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36479500000032

第32章 巧舌是最妙的操纵术(1)

生活中,要使别人接纳你的意见、建议,不能威逼利诱,要使之心悦诚服,这时,掌握说服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说服对方就首先要了解对方,对症下药。在说服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劝说。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动用你三寸不烂之舌,耐心细致地说服对方,使他对你产生信赖感,并逐渐了解、赞同你的看法,舌头就是最好的操纵你周围的人的利器。

用好舌头,事半功倍

要影响、说服你周围的人,说话技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使你更顺利或以更小些的代价来达到目的。人都有觅求同类或知音的倾向,要想使对方将你纳入知音之列,必须投其所好,而千万不能惹人反感,叫人生厌。因此,我们应当学会在不同情境之下,与不同的人说话的技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性格外向、喜欢交际的人,在办公室与他们谈话,一般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而性格内向、胆小怕事、敏感多心的人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此时,就应当换个环境,在室外、院子里随便谈心,才容易达到说服的目的。

求人时只一味地谈自己的事,并不停地说“请你帮忙,请你帮忙”这类的话,会让人感到万分的嫌恶、不耐烦的。

假如想把自己的请求向对方说明,就应该先摆出愿意听取对方讲话的姿态来,有倾听别人言谈的诚意,别人也才会愿意听你说话。

谈话的话题应该视对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话题,若不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就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最好是想办法引出彼此共通的话题来,才能聊得投机,然后再设法慢慢地把话题引导进自己所要谈论的范围里。

谈话的材料不要总是老生常谈,或是在家长里短的范围打转,如此不但容易使对方厌倦,同时也是画地自限。无法拓展谈话的范畴,就不能进一步使对方了解自己,更不必说与对方深切交往了。

无论谈到什么问题,都要把自己目光所及、脑中所思的传达给对方,对任何问题都能发表独到的见解是最重要的。但也不要夸夸其谈,显示自己什么都懂。

在日常谈话中,一般人都是说些身边琐事,这或许是想向对方表示亲切。在正式的交谈中,不要把老婆、儿女当做谈话的资料。有些人习惯性地讲几句正经话后,就把话题扯到老婆、儿女的身上,像这种专门把老婆、儿女挂在嘴边的人,总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像这样尽说家务事,不能算是好的谈话内容。

谈话先从政治、经济等比较严肃的题目开始,然后再涉及文学、艺术、个人的兴趣方面等比较轻松的话题。总之,将自己的观念见解堂堂正正地公布出来,使得彼此都能有共通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谈话。

谈话的语言要视对方的修养而选择,做到能雅能俗,才不会使对方有格格不入的反感。

一个能够影响别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礼貌,用词考究,不致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因为他知道不得体的言辞往往会伤害别人,即使事后再想弥补也来不及了。如果一个人举止很稳重,态度很温和,言辞中肯动听,双方自然就能谈得投机,分别后也会彼此怀念不已。

所以,为了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必须言语和善,讲话前先斟酌思量,不要不动脑筋,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引起了别人皱眉头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

叫“闷葫芦”开口说话

遇事闷头思考一言不发的人常被人们叫做闷葫芦,由于想得过多,以至于很少甚至忘却了讲话,让他们开口比让铁树开花还难。这时候,你不妨使用以下五种“打破沉默的方法”,它们非常有用,甚至能使最沉默寡言、最害羞的人开口讲很多话。

1.赞扬加提问

即使是最害羞的人在听到赞扬时也会心花怒放。你要让不愿说话者知道,听众欣赏并感激他们所作的努力,认为他们的专业知识非常有价值。然后你再让他们详细陈述自己的观点。你可以通过简短的提问暗示他们,只有那些有专业背景和知识的人才能回答你的问题。

再沉默寡言、吝啬词句的人,听到如此积极的反馈也会变得平易近人。在听的过程中,类似的“甜言蜜语”会使你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2.直接提问

少言寡语者,即那些只说“是”或“不是”的人会觉得说话越少越自在,你应该利用而不是抵制这一特点。你也可以利用他们吝惜语言的特点,先弄清你究竟想知道什么,然后直截了当地提出只需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或者提出只需回答一两句话的简短而切中要害的问题。

3.引发议论

只要有合适的鱼饵,最不容易上钩的鱼也会上钩。为使不愿说话者打破沉默,你要用容易引起争论的陈述或问题做鱼饵。你可以围绕你想了解的主题,很有礼貌地对说话者提出疑问,或者就现有的理论提出反对意见。当自鸣得意的观点遇到挑战,或有机会拆穿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时,很少有人会无动于衷。

4.不要打断

一旦你想方设法让不愿说话的人开了口,你就要把自己的嘴闭上。如果你在他们说话时插嘴,陈述你的看法,就会使他们有借口停止说话。而此时,想要再让他们开口会非常之难。即使你想到一个重要问题,或有什么高见,都不要急着说出来,要等到不愿说话者说完之后再把你的见解说出来。

5.适当反馈

要想让不愿说话者继续讲话,你需要告诉他们,他们说的细节非常有趣、非常有价值,纵使他们算不上世界上最好的说话者,你还是非常希望他们能继续说下去。但注意,不要用语言来鼓励他们,这只会让他们分心。

你要运用身体语言,通过看得见的信号对他们作出积极反馈。同意时点点头,赞许时微微一笑。有意识地盯着说话人的眼睛,就好像他在说一件你从未听过的、有意思的事。

附和对方的心理

要想让对方接受你的说服,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心理,再通过对方感觉不到的小小的压力渐渐地消除他的戒备心理,这是很奏效的。

与人交谈时,话题的展开如果能附和对方的心理,就能以更加牢固的纽带来连接双方心理上的“齿轮”,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我们往往都认为,只要说得有理对方就一定能接受,但是,要使对方真正理解并能彻底接受,就应该将沟通渠道建立在这种理论对话下的心理对话上。

小吴大学毕业以后决心自谋职业。一次,他在一家报纸的广告里看到某公司征聘一位具有特殊才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小吴没有盲目地去应聘,而是花费很多精力,广泛收集该公司经理的有关信息,详细了解这位经理的奋斗史。那天见面之后,小吴这样开口:

“我很愿意到贵公司工作,我觉得能在您手下做事,是最大的光荣。因为您是一位依靠奋斗取得事业成功的人物。我知道您28年前创办公司时,只有一张桌子、一位职员和一部电话机,经过您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事业。您这种精神令我钦佩,我正是奔着这种精神才前来接受您的挑选的。”

所有事业有成的人,差不多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历,这位经理也不例外。小吴一下子就抓住了经理的心理,这番话引起了经理的共鸣。因此,经理乘兴谈论起他自己的成功经历。小吴始终在旁洗耳恭听,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向小吴很简单地问了一些情况,终于拍板:“你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

要想把话说到点子上,必须要抓住对方的心理。如果不知对方心理所想所需,是无法说到点子上的。就像一个神枪手,如果蒙上他的眼睛,再让他去找一个目标,那么,他只能凭感觉去打,这是难以击中目标的。所以,与人说话时,必须要洞察、附和对方的心理,才能说到点子上。

给他一点暗示

哈斯特是从一份小报奋斗到23家报纸和12种杂志的著名出版大家,他因为著名漫画大师豪斯为他画的漫画不大满意而感到失望。哈斯特与豪斯本不大熟悉,此次请他来是为了帮助完成一个重要的计划,于是豪斯画了那张令人失望的漫画。

哈斯特想,一定要引导豪斯重画一张满意的才行。可是怎样才能使漫画家重画一张令自己满意的杰作呢?如果重画,这张失望的漫画就得作废。怎样才能既不使他扫兴又重画一张呢?当晚晚餐的时候,哈斯特对豪斯的漫画大大赞颂了一番,接着便说:“这城里的电车已经伤亡了许多孩子,有时我看着这些电车,觉得那开车的人简直就像个死人。据我看来,那些死人好像都在斜睨着那些在街上玩耍的孩子,不假思索地直冲过去。”豪斯这时惊跳起来,大声嚷着:“天啊,哈斯特先生,这完全可以画一张震慑人心的好漫画作品。你把我画的那张作废了罢,我再替你重画一张。”于是豪斯劲头十足地在旅馆里连夜赶着又画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杰作,一张使电车公司屈服的漫画。哈斯特巧妙的暗示法,真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千百种类似情景的范例。

在这件事情中,从哈斯特这方面来说,他巧妙地引导豪斯自动取消了第一张画稿,而且还不辞辛劳地连夜将哈斯特心中的想法画出。而对豪斯来说,他还以为是被自己的灵感所触而即兴创作,辛劳一夜为人做嫁衣却乐此不疲,真是皆大欢喜。设想一下,如果哈斯特不是用他的“巧妙暗示法”将自己的思想移植到豪斯心中,不露一点痕迹,而是直言指出豪斯的画令他不满意并要求豪斯按照他的设想重画一张,那么豪斯准会愤怒地将他的漫画扯碎然后拂袖离去。

生活中往往正面的劝告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劝说不成,适得其反。这时不妨改变一下策略,另辟蹊径,调换个方法来暗示他,从侧面打开缺口,或许能事半功倍。此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

暗示时可以以人与人的感情媒介,人对新事物的兴趣、注意力或以列举有关事例为突破口,对其进行“攻心术”。

荷兰物理学家彼得·塞曼,大学一年级时十分贪玩,物理成绩也不好,被人称为浪荡公子。他的母亲为此很伤心。她劝告自己的儿子时,没有单纯地说教,而是先讲述有关他的家乡的往事:家乡位于西海岸的一个半岛上,自古以来常被大海淹没。1860年5月24日午夜,家乡又遭到了大海的侵袭,一个孕妇在孤舟上漂流了几天几夜,产下了一个男孩——彼得·塞曼。幸亏乡民救助,母子二人才得以平安无事。接着,母亲不无悲哀地说:“早知塞曼是个平庸的人,我当初就不必在海浪中拼搏努力了。”塞曼听完母亲的话,羞愧万分。从此他改掉坏习性,努力学习,最终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巧妙暗示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良策。因为人总喜欢以最大热情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所以要使别人乐意采纳你的意见,最佳的方法,便是让他们自信这是他自己的创作,而不是受人“指使”。用这个方法来面对上司或是下属,都能保护到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感觉到自己重要,并努力朝你希望达到的目标努力。

带他跟着你的话题走

在日常会话中,我们总是会碰到这样的交谈者,他们喜欢把自己要说的意思反反复复地说明,详尽得让人几乎厌烦。遇到这种情况,你是任凭对方继续无休止地发挥,还是粗暴无礼地打断他的话头?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很好。你应当以柔和的方式诱导他进入你的话题。如:“简洁一点说,你应该这样表述……”

叫对方的意思跟着你的话题走,这种行为称为“诱导”。

可以说,诱导是会话双方的一种意识交流,假如会话双方意见相悖且相互攻击,肯定无法促成“心意的相互交流”,说不定还会使说话者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当除你之外的其他听众由于说话者过于啰唆的语言,使之失去了对谈话内容的兴趣,或是由于谈话内容抽象,使听者无法了解说话者的本意时,你就应该积极地参与会话,将说话者的意思诱导到自己理想的本意中来。

我们来看一位推销员是如何诱导顾客跟着他的意思走的。

推销员:请问你需要多大吨位的?

顾客:很难说,大致两吨吧!

推销员: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对吗?

顾客:是这样。

推销员:究竟要哪种型号的卡车,一方面要看你运什么货,一方面要看在什么路上行驶,你说对吗?

顾客:对,不过……

推销员:假如你在丘陵地区行驶,而且你们那里冬季较长,这时汽车的机器和车身所承受压力是不是比正常情况下要大些?

顾客:是这样的。

推销员:你们冬天出车的次数比夏天多吧?

顾客:可不是,多多了,夏天生意不行。

推销员:有时候货物太多,又在冬天的丘陵地区行驶,汽车是否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呢?

顾客:对,那是事实。

推销员:从长远的眼光看,是什么因素决定买车型号时,是否留有余地?

顾客:你的意思是……

推销员:从长远的眼光看,是什么因素决定买一辆车值不值呢?

顾客:当然要看车的使用寿命。

推销员:一辆车总是满负荷,另一辆车从不超载,你觉得哪一辆寿命更长些呢?

顾客:当然是马力大、载重多的一辆。

推销员:所以,我建议你买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可能更划得来。

顾客表示赞同。

这位推销员就是在平淡无奇的谈话中,设法让顾客跟着他的思想走,达到成功推销的目的。

诱导别人的一个绝妙方法就是从一开始你就要对方回答“是”,而千万不要让他说出“不”来,因为假如一开始双方就彼此不合,那他会存下反辩的成见,这样你就算再说上千言万语,而且是句句真实,但是别人早已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再要使他改变过来,是不大容易的。所以,与人交往先得迎合对方的心理,使对方觉得这次交谈是商讨,而不是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