罪,不杀不行!大王,我说完了,请您杀死他吧!”齐景公听着听着,听出了话中的味儿。停了半晌,才慢吞吞地说:“不杀了,我已听懂你的话了。”

其实晏子列举的三大罪状表面上是在指责烛邹,实际上是说给齐景公听的,说烛邹犯了三大罪,暗示如果因此而杀死烛邹会给齐国带来不好的影响,人人都能听明白,齐景公自然也不例外。

下面的这个故事也是声东击西的范例。

五代后唐的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有一次打猎兴致来了,纵马奔驰。等到中牟县,鞭急马快,老百姓田地的庄稼被他践踏了一大片。中牟县令为民请命,挡马劝阻。没想到引起庄宗大怒,当面斥退县令,并要将县令斩首示众,随行大臣没有一人敢进谏言。过了一会儿,伶人中一个叫敬新磨的从背后转到庄宗马前,并立即率人追回被砍头的县令,押至庄宗马前,愤怒地指责县令道:

“你身为一个县官,难道还不知道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纵使老百姓在田地里种庄稼来交纳国家的赋税呢?你为什么不让你们县的老百姓饿着肚子而空着地,好让天子来此驰骋打猎取乐呢?你的罪该死!”

怒斥之后,他请庄宗对中牟县令立即行刑,其他伶人也随声附和。庄宗听着、看着,然后哈哈一笑,纵马而去,遂免了中牟县令的罪,让其回府了。

敬新磨对皇帝的一段谏言,奇特新颖,他指东说西,逗乐了庄宗皇帝,又免去了中牟县令的死罪。由此也可见敬新磨的煞费苦心。

所以,当你在求人遇到阻碍时,完全可以采用这种背道而驰、指东说西的方法,让对方从你的话中领悟出内在道理,从而改变所有的决定。

巧妙点拨,让对方自己感悟

求人办事,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差异,可能是方法上的差异,也可能是思路上的差异。

如果对方办事的方法不符合你的要求,你也不能当面指责,因为那样只会造成对方的反抗,容易把事搞砸。这种时候,若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可以轻松地把事情处理好。

有一家大超市的经理每天都到他的连锁店去巡视一遍。有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台前等待,没有一个售货员对她稍加注意。而那些售货员呢?当时,他们正在柜台远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又说又笑。身为经理的他当然对这一情况很不满意,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但他并没有直接地指责那些在上班时间闲谈的售货员,他采取了巧妙暗示、保全员工面子的方法处理了这件事。他站在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售货员当然看到了这个情况,自责的她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情况。

在这个例子中,那位经理并没有直接指责员工的不负责,而是亲自去为顾客服务,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起到了间接地纠正员工错误的作用。

卡尔·兰福,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当了许多年的市长。他时常告诫他的部属,要让民众来见他,他宣称施行“开门政策”。然而当社区的民众来拜访他时,却被他的秘书和行政官员挡在门外。

最后,这位市长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把办公室的大门给拆了。他的助手们知道了这件事,也只好接受了。从此之后,这位市长真正做到了“行政公开”。

当人同别人办事时,如果因为意见不同而批评别人,这是很不正确的。因为有很多人面对直接的批评会非常愤怒,这时,就要巧妙点拨,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此一来,会收到非常神奇的效果。

有位女士运用巧妙暗示的方法使得一群懒惰的建筑工人,在帮她盖房子之后清理现场。开始请工人干活的时候,这位女士下班回家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锯木屑。她不想去跟工人们抗议,因为他们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后,她跟孩子们把这些碎木块捡起来,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负责监督工人的工头叫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草地上这么干净。”从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捡起来堆好放在一边,工头也每天都来看看草地的状况。

采用这种巧妙点拨的方法,容易使人改正错误,既维持了人的自尊,使他自己以为自己很重要,又能使他希望和你合作把事情办好,而不是反抗或抵触。

适时沉默,留出时间让对方思考

如果有事请求别人帮忙,有时沉默常常比论理更有说服力。我们说服别人帮忙时,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对方什么也不说。反过来,如果劝者什么也不说,对方的错误意见就找不到市场了。

不同的沉默方式有不同的作用,运用时必须恰到好处,你可以适当参考下面的做法。

1.咄咄逼人的缄默能使人不攻自破

有一个出身在有一定教养家庭的小学生,一天他拿了同学一件好玩具,晚饭前回来,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同往常一样笑吟吟地说:“妈,我回来了!”妈妈保持沉默。“姐,我饿了。”姐姐也保持沉默。“怎么了?”又是一阵沉默。“我没做错事啊!”还是没有人答话。妈妈眼睛瞪着他,姐姐背对着他,全家都冷冰冰地对待他。他终于不攻自破了:“妈、姐,我错了……”

2.平平淡淡的沉默能发人深省有些人态度很积极,但发表意见时不免有些偏颇,直截了当地驳回,又易挫伤其积极性,循循诱导又费时,精力也不允许,最好的办法便是平平淡淡地保持沉默。他说什么,你尽管听,“嗯”、“啊”……什么也不说,等他说够了,告辞了,再用适当的不带任何观点的中性词和他告别:“好吧!”或“你再想想。”别的什么也不说。如此,他回去后定然要竭思尽虑:“今天谈得对不对?对方为什么不表态?错在哪里?”也许他会向别人请教,或许自己悟出真谛。

3.转移话题的沉默能使人乐而忘求

对要回答的问题保持沉默,选准时机谈大家的热门话题并引人入胜,使对方无法插入自己的话题,且从谈话中悟出道理,检讨自己。

4.义无反顾的沉默能使人就范

某领导有一次交代属下办一件较困难的任务,当然,他能胜任。交代之后,对方讲起了“价钱”。于是该领导义无反顾地保持沉默,连哼也不哼。“困难如何大……”,“条件如何差……”,“时间如何紧……”,说着说着他就不说了。最后说了一句:“好,我一定完成。” 沉默是金,即便在求人办事时也要如此。有时沉默不语能够出奇制胜,如果滔滔不绝,反而有理说不清。

林肯曾经做过律师,他在法庭诉讼中的能言善辩、机智灵活,赢得了人们普遍的赞誉。有一次,他竟一言不发而击败了原告律师,在诉讼中获胜。

在法庭上,原告律师滔滔不绝,把一两个简单的论据反反复复地讲了两个小时,法官和听众都显得十分不耐烦,一片议论声。有的人竟打起瞌睡来。最后,原告律师终于说完了,林肯作为被告律师登上讲台,但他却一言不发。台下一片肃静,人们都感到很奇怪。

过了一会,林肯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水杯喝口水,再把水放下,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又脱外衣又喝水。如此循环了五六次,法官和听众被林肯的哑剧逗得哈哈大笑,而林肯却始终未发一言,在笑声中走下讲台,他的对手最终被“笑”输了。

沉默确实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在求人办事时,如果能善于运用沉默,必定能够出奇制胜,取得成功。但同时需要注意,这种方法是在你向对方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以及做了一些适当的请求后才能运用的。否则,别人就很可能并不知道你要做什么。

第四节间接感化,请求对方办事

找能说会道的人帮忙

求人办事,如果你觉得自己拙于言辞,不妨找个能说会道的人帮忙。

一般会说话的人大多都是会办事的人。办事必须依靠信息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和感情上的交流来完成。而有人交流得好,有人交流得不好,所以说“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如果你自己口才不好,可以请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来帮忙。

历史上孟尝君是齐国的名门贵族。

有一次他与齐闵王意见不合,一气之下辞去相职回到私人领地,一个名叫薛的地方。

当时与薛接邻的楚国正待举兵攻薛。与楚相比,薛不过是弹丸之地,兵力粮草等均不能相比,楚兵一旦到来,薛地后果不堪设想。

燃眉之急,唯有求救于齐。但孟尝君刚刚与闵王闹了意见,没有面子去求,去了也怕闵王不答应。为此他伤透了脑筋。

正当此时,齐国大夫淳于髡来薛地拜访。他奉闵王之命去楚国交涉国事,归途顺便来看望孟尝君。孟尝君亲自到城外迎接,并以盛宴款待。

淳于甏不仅个人资质好,善随机应变,与王室也有密切的关系,威、宣、闵三代齐王都很器重他。闵王时代他成了王室的政治顾问,且与孟尝君本人也有私交。

孟尝君当即决定直言相求:“我将遭楚国攻击,危在旦夕,请君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