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谈话中,一般人都是说些身边琐事,这或许想向对方表示亲切。在正式交谈中,希望你不要把老婆、儿女当作谈话的资料,否则总不免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
谈话先从政治、经济等比较严肃的题目开始,然后再涉猎到文学、艺术、个人的兴趣方面等比较轻松的话题。这样,比较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同。
一个善于求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礼貌,用词考究,不致说出不合时宜的话,所以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必须言语和善,讲话前先斟酌思量,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时要多培养一下自己的深思慎言作风,切不可像随地吐痰似的不看周围具体情况就脱口而出,那样会影响到自身的形象和办事的效果。
看清对方的文化层次说话
求人办事时,还应该看清对方的文化层次再说话,这样才能使你的事情办得更顺利些。
一般说来,埋头做事者常常是事业心很强或对某事很感兴趣的人,一旦开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愿再见他人。这种人往往惜时如金,爱时如命,铁面无情。要敲开这种人的门,求他们办事,首先不要怕碰“钉子”,还要有足够的耐性,并且要善于区分不同情况,或硬缠或软磨,直至达到目的。
毕加索的夫人弗朗索瓦兹·吉洛特也十分爱好绘画,一入画室便不再容许别人打扰。一次她正在作画,儿子想让妈妈带他去玩,便敲响了门,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上,听到敲门声和儿子的喊声,只是回应了一声,仍旧埋头作画。停了一会,门还没开,儿子又说:“妈妈,我爱你。”可得到的回应也只是:“我也爱你呀,我的宝贝儿。”门还是没开。儿子又说:“我喜欢你的画,妈妈。”
吉洛特高兴了,她答道:“谢谢!我的心肝,你真是个小天使。”可仍旧不去开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太美了。”吉洛特停下笔,但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比爸爸好。”
吉洛特的画当然不会比艺术大师毕加索画得更好,但儿子的话却句句说到了她的心里,她也从儿子那夸大的评价中感到了儿子的迫切心情,所以最终把门打开了。
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遇到一些自命清高的人,他们常常是洁身自好的墨客或仕途失意的文人,或者是那些自命不凡、看破红尘的人。这种人文化层次一般都较高,他们不愿与常人来往,却希望同有才华的人结交,因此要顺利地叩开这种人的大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善于表现自己,设法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因其爱“才”便会自开家门。
******年轻时曾去拜谒一位隐居山间的姓刘的老翰林,他先献上一首诗:“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诗的前两句写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贵地拜谒学尊,第三句暗指刘氏能摆脱俗事纠缠,在山间过隐居生活,末句则写明了他目前遭受饥饿的现状,也暗示了前来拜谒的目的。
刘翰林一见信上的诗,对他的才气很是赞赏,不仅热情接待了他,还给了他不少纹银。******通过展示其才能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再比如,一个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到乡下或基层找普通农民或工人办事儿,就不应该装腔作势、满嘴文绉绉地高谈阔论,也不能以“文”交心,以诗会友,而应该放下文化架子,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话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显得平易近人,与对方没有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对方有了这样的感受,办起事情来彼此才不致产生障碍。
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应简单明确,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用抽象的说理方法。如此,看清对方的文化层次再说话,就可以让事情办得更顺利。
第四节办事要会察言观色
办事要会看对方的脸色
一个人在办事的时候,要善于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以便见机行事。人的面部表情,能够传递很丰富的感情。例如,同情和关心、厌恶和鄙视、信任和尊重等,都会难以隐蔽地暴露在面部表情上。
有的时候,人们对自己那份难以说出的感情,会故意让对方了解或看出。但是有些时候,非但不想让对方知道,甚至想隐藏起来。但是不论哪种情况,都或多或少会显现在人的脸面上。当它展现出来时,如果你不注意而继续自顾自地说下去,就会带来于你不利的后果。
因此,当你和别人面谈时,要随时注意对方的表情,一旦出现了类似的表情,要立刻停止原先强迫性的说法,如果你改变语气或说辞之后,对方的那种表情仍未消失,可以直率地问对方是否有什么困难,这样做,可以将对方难以启齿的心事或是心里的疙瘩予以表面化,同时更能了解对方的心理。
清朝末年的李续宾是曾国藩手下善于揣测其意图的爱将。一次,曾国藩召集众将开会,谈到当时的军事形势时说:“诸位都知道,洪秀全是从长江上游东下而占据江宁的,故江宁上游乃其气运之所在。现在湖北、江西均为我收复,仅存皖省,若皖省克复……”此时,李续宾早已明白曾现在的意图,趁势插话说:“嫡帅的意思是要我们进兵安徽?”“对!”曾国藩以赞赏的目光看了李续宾一眼,“续宾说得很对,看来你平日对此已有思考。为将者,踏营攻寨计算路程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胸有全局,规划宏远,这才是大将之才。续宾在这点上,比诸位要略胜一筹。”李续宾一句话赢得了这么高的赞扬,只在于其会察言观色。
曾国藩说李续宾“平日对此已有思考”,一语破的。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平日紧紧围绕对方关心的敏感点进行思考,才能在把握对方意图和办事思路方面有超过其他人的可能。李续宾作为曾国藩的心腹、爱将,特别善于给曾国藩挣面子,既保住了自己被赏识和重用的地位,又平了曾国藩欲提拔知己而怕众人不服的口实。
在求人办事时,同样如此,一旦你能看清对方的脸色,正中对方下怀地说话办事,对你何愁不能成为一名办事的高手呢!
能够准确捕捉别人的“弦外之音”
为了达到求人办事目的,你需准确洞悉对方的言外之意,听清楚对方的“弦外之音”,这就要求你平时必须培养不断分析对方动机的习惯,并且要随时留意对话的目的为何。如能经常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准确捕捉对方的“弦外之音”便能成为一种本能,从而在办事的过程中更能达到心灵的契合。
有个穷人患病,病情渐渐沉重,医生说他没有希望了。病人祷告众神,说如果能病好下床的话,一定设百牛祭,送礼还愿。他妻子正站在旁边,听他这么说,便问道:“你从哪儿弄这笔钱来还愿呀?”他回答说:“你以为神让我病好下床,是为了向我要这些东西吗?”
这故事是说,实际上不想做的事情,人们倒最容易答应下来,人有时候心口不一。由此看来,捕捉对方的“弦外之音”是很有学问的技巧。人内心的思想,有时会不知不觉在口头上流露出来,因此,与别人交谈时,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从谈话中深知别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你再同别人谈话时,不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由话题知心理
人们常常将情绪从一个话题里不自觉地呈现出来。话题的种类是形形色色的,如果要明白对方的性格、气质、想法,最容易着手的步骤,就是要观察话题与说话者本身的相关状况,从这里能获得很多的信息。
比如,在年轻小伙子的世界里,他们最爱谈论的话题是车子。关于车子的杂志也跟音乐、足球杂志一样畅销。小伙子的话题几乎都涉及与车子的品牌、行程距离、速度等有关的话题,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暂时买不起车。其实,他们那么热衷于车的话题,无非在表示自己将来有能力购车,或者是想表示自己对这些懂得很多,无非是显示自己。
2.在措辞习惯中流露出的“秘密”
语言表明出身,语言除了社会的、阶层的或地理上的差别外,还有因个人的水平而出现差别的心理性的措辞。人的关键种种曲折的深层心理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在自我表现的手段——措辞上。通过分析措辞常常就可以大体上看出这个人的真实形象,在这种意义上,正是本人没意识到的措辞的特征比词语的内容远为真实地告诉我们其人自身。
例如钱钟书先生的名作《围城》中的张先生,他在方鸿渐面前大肆卖弄自己的洋文,以显示自己博学,实际上只反映出其知识的贫乏。 3.说话方式能反映真实想法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感情或意见,都在说话方式里表现得清清楚楚,只要仔细揣摩,即使是弦外之音也能从说话的帘幕下逐渐透露出来。
(1)说话快慢是破解深层心理的重要关键。如果对于某人心怀不满,或者持有敌意态度时,许多人的说话速度会变得迟缓。如果有愧于心或者说谎时,说话的速度自然就会快起来。
(2)从音调的抑扬顿挫中看破对方心理。当两个人意见相左时,一个人提高说话的音调,即表示他想压倒对方。
对于那种心怀企图的人,他说话时就一定会有意地抑扬顿挫,制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有一种吸引别人注意力的欲望,自我显示欲隐隐约约地透露出来了。
(3)由听话方式看破对方心理。构成谈话的前提包括了两种不同立场的存在者,即说话者与听话者。我们可以根据对方对自己说话后的各种反应,来突破对方的深层心理。
如果一个人很认真地听话,他大致会正襟危坐,视线也一直瞪着对方。反之,他的视线必然会散乱,身体也可能在倾斜或乱动,这是他心情厌烦的表现。
能够准确地捕捉对方的“弦外之音”是一个人办事能力的体现,因此,如果你想在办事时得心应手,就该多多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读懂他人的身体语言
办事过程中你需要跟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如果能越多地了解对方,也就越能摸清对方脾气轻松办事。而人的品行、性格通常会体现在他的身体语言上。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那么你很快就能了解对方,并以此决定该如何办事。
日本曾有一个传说,永禄时期,力量最雄厚的北条氏康称霸关东。有一次,北条氏康在战场上同长子氏政一起吃饭,可以想像战时的饭食是很简单的,只有汤泡米饭。然而氏政吃着吃着又往饭里加了一勺汤。此事北条氏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马上产生了联想,为什么氏政连自己饭量有多大都没有数呢?从吃饭吃到一半时又加一勺汤看来,至少可以认为氏政是个没有多少远见的人。北条氏康的担心,日后果然变成了事实。30年后,氏政终于因为缺乏远见,被丰臣秀吉的大军围困,同弟弟氏照都悲惨地战死了。称雄一时的北条氏从此日趋灭亡。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身体语言有多么巨大的作用了。同样地,在办事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了身体语言的作用,根据对方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身体语言,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以期为我们的办事服务。为此,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他的眼睛窥视他的心灵
初次见面时,首先将视线朝左右瞄射者,表示他已经占据优势。
如果有人一旦被别人注视的时候,会忽然将视线躲开。这些人大体上都怀有自卑感,或有相形见绌的感受。
抬起眼皮仰视对方的人,无疑是怀有尊敬或信赖对方的意思。
将视线落下来看着对方,乃表示他有意对对方保持自己的威严。
无法将视线集中于对方身上,很快地收回自己的视线的人,大多属于内向性格者。
视线朝左右活动得很厉害,这表示他还在展开频繁的思考活动。
2.从他打招呼的方式看他的内心
针对打招呼的方式,有人总结出下面的规律:
一面注视对方,一面行礼的人,对对方怀有警戒之心,同时也怀有想占尽优势的欲望。而凡是不敢抬头仰视对方的人,大部分都是内心怀有自卑感的。
使劲儿与对方握手的人,具有主动的性格。握手的时候,无力地握住对方的手,表示他有气无力,是性格脆弱的人。握手的时候,手掌心冒汗的人,大多数是由于情绪激动,内心失去平衡。握手的时候,如果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其目的是使对方在心理上屈居下风。
虽然不是初次见面,但始终都用老套的话向人打招呼或问候。这种人具有自我防卫的心理。
3.从他的癖习看他的特性
有很多人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癖习,比如不时地搔弄头发,这是一种神经质。凡是涉及有关自己的事情时,他们马上会显得特别敏感。
一面说话,一面拉着头发的女性,大体上是很任性的女人。
说话时常常用手掩住自己嘴巴的女人,是有意要吸引对方。
拿手托腮成癖的人,即表示要掩盖自己的弱点。
不断摇晃身体,乃是焦灼的表示,这是为了要解除紧张而表现出来的动作。
双足不断交叉后分开,这种癖习表示不稳定。
4.从他的举动看他的意愿
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下意识的形体动作,也能向你泄密。
交臂的姿势表示保护自己的意思,同样地,这种动作也能表示可以随时反击的意思。
举手敲敲自己的脑袋,或用手摸着头顶,即表示正在思考的意思。
摸头的手震动得很厉害,即表示全心全意在思考的情况。
用双手支撑着下颌,大多数的情况都表示正在茫然的思考中。
用拳头击手掌,或者把手指折得咔咔作响,就表示要威吓对方,而不是在进行思考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