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大全集
36481300000039

第39章 最基本的用人思路(7)

张安国善于授权的事例告诉我们,他的成功诀窍就是“让别人成为英雄”。领导者必须有这样一种胸怀,为别人的成就打上聚光灯,而不是为自己的成就打灯。正如一位成功企业家所说的,“如果最高领导者从来都不让他的副手分享领导权力,分享成功荣誉,而是把功劳全往自己身上堆,那谁还会跟着他干呢?除非是傻瓜。”

领导者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帮助下属取得成功。

1.告诉公司内部或外部的人,你们公司的领导者正在做什么。

2.将公司的工作内容公之于众。

3.让你的下属参与公司重大决定的讨论。

4.张贴优秀员工的相片。

5.在通讯或广告中,刊载员工的故事和成就。

6.在私下的会谈或公开演讲中,经常提及你下属的名字。

7.写感谢信给你的支持者。

8.公开展示顾客对某些员工的感谢信。

9.告诉你的员工,你比我更有能力找出解决方案。

10.把成功的功劳归功于你的副手。

11.经常跟你的骨干说,你真棒,我不能没有你。

12.让你的部属感到这项决定是由他们做的。

13.给自己培养一个接班人,把更多的工作让他去做。

14.“你真有天赋”、“我知道你能行”之类的话要常挂在嘴边。

15.设置奖牌展示柜。

领导者应当每天至少将聚光灯打在一名下属身上,找出这个人所做的正是你希望大家效仿的事,让这名下属做一些大家都看得见的重要工作,并且向大家展示你对他的支持。这些步骤可以使你的下属产生激情,促使他把工作干得更好。

用好比自己强的人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碑上刻着:“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此。”卡内基之所以成为钢铁大王,并非由于他本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他说的“把我的厂房、机器、资金全都拿走,只要留下我的人,4年以后又是个钢铁大王”,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名言。

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个草莽英雄,大字不识几个,但推翻了强秦,建立了汉王朝。谈到自己的成就时,他说:在谋略计划方面,我的能力不如张良;在治理国家、掌握百姓、筹集粮饷方面,我的能力不如萧何;在统帅百万军队,战斗必胜,攻城必克方面,我的能力不如韩信。这3个人均为杰出人才,我能用之,就是我取得胜利的原因。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也十分推崇刘邦的用人策略。

贝尔是电话的发明人,还是美国当代著名大公司——贝尔电话电报公司的创始人。贝尔的成功也在于他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他深知自己在经营管理方面并非强手,1879年7月1日,他聘请西奥多·维尔出任贝尔公司的总经理。维尔的经营管理是非常出色的,仅在用人方面,他认为: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必须争取群众,公司能否稳定发展,关键在接班人和领导层的素质上。

他把精力放在对手下人的训练和培养上,只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才插手,其他的就放手让别人去干。他心胸宽广,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对反对过他的人,也总是宽厚相待,不摆架子,总能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鼓励下属提出不同意见。在维尔的出色领导下,贝尔公司起死回生,打败了西部联合公司的进攻,资本由1878年的85万美元增长为1885年的6000万美元。如果不用维尔这样的强手,贝尔公司的命运也许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英国有个政治学家叫帕金森。他写了一本名叫《官场病》的书,其中谈到,官场上有一种通病:“自上而下奉行的是‘能级递减’,一流的找二流的当部属,二流的找三流的做下级,愚蠢的下属多多益善,精明的对手往往被拒之门外。”后来,这种病就被叫做“帕金森病”。为什么要找比自己差的人呢?因为这样的下属往往有一大优点,那就是“听话”。

美国广告大王大卫·奥格威认为,成功的领导者要善于选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下属,“每个公司都像一个俄罗斯娃娃,如果公司的老板是最能干的大娃娃,员工都是最小的娃娃,那么公司是毫无希望的。反过来,老板是最小的娃娃,每个员工都是能力最强的大娃娃,公司才会生机勃勃。”

高明的领导者深知,自己的才能不一定都高于下属,下属的才能往往会超过自己。领导要把事业做大做好,必须有出色的下属的支持与帮助,失去了他们,领导也就失去了成功的保证。卡内基之所以成为钢铁大王,就在于他把最优秀的人才云集在自己的手下,为他全力工作;刘邦能成大事,在于他能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让我们感受到封建开明君主的明智。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道理也在于此。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导的能力再出色,但如果孤军作战,失败不可避免。用比自己强的人是领导者拉拢人才的重要原则。相反,嫉贤妒能只会导致高端人才的流失。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够各尽其才,就必须勇敢起用他们,这样才能用他们的才智为你的事业成就辉煌。

因势用人的智慧

古人云:“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意思是说,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智谋,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时变,只靠某一个或某种类型的人提供的智力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势用人,应时势的变化而起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形成不同的智慧资源,这是用人艺术最精微,也是最玄妙之处。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管理学上,“使民以时”可以引申为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做到因势用人。在因势用人这方面,汉高祖刘邦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他通常能根据不同的时期与形势,不同的人才特点采取不同的用人策略。

刘邦是以霸术而得天下的。在西汉未定时,他依靠韩信、萧何、英布等人的辅助,东征西讨,屡战屡胜,最终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即史书上所载“居马上得之”。此时的刘邦,对于所谓“迂腐”的儒生是不屑一顾的,并曾对儒生作出“解其冠,溲溺其中”的行为。

西汉建立后,刘邦对儒生依然十分排斥,一谈到诗、书、礼、乐便心生厌恶。大臣陆贾深通世变,偏偏时常在刘邦面前提起《诗经》和《尚书》,弄得刘邦很不耐烦,大骂道:“老子我提三尺剑,于马背上得天下,要《诗》《书》有何用!”

对此,陆贾则反驳说:“您于马背上得天下,难道就说明您也要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在古代,商汤王和周武王反对暴虐待人,顺应了天下民心,依靠文人武将共同治理国家。而吴王夫差和中山国的智伯凭借着武力称霸天下,但却不懂得权变,最终因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而败亡。秦国只依靠刑法治理国家,不懂得随着时势的变化而作出改变,最终灭亡。如果当初秦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遵循先圣的教诲,实行仁义的政策,您又怎么能够将秦国收归己有呢!如果您还于马背上治理天下,则恐怕也不会长久啊!”

听了陆贾的话后,刚刚获得天下不久的刘邦又是惊讶,又是后怕,自己不懂得审视权变,意识不到用人、用术要随时势而变,差点酿成大错。此后,刘邦开始大量起用儒生,帮助自己治理天下。

“马背上得天下,不能马背上治之”,争天下与安天下有别,在用人时,自然要遵循不同的方法。刘邦之所以很快地转变自己的用人策略,正在于他明白打天下和治理天下需要不同的人才。

刘邦在历史上无疑是独树一帜的——他不像曹操、李世民那样文韬武略兼而有之,身先士卒,垂范天下;也不像康熙、朱棣那样借助龙脉相承,挟先人之余威而君临天下——他所凭借的是因势用人的用人之术。

其实,当今企业在用人时可以参考刘邦的因势用人之道,做到随时而变,顺势而发,因势用人,即根据企业发展中的不同情况,不同人才的个性特点,择其应变自如、能临机解决问题者任之,这样才利于企业的顺利发展。

好孩子集团创造了我国童车行业的一个奇迹。其产品已经连续十年国内销量第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5%以上,共申请1000多项专利,其高档童车连续五年居于美国童车市场第一位。好孩子集团的迅速发展,是与董事长宋郑还的“因势用人”分不开的。

他让爱动爱玩的人做推销,让怕出事的人搞安全,让争强好胜不服输的人去完成突击性任务,让六亲不认的人去做纪检和监察工作。如此根据不同人的情况做不同的安排,不仅解决了企业员工的个人爱好问题,还使每个人的优势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真乃一举两得。

有个部门经理,平时不拘小节,在他眼里,产品有色差,包装箱上有不规范的钉子都可以过关,由此造成了许多产品因包装不合格而被退回。但是,他具有很强的鼓动和指挥能力,善于打硬仗。于是,宋郑还就让他去负责对细节的要求不是很高的中档车间。很快就有了成效,该部门经理把所管车间管理成了集团内的优秀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