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大全集
36481300000096

第96章 批评的艺术(2)

讲究分寸,就是要求批评的深浅要适度,而不能无度、缺度或过度。黑格尔曾经说过:“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毁灭”。领导者对下级的批评也是如此。它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一旦这种批评超出了一定限度,也就是说超出了某个“临界点”,那么批评就会发生质变,就会走向反面。

要想掌握好分寸,就必须做到这样几点:

第一,要坚持一分为二。领导者批评下属,一定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在否定那些错误的、应该否定的东西的同时,不要抹杀其成绩、功劳和优点。下属出现失误和错误,既要分清性质、程度及危害,不失时机地予以教育处理,又要与人为善,留点面子,不伤其人格,避免因方法不当激化矛盾,以致产生顶牛对立的效果。

第二,要平等待人。领导者在批评下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被批评者,要平等待人。要允许下级说明情况、申辩和保留意见,不能居高临下,动辄训人,以官压人。当然,要防止以讲究批评艺术为名,使批评变成媚化,即态度虚伪,含情脉脉,话语委婉,使批评本意荡然无存,将积极的思想,变成一种温文尔雅、毫无原则的调和主义。

第三,承担领导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有时候,下级在工作中犯错误,也有一部分责任在领导者方面。这部分责任,领导者应主动承担,而不可诿过于下级,推卸自己的责任。

第四,要具体分析和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原因。下级犯错误,往往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对于这些原因,领导者要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对于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或属于好心办错了事的下级,不宜一味批评和指责。应帮助其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正确而有效的批评,是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尊重他们的长处,理解他们的难处,关心他们的苦处,在大道理和小道理的结合上,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和民主讨论,和风细雨地疏通引导,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认识上的短处、方法上的错处、工作上的差处,使其能够心悦诚服。

第五,谨防感情失控。批评作为对谬误引起的一种情感,一般具有萌动时间短、爆发力强的特点。在实施批评的过程中,如果领导者失去自控力,把批评一股脑儿发泄给被批评的下级,这就很容易造成对谬误情感的扩大化,形成对有错误的下级的一种成见。这一点,领导者在批评下级过程中不可不予以注意。

从批评的全过程来看,有的开始尚能冷静,但在批评的过程中,感情也发生了起伏变化,产生兴奋激动,越说越发火,甚至涉及到对方的人格问题,这是一种最不可取的批评方式。人们对语言的刺激是最敏感的,仅说几句过分出格的话,就足以使人心扉紧闭。正确有效的批评,绝对不要掺入个人感情用事的成分,而应该十分冷静,处处体现说理性。真正的批评,应该是一次感情经过细腻处理的、冷静的、充满理智的谈话。

别让你的员工如坐针毡

适度地紧张可以带来高效率,但是如果紧张过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地失误。人在紧张状态下是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最为离奇的一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04年8月22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3×40决赛还剩最后一枪未打时,美国人埃蒙斯领先中国选手贾占波3环,位居第一。贾占波率先发枪,10.1环。这意味着,埃蒙斯只要不打出低于7.1环的成绩,就会将金牌收入囊中。然而,就在人们以为埃蒙斯将稳稳夺冠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埃蒙斯最后一枪扣过扳机后,屏幕上并没有显示出他的成绩,莫名惊诧的埃蒙斯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经过裁判的认真检查,最终发现埃蒙斯竟然打错了靶位,站在2号靶位的埃蒙斯由于过于紧张,最后一枪竟然打到了3号靶位上。结果裁判一致判定埃蒙斯最后一枪为0环,唾手可得的金牌戏剧性地落到了中国选手贾占波的手中。原来几乎金牌到手的埃蒙斯由于最后一枪没有成绩,只排第8名。

职场虽然没有奥运赛场上那么激烈,但是员工在紧张状态下工作,一定会影响效率。公司管理者不是老虎,所以一定要摒弃掉老虎像,不要让员工在你面前忐忑不安,如坐针毡。企业管理者不应该使员工长期处在很大的压力下工作,而应设法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主动、快乐、创造性地工作。我们再看一个比赛案例。

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一位国内的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对他说:“跳过这两厘米,你的房子就到手了。”结果他以失败而告终。而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当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时,教练对他说的是:“你妈妈在家等着你呢。跳完这轮,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最终,洛加尼斯获得成功。

生活的逻辑就是这么怪。有时,人们为了达成一个目标,拼命地给自己或下属加压,结果却适得其反,目标没有达到,反而把事情办糟。

一家著名的制药工厂召开了管理人员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关于人才培训的问题”。会议一开始,总经理就用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提出意见:“我们公司根本没有发挥人才培训的作用,整个培训体系如同摆设,虽然现在有新进员工的职前训练,但随后的在职进修却成效甚微。员工们只能靠自己的摸索来熟悉自己的工作,因而造成公司的员工素质普遍低下、效率不高,很难与公司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总经理的话让大家觉得很不安。这个会议本来是为了讨论如何改进培训制度的会议,但是由于总经理一上来就责备大家,所有参会的管理者都明哲保身,集体保持沉默。

最终这个会议没有结果。几日后,公司副总经理重新把公司管理人员召集在一起。他并没有向总经理那样采用责备的口气,而是用一种协商的语气同大家沟通。他说:“这半个月我对公司的员工培训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它真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所以,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想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改变目前人才培训的方法。请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吧!”副总经理的话一出口,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地提建议。会议很快形成了改进决议。

惠普公司创建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方法,他们称这种方法为“周游式管理方法”,其核心词语:自由、开放、尊重。他们创建了“敞开式大房间”办公室,所有员工都在一间敞厅办公,各部门之间只有矮屏分隔,无论哪级领导都不设单独办公室,同时也不称呼职衔,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惠普公司倡导所有公司管理者都要深入基层,接触广大员工,这样有利于公司上下左右通气,创造无拘束合作氛围。

在这样的公司里面,即便是在董事长面前,普通员工内心都不会感到紧张。越是不紧张,越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干,越能创造好业绩。而员工业绩越好,公司越能得到发展。所以管理者一定让让你的员工适度地放松下来,这样无论是员工本人还是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不要继续为过去埋单

当员工员工做错了某件事的时候,公司管理者的指责可能是必要的,指责的目的是唤起员工的责任心,让他改正缺点,在他脑子里形成一种警戒,使他们以后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然而,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因为批评和被批评的过程通常不是在平心静气中进行的,并且当员工遭受到过多批评时情况更加糟糕。

英国行为学家波特说过:“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的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所以说,公司管理者不应该整天把员工的某个错误挂在嘴上,喋喋不休地反复唠叨。

人有被赞扬、被肯定的心理需要,最佳工作效率来自高涨的工作热情。当在员工认识到自己错误后,公司管理者应该立即结束批评。一般情况下,表扬、激励员工效果可能比批评更好。在对员工提出批评的时候,最佳效果是让员工感到他们的确从批评中学到了什么才可以。要着力去培养员工一种“对大局有利,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好思维方式。很难想象,一个对工作兴趣淡薄的人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因而,作为公司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员工。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往往非常注重对犯错的员工进行开导,他们不会死死地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员工的错误上,而是会慎用批评、质问的语气。就连一向以节俭闻名于世的洛克菲勒都告诉世人,他的成功秘诀不完全只是依靠自己的“吝啬”,更重要的是他从来不会在员工犯错之后,只是盯着他们的错误没完没了地加大指责。

爱德华·贝佛是洛克菲勒的一位生意合伙人,由于一时大意,爱德华·贝佛在南美经营一桩生意时出了差错,使公司在一夜之间损失近百万美元。差不多所有的人都认为,贝佛一定会遭到洛克菲勒的痛斥。没想到最后洛克菲勒只是对他说:“恭贺你保全了我们全部投资的60%,这很不错,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每次都这么幸运。”

再举个小例子:杰克有两个哥哥,兄弟三人和父母相亲相爱,家庭很和睦。有一年秋天,三兄弟驾车一起郊外旅游。两个哥哥已经有丰富的驾驶经验。杰克刚满16岁,几个星期前才把驾照考下来。大哥和二哥商量后决定:繁华的市区由她们两人驾车,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就让杰克练练手。到了郊外,杰克开着车,兴奋得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地把行车速度提高了很多。在一个十字路口,在红灯亮起来之前他没有如愿的闯过路口,反而和一辆从侧面驶过来的大卡车相撞,大哥当场死亡,二哥头部重伤,杰克自己也腿骨骨折。

他们的父母接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赶到了医院。杰克很内疚,本以为父母会责怪他,没想到父母只是紧紧地将他和二哥抱在一起,默默地流泪。过了一会儿,父母擦干他们脸上的泪,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开始谈笑。当时杰克父母的行为真的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对于两个幸存的儿子,尤其是杰克,父母始终和蔼可亲,像往常一样。

好几年过去了,杰克问父母,那时候为什么没有责备他,因为大哥正是死于他闯红灯造成的车祸。父母只是淡淡地说:“你大哥已经离开了,不论我们再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法使他起死回生,但是你还有漫长的人生。如果我们责备你,就会使你背负起‘大哥死亡因为我’这样沉重的包袱,那么你也会因此而失去一个快乐、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多么明智的父母啊!事后的责备并不是重要的,有时候它根本毫无用处,最重要的永远是人的心灵和未来。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毫无止境地指责和抱怨他人。

企业管理者应该像杰克父母一样善解人意,关注的是员工的未来工作,而不是抓住过去的错误不放手。

要做的就是使下次更好

管理者的态度对员工改正错误绝对有影响,要么有利于改正员工的行为方式,要么就会对员工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大多数的批评者,通常是把批评的重点放在指出员工出“错”的地方,但却不能清楚指明员工应该怎么做才“对”。在指责员工的同时,管理者也应该指出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这样才能更具有说服力。员工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批评,并依据你的批评积极主动地去改掉错误才是批评的最终目的。

日本实业家松下幸之助被人们奉为“经营之神”。他的创业经历相当传奇,最初,他只是一个火盆商店的小伙计,后来创办松下公司,经过他几十年不懈努力,最终使松下成为赢利额居日本大公司榜首的公司。在松下公司高速发展中,管理高效率显然是十分重要而且必需的。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在管理上不浪费一丁点时间的人,他在员工面前,恩威并施,在批评员工时尽管态度暴躁,口吻严厉,但却是直言不讳,以理服人。

他曾经这样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即使是一些职务很高的人也不例外。对于我们公司管理人员所犯下的错误,我决不会视而不见,对他们采取姑息宽容的态度。相反,我要提出书面批评,提醒他们迅速改正。”批评的唯一功能是使员工下次做得更好。这是松下幸之助果敢批评的根本出发点。他对下属的批评是就事论事,不是抱怨和责备,是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指出下属所犯下的错误。他批评人的宗旨是以理服人。

有一次,一个中层管理人员犯了错误,松下幸之助把他叫来,对他说:“我把你所犯的错误以及如何改正全写在这个书面批评中了。当然,如果你对我的批评不以为然,那么,你可以拒绝接受这个书面批评;如果表面附和我而内心不满,那么,你可以当做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谈话;如果你心服口服,真心实意地认为我的批评确有道理,那么,请你对我提出的改正意见认真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