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轻松学点心计学
36477900000008

第8章 洞察形势:让胳膊扭过大腿

形势就是事物发展的状况,任何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古人讲,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古往今来,大凡能够顺应形势、抓住机遇的人总能成就一番事业,而不能与形势保持同步者,就会受到形势的惩罚,四处碰壁,甚至落得个如大浪淘沙般被淘汰的可悲结局。

刘邦看清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终究会走向灭亡,于是斩白蛇起义,最终建立了汉朝。李渊看清了腐败奢侈的隋炀帝李广终究会败坏掉老爹杨坚辛苦打下的江山,于是在太原起兵,才有了大唐盛世。历史一次次地证明形势的重要性,更证明抓住形势的英雄。

其实,真正冠绝一时的人物都是有赖于时代的。他们之中并非个个都能生逢其时,或虽生逢其时却又不能因时而动。因此才有怀才不遇空寂寥,或是壮志未酬空悲恨。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做到既纵观全局又体察入微,去洞悉形势并牢牢把握。

有利形势未来到时,你可以静若处子,但是真正有利的形势一旦来临,就要顺应时代潮流,动若狡兔,跟上形势。

有人问世界首富比尔 盖茨为什么会成功,他说他的眼光好。有人问盛大总裁陈天桥你为什么在30岁就成为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企业营收40亿,他说不是他有多厉害,只不过我是拔着中国网络游戏快速发展的火箭上了天。他们的话语中都透露着一个道理,就是他们把握了当时的机遇,跟上了形势。

亦舒说:“只要形势比人强的时候我是永远不争的”。形势比人强,这是不变的规则。但是仅仅因为这样我们就真的无动于衷,“永远不争”,那我们将如何成大事?这是当然不可能的。虽然形势大的发展方向不会变,但是还是有人为努力的空间的。一个人既要顺应形势,又要能够积极的创造形势,进行造势,才能够充分的利用形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924年,胡宗南报考黄埔军校。起初,他因为个子矮小而被辞退,后来得到廖仲恺的赏识,才被破格录用,分在第一期第四队。胡宗南的心理阴影并没有消散,他始终都在为自己的前途耿耿于怀。

一天拂晓,胡宗南上茅厕的时候路过操场,隐约看到两个人在跑步。从声音判断,其中有一个人正是当时的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原来,校长有清晨起来跑步的习惯。”想到这里,胡宗南不禁灵机一动。

第二天黎明,胡宗南早早就起床了,悄悄来到操场上跑步。过了一会儿,蒋介石来了。看到有人抢在自己前面,蒋介石随口问了一声:“谁?”胡宗南高声回答:“报告校长,是一期学生胡宗南。”就这样,胡宗南天天早起跑步,每次都向蒋介石报告自己的名字。

时间一长,蒋介石头脑里对“胡宗南”三个字形成了深刻认识。此后,胡宗南接二连三得到蒋介石的垂青,仕途一帆风顺,成为同时代人群中的佼佼者。看清形势,把握机会,这是胡宗南人生发达的重要秘诀。

可见,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既要善于抓住形势,又要能够借助事物内在的力量因势利导,才容易获得成功。就像大禹治水一样,采用疏导的方法,按照水的走势采取措施就容易驯服它,否则逆势而行,就会碰壁。

人与人之间靠的就是一个“势”字而已,所以才会有势利一说。因此,人在江湖,江湖的规矩与形势你不得不计较。形势永远比人强,这是硬道理,你不得不服他。但是能够把握形势和因势利导,让胳膊扭过大腿,并牢记以下几点,你将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1)认清形势

认清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无论是弱势还是强势。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的原则就是不争论、不倔强,冷静观察、仔细思考。只有直面现实,才能有所担当并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2)布局和造势

如果面对的是强有利的形势,那么牢牢把握、好好利用大业即可成。倘若是弱势面对强势,则需要寻求一种趋利避害的方法,那就是积极、主动地布局和造势。许多时候,打开人生局面,就是通过创造机会并在造势的氛围中实现的,这样就在打造关系、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成功掌握了个人命运。当然,有利形势下一定程度的布局和造势也能够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更容易取得较大的成功。

《易经》上说:”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意思是,一个人势力弱小、能力不足时,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要承担重大责任;有一定能力的时候,才能出来做点事;个人能力、声望达到顶点时,才能做大事;一个人的高潮过去以后,就要懂得反省、退让。其实,这是个人成长、处理各种关系的普遍规律。积极创造有利的态势,并懂得顺势而为,才容易有大成就。

“做个有心计的人”

看得破,才能生大智慧。对于人世间的形势也是如此,看得清看得破,才能明了于心。顺应时代潮流,并能够积极创造机会,善于布局造势,做个有眼光的聪慧之人。

不是自己的不强求,是自己的也不轻易放弃把利益看得太重的人,我们都不喜欢。但在职场中,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谁又能逃脱得了利益的束缚呢?那些把不看重利益挂在嘴边的人,最后很可能成为最在乎利益的人,甚至为了一定利益就给你翻脸的人。而那些不怎么说话,却暗暗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人,却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职场里的交换已经越来越尖锐的体现在利益上,甚至演变成没有永远的朋友,同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决不可忽略。毕竟,别人都这么想的情况下,你却不这么认为,那么,最后吃亏的只有自己。

同时,关注利益并不代表一点的小利都不放过。人的眼光必须放得长远一点,才能用放弃暂时的小利为自己赢得更加长久的大利。