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大全集
36481300000031

第31章 改变“官念”(5)

这类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向沃尔玛认真学习。沃尔玛公司在实施一些制度或者理念之前,首先要征询员工的意见:“这些政策或理念对你们的工作有没有帮助?有哪些帮助?”沃尔玛的领导者认为,公司的政策制定让员工参与进来,会轻易赢得员工的认可。沃尔玛公司从来不会对员工的种种需求置之不理,更不会认为提出更多要求的员工是在无理取闹。相反,每当员工提出某些需求之后,公司都会组织各级管理层迅速对这些需求进行讨论,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查清员工提出这些需求的具体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度的妥协,给予员工一定程度的满足。

在沃尔玛领导者眼里,员工不是公司的螺丝钉,而是公司的合伙人,他们尊重的理念是:员工是沃尔玛的合伙人,沃尔玛是所有员工的沃尔玛。在公司内部,任何一个员工的铭牌上都只有名字,而没有标明职务,包括总裁,大家见面后无需称呼职务,而直呼姓名。沃尔玛领导者这样制定这样制度的目的就是使员工和公司就像盟友一样结成了合作伙伴的关系。沃尔玛的薪酬一直被认为在同行业不是最高的,但是员工却以在沃尔玛工作为快乐,因为他们在沃尔玛是合伙人,沃尔玛是所有员工的沃尔玛。

在物质利益方面,沃尔玛很早就开始面向每位员工实施其"利润分红计划",同时付诸实施的还有"购买股票计划","员工折扣规定","奖学金计划"等。除了以上这些,员工还享受一些基本待遇,包括带薪休假,节假日补助,医疗、人身及住房保险等。沃尔玛的每一项计划几乎都是遵循山姆·沃尔顿先生所说的"真正的伙伴关系"而制定的,这种坦诚的伙伴关系使包括员工、顾客和企业在内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利益。沃尔玛的员工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主人。

到这里,所有人都会明白沃尔玛持续成功的根源。沃尔玛这一模式使很多企业很受启发。在国内,有一家饭店企业把沃尔玛当做学习的榜样。“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饭店管理者把这句话当做是企业文化理念的精髓。饭店拥有员工近400人,除大部分为正式员工外,还有少部分为外聘人员,饭店领导首先为他们营造的是一个平等的工作环境与空间,一旦发现了人才,无论是正式员工与否都给予鼓励与培养。

“每年的春节,饭店高级管理人员都要为员工亲手包一顿饺子,并为员工做一天的“服务员”。每年,饭店还要对有特殊贡献的员工进行晋级奖励,目前得到晋级奖励的员工已占到全体员工总数的10%。饭店还定期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节假日举办联欢会。如同沃尔玛取得的辉煌业绩一样,一分爱一分收获,领导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报。由于该饭店员工的素质一流,几乎所有的宾客都能享受到“满意+惊喜”服务。他们对此赞不绝口,饭店生意红红火火。

为员工提供服务,把员工视为企业的合作伙伴,这是员工最希望得到关系。这种有效的方式,能实现双赢。把员工视为企业的合作伙伴,就能增加相互的协作,这样不仅员工能迅速成长,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是巨大的。

别让自己影响了氛围

尽管可能企业的管理者听不到,但是员工之间或者员工与他的朋友之间一定会有这样的谈论:“我们领导高瞻远瞩,总是比同业多看到好几步棋,能加入到他的团队中我感到很自豪”,“我们领导事必躬亲,下属凡事都要请示、汇报,工作效率低,员工士气低落”,“我们头儿给我们分配任务时,常常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等等。他们议论的不是领导,而是他们所在的工作氛围。

工作氛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工作氛围是在员工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制度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最多也不过是起到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作用。更重要的是制度因为多种原因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人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工作氛围是由人创造的。尤其是领导者,领导者的个人风格很大程度影响着团队氛围、工作氛围。

现在的员工越来越看重工作氛围。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亦即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成为最为人才看重的工作条件。可以这样讲,良好的工作氛围,既是一种条件,也是一种待遇。没有这个条件,人才不来;没有这种待遇,人才也不来。

一家大型网络公司合并到新公司了,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然而,在这家著名网络公司工作的一位中层经理出人意料地说了这样的话:“我们最关心的是在进入新公司后,是否能有原来的工作氛围。”当员工将要进入新公司的时候,关心的不是待遇、职位……而是工作氛围,可见,工作氛围对于现代从业者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研究表明,管理者的不同领导艺术会营造出不同工作气氛,而工作氛围又最终影响到组织的绩效。有统计数字显示,影响组织成功主要有四个关键因素,它们是个人素质、职位素质要求、管理风格、工作气氛。其中,工作气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达35%,而管理风格对工作气氛的影响度高达72%。

可见,积极建立良好的工作气氛是成功管理者的一个必备能力。其实,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不仅是管理者领导能力的体现,对员工精神需求的满足,更是成功企业的内在必然要求。因为工作氛围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员工的工作效率。

有这样一个案例:张君,生性开朗、活泼,喜欢和人交流,不愿意受约束。他从事的是技术开发工作,刚到公司的头一天,他发现部门气氛比较严肃,大家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闷头搞自己的事情,也很少有人走动。他觉得很不习惯,尽管工作环境很安静,但他的内心似乎有千军万马,焦躁不安,工作效率很低,以前一天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变成了两天。这个案例清晰地说明工作氛围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因此,领导者应该注意适当调整自己的管理风格,创建出良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工作氛围是自由、真诚和平等的工作氛围,是员工在对自身工作满意的基础上,与同事、上司之间关系相处融洽,互相认可,有集体认同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共同达成工作目标、在工作中共同实现人生价值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里,每个员工在得到他人承认的同时,都能积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全身心地朝着组织的方向努力,在工作中能够随时灵活方便地调整工作方式,使之具有更高的效率。管理者应该能够掌握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技巧,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中,识别出那些没有效率和降低效率的行为,并有效地对之进行变革,从而高效、轻松地获得有创造性的工作成果。

最好的管理是没有管理

武术界经典传言:无招胜有招,最厉害的招式就是没有招式。综观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尽管它们拥有着最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它们对管理的终极追求是: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从而使各项制度形同“虚设”。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硬性规章制度往往达不到企业管理者的预期效果。通过对成功企业管理经验的调查发现,好员工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赞出来的。赏识是远远好于“管”的一种员工管理方法。不论是身居高位的人,还是地位卑微的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被人赏识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不论是刚大学毕业、上进心正强的青年人,还是晋升无望、即将离职的老人,当受到别人的赞美时,他都会精神愉悦。

那么,当提到赏识的时候,你会想到些什么? 很多企业领导认为奖金、提拔、礼券、津贴、奖状等就是赏识。但员工的看法并不完全是这样。员工们需要的是赏识的真正意义。因为那些所谓的“赏识”只能使他们看见作为赏识的载体,但却看不见给予他们赏识的本身。他们更注重这些手段所表达的含义而不喜欢这些手段只是敷衍的形式。

员工深信,心意最重要。所以,只有当赏识是有效赏识的时候,员工才会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共鸣,才会产生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员工真正需要感受到企业对他们出色成绩的承认和对他们个人价值的由衷赞赏,这样才会振奋士气,提高工作效率。

在德国的主要航空和宇航企业MBB公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景:上下班时候,员工把专门的身份IC卡放入电子计算器,马上显示当时为止本星期已工作时间多少小时。MBB公司允许员工根据工作任务、个人方便等与公司商定上下班时间。原来该公司实行了灵活上下班制度,公司只考核员工工作成果,不规定具体时间,只要在要求期间内按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就照付薪金,并按工作质量发放奖金。由于工作时间有了一定的机动,职工不仅免受交通拥挤之苦。这种制度让员工感到个人权益受到尊重,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提高工作热情,公司也因此受益匪浅。

法国斯太利公司也同样摒弃了条条框框,对员工实行非常人性化的管理。该企业根据轮换班次的需要和生产经营的要求,把全厂职工以15人一组分成16小组,每组选出两名组长,一位组长负责培训,召集讨论会和做生产记录。另一位组长主抓生产线上的问题。厂方只制定总生产进度和要求,小组自行安排组内人员工作。小组还有权决定组内招工和对组员奖惩。该厂实行“自我管理”后生产力激增,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工厂。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对员工施以有效赏识,会使员工自我认同感加强,对企业的忠诚度加深,会使员工的主人翁的责任感加强,最终达到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赏识”给人以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的三重心理触动。有效赏识是那种能够激励员工产生“功成名就”的赏识。而企业热衷的小恩小惠并不能够算作对员工的有效赏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将这种独特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会使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大大增强,而这也是企业管理者自身魅力和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说,领导者作为赏识的主体,在给员工提供发展远景、可见度和动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工作是为了自己的员工而培养良好的赏识习惯。领导者应该以赏识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员工,在你的信任和尊重下,员工一定可以自律。这样不仅能够激发部属的积极性,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个人倡导,使公司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学会赏识,并且将赏识融入公司运作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公司内部形成和谐、宽容、协同的人际关系,降低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各种不必要的成本,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只有领导的赏识预算越大,优秀的员工才会越多,团队的卓越程度也就相应的越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

下属成功后你才能成功

因为授权具有领导者与被授权者二维度、因此在考察授权绩效时,不能只以领导者单方面的授权艺术作为权衡标准,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授权在被授权者心目中达到怎么样的效果,才算称作授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