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可以看出,眼睛最容易流露人们的真实感情。
1.视线方向
眼睛的注视方向或视线能反映出人的心情和意向。眼睛斜视,被认为是说谎时常见的标志。比如,某位丈夫有心事不愿让妻子知道,但突然有一天,妻子诈他说:“你到底做了什么蠢事,还想蒙混过关吗?”由于丈夫自己心虚,不敢正视妻子的眼睛,所以就战战兢兢地目光斜视左右而言他。看到丈夫作贼心虚的表情,妻子就进一步确信了自己的猜测,并不停地追问,最后丈夫不得不“坦白”了……
当视线斜视的时候,常常被认为是有什么秘密不愿示人。视线斜视是“不想让别人识破本心”的心理在起作用。因为说谎而感到不安,所以试图尽可能地收集周围的信息以求转移不安或者找回安全感。
回避对方的视线常表明不愿被对方看穿自己的心理活动,或心虚,或害臊,抑或是厌恶、拒绝。偷偷地看人一眼又不想被发觉,等于是在说:“我不敢正视你,但又忍不住想看你。”
视线闪烁不定或左顾右盼,常产生于内心不稳定或不诚实之时。
说到测谎,人们注意得最多的是“正视”。人们总是怀疑那些不敢对自己正眼相看的人,认为他们必定有某些事情需要加以掩饰。说谎本身就会使说谎者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视线与对方相会,看到对方那怀疑、探究的目光则更会引起心理紧张的加剧,因此说谎者会本能地避免与对方的视线相接触,以降低紧张程度。
2.瞳孔变化
瞳孔的大小变化也反映情绪活动的变化。当情绪激动时,瞳孔就会扩大,这种情形是说谎者自己无法控制的,而且说谎者往往也不会想到要花精力去防止或掩盖这一泄露秘密的印迹。当然,瞳孔扩大只表明情绪激动,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情绪却不能仅由此得出结论,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眨眼频度
人通常每分钟眨眼5~8次。眨眼这个动作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反应,此外,当人的情绪产生波动时,眨眼的次数就会明显增加。
因情绪的不同而产生的眨眼方式有连眨、超眨、挤眼等。连眨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连续眨眼,通常是犹豫不决或考虑不成熟的表现,有时也是竭力抑制激动的表现。超眨是指那种幅度夸张、速度较慢的眨眼动作,它通常用于表示假装惊讶的戏剧性表情。
挤眼是用一只眼睛给某人使眼色,表示两人之间有某种默契。它所传达的信息是:“你和我此刻所拥有的秘密,其他人无从得知。”在社交场合,两个朋友间互挤眼睛,是表示他们对某个问题有共通的感受或看法。
如果一个人频繁地眨眼,那意味着他心中藏有秘密。眨眼次数增多,意在防止心中的秘密泄漏。这是一种两难的抉择,既不想一直正视对方,又不想使自己分神,结果就采用了频繁眨眼的办法。过度频繁的眨眼行为,也有在对方面前隐藏弱点的意图。
一个人闭上眼睛,同关上门是一回事儿,都是不想让别人窥探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举动。由此可以推断,要窥破一个人内心的秘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盯着他的眼睛,读懂他眼睛流露出的真正想法。
从言辞看穿他的谎言
说谎者最为留意的正是说话时言辞或字眼的选择,因为他不可能控制和伪装自己的全部行为细节,他只能掩饰、伪装别人最注意的地方。
由于懂得人们注意的重点是言辞,因此说谎者常常谨慎地选择字眼,对不愿出口的话仔细加以掩饰,因为他们懂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外,用言辞来捏造或隐瞒一件事情是比较容易的,而且也很容易事先全部写下来进行练习。说谎者还可以通过说话而不断地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改自己的“台词”。
很多说谎者都是由于言辞方面的失误而露馅的,他们没能仔细地编造好想说的话。即使是十分谨慎的说谎者,也会有失口露馅的时候,弗洛伊德将之称为口误。
人们常会在言辞里违逆己意,同时在内心中潜抑着矛盾,以致稍一大意就会说出本不想说的或相反的话,从而在口误之中暴露了内心的不诚实。因此,口误的必然情形便是说话者要抑制自己不提到某件事或不说出自己所不愿说的东西,但又因某种原因而“说走了样”。口误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背叛。
与口误相近的还有笔误。在很多情况下,笔误也是内心自我的一种走样的表达方式。有研究表明,人们在书写时比在说话的时候更容易发生错误,即使在一些极须庄重、严谨的情形下也概莫能外。
面对书写(印刷)上的错误,人们常常难以确定谁是真正的祸首,尽管当事人多半会以“意外差错”或“技术性错误”等借口来加以解释,然而其中往往潜伏着内心冲突甚至“别有用心”。
笔误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在书写的时候,思绪常常会因为内心潜抑的思潮而游离笔端,或者联想到其他事情,只要稍不注意,这种思想就会悄然侵入笔端,造成笔误。
通过语速也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例如,丈夫做了亏心事,被妻子质问的时候,为了隐瞒这些事,他就会向妻子编些好听的瞎话,不自然地套近乎,讨好妻子。人们在说谎或者隐藏不安情绪的时候,总是想转换个话题。由于心里七上八下的,所以说话时的语速会发生变化。平时少言寡语的人突然做作地高谈阔论起来,我们就可以据此推测这个人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平时快人快语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我们就可以据此推测这个人很可能想要回避正在谈论的话题,或者对谈话对象怀有敌意和不满之情。
当你要判断一个人说话时的情绪和意图时,固然要听他究竟说些什么,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更要听他怎样说,即从他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速度、转折和停顿中领会“言外之意”。
当说谎是为了掩饰恐惧或愤怒之感时,声音通常会比较大也比较高,说话的速度也比较快;当说谎是为了掩饰忧伤的感受时,声音就会与之相反。那种担心露馅的心理会使声调带有恐惧感;那种“良心责备”的负罪感所产生的声调效果会与忧伤所产生的极为相近。
人在说谎的时候,另一常见的言辞印迹便是停顿,如停顿得过于长久或过于频繁。
根据有关研究,说谎者说谎时流露出的各种信号的发生率,如下所示:
1.过多地说些拖延时间的词汇,比如“啊,那”等这些词占到40%。
2.转换话题率为25%,比如,“因为临时有事情,那天去不了”。
3.语言反复率为20%,例如,“本周的星期天吗?星期天要加班”。
4.口吃现象为9%,例如,“什,什么?”
5.省略讲话内容,欲言又止占5%。
6.说些摸不着头脑的话。
7.说话内容自相矛盾。
8.偷换概念。
以上信号中,如果在对方讲话时有好几处得以验证的话,那就表明十之八九他是在说谎或者是有难言之隐。
看透说谎者常用的方式
说谎者无疑是精于心计的人,他们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看用什么样的交谈方式更易使人上当受骗。社会学家研究发现,说谎者经常用以下方式来赢得人们的信任。
1.说自己不行
说自己不行的人会有许多好处,一是可降低对方的防范意识,二是可让对方产生“此人很虚心”的信任感。因此,高明的说谎者并非总是大吹大擂,而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声称自己“帮不了什么大忙,只能帮这么一个小忙……”
2.将假话和真话放在一起说
高明的说谎者都知道,在“推销”谎言时,往往是需要讲一些真话的。真话是假话的“广告”,是引出假话的“引子”。例如,明明知道病人得的是无药可治的绝症,在讲了一些病人的真实病况后,却引出一个莫须有的“外国药”,声称此“药”可治此病。这时,病人往往容易受骗,掏出钱来……
3.拉近双方的距离
要让谎言被对方接受,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对方先接纳自己。那么,是尽一切可能去“套近乎”吗?是的,不过那只是低级骗子的伎俩,高明的骗子一般不会那么直露。据媒体报道,有一位“歌星”在面对媒体时,滔滔不绝地谈论他小时候如何受苦,他是如何奋斗挣扎,他又是怎样受经纪人的气……一下让大家感到“他也真不容易”,不知不觉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而后来有人揭露,这位“歌星”所言,全是根本不存在的谎言。
4.走在对方思维的前头
推销商总会走到顾客思维的前头,打消顾客的顾虑。比如一些房地产推销员会主动说:“您可能会问合同会不会有假?”“您肯定想知道我们的建筑质量”等,一项项打消顾客心中的疑虑,但实际上推销的仍有可能是一些伪劣产品。
5.主动亮出自己的“私心”
高明的说谎者深谙人的心理,常常会主动亮出自己的“私心”——当然,他亮出的是一个假的“私心”或小的“私心”,而真的“私心”或大的“私心”他是不会说的。比如,一位导游会主动告诉游客,到所谓的“免税店”买东西,他是有回扣,但仅是区区2%,即游客买100元货,他才得2元钱。游客们听了觉得这位导游为人“诚实”,2元钱又的确微不足道,不由产生了信任感,到了免税店大买特买。其实,这位导游说的是谎话,真正的回扣,也许20%都不止。
6.用对方不知道的信息压倒对方
县里刚调来一位新县长,说谎者在等对方谈完对这位新县长的了解后,会抛出一颗“重磅炸弹”——“你认识新来的县长夫人吧?原来我和她是同事。”一下子就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再往下行骗就方便多了,因为对方已对骗子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当然,他根本就不认识新县长的夫人,更谈不上是什么同事。
7.用尽量客观的语言
高明的说谎者往往会“推心置腹”地向你抛售他的谎言。他会很客观地分析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利弊,对他有什么好处。在谈这件事时,他会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用一种极客观的语言,不知不觉之中,就会使人如吃了迷魂药一样昏头昏脑,上当受骗。
8.直接把没有的事说成有
这大概是最大胆、最冒险,也是最省事的一种说谎方式。比如,同一商场中有两家空调厂的产品在竞争。这时,如果甲厂的推销员直接去攻击乙厂的商品,很容易引起顾客的反感。于是,这位推销员有可能会抛出一则谎言:“他们厂的产品,前几天不是给登报了吗?用户反映他们售后服务不行。”如果你想去查一查报纸,那一定会失望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当一些精明的说谎者已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甚至能自如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掩盖他的意图时,我们就需要识别说谎者骗人常用的方式,从另一角度识破他的谎言。
自相矛盾的话是谎言
说谎者要么编造子虚乌有,要么掩盖和篡改事实。如果是掩盖和篡改事实,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这件事时,难免不犯糊涂。
倘若有个病人患了绝症,医生想掩盖实情,就得另想办法解释病人的症状,当然这些解释是假的。这样一来,医生就得时时牢记着虚构的解释,要不然,过了几天病人问起,会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这是因为首先进入记忆的是真实情况,意识和认识将其印入记忆,它们总会一下子浮出脑海,把编造的事实驱赶出去,而后者的根基却没有如此坚实牢固。真实情况由于是先入之见总会使人蓦地回想起来,排斥后来的虚假细节或篡改过的细节。
如果说的完全子虚乌有,说谎者就没有那么多理由担心说走嘴,因为并不存在什么相反的印象与之发生冲突。然而,即便如此,由于完全是自己捏造,全然没有根基,很容易忘掉,除非记忆力超强。
对此常有些令人发笑的事情成为佐证,而出丑的则都是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的人。这种人的信仰和良知依情况的改变而不同。情况总是不断地变化,因此他们的说法也就各不相同,这些人的见解此一时彼一时,大相径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过听者碰巧把这些彼此矛盾的东西作为共同的收获凑到一起,那么,他们这门精湛的技艺又如何是好呢?还有,一不留神就说漏了嘴,这也是常有的事。
利用骗子的记忆不清,抓住他们的自相矛盾之处,就很容易看透说谎者的心。
唐朝初年,李靖担任歧州刺史时,有人向当时的朝廷告他谋反。唐高祖李渊派了一个御史前往调查此事。
御史对这件事是否诬告很怀疑,便邀请告密者一起去歧州。告密者很高兴地答应下来。在途中,御史假说检举信丢失了,观察告密者以后的动作反应。
御史佯装害怕的样子,不停地向陪伴的告密者说:“这可如何是好?身负皇上之托,职责所在,却丢失重要证据,我可真的难辞其咎了!”说着,他便发起怒来,鞭打随从的典吏官,使告密者确信检举信丢失。
御史无奈地向告密者请求:“事已至此,请您再重写一份吧。否则,我要负不能办成查访之任的罪责,可您的检举得不到查证,不是也没办法让皇上论功行赏吗?”
那人一想不错,就赶紧去重写。他以为反正上封信已经丢失,便不管自己早已记不清当时是怎样写的,根据想像,凭空又造出一份来。
御史接到信件,拿出原信一比较,只见大有出入:除了告李靖密谋造反的罪名一样,所举证据都换了模样,细节问题更是与前一封大相径庭,时间、人物都难以对上号。一望即知是胡编乱造的诬告信。
御史笑笑,立刻吩咐把告密者关押起来。随后赶回京城,向唐高祖禀告原委。唐高祖大为吃惊,一气之下杀掉了诬告人。
这件事中,御史是个有心人,他巧妙地引出说谎者前后不一的证据,成功地揭穿了诬告谎言,惩治了撒谎者,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