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大全集
36481300000010

第10章 三分管人,七分做人(4)

你需要比别人更职业

领导是一个责任心最大的职业,是职业道德的源泉,因而对领导者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比其他职业要高得多,能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者往往能不愧于领导者这个角色。反之,则往往身败名裂,断送大好前途。

1.职业信念

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失败,虽然与客观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决定因素还在于每个人自身。因此,要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下去,要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特别是在失败后处于逆境之中,更不要自暴自弃,被失败压倒。要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自身的潜力和长处,重新树立起坚定的生活信心,振奋精神,重新拼搏。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信一定会找到成功的起点。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要靠你抓住它,把握好它,虽然中途也有失败,但只要你坚强的信念还一直屹立着,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压倒你、毁灭你的。

古今许多有志之士,都能经受大磨难,他们绝不会灰心丧气,屈时则屈,伸时则伸,而且是大展拳脚,结果都获得了成功。而反之者,则英雄气短,怨天尤人,这是因为成大业者才有博大气量,而惟能屈能伸者,方可成大器,成大业。

2.守密的重要

作为一个领导人,必须懂得保密的重要性。在事业上,人们原则是,尽量探求别人的秘密,而全力隐藏自己的秘密。尤其是筹划大谋略、大计划时,更加如此。一个领导人其计谋的成功在于能严守秘密,失败就在于泄密。所以军事上最重要的事情,就要严守机密。

用一人做的事,不能让两人知道;明天的行动,不能在今天就泄露出去。仔细地推敲计谋中的每一细节,谨慎得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所作所为都要保密,还要防止在言谈中泄密;在容貌上要做到不露声色,还要小心表情上的泄密;表情上做到了隐藏不露,还要当心在说梦话时泄密。军队在行动前一定要隐蔽企图,用谁执行任务先不告诉他。如果某些可以说的,也不妨先说,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常常与他开诚相见,袒露一些秘密会更好。

历史上,因稍一疏忽泄露了机密而前功尽弃的事实比比皆是。鬼谷子在《摩篇》中说:“掩盖隐匿起来,逃脱在情理之外,使人不知、鬼不觉,这样的人成就事业而无祸患。”如果你领导着一个集团或者是欲提拔人,在时机未成熟前一定要注意保密。

古今重要的军事计划、政治谋略,没有不是以隐藏为上策的,做人是同样的道理。可以隐瞒的一定要隐瞒,与人无关的就说,不必告诉人的就隐瞒住不告诉。把自己的长短都隐藏住,要想有所作为,就得更加如此,隐藏在不露形迹之中,就是最好的方法。

3.胆识的力量

作为一位干大事业、建大功的人,必要的时候,不仅要以所有的权力势力孤注一掷,还要拿出自己的生命孤注一掷。在事业到了十分困难和十分危急的时期,也就是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如果不用尽全力做最后的一次拼搏,是难以挽回局面、冲出困境的。在这成败、生死在此一举的一刹那,没有机会去谨慎从事、详细思考了,只有用孤注一掷来解决问题。

这时必须准确地掂量一下自己,看能有几分把握可以取得胜利。把握的成分越大,越有胜券可操,越可捕到“大鲨鱼”。要想冒险,必须先求出冒险的代价,孤注必须求出孤注的成算,要弄清这两条有几分把握,判断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千万不能盲目地做,不然,便是做无谓的牺牲。

然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盲从冒险,就是愚人匹夫也能做到。只有面对事情不惊慌,选好谋略有成竹在胸的人,才有确切的把握做孤注一掷,才有成功条件上的需要。

4.职业经验积累

经验包括职业经验、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职业经验是职业素质的核心。

职业素质是领导者适合领导本部门基本业务或主要工作的个体特质,是为专门从事业务工作而具备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阅历经验的总和,是领导者成功的第一拐杖。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基础,专业阅历和经验是核心。两者常常高度融合在一起,成为干好业务工作不可替代的基本本领。它把领导者直接造就成专才。现代社会已经把职业素质作为判断领导者胜任与否的标准之一,即领导者主要由其职业素质决定其自身有无权威或权威的高低大小,也决定其是否胜任工作。

领导者职业素质高,则做好专业工作的可能性就大,就能真正深入到具体工作中出主意、抓落实,自然也就产生相当高度的说服力而使被领导者由衷地折服,由此形成强大、坚实的影响力、统驭力和权威。

领导者职业素质低下、欠缺,则做好工作的可能性就小,就只能当外行,在业务上就没有发言权,实际上就已经不能进行领导了,只能听任内行人来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即意味着领导者实际已经丧失领导地位了。这样的领导者显然不能胜任领导职务,不仅不能树立权威,而且更危险的是还会给工作直接造成损失和困难。

因此,领导者必须是行家里手,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必须是精通业务的内行专家。只有这样,领导者才会有威信、有地位、有力量,也才能真正发挥领导力。

以高尚品格进行教导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有严于律己,才能少犯错误。

同样作为管理者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常常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放纵,不浮泛,这样做就可以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了。

严于律己是律人的前提,只有做到自我管理才能要求下属去执行。优秀管理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为人表率的作用,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一道去努力工作。

国外某企业家认为,如果想知道一家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如何,只需要了解其中的管理人员素质就可以知道他的员工的素质是怎么样。这话的确在理,每个管理者都是所有下属关注的焦点,也是员工积极模拟的对象,管理者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举动,都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员工。所以,假如你想你的员工严格要求自己,你就必须先严格要求你自己。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立者松下幸之助之就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一直到退休,天天坚持准时到公司上班,几乎做到分秒不差,连公司的门卫都把他当成标准时钟。有一次上班的时间到了,接他的专车却未按时到来,为了不迟到他只好改乘电车。谁知电车刚刚启动,接他上班的专车又来了,于是他又下电车改上专车。

就这样,几经折腾,虽然紧赶慢赶,到公司时松下还是迟到了10分钟。尽管事出有因,松下仍然认为迟到是不对的,主动在当天的会议上向下属道歉。这一举动,震动了全体员工,从此松下公司员工几乎不再有迟到现象。

松下本人严于律己的做法,为律人扫清了一切实施障碍。这正是松下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有当你严格要求自己并为此而坚持不懈的时候,你才具备了承担企业领导职务的基本条件,你的下属才会像你一样严于律己,为实现高效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会田雄次曾在评价松下是说:松下先生有古代武士的脾气——守信、自律,绝不靠政治赚钱,彻底遵守商人道德。他诚恳、细心地谨守礼节,这一品性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一股稀罕可贵的“品格效应”,这正是他成功的重要法宝。

严于律己本事就是一种品格的塑造。律他往往比律己来得容易,律他不涉及管理者自身利益,可以毫无顾忌地要求对方很多,而律己则相对来难得多,往往会触及自己的利益,而管理者自身总为自己找借口原谅自己。

严于律己的典范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

诸葛亮率领军队攻打中原时,因任用马谡结果失街亭,导致兵败而归。回去以后,诸葛亮写了一个自我处罚的文件,让蒋宛申奏后主刘禅,要求自扁丞相之职。

蒋宛回到成都,见到后主,刘禅打下书信一看,只见写道:“臣本庸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受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是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臣不胜惭愧,俯伏待命。”

后主刘禅看完说道:“胜负兵家常事,丞相何出此言?”这时侍中郎费依上奏说:“治国者,要以奉法为重,不按法办事,怎么来管理人呢?现在丞相打了败仗,自己要求降职,正是按法办事。”后主听了认同费依的说法,于是下诏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

诸葛亮作为一个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因为用人失误而失败而要求处罚自己,即使当时诸葛亮不认其错,也没有人说什么,但他还是坚持上书请朝廷贬其职,追究自己犯下的过错,这正是诸葛亮做人且作为管理者的光明磊落之处。在当时,他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的做法,不仅没削弱他军中的威信,反而更有效的鞭策和激励了满朝文武奋发向上的报国精神,还加强了对军队的统帅作用。

管理者严于律己,能够使管理者产生影响力。管理者本人尚能严守管理法则,其部属自然不敢越雷池半步?日本 “汽车大王”本田宗一郎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严于律己,在本田公司的厂房里,人们经常可看见他在一丝不苟地干活。当他在加班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休息。他并没有要求员工这样做,员工主动这么做,这就是影响力。

约翰·罗素爵士以深刻的洞察力指出:“在英国,向天才人物请求帮助,但听从品格高尚的人的教导,这是一条根本的原则。”一个管理者如果要真正经营好一个企业,要通过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还要通过影响力使员工进行自我约束。管理者要想获得影响力,严于律己显然是一条最为重要的途径。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两个人在祈祷时都想抽烟,一个问神父:“神父,我在祈祷时能否抽烟?”神父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心想:他在祈祷时还想着抽烟,太缺乏诚意。于是,厉声说:“不行!”另一位问:“神父,我在抽烟时能否祈祷?”神父一听喜从以来,心想:他在抽烟时都没有忘记上的恩泽,是十分虔诚的,于是高兴地说:“可以。”此问话方式实现了彼问话方式所无法实现的目的,由此可见语言艺术的魅力。

要成大事,但没有好的口才,至少是一种遗憾。相反,一个人如果有果敢的行动,再加之良好的口才,就会尽善尽美,更加有利于推动做成大事。因此,口才好也能替欲图成功者打开人生的一条通道。

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其语言交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谈吐可助人成功,蹩脚的谈吐可令人一败涂地。说话产生的效果天差地别,说话能力差者,成功将会与他拉开距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交往空前频繁、每时每刻都需要口才的现实社会中,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钥匙。首先来看看领导用语的基本特征:

1.准确性

人讲话总是有一定目的,表达一定意愿和情感的。领导当然也不例外。因此,领导“说”时候,应围绕一个主题去讲,不可信马由缰,不着边际。要想表达什么意思,应该事先在差别脑里作一下思考,整理一下思路,然后,设想出讲话内容的层次。讲一个主题,涉及的方面可能是很多的,这就要求领导讲得有条理、有逻辑性,一环扣一环,使人一听便清楚你的主要意图,你的论证依据。如果一次讲话有多个主题,可以有目的地把它们份开来讲,或者把要点先挑出来,以便听者掌握。例如,可以用这是……,然后再分述每件事的具体要求、最终目的等等。总之一句话,领导者对人的评价,对事物的判断,必须实事求是;下达指示、进行决策时一 定要准确无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

2.精练性

文字精练,语言简明扼要,是对领导讲话的基本要求。但有睦领导者,讲话易犯的一个错误却是拉拉杂杂,拖泥带水,长篇大论。这是一种不好的讲话习惯,很容易招致听众的反感。

它或大同小异、或跟着叫好,没有新意,毫无创新精神,不能在一定时间内以最经济的语言手段来输出最大的信息量。同时,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讲,简单的多次的机械刺激,易使人产生疲劳、烦躁情绪,所以它是一种不良的讲话习惯。

因此,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讲话效率,就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快,切中要害,注意逻辑思维的条理性,充分展现领导的精明强干,挥洒自如的将帅风度,切不可拖沓繁杂。

3.生动性

有些领导者往往愿意使用一些现代的“时髦词”,或者的浒的套话。把这些东西生拼硬凑在一起,乍听起来挺“新鲜”,实际上仔细回味起来,有些是的“生吞活剥”、“消化不良” ;有的是似曾相识,改头换面;有的似是而非,很不准确。这些语言不仅不能给自己的语言增色,反而更加逊色。

一般来说,一篇好的讲话稿,更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当然,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讲话的风格应该不同。正式场合应该庄重、认真、严谨;非正式场合可以带有风趣、幽默的语言。这就要求领导用词准确、精当,善于使用成语、典故、名人警句、谚语等等。领导要善于抓住听者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总之,领导讲话不能杂乱无章,漫天撒网,或者照本宣科,死气沉沉,叫人听了乏味和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